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三年之痒-职场新人最该问自己的十个问题 第十二章

作者 : 程亮

职场物语

作为一个上司,你并不一定见得就是“能人”,但你一定要懂得,怎样让“能人”为你所用。寻找网站,请百度搜索+

被下属越级打小报告怎么办?

作为一个管理者,在工作当中,你难免会和下属发生一些矛盾和摩擦。这本来是你们两个人的事情,可是,偏偏下属选择不和你直接对话,而是越过你这一级直接和你的上司打所谓的“小报告”陷你于尴尬的境地。这时你该怎么办?

正人之前先要省察自己

很不幸,你被自己的下属越级打了“小报告”,你当然会心里很不爽。但这时,你千万别急着发火!一定先要弄清楚下属为什么会越过你打“小报告”,是不是自己出问题了,自己有哪些方面没做好,是不是出现了以下一些情况:

你的部门工作运行不佳,但你加以掩饰,上面的人如果知道了,一定会引起震动。

你对不尽责的人迁就,却给了他一大堆工作,你对他不关心,也不在乎他到底做了些什么。

他早该升级了,但是你就不这样做,甚至连提都不提。你知道他比你能干,你既恨又怕,因此不断压制他,老是让他做些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你不愿让别人知道他杰出的表现,怕他升得比你快,你把他的功劳据为己有。

如果上述情况都属实的话,你真的要深刻反省自己了!你需要摆正自己的心态,纠正自己的行为。

倘若你管理的部门工作运行不佳,出现了问题,要敢于把问题暴露于“阳光”之下,认真加以处理。不然,等到下属打你“小报告”的时候,你会很被动的!

作为一个管理者,要切忌“偏心眼”,不以个人喜好来品评下属。

最为重要的,作为一个管理者,嫉妒下属的成绩,打压下属,和下属抢功,你很难说是一个成功的领导。♀一个成功的领导,一定是一个“慧眼识才”的人,是一个懂得培养人才的人。

小心别踩着地雷!

有这样一种可能,那些越级打小报告的人很有可能是你的老板或上司安排在你身边的眼线。你的老板或上司为之所以在你身边安插他的眼线,就是要搜集平常他们听不到的讯息,老板把钱放到你手里又或者一个上司把几百号人交到你手里,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不给你足够的自主权不行,可给了你自主权呢?你离的那么远,他所有的信息都是你给他的,你到底做了多少事他不知道,你向他汇报的是与是假他不知道,你对他是不是忠心他也不知道,这种信息的不对称使他没有安全感。他在你下面安一个眼线,恰恰是想打破这种信息不对称的局面。

对于老板或上司的眼线打你的小报告,你若是冒然反制,恐怕最后吃亏的仍是自己。如果你够聪明的话,你一定会这样做:

主动与老板沟通,有误会的地方立刻解释清楚,以免事态扩大,在老板或上司的心中留下明影,当然在解释的过程中,表现得冷静自若会比捶胸顿足更有大将之风。

多汇报,特别是书面汇报。凡是眼线能向老板或上司汇报的事你自己先汇报(眼线知道的事怎么可能比你本人多?),同时自己做事要有一个原则,凡是重大款项支出或是人事调配都至少有两个人证,这些人证尽可能选老总或上司比较熟的,特别是有私交的。

眼线的存在价值在于能向你的老板或上司提供他们平时得不到的信息,当眼线提供不了给老板或上司平时得不到的信息的时候,其价值自然失去。

职场物语

要想不让下属越级打你的“小报告”,你首先要让他没有“小报告”可打。

如何管理同级弟兄下属?

突然一天,以前在一起打打闹闹的同级别同事,突然成为自己的下属。在庆幸升迁的同时,你也面临一些尴尬——原来的“阶级弟兄”有的因此落寞离开,有的渐渐疏远,有的不把你的话当回事等等。曾经的友谊,如今的等级,你该怎么办?

公就是公,私就是私

几年前,陆杨刚进入公司,公司里外都是一堆很生的面孔,他急需对公司业务和容户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这个时候他发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原来的这些下属总是有好事的时候在他面前积极表现,但要是有了什么不好的事情总是掖着不告诉他。这给他的工作开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所以他需要一个“自己人”。

当时陆杨正好有一个关系很好的以前同事叶鹏闲陚在家,陆杨就邀请他加入,叶鹏也是比较好强的那种性格,陆杨担心从兄弟式的同事一下子变成上下级关系,会给叶鹏心理上带来一些压力,所以在工作的时候陆杨尽量淡化上司的角色,很少用命令的吻跟叶鹏沟通,实际上,叶鹏更像是陆杨的合作伙伴。

可能是有感于陆杨给了自己这么一个机会并且对自己的感情投入很多,叶鹏工作起来相当卖力,并且一旦有不利于陆杨工作的事情出现,叶鹏能存效地帮助陆杨解决,在所有的下属里面叶鹏的能力是非常突出的,所以,陆杨给叶鹏充分的授权和灵活的发挥空间,甚至有的时候,叶鹏向陆杨要一些不是他的职位级别所能得到的资源或信息,除非公司要求严格保密的,一般陆杨也不会太避讳叶鹏。

