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的印迹 第042章设立商铺

作者 : 无风地

()江鹏飞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和酝酿之后,有了一种想在江川设立一个店面的想法。()这样,有些商品采购来了之后,便可由自己直接去销售,一来利润更大,二来无须急于月兑手货物,省得造成急病乱投医的后果。

于是,江鹏飞趁着回家的空档召集了自己的一些亲人,主要是老江家的人和岳父龙裕淳,跟他们谈了自己的想法与筹资的事。大家觉得这投资做生意确实是件大好事,于是均是跃跃欲试,只不过,虽然大家都非常信任江鹏飞,但在筹资分红的这个问题上还是有点顾虑和分歧。江鹏飞是想采用那种原始的股份制,也就大家按股集资,然后再按股分红,风险共担。这一点没有得到大家的响应,毕竟大家心里没有底,若是赚了,大家自然高兴,那也就没得说,万一赔了,谁来承担这个责任,所以,大家基本上均表示了沉默,不太赞成这种筹资分红的形式。然后江鹏飞便提出了第二种方案,也就是借资付利的方式,就是大家把钱借给江鹏飞,江鹏飞再每年按股份分给大家一定的红利,这样,风险便全由江鹏飞一个人独自承担。这种形式大家都能接受,再无异议。

江鹏飞想,若想采用那种股份制,就得有一种监督机制,而自己这种小规模的经营,哪里设立得什么监督机构,全凭的是自己的良心而已,真要实行起来,也确实存在不少的弊端,容易把人往坏的方向引导。

如此,筹款集资的事便这样确定了下来,江鹏飞将老江家人和岳父龙裕淳等人手上的一些闲散资金一笔笔地归拢了过来,准备分批去采集货物。龙仪清舀出了自己的私房钱要全部给江鹏飞,江鹏飞没有要,说现在还没到要动用老婆的私房钱的时候,有大家凑的集资款,就不缺龙仪清的那点私房钱,让龙仪清自己留着,这样,龙仪清心里也有个底,否则,一个女人家身上若不存点私房钱便没有一种安全感。龙仪清想想,还真是让江鹏飞说对了,确实有那种感觉,不是一句戏言。而事实上,对于岳父龙裕淳的钱,江鹏飞也只是象征性地接受了一些,也没有过多地要求,江鹏飞想等自己的生意做顺当了之后,再考虑扩大规模的事,目前龙裕淳资助江鹏飞的钱只不过是龙裕淳家资的一个零头而已,即便是被女婿全亏损了,也没有多大妨碍,权当是一次试验,但龙裕淳知道,女婿江鹏飞稳重得很,肯定亏不了。

资金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的便是租用店面了。这租用店面首先得寻找选择店面。江鹏飞在江川利用一些闲暇时间四处转悠打听着,从中进行对比选择,找到一个最适宜的地点,这个地点一要人流多,或者处在商业中心的位置,二要运输方便,这一点一般均能满足,问题不大,三呢,还得考虑店面跟仓库的距离,尽量往仓库这边靠,四就是租金了,得价钱适中,如此等等。

工夫不负有心人,不久,江鹏飞便在商业繁华地段找到了一家店铺,这家店铺因经营不善,难以维持,便想退租,江鹏飞跟店主与房东交涉了几次之后,便达成了转租店铺的意向,就等正式接手了。

有了资金与店铺,要开当那就得安排人手了。江鹏飞自己是月兑不开身来亲自打理得了,于是便想到了江鹏翔,这江鹏翔既是他江鹏飞的叔伯兄弟,又具有老江家人的禀性,应该是江鹏飞信得过的人了。江鹏飞决定让江鹏翔夫妻俩一起来帮他打理,发他们基本工资,然后按利润提成。江鹏翔做过小买卖,在销售这方面有一定的经验,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社会经验,是江鹏飞要找的最理想人选。

在寻找到了店面之后,江鹏飞便把要请江鹏翔夫妻俩去帮他打理店铺的事告诉了江鹏翔,江鹏翔自然是满口应承,满心欢喜。

于是,在安排好家里的事情之后,江鹏翔便带着妻子跟随江鹏飞与江茂华等人赶到了江川。店面很快便盘了下来,连同店主之前的一些货物也被打了点折扣清算盘点了过来。这样,江鹏飞也就不要急于去进货充实店面,而是一接手便可开当,只不过将店铺的名字改了一下,改成了“江记”杂货铺。

