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的印迹 第043章康氏龙江酒

作者 : 无风地

()由于“龙江酒”的“独网食”利润比较丰厚稳定,引起了康家人的垂涎,因此,康家人便盯上了这块“肥肉”,想把它盛到自己的碗中。

经过谋划,康友财和卫福善等人找到了一块垫脚石,那就是龙裕淳的堂弟龙裕奎。在龙裕淳酒作坊里的老酿造师龙济善的帮助下,龙裕奎终于酿造出一模一样的“龙江酒”了。于是,龙裕奎带着自己酿造出来的酒找到康友财和卫福善,请他们亲自品尝。果然是一样的风格和品质。康友财与卫福善等人不太相信,便再三追问龙裕奎是不是他自己亲手酿造的。龙裕奎自然是信誓旦旦地打保票,并建议在康家重新酿造一锅,这样总没错了。这个建议好,康友财当即答应。

于是,龙裕奎带着龙济善在康家大院中忙活了几天,终于又重新酿造出了一锅,等待陈化,只是酿酒用的水还是龙济善派人从龙家村运来的。这一点,龙裕奎也知道,因为只有天泉山珍珠泉的泉水才能酿造出这种甘甜的“龙江酒”。

不久,在康家大院酿造出来的“龙江酒”终于出炉了,经过康家人的仔细品尝,果然跟龙裕淳酒作坊里酿造出来的“龙江酒”一般无二。康家人终于放心和兴奋不已了,有了自己的“龙江酒”,如何不兴奋,这便是“康氏龙江酒”了。

于是,眼红嘴馋的康家人便开始谋划起筹建新的酒作坊来。由于这“龙江酒”必须用天泉山珍珠泉的泉水作为酿酒水源,因此,康家人被逼无奈只好将酒作坊的地址选在了龙家村。但因镇上到龙家村毕竟有一段距离,康家人管理起来不太方便,便需要找个代理人,这个代理人应该是卫福善了,而不应该是龙裕奎,但龙裕奎应该是一个重要的管理人,而康友财则是作为康家人的总代表了,也就是掌柜的了。这样,康友财便有了一份属于他名下的真真正正的事业了,这也是康家人想急于投资酒作坊的一个重要原因,康家人想搞一个“第三产业”,也就是康家人的第三份家业。这样,三个儿子均有一份单独属于自己的事业,可以各自为政,齐头并进,共同振兴康家的家业。如此,对于康家老爷子康笀魁来说,他觉得他已经一碗水端平了,再没有什么纠结与遗憾的了。

本来,为抵抗风险,康家人也想过合股投资的方式,但康笀魁考虑了一下,若跟别人合股,责任不明确,不便于管理,容易产生纠纷,那样风险便更大。为此,康家人还是决定独资筹建,先从小做起,再慢慢扩大。

决策既定,康家人便开始实施。首先是选址,这点只能依靠龙裕奎了。这龙裕奎是龙家村人,熟悉地形,掌握情况,也容易跟龙家村的人沟通,因为要买地,就得找人谈判定价,这同一个村的人,知根知底,谈判起来更有胜算。只是龙裕奎自家就有一块地,面积虽不大,但离水源比较近。于是,龙裕奎便向康家人举荐,建议康家人购买他的那块地。这正迎合了康家人的构想,从小做起,面积不大也合适,等将来规模上去了再说。

康家人敢于跟龙裕淳比拼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掌握了销售权,最起码在龙江是这样,因此,康家人无后顾之忧,可以在销售上做文章。康笀魁与康友财想,只要占据了龙江这一块地盘的销量,他们就足够了。

这一点,龙裕淳确实没法比,这是龙裕淳的短处。因此,龙裕淳才会赞成江鹏飞去江川开辟销售战场。而在龙江,龙裕淳的销售已经出现了问题,康家人为了打压龙裕淳,已经指使龙江区域的酒类包商,也就是康笀魁的妹夫柳银贵将龙江区域的“龙江酒”的零售单价提高,使得“龙江酒”在龙江本土的销量不断下滑。但这样对康家人与柳银贵却是有利的,一来增加了零售商的利润,而这些零售商有一部分就是康这人,二来增加了税收,这是征税机关与政府希望看到的,如此一来,这一举措便对上对下都有利了,唯独不利的便只有龙裕淳了。龙裕淳感到了一丝危机,也因此促使了龙裕淳支持江鹏飞在江川设立商铺的进程。有了江鹏飞在江川设立的商铺,龙裕淳以及整个龙家人才有了一丝安全感。

