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换届引发组织部政治斗争:中国式秘书3 中国式秘书3 第六章(9)

作者 :

对于“三剑客”们来说,当然希望采取第一种办法,直接任命胡春来接班。或者,顶多走个考察的过场,由组织部派人到教育局晃悠一下,发张表打打勾、填填数字,再随便找几个干部谈谈,私下里早将胡某人排在第一,成功晋位。而对廖志国来说,自然不可能让对手如愿。但是,他也不愿意采取公开选聘的办法,具体原因有二:其一,自从担任市委书记之后,他对前任洪大光那套过于松散的管理方式极不适应,班子里那种过度民主自由的风气,已然让他感觉到一种很强的危机感。他觉得,在阳城这种地方,权力还是应当相对集中,尤其是堂堂市委书记,更加需要一定程度的集权与强权。因此,他对所谓常委无记名投票、全委会票决,以及选拔任用领导干部采取海选、公聘之类的做法,基本上持抗拒态度。其二,采取公开选聘的办法,只要操作得严密、周全,虽然可以掌控局面,却也具有某种不确定性,甚至有很大风险——毕竟时下的阳城官场,廖志国尚未达到一手遮天的程度,很多方面还要受到反对派掣肘。何况,你搞公开招聘,不光胡春来必然参与,说不定“三剑客”还会鼓动更多盟友来搅局,其结果更有可能令局面失去掌控,让对手钻了空子。最终,廖志国经与黄一平、赵瑞星反复商量,决定采取第二种方式,在教育系统内进行民主推荐与选拔。

消息传出,苗长林、贾大雄、胡春来不免有些失望。他们期望中的第一种方式,并没有出现。

“算了,不就是个破局长吗?老子还就不干了,大不了回到学校教书去!”胡春来有点气急败坏。

“唉,采取什么办法选拔教育局长,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人家可以拿到常委会上讨论,也可以私下就拍板决定了,我这个组织部长也没有办法呀。”贾大雄叹息道。

“话不要这么讲嘛,他姓廖的越是不想让你当这个局长,咱们还就要争这口气!不就是民主推荐、测评那一套吗?你放心,在教育系统推荐选拔,你还是有优势的嘛!再说,最终人选总要拿到常委会上讨论,那时候咱们再和他计较不迟!”苗长林安慰胡春来。

经过苗长林、贾大雄一番劝慰,胡春来只有重新振作起来,抖擞精神,准备投入战斗。

黄一平和赵瑞星两个人,也是按照既定的战略部署,着手在教育系统系统搅起一场风浪,志在击碎胡春来的局长美梦。

黄一平曾在教育系统工作几年,调到市里做秘书这十几年,同原来的那些领导、同事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教育部门的那些人,看到黄一平先后得宠于冯开岭、廖志国,眼见得仕途越来越向顺处走,总是百般拉关系、套近乎,或借机接近市领导,或向市财政多要点钱物。平常,黄一平每每到了教育界,也是自称回到娘家,大家对他异乎寻常的热情。最近,他频繁往来于教育系统,大家照例很亲热,不免要讨教局长选拔的事情。其中,有人是直言不讳明着打听,也有人是曲里拐弯暗语试探:

“秘书长,市里这次玩真还是动假?现在动员大家推荐、报名,是不是暗中早就定好了人选?”

“常务副局长胡春来不是早就行使局长职权了,直接将他的那个副字去掉不就得了,还搞这么些虚头八脑的形式干什么?”

“市里搞这种民主推荐,是真要举贤任能,还是仅仅走个民主的过场?如果是前者,咱就认真对待。否则,咱连陪着玩儿的功夫都没有。”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市委换届引发组织部政治斗争:中国式秘书3最新章节 | 市委换届引发组织部政治斗争:中国式秘书3全文阅读 | 市委换届引发组织部政治斗争:中国式秘书3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