虽然陆杨和下属们的关系都很好,但还是有人很直接的对陆杨提出了一些质疑。他们认为陆杨和叶鹏关系太好了,在工作资源分配上有意偏袒叶鹏。这个时候陆杨是不作过多解释的,通常会先用一个玩笑或其它方式化解下属们的情绪,然后让他们意识到是自己的能力在某方面有所不足。

正是陆杨和叶鹏之间紧密的关系,在后来的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陆杨逐渐掌握局面后,团队的工作也呈现平稳上升的状态,叶鹏也不像刚开始时那般卖力,导致很多工作执行不力。虽然,陆杨也提升了对叶鹏的要求,坚持量化考核他的工作,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叶鹏实在太了解陆杨了,知道碍于两人的关系,陆杨不会做出太硬的事情。

为此,陆杨也跟叶鹏做了很充分的沟通和探讨,陆杨发现叶鹏的这种表现其实是他需要更大的挑战。但因为当时在公司里也没有太多的发展机会了,所以陆杨给了叶鹏一些时间缓冲,让叶鹏去寻找自己向往的事情,后来叶鹏开始自己创业,离开了公司。此后,陆杨和叶鹏一直是很好的朋友。

恩威要并施

小故事中的大感悟

2005年初,王威所在的广告公司成立了一个新的部门,考虑到部门刚则成立很难找到合适的下属,王斌想到了在以前与自己共事过的同事中挖掘,刚好就找到了罗宵。罗宵以前跟王斌共事的时候,由于都是一个级别,关系很放松,经常在一起吃吃喝喝的,王斌一开始认为,妤哥们儿肯定能一起做好事情。

罗宵就任后,考虑到自己以前与罗宵的关系,王威在和他沟通的时候非常平等,而且王斌还告诉罗宵,新部门刚成立,只要表现出色,将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起初,罗宵的工作态度和干劲儿很积极,两人相处的很不错。

但渐渐地,就有了小问题,罗宵喜欢上网打牌,有时候别人正心急火燎等着他的设计稿,他还在网上和网友打得不亦乐乎,王斌委婉向罗宵提出,现在这样做不好。这是王斌第一次用有点教育的吻跟罗宵说话,罗宵有些不乐意了:“看来我还是要从你领导的角度考虑问题。”面对罗宵的不友好,王斌还是坚持自己的现点,坚决不让罗宵在办公时间打牌,

随着业务渐渐步入正轨,部门的人越来越多,而且一个比一个优秀相比之下,罗宵倒是越来越散漫了,设计作品经常延误交稿,在相同的工作时间内,也比别人活做得少一半。王斌问他怎么回事,罗宵总说自己的作品最难,所以需要更长的时间,

不得已,王斌减少了罗宵的工作量,找一个让他感觉“容易”的作品动手。但罗宵还是最后一个上交,再问他,罗宵说家里有什么事情要处理,总之有很多借口,可能觉得王斌不会处罚他,也可能觉得自己一支独秀的地位受到威胁,在无数次被告诉要敬业之类的话之后,罗宵依旧我行我素,活干得最少,也不求上进。

无计可施之后,王斌决定采用绩效考核方式来约束罗宵,并告诉罗宵,连续三个月绩效考核最后一名,他将被降薪或者降职……

距离产生美!

作为一个管理者,你与你的同级弟兄下属保持一定的距离是很有好处的。假如你们还像以前那么近,很多时候不利于你的工作。

保持一定的距离感,并不代表你成为上级后就对他有成见了,你应当对你们之间的友谊更自信。大家一起共事,如果完全抛开与同事的感情,那么这样的管理肯定会缺乏人情的润滑,过于生硬。

通常,当你升级为管理者后,级别比较低的同事会比较你以前和现在的变化,你的变化对他会产生很大影响,甚至他不能接受,当你被提升后,就会明显发觉以前关系很好的同事,在与你沟通的时候不那么真挚了,总有一层隔膜,的确,你现在跟他们开始谈论规章制度,这种变化他们一时还消化不了。

所以,当你成为他们的上级后,首先要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格,同时主动找他们沟通,无论是工作的问题还是生活方面的话题,并且还要尽量利用你所掌握的资源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渐渐地,他们也就不再疏远你了。

当你成为上司后,你要和以前的同事保持适度的间隙,并且真正用心地关注他们、帮助他们,这个过程中,你应该保持好距离感,一方面让下属换位思考,如果在管理者的位置上,他会怎么做,并且表明你的原则和立场;一方面做事尽量公开透明,不会有倾向谁的嫌疑产生。

职场物语

作为一个管理者,当你面对同级弟兄下属时,你要意识到,事实上你们已经有了“距离”。

下属是上司的朋友该怎么管?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职场三年之痒-职场新人最该问自己的十个问题最新章节 | 职场三年之痒-职场新人最该问自己的十个问题全文阅读 | 职场三年之痒-职场新人最该问自己的十个问题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