当众讲话是门技术活 第十七章

作者 : 樊荣强

声音与肢体

心理学家发现:一个人要向外界传达完整的信息,他的内容只占7(百分号),声音占38(百分号),而剩下55(百分号)的信息却要通过肢体语言来传达。♀言情穿越书更新首发,你只来+

这个数字也许有些夸张,与我们日常的经验有所不同,我们通常都会认为内容是最重要的。但它并不是否定内容的重要性,而是强调了声音与肢体语言,作为内容的传播媒介的地位。它也充分说明了一个观点:讲什么不重要,如何讲才最重要。

如果你问你的恋人:“你爱我吗?”对方用幽幽的语调、低着头、轻轻地说:“我爱你。”或者,对方用热切地语调、深情地望着你、急切地说:“我爱你!”这两种表达,它们有区别吗?

你必须记住:怎么讲永远都比讲什么重要。

一、声音语言的三大标准

口才,首先指一个人有很好的口头语言表现能力。这是一个我们能够直接感受得到的、表面的、声音的层次。如果说一个人讲话,磕磕碰碰、含糊不精、词不达义、干巴平淡,没有抑扬顿挫,缺乏感**彩,我们肯定不会称赞他有好口才。如果一个人站出来讲话,语言流畅、字正腔圆、声情并茂、说理到位,我们通常都会夸他甚至羡慕他好口才!

从声音语言这个层面看,应当有以下三个基本标准:

1、表意准确

讲话对于语言的第一个要求是必须清晰准确地阐述事物、表情达意。离开了这一点,讲话就不能做到传授知识、陶冶情操、宣扬真理、反驳谬误。如果语言表达“失之毫厘”,其结果就会“谬以千里”。

(1)合乎语法

讲话的表意准确,首先是指用词的词性、范围、语意、风格上的准确,也包括造句时的句子成分、语序、虚词、复句的运用正确无误。这些都是一般的语法要求。

什么叫语法?也就是指组词成句的规则与习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的约定俗成的语言习惯,构成了一定的规律,这就是语法。

学好语法可以提高我们讲话的能力,可以使人们在讲话时不犯或少犯语法错误,避免或减少语病。例如下面这几句话:

要尽一切努力使我们经济走上市场化。

王院长在会上传达了好多上级的新指示。

雷锋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类似上面的这些句子在人们的讲话中很多。不学语法我们也会觉得别扭和不够通顺,但可能说不出毛病在哪里,为什么不通顺。

有许多人在写文章的时候,能够避免这些语法问题,而讲话的时候,往往病句就比较多,出现成分残缺、成分多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词类误码用等语法错误。原因在于写作是在白纸黑字,可以推敲修改,而讲话时,声音是转瞬即逝的。没有经过较好的朗读朗诵练习,就没能形成良好的口语习惯。

(2)言必及义

讲话语言的准确性,还包括在反映事物时能够作出实事求是、中肯精当、恰如其分、言必及义的表达。这跟逻辑与修辞手法的运用有很大关系。

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曾分析过,中国古代哲学著作语言的模糊性问题,他比较了西方哲学著作语言的精确性,认为中国古代哲学著作,缺少西方哲学著作中那种精确的概念,而充满了比喻与想像,从而指出语言越模糊表达的内容越多。这非常有意思。因为人类的心智及其对外部世界的感知,的确并不能够用语言全面地表达。这就是为什么《老子》、《庄子》之类散文一样的文章,永远令人觉得韵味无穷的原因。

我说这一点,要是强调讲话要做到语言准确,并不是只能用一些干巴巴的语言。哪些方法可以让我们的讲话尽可能地言必及义呢?

1)把话说得恰如其分。即用词要斟酌、注意分寸,通过明确的概念,准确的判断和严密的推理来讲道理。如有人这样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布局”指整体的结构,“配合”“映衬”指各部分的作用,“层次”指次序的安排。这四个经过锤炼的词语,都准确地说明了苏州园林的特点。

2)恰当地使用模糊性语言。一些修饰、限制性词语,如“主要、几乎、大约、一般、之一、据说、可能”等,可使语言表达得更具体、更全面,语言更加准确。看似模糊的词语却恰恰体现了语言的准确,这叫模糊的准确。比如:

据说,这种炒豆芽有强身健体之功效。

“据说”,表示揣测,是一种不太肯定的说法,说明这种“炒豆芽”有可能有“强身健体的功效”,当然也可能没有。如果不加“据说”,就变成“一定有功效”,就太绝对了,缺乏一定的科学考证。所以这样表示大概的词,反而体现了说话的严谨性。

3)表达观点的鲜明性。这与模糊语言相反,也能体现语言的确性。表现在它通过语言表达的观点毫不含糊,赞成什么或反对什么,爱什么或恨什么,要求什么或不要求什么,一清二楚。

4)辨析、比较和恰当运用近义词。汉语中的近义词很多,都有些细微的差别,运用得当,有助于提高语言准确性。比如下面对苏州园林的评价: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句中的“艺术”和“技术”用得十分精当,其中“艺术”是一种精神创造,是呈现个性的审美活动;而“技术”则是在长期重复劳动过程中获得的经验、知识或技巧。二者有层次的高下之分,准确而具体地说明了堆叠假山还是要有技术的,只不过苏州园林假山的堆叠,更多的是体现出“艺术性”。

5)令语言准确的其他方法。第一,通过语言的逻辑性强,使论述的道理更严密、准确、富有说服力。第二,通过不同句式的变化,修辞手段的使用,使表达更鲜明。再者,说通过使用双重否定句,或用反问句、排比句,表达出强烈的感情,语气强烈,说服力强。

(3)持久修炼

讲话人要想让自己的语言准确,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而必须通过长期持久的修炼积累才可能做到。如何修炼呢?我给大家三点建议:

1)增加词汇量。人们讲话不够准确,大多是因为讲话时不能迅速地找到相应的词汇。因此,你应当通过多种途径学习语言,扩大自己脑子里面的词汇数量,为用上准确的词汇提供充分的选择。我要强调,增加词汇量,千万不能只是用眼睛看,还需用嘴巴读,这样才能真正变成你自己可用的词汇。如果你不用嘴巴去读那些新学习到的词汇,到讲话时,你就可能做不到月兑口而出。

2)要端正话风。孔子说“辞达而已矣。”其中所谓“达”,就是指要能够语言要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与讲话人的内心。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要以一种诚实认真的态度,对待讲话中的语言准确的问题,切忌故弄玄虚、华而不实、生造词汇、胡乱对付。

3)提高认识能力。要学会用正确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去观察、分析和看待一切事物,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只有头脑里面的思想明晰,才谈得上有准确的表达。有些人不能表达或者不能够准确地表达,根本的原因,其实是对太多的问题没有思考,没有明确的认识。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当众讲话是门技术活最新章节 | 当众讲话是门技术活全文阅读 | 当众讲话是门技术活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