龙裕淳是没办法阻止康家人在自己的身边另外开设一个酒作坊的,他只能冷眼旁观地注视着康家人的变化,看他们的这个酒作坊到底能走多远。龙裕淳跟江鹏飞商议过,觉得像康友财这种人搞阴谋活动倒是有一套,若想开个酒作坊肯定是长久不了。为什么?原因就在康友财这种人心狠手辣,很难有人能够长久跟随他。龙裕淳和江鹏飞猜测,康友财刚开始时,为了急于求成,肯定会先花重金笼络几个人,一旦利用完了之后,便会变本加厉地讨还去,这便是康友财这种人的本性。因此,像康友财这种人想要做成个万世基业(当然说万世有点夸大,就说一世吧,简言之就是说长久的基业)应该是很不容易的,除非他月兑胎换骨改变本性,但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要康友财这种人改变本性更是不容易。

龙裕淳在确定龙裕奎要跟康友财合伙并把地买给康友财开酒作坊之后,曾跟龙裕奎进行过一次交谈,目的就是要劝导龙裕奎。

龙裕淳就对龙裕奎说道:“你跟那么强悍的人合伙还能捞得到什么便宜,人说兔子不吃窝边草,他(指康友财)可是专吃窝边草的人。”

龙裕奎则赌气地说道:“跟什么人合伙都比跟你合伙要强,他吃我,我乐意,怎么!不行吗?你不吃窝边草?是不是怕我们挤了你的位置?害怕了?”

“不要意气用事!”龙裕淳没有跟龙裕奎计较,仍是耐心地开导他道,“祖宗攒下的这点家业不容易,你应该珍惜。你硬是要跟康家人合伙那也没多大妨碍,关键是不能把地买给他们,这土地可是万世的基业,有了地干什么都行,这可是个终生的保障,而钱很快就会花掉的,到时便又是一无所有了。”

“真是荒谬!笑话!有了地干什么都行?我这不是有了地吗?干成了什么?真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的饥。这有了钱才是干什么都行,没钱你能干成什么事,要大家都天天在你的身下讨饭吃,那就是好?”龙裕奎很是不以为然。

“你可以租给他们嘛!那样不也有钱,而且是年年给,何苦非得卖掉,一了百了,这样可对不起祖宗。”

龙裕淳仍是循循善诱地劝导道。

这个建议倒是不错,可龙裕奎又不想在龙裕淳面前示弱服输,因此,龙裕奎的嘴上仍是一副不肯善罢甘休的态度,蛮横道,“我的事你少操心,管好你自己就可以。”说完,龙裕奎拂袖扬长而去。

这之后,龙裕奎果然不跟康友财提卖地的事,而是跟康友财说租地。

康友财对买龙裕奎那块地本来就不是十分乐意,主要是因为那块地面积小,没有发展余地,一旦买了下来,将来要搬要扩大就不太方便,听龙裕奎说租,正合了他的心意。于是康友财便假惺惺地反问龙裕奎说不是买吗?怎么又改口了?

这龙裕奎也是个老实人,他也没猜到康友财的心思,否则龙裕奎若跟康友财说那块地面积小,不适宜将来扩大规模,买去了不方便处理,还是先租几年更合算,那康友财岂不是乐开了花,说龙裕奎能蘀别人着想。但可笑的是龙裕奎不但没这么说,反而不打自招,解释说,这是祖宗的基业,卖了不孝顺,还是租给三少年更好。康友财见龙裕奎是这样的一个老实人,心里也乐了,觉得将来要摆布这种人真是太不费劲了,由此更增添了康友财办酒作坊的信心。

康友财连声应道,说对、对、对,这是祖宗的基业,卖了不孝顺。

租了地后,康友财便开始修建酒作坊了。康家人毕竟是生意上的老手,很精明,知道从小做起,所谓的修建作坊,也不过是搭建几座简易棚而已,确实是精打细算,是个做生意的料。如此没几日,酒作坊便修建好了,就等开工了。

既是开工,那就得请人干活了。加上龙裕奎、龙济善与龙井田,以及卫福善手下的那一伙人,这“康氏龙江酒”作坊也算是兵强马壮了。但还是缺少一些技术工,光靠龙济善一个人,就算再加上龙裕奎这个假老板那也还是忙不过来。

