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众讲话是门技术活 第十一章

作者 : 樊荣强

4、表情在当众讲话时的运用

脸部表情会带给听众极其深刻的印象。♀+言情内容更新速度比火箭还快,你敢不信么?紧张、疲劳、喜悦、焦虑等情绪无不清楚地表露在脸上,这是很难藉由本人的意志来加以控制的。内容即使再精彩,如果表情总觉缺乏自信,老是畏畏缩缩,讲话就很容易变得欠缺说服力。

微笑与平和是脸部表情的核心。脸部表情运用时要适时、适事、适情、适度,切忌呆滞麻木、情不由衷、晦涩不明与矫揉造作。控制脸部表情的方法如下:

(1)不可垂头

人一旦“垂头”就会有“丧气”之感,而且如果视线不能与听众接触,就难以吸引听众的注意。“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人体传递信息最有效的器官。人的喜、怒、哀、乐等深层心理情感都会从眼神的微妙变化中反映出来,而且能表达最细微、最精妙的差异。双目生辉,炯炯有神,是心情愉快、充满信心的反映;相反,双眉紧锁、目光无神、游离不定或不敢正视对方,都会使听众觉得你无能。

(2)保持热情

真正的热情是由内而外的,我们要用意志来提高自己心灵的温度。当众讲话时,你一定要保持热情,而且把热情写在脸上,一定要让自己表现得激情四射,因为听众的态度需要你的热情来激活。

(3)缓慢说话

语速过快容易导致紧张,面部表情失控。说话速度一旦缓慢,情绪即可稳定,脸部表情也得以放松,全身上下也能够为之泰然自若起来。

(4)真诚微笑

要习惯恰当的微笑。微笑是一种良性的脸部表情,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是自信的标志,礼貌的象征,涵养的外化,情感的体现。演讲中,微笑象征性格开朗与温和,可以建立融洽气氛,消除听众抵触情绪,可以激发感情,缓解矛盾。

笑要随内容感情变化而变化,有兴奋喜悦的笑,有冷嘲热讽的笑。既要注意用自己的“笑容”去表达内容,感染听众,也要保证笑的价值,该笑则笑,不笑则止。下列场合可运用微笑技法:

1)表达赞美、歌颂等感**彩时应微笑。此时要博得别人笑,自己首先要笑。

2)上台与下台时应微笑。这样可拉近与听众的距离,把良好的形象留在听众心中。

3)面对听众提问时送上一缕微笑是无声的赞美与鼓励。

4)肯定或否定听众的一些言行时,可以配合点头或摇头,脸挂微笑。

5)面对喧闹的听众,演讲者可略停顿,同时脸挂微笑是一种含蓄的批评与指责。

6)表达一些与微笑不相背的情感时可微笑。

(5)恰当配合

当众讲话需要生动的脸部表情,不要板着一张面孔,除非内容上的必要。表情一定要与所讲内容恰当地配合,虽以微笑为主,但是也要注意,不能从头到尾一味微笑,尤其是不该笑时更不能笑。表达悲痛、思考、痛苦、愤怒、失望、讨厌、懊悔、批评、争论等负面情绪时不能微笑。

另外,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如果太激动甚至要哭时,就暂时停下来吧。

听众与目的

听众与目的是在讲话之前必须加以关注的问题。所有的讲话都是有目的的,所有的讲话都希望能够得到听众的回应,包括接受你的观点、听从你的教导、采取某种行动、改变某种心情。而要达你要的这些目的,你当然得以了解听众为前提,否则就会白费口舌。

营销学的精髓是什么?就是关注并满足顾客的需求!如果当众讲话也算是一种营销的话,你的成功就必须从了解听众也就是你的顾客的需求开始。

一、了解听众的特性

你的任何一次当众讲话,除了少数的时候你仅代表你个人之外,更多的时候,将会代表某个群体的观点与利益。而任何一个你所面对的讲话群体,都会有种种不同的特点,根据其主要的特点,可以分成性格群体、职业群体、地位群体、年龄群体、需求群体、地域群体、利益群体等主要的群体。

1、性格群体

人的性格是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共同决定的,是个性心理特征中最核心的部分。性格类型按不同的标准通常划分为以下类型。按心理过程的优势方面分为: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和理智意志型。按心理活动的指向性分为:内向型与外向型。按个性是否**分为:**型与顺从型。

人的性格可以通过意志、态度、情绪与认知等方面的表现来加以判断。作为一个演讲者,如果要了解台下听众的整体性格,可以在最初的与听众的打招呼或者提问等方式来试探、了解。比如,你上台后很热情地向台下喊一声:“朋友们,下午好!”如果台下只有几个人鼓掌,说明台下的听众可能整体性格是内向的,不太善于沟通互动的。那么接下去的讲话,你则要小心一点。

2、职业群体

经理人员经常会面对同一职业的一群人发表讲话。凡是个人出于谋生动机而加入的群体,或以获得必要的工资和牟取一定经营收入为目标而从事某种特定活动的群体都是职业群体。比如,工人、农民、老师、公务员、医生、律师、会计师、公司管理人员、工程师,等等,都可以称为不同的职业群体。

在不同的职业群体内的每一个人,由于他们经常面对相同的环境、事件、人物,也有一些相同的知识背景、学历、价值观,所以他们都有一些大致相同的话题与关注焦点,有一些类似的问题需要去解决,有一些共同的诉求需要得到社会的回应。如果你面对某一职业群体讲话时,能够把握该群体一些共同点,你的讲话则容易引起共鸣。

3、地位群体

身处不同的群体,就会有不同的地位。有人开玩笑说,一个群体的社会地位的最佳衡量标准,是看该职业在姑娘心中的次序。比如,在计划经济时期,政治挂帅,人的价值和地位是以政治来衡量的,贫农的儿子好找对象,当兵的更好找,而军官就非常抢手,因为政治地位高啊。不过,当今社会则有了很大变化,当官的、当老板的,好像比较抢手。

目前对于群体地位有一个概念需要关注,即弱势群体。对于一个演讲者,一定要清楚听众是在社会中的强势群体还是弱势群体。经理人员的讲话中,不能怀着救世主的心态,居高临下地怜悯弱势群体,更不能片面宣传、强化强势群体的价值观,并把这种价值观强加给弱势群体。

4、年龄群体

我们都知道代沟的概念。所谓代沟,其实就是不同年龄阶段在行为方式、生活态度、价值观念方面的差异、对立与冲突。

我女儿10岁,在上小学五年级。班主任老师也许因为我在教口才而受到启发,每周五放学时,都安排一两位家长给孩子们发表演讲。这可难为了不少的家长,虽然有的家长表现不错,更多的家长则非常痛苦。有一天,我去学校接孩子放学,她拿出笔记本给我看,上面写着她在听一位家长演讲时的感受与印象:

话太多

听不懂

实在是听不大懂

我怎么听也听不懂

我想来想去也听不懂

没有时间观念

前面说的太多,说了很久才说到重点

写了黑板不擦

说重庆话

由于人们生活的每一个年代都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各个年代成长起来的人的价值观也显示出较大差别。他们对工作、学习、感情、性、家庭、创业、理财、健康、娱乐等等的追求方式与强度都是不同的,他们的体力、求知欲、责任感、勇气、财富等的大小都是不一样的,因而也有不同的烦恼、痛苦与不幸,比如古人讲人生的三大悲事:幼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是为男人一生不同阶段的三种不幸。

因此,我们面对90后、80后、70后、60后的人群,讲话的方式必须是不同的。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当众讲话是门技术活最新章节 | 当众讲话是门技术活全文阅读 | 当众讲话是门技术活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