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三年之痒-职场新人最该问自己的十个问题 第二十三章

作者 : 程亮

职场物语

职场人一定要记住:“你无法改变天气,却可以改变心情;你无法控制别人,但能够掌握自己。友情提示这本书第一更新网站,百度请搜索+”

我可以更聪明一点地工作吗?

一个打工仔对朋友说:“近来,我的推销生意做得挺好,主要是结识了一个难得的合伙人。”

“你俩是怎样合作的呢?”朋友问。

“他走街串巷卖一种专门洗厨房污渍的清洁粉,两天以后,我再沿着他的路,去卖另一种清洁精,专门洗去用过他的清洁粉而留在手上的蓝颜色。”

事实上,职场就是我们的另一种人生,这里面暗流汹涌,波澜起伏,职场新人要想在此种险恶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就必须要懂得一些职场生存的智慧,并且灵活加以运用,这样才能在职场中如鱼得水,平步青云,

成功可以是“借”来的吗?

几何学大师阿基米得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这是一句多么富于想象而又激动人心的话!这句话为我们道出了一个真理:人类的任何事业都需要一个支点,只要找到恰当的支点并借助它的力里,就没有什么事情不能成功。

一个好汉三个帮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这个道理谁都懂,作为职场人的你可不能不懂!

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在自己的生活中都曾经广泛地借助外力,只不过我们没有明确地意识到或没有达到充分的自觉而已。作为万物之灵长,人类具有优于其它物种的卓越智想,只要我们自觉而广泛地借助外力,就可以使生活道路上的种种困难之峰冰释殆尽。

每个成功者的道路都洒满他人的汗水:过河有人架桥,翻山有人修梯,穿越荒野有人披荆斩棘。在我们这个阻碍重重的世界上,一个人独行简直不可思议。秦王一个人灭不了其它六国;刘邦一个人打不败项羽:连去西天取经的唐僧,也离不开三个徒弟。这正如有人不仅看到了辛勤耕耘的黄牛,也看到了黄牛背后不断抽动着的鞭子,这正是其见识的独到之处。

天马行空,独来独往,不过是一句疯话而已!

不做职场“阿斗”

借助外力,可说是职场新人职场生存竞争的第一法则。职场之上,你在攀登事业高峰的过程中,借助外力,不可或缺。也许就在某个关键时刻,借用一把外力,可使“鲤鱼跃过龙门”,使你有了施展抱负的舞台。

有人做过统汁,91%的中、高层领导有借助外力扶持的经历:自行创业成功的老板99%善借外力。因此,并助外力的作用不可小觑。职场人要想在职场上走得稳,在晋升过程中稳操胜券,一定要善借外力。职场中的“外力”形形色色,他也许是你的顶头上司,也许是你的间接上司,甚至也可能是你的同事,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俗话说:“烂泥抹不上墙。”若你自身水平很低,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再怎么借用外力也无济于事,所以走“借力”路线有个重要的前提:你必须具备—定的能力和水平。

小故事中的大感悟

东非大草原上,一丝风也没有。

一名鸟类学学者与他的学生一起,发现一只兀鹫落脚在棵孤零零的树上。

“现在应该是兀鹫觅食的时间,它为何呆在树上偷懒歇息,难道忘记巢中还有嗷嗷待哺的幼鹫吗?”学生不解。

“当然不会,”学者笑道。“它在等待有利‘飞行气候’的到来。”

“你相信吗,现在我不需要借助任何工其徒手就可以逮住它?”学者胸有成竹。

“什么!”学生疑惑不解。“难道老师的双腿可以赛过兀鹫的翅膀?”

学者将兀鹫轰了起来,兀鹫飞行了100米左右,落在了另一棵树上,学者再次将兀鹫轰起,飞了不远,兀鹫又找到一棵树落脚,如此反复三四次,兀鹫精疲力竭束手就擒。

这就是翱翔高空,俯瞰一切的兀鹫吗?学生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一改刚才的猎人姿态,学者又恢复了原来的文静。“每一种鸟都有自己肌肉力量的极限,超越了这一极限,再猛的飞禽也就只是走禽了。”

“与其它鸟类相比,兀鹫的体积大、体重重,所以欲搏击长空必借助外力成全,刚才,兀鹫就是在等待这种外部力量——上升气流。”

噢,学生恍然大悟:蛟龙离水,匹夫可制;兀鹫无风,徒有双翼,任何人要想成功,都要善借外力。

职场物语

职场人一定要记住:“不懂得或不善于利用他人力量,光靠单打独斗,在职场上难有大作为。”

只要和“一把手”处好关系就行了吗?