于是龙井田便向康友财建议,到龙裕淳那边的酒作坊里挖几个人过来。康友财便假意问怎么挖?龙井田便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多花点钱请人家,人家自然能为三少爷效力。康友财当然知道这一点,也知道非此而不能成功。

于是,康友财便让龙井田去游说,许以重金聘请。要不怎么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呢?经龙井田稍微一游说,那些在龙裕淳的酒作坊里干得不怎么得志的人那还不是巴不得。很快,龙裕淳酒作坊里的人便走了三分之一,而这些人刚好是龙裕淳想辞退的人,这一下龙裕淳倒省了许多事,不费吹灰之力便除去了许多心月复之患。这一下龙裕淳还真是佩服起江鹏飞的那个远见卓识了。

眼看着康友财的“康氏龙江酒”作坊热热闹闹地办了起来,龙裕淳的心里还真是有点凄凉,也亏得江鹏飞蘀他打开了江川的市场,有了一个保障,心里便坦然了许多。龙裕淳知道龙江的这块市场目前是不想指望了,现在人也少了一些,正好可以减少规模,只维持江川那块市场就可以了,等着看康家人怎样收场就是,目前正可以花点精力协助女婿江鹏飞打理外面的生意以及照料好家人,尤其是女儿龙仪清现在有了身孕,更是不可疏忽大意。

江鹏飞说,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这是《孙子兵法》中经过千百年来印证的真理,所以,我们得先把自己的门看好,不让对手有可乘之机,再去等待敌人的可乘之机,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如此,在江鹏飞的统筹安排下,江、龙两家均被安排得妥妥当当。

首先是老江家人,由于江鹏飞购买了许多织布机,老江家人有了用武之地,如今,老江家人已将许多不太好的稻田改作了栽植桑树的基地,扩大了种桑养蚕的规模,而由此造成的粮食短缺现象,江鹏飞又用从外面调运粮食进来作为补充,如此一来,便解放了许多男劳力,而又让女劳力得以施展身手,解放出来的男劳力便加入了经商贩运的队伍当中。

在解放男劳力这一问题上,江鹏飞做得很仔细,特别强调了要每家每户留下一个会种田的人,也就是留下一个种田的种子,做到自给自足无风险。江鹏飞知道,民以食为天,再怎样富有的人均离不开粮食,一旦有个风吹草动,尤其是这种兵荒马乱的年月,你自己会种田,那生存就有保障,没有地还可以租别人的地耕种,若是不懂种田的技术,那生存就成了问题了,总是依靠别人的救济总不是长久之计吧!自古以来,皇帝都还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呢?

江鹏飞已经跟船老大焦长生和产粮大户戚继祖形成了合力,达成了长期合作的协议,达到了非常理想的双赢目标。江鹏飞来回于江川与龙江之间基本上租用的都是船老大焦长生的船只。江鹏飞甚至为焦长生谋划,建议他筹资购买一辆小轮船,以跟随他江鹏飞跑长途运输。焦长生听后也是跃跃欲试,作好了长久打算,准备招集一批人筹措资金,购买船只,组成运输队。

其次是龙家人,除了龙志清这一薄弱环节被江鹏飞作了妥善安置之外,对于龙裕淳的酒作坊,江鹏飞也蘀他作好了长久谋划与打算,再就是龙仪清了,江鹏飞打算在江川再寻找一套好一点的房子,然后将龙仪清接到江川去待产,如此安排便增加了一些安全感,且江川还有医院,可以防备不测。

康友财与卫福善那伙人现在正全力以赴那个“康氏龙江酒”作坊,正好转换了他们的注意力,从而也可以减少许多威胁,主要是来自龙仪清与龙志清这对姐弟目前存在的薄弱环节所隐含的潜在威胁。当然,也不排除来自其他方面的威胁。总之,江鹏飞得妥善安置好这对姐弟。

龙裕奎目前在“康氏龙江酒”作坊中主要是配合与协助龙济善搞生产,而卫福善则主要是带着他手下那帮人负责采购原粮等物资与销售成品酒的事,即卫福善代表康友财负责一头一尾的事,这都是油水差事,而龙裕奎等人则负责中间那段最辛苦且责任最大的那一苦差事,如此安排,一开始便埋下了祸根。康友财的“康氏龙江酒”事业能够走多远,由此便可想而知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生存的印迹最新章节 | 生存的印迹全文阅读 | 生存的印迹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