为了防止原来的店主可能存在什么债务纠纷,江鹏飞约定了转手一个月的试运营期,盘点货物的钱款也只付了一半,这样,大家各退一步,以示诚信。

接手的这个店面面积不大,但有两层,说是两层,其实是一层半,因为楼上只是一个小阁楼,可供人简单休息就是。那个时候的人们,生活也比较简单,也就是维持一日三餐而已,再没有其他活动。江川地区地处平原,人口也不少,以往薪柴常常会供应不足,有了煤之后,燃料供应不足的局面便解决了,因此,大多数人家现在便开始烧煤了,解决了这一燃眉之急,这也是一次革命了。

原来的店主经营的都是些日用品,比如食盐、酱、醋、糖果、香烟、火柴、肥皂、毛巾、搪瓷脸盆、热水瓶等等这种日用消费品,由于经营这种日用品的店铺比较多,竞争比较激烈,故生意惨淡,使得原来的那位店主难以维持下去。

江鹏飞接手后,经营的品种将大大增加,增加的品种主要是外地进购来的一些土特产,比如香菇、墨鱼、木耳、泡圆、荔枝、笋干等大宗干品以及桐油、山漆等传统装修建材,这些商品均是江鹏飞在外面经常采购的货物,品质可靠,货源充足,却又是抢手的紧俏货。另外,江鹏飞还将他岳父龙裕淳生产的“龙江酒”也作为了他的“江记”杂货铺的一个重点销售商品。这样,龙裕淳的“龙江酒”在江川也就有了一个正式的销售点,为“龙江酒”在江川打开销路建立了一个根据地。这也是龙裕淳极力赞成江鹏飞在江川开设商铺的一个重要原因。

开当那天,江鹏飞举行了一个简单的仪式,披红挂彩,放了一挂鞭炮,邀请了沈文轩和陆诗昆夫妇等人以及一些生意场上的朋友到场凑热闹。沈文轩和陆诗昆在商铺里看了一下,见商铺里摆设了那么多的紧俏商品,便知道江鹏飞的这个商铺一定会是前途无量、生意兴隆,财源滚滚。

几天后,沈文轩又带着孙佛鼎来到了江鹏飞的店里参观,让江鹏飞的这个杂货铺增添了不少的光彩。孙佛鼎看了一下江鹏飞的这个杂货铺里所经营的商品,也是不由地赞叹了一番,说这个商铺用不了多久便会火红起来。

接着,孙佛鼎便了解到江鹏飞另外还在经销棉花生意,对江鹏飞更是产生了兴趣。由于孙佛鼎所在的军队里正在扩编,而棉花与布匹正是军队中的一种主要的军需品,军队由于有职权和势力,在利益的驱使下,必然会插手干预一些地方上的企业的经营活动,而这棉花的采购与经销必然也是军方要插手经营的一个重要对象,基本上是仅次于军火采集的一个军需品种了。但江鹏飞一听到孙佛鼎提到军队,便默然不做声了,摆明了是不敢染指军队的任何活动了。孙佛鼎也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便建议转变一种经营方式,那就是要利用军需品的大量采集所造成的民用市场的紧缺这一空档去填充民用市场,这一市场也是巨大的。江鹏飞只说了一句话,那就是顺其自然,到时再看情况,但军队那边是决不敢染指。

临走时,孙佛鼎流露出了想以个人的名誉加入江鹏飞的生意队伍中的意念,江鹏飞则暗示了想等生意做稳当了之后再考虑与大家合伙经营的心思,包括沈文轩与陆诗昆,当然也包括孙佛鼎了。孙佛鼎会意,觉得江鹏飞考虑得更周全。