在职场上,有很多人在与上司的接触中,往往只顾着与上司搞好关系而忽视了与“二把手”的关系。因为他们认为有劲要使在刀刃上,要找关键人物,要找说话算话,一句顶一句的人,只要“一把手”点了头,还有什么事不好办呢?至于“二把手”不得罪就行了。♀须知这样一来,反而欲速则不达。

“二把手”比“一把手”更不能得罪

在处理与上司的关系上,职场人往往就显得不够聪明。他们往往认为谁官大,就跟谁处好关系,对其他副职领导不太重视,结果给自己设置绊脚石,磕磕绊绊地走在艰难的职场路上。

对于很多职场人来说,都弄不明白,究竟为什么要与“二把手”搞好关系?

分析而言,一般职场“一把手”都会是一个正人君子,用不着顾及和他的关系,只要好好干、出成绩他就满意了。而“二把手”在业务方面没有多大的本事,但是心眼都用在为人处事上,如果在背后起点消极作用,你会吃不消。

“二把手”出于其地位上的原因,比“一把手”更需要尊重和理解,他们虽然不能说一句顶一句,但有自己的圈户和能量,千万不能低估,更不能回避。

我们通常所说的“二把手”―般是指上司的副手、秘书,或者是上司的太太。有很多公司,和老板有关系的“王公贵族”也是得罪不起的,在某种程度他们也是公司的“第二领导”。这种人依仗和老板关系,很受重用,也可能喜欢炫耀,言语张狂,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如果你的鄙视让对方感觉出来,对方当然发火,闹起来后你多半没有好果子吃。

明哲才能保身

对于职场人来说,你应该如何与所谓的“王公贵族”相处以明哲保身呢?

你应该善于发现“王公贵族”的优点,到底哪些地方比你强,学会尊重他。如果你找不出他强的地方,应该想到至少有一样他比你强,就是有一个做老板的后台。这时候,你应该平衡心理,胸中纵有千言,而中不吐一语。笑脸迎人,永远不会让人对你有成见。

如果你发现对方很平和,喜欢玩笑,容易近人,没有那种爱摆架子的陋习,你千万不要麻痹大意,把他和其它同事一视同仁。其实与他相处,你更应该谨慎应付,分清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就算是开玩笑,也不能透露出对老板、对工作、对公司的不满,不能满月复牢骚乱发,如果你想跳槽,更不能让对方知道,以免间接传到老板的耳朵里。

也许你认为和对方投缘,说什么他也不会出卖你,但是“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他是老板的亲信,不可能不为老板着想,就算对方无意打你的小报告,保不定他与老板聊大时谈起你,因为老板与他比较亲密,他又对你比较熟悉,你就成了他们的话题。

如果你还怕麻烦,避免跟他过多接触,保持距离为上。不过,这是一条中策。只要你谨慎一点,可以免去许多担忧,对方不会过多关注你,你的能力就不会很好地被发现,对晋升、加薪很不利,当然,学会和懂得利用经常出现在领导身边的老板的亲信,会对自己的升迁有好处。

小故事中的大感悟

三国时期的曹丕是曹操的大儿子,他和自己的弟弟曹植争夺太子的宝座,曹植自恃文才过人,父亲又重才胜过一切,便不拘小节,违反了曹橾的规定,曹丕自知文才不如曹植,便在一次为曹操送行时,一语不发,叩头大哭,令曹操感动不已。

曹丕素日尊敬父亲身边的一切人,最后连曹操的两个宠妃也替他说话。这样曹操就把他立为太子,最终顺利地登上了皇帝宝座,据史书载,他还是一个很有政绩的帝王。

现在看来,曹植对父亲的作用过于夸大。他以为父亲是说一不二的一国之王,只要父亲喜爱自己,就不必顾及其它人了。曹丕就比较聪明,调动了父亲方方面面的“二把手”为自己说话,终于登上了皇位。

职场物语

职场人一定要记住:“‘二把手’虽不能说一句顶一句,但其作用是绝对不能忽视的,小瞧他们是最不明智的做法。”

负责任一定好吗?

我们在工作中,常能听到有人漫不经心地说:“有事我负责!”甚至把这句话作为口头禅,其实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出了事情,责任谁都能负,但谁也负不起。责任是有限度的,不是从一开始就随随便便地表示负责到底才是有责任感,而是负自己该负的责任才对。

―个有趣的现象就是,职场人要么很不负责任,要么就是任何责任都想往自己身上揽。

也许,职场人当务之急就是要弄清“负责”到底是什么?

“负责”是一种称赞的话,足基于一种对人对事的“责任感”。“责任感”重点在于后面的“感”字。不是责任,而是感受责任,所以不是只要说愿意负责的话就可以了,而是要亲自感受自己应该负起的责任。一般人往往不去衡量自己的力量,光是一副正义凛然的样子拍胸脯来表示愿意负责,却没有考虑到现实的后果。

责任并不似权利义务那么具有强制性,它的道德含意比较强,但实际上却没有什么约束力,然而,在与人交往时,彼此会不经意地在对方的身上加诸太多责任在工作上,我们必须义无反顾地担负一些公事上的责任,有时候当工作没有成绩时,即使并不是自己的过失,仍然得负起连带责任。这个社会就是这样,随时随地都要负起责任,在这种情况之下,当我们受到别人的请托,为了达成任务所尽的力就是负责。

三思而后言

职场上,竞争日益激烈,随便揽责任会授人以把柄,陷自身于困境。其实,帮助别人本身无可厚非,关键是量力而行。不衡量自己的实力,什么事都说“我能行”与一个莽汉没有什么区别,你要为你所说出的话负责,就必须“三思而后言”。

职场人身处职场,在与人交往时,不要随便地拍胸脯说些不负责的话,而是拿出行动来负责。聪明人向来行在前,言在后。对于别人的请求,既不能马上答应,也不能马上拒绝,假如你马上一口拒绝的话,那么,对方极可能就会认为你不肯帮助他,甚至你们的关系因此而僵化,说不定以后你可能有什么事要找到他的话,尽管别人是有能力帮助你的,但对方却记起前“仇”以牙还牙。因此,最好是使对方认为你已尽心尽力地为他服务了。

若碰上别人要你帮忙找工作,你有这个能力,那就好说。若你没有这个能力,但碍于情而推不掉,就不妨这样去做:立即请对方写份简历,包括毕业于哪所学校、所学专业、本人志趣和特长、思想表现等交给你,这样别人就亲眼看到了你想帮他忙的事实,造成别人产生可能找对了人的错觉。同时你可以坦率诚恳地说:“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我会尽力而为的。明天我马上拿你的简历去找熟人……过几天你再来好吗?”

几天后,你应该抢在人家还没有来之时,去个电话或亲自上门去拜访。“这几天我一直为你的事活动,东门那个单位可能没有什么希望,南门那个单位却说要研究研究。”

再过两三天,你主动找到他:“真对不起,你托的事目前都已落空了,我通过所有我熟识的人,但却……真没办法,等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尽管你根本没去找那些熟人,但朋友一定对你感激不尽,你也不会被别人误解,没有尽到责任。这种方法不宜常用,只能偶尔为之作为应急之法。经常为之,定会露出破绽,遭人指责。

大多数人都喜欢言出必行的人,却很少有人会用宽宏的尺度去谅解你不能履行某一件事的原因。

小故事中的大感悟

某甲埋怨某乙,说:“你分明答允了我,怎么还没替我办成?!”

某乙:“哎,怎么给你说呢?那天答应你的事,我也是很难为情,不好意思拒绝你,事没办成,我也是很为难!”

某甲:“我说你怎么回事啊!早点说办不成我就找其它人来办了!”

某乙无语……

职场物语

职场人一定要记住:“该你负的责任别推托,不该你负的责任千万别揽,随便揽责任等于自跳火坑。”

无可挑剔就一定好吗?

许多人都这样认为,做一件事,就要把它做得尽善尽美、无可挑剔,这样才算是好的。然而,在职场中,这并不见得就一定对,一定适用。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职场三年之痒-职场新人最该问自己的十个问题最新章节 | 职场三年之痒-职场新人最该问自己的十个问题全文阅读 | 职场三年之痒-职场新人最该问自己的十个问题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