作为老江家人的后代,江鹏飞深知官府与军队中的黑暗,因此,不跟官府与军队打交道,已成为老江家人在生存上的一种防范之术,尤其是经商做生意。但完全不依靠官府或军队的势力,你又无法生存下去,会处处受到外人的讹诈与压迫,因此,大多数的世人还是会争先恐后地去巴结权贵,依附权贵,绞尽脑汁地想找个权贵当靠山。江鹏飞也不例外,跟普通人家一样,既不想得罪权贵,又想依靠一点权贵。在这个社会上,纵然你有着孙猴子那样的七十二般变化与大闹天宫的本领,你永远也还是逃不过如来佛的手掌心,终究要受到来自社会上的各种侵害的威胁与潜在的危机。因此,想要生存下去,第一,你得先尊重权贵,其次是在适当的时候还得巴结利用一下权贵,最最要当心的一条便是不要,也不能去得罪权贵,我惹不起,但可以躲得起,我不惹你,总能尽量减少摩擦与矛盾吧!也就能够尽力避免其中的一些灾难。这也是江鹏飞为什么不想跟官府与军队里的人打交道的主要原因。否则,一旦得罪了官府或军队中的人,你还能讨得到什么便宜。然而,现实生活中,又并不是每一个权贵都是坏人,也有一些正直而有良知的人,比如江鹏飞的曾祖父江云彤便是这种人,因此,要想生存,你还得寻找与依附一些正直而有良知的达人,寻求一种适当的庇护。当然,这个世上并不能以简单的好坏来判断一个人,虽然歹徒与恶棍大量存在,但在非歹徒与非恶棍之中,往往也存在着对抗与竞争的局面,这个时候,人与人之间就只有强者与弱者,智者与昏者区别了,也就是弱肉强食。因此,人与人之间往往需要抱团取暖,优势互补,形成一股合力,以共同对付外敌,抵抗风险与危机。虽然江鹏飞对孙佛鼎了解得不多,但凭直觉江鹏飞觉得孙佛鼎这种人还是有点可靠度,值得一交。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江鹏飞才有了将来想跟孙佛鼎合伙做生意的念头。

孙佛鼎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地主知识分子家庭,小的时候因父亲长年卧病在床,为寻医问药而将本来就不宽裕的家庭消耗得一贫如洗,不得已,在孙佛鼎的父亲去世的那年,十六岁的孙佛鼎便辞别了母亲沈氏独自一人到外打工求学,从而接触到了一些新思想,加入了民主革命的大潮之中。孙佛鼎有一个姐姐就嫁在江家村,因此,在每次省亲的时候,孙佛鼎便会断断续续地从姐姐那里了解到一些老江家人的情况,对老江家人的为人与遭遇感到既钦佩又同情,大有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觉。孙佛鼎的母亲沈氏因不习惯孙佛鼎常年四处漂泊的生活,便一直都没有跟在孙佛鼎身边生活,直到孙佛鼎后来成家立业,娶妻生子,定居生活下来了,沈氏也因故土难离、落叶归根的念旧思想而不愿离开家乡跟随儿孙一起生活。如此,孙佛鼎便为母亲沈氏聘请了一个女工,由女工照料沈氏的饮食起居生活,孙佛鼎的姐姐也会隔三差五地去看望母亲,有时还会将母亲接到家中住上个几日,使得沈氏的生活更安逸,因此,孙佛鼎对母亲沈氏也就放心了许多,不再强调将母亲接到自己的身边。而事实上,沈氏跟随孙佛鼎一起生活也确实不方便,因为孙佛鼎说是定居,其实住所也经常变动,搬家是常有的事,这是因为孙佛鼎作为军队中的人员,换防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职业惯例。

孙佛鼎有一个儿子名叫孙思儒,比江鹏飞小几岁,孙佛鼎很想让他儿子跟随江鹏飞历练一番,这也是孙佛鼎想跟江鹏飞合伙做生意的一个原因。另外,孙佛鼎虽然是一个有地位的人物,但生活并不能随心所欲,收入也有限,却又不想跟其他人那样去巧取豪夺,损人利己,要不就损公肥私,这一点,孙佛鼎非常有原则,也知道那不是君子所为。常言道,君子求财,取之以道。于是,孙佛鼎便想到了经商,利用自己的优势让儿子孙思儒去赚取一些正当的收入,以贴补家用。因此,就这一点孙佛鼎是值得江鹏飞信任的。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生存的印迹最新章节 | 生存的印迹全文阅读 | 生存的印迹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