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换届引发组织部政治斗争:中国式秘书3 中国式秘书3 第六章(8)

作者 :

眼下,正值事涉胡春来接任教育局长的关键时期,苗长林频繁联络教育界,并不令人感觉突兀。

苗长林视察教育系统,自然不能抛开宣传部长马艳丽。连续数日,他们在教育局常务副局长胡春来陪同下,相继视察了教育局机关及其下属的十几个校、院、所。每到一地,苗副书记都要召集单位领导开会,名为听取工作汇报,实乃发表重要讲话,而所有讲话又只有一个主题——希望教育系统的同志们,一如既往团结在以胡春来同志为核心的局党组周围,巩固并发展好当前团结、稳定、和谐的大好局面,同心同德,不负使命,使阳城市的教育事业百尺竿头再上新台阶。

苗长林、马艳丽两位常委同行视察,平常并不多见,其极端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视察之前,苗长林对马艳丽提出:“教育是我市的一大品牌,事关阳城的未来,更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应当利用这个机会,集中精力大力宣传一下。”

马艳丽得令,马上通知宣传部主管的报纸、电视、电台、网站,派出最强的记者阵容,随行报道。部长令下,各新闻媒体闻风而动,录音机、录像机、照相机之类的长枪短炮悉数登场,很快把个清冷多时的教育系统炒得滚烫。视察途中,苗长不时指示各新闻单位:“不要老把镜头、话筒对准我们这些领导。你们要充分利重要版面、时段、位置,多宣传教育系统近年来取得的重大成就,宣传像胡春来同志这种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优秀教育工作者。”

苗长林这一圈跑下来,很快便见到成效——原本在社会上知名度并不高的胡春来,因为总是出现在各种媒体,突然成为阳城市民最熟悉的面孔和名字。而且,阳城机关和教育系统里很多敏感人士,也从其中发现端倪,认定这是市委向社会发出的一个信号——教育局长位置,非胡某人莫属!

缘于此,据说私下里已经有不少人给胡春来打电话、发短信,甚至还有些系统内人专程登门拜访,向胡局长预作热烈的祝贺,交情深些的提前约定了庆贺的喜酒。而胡春来哩,总是笑而不答,或者微笑道:“酒随时可以喝,喜酒还太早,还太早!”

32

教育局康局长因为身体原因,请求辞去局长、党组书记职务,关系放到市委老干部局,原职级待遇保持不变,医疗、护理、福利等均比在局里好很多。

康局长儿子转公务员的事情,按照阳城市的有关规定,凡是在事业单位担任副科以上职务满三年者,可以不经过考试直接办理调动。赵瑞星查了档案,康公子目前的副科任职只有两年零八个月,只要再等四个月就可到局机关上班。康局长女儿的编制问题,也由黄一平出面同人事局、编制办、师范协调妥当,拟在一个月后全市事业单位的集中招聘中,专门留出一个名额,以照顾康局长公伤的名义特事特办。如此,黄一平也算对康局长有了交待,将一桩原本棘手的难事,办成了一举多得、皆大欢喜的好事。

当然,这些情况全都瞒着胡春来,只等新局长上任后再行办理相关手续。

教育局局长、党组书记一职,正式进入选拔程序。

按照常规,像教育局长这样的职务补缺,可以采取几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方式,既然现在有个主持工作的常务副局长,而且胡春来原来就是正处职,又已经兼任教育工委书记,那就完全可以拿到市委常委会上议一下,直接在任命党组书记,再放在市人大常委会例会上履行一个举手表决程序。二种方式,像海北县委副书记的选拔一样,这边暗中内定了人选,那边高举公开、公平、公正的大旗,大行所谓民主推荐、测评、考察,轰轰烈烈走个过场,让广大观众参与热闹一下。三种方式,也是时下很多地方最为时髦的做法——公开选聘。真正的公开选聘,倒也不失民主公正。然而,时下在某些地方,公开选聘也渐渐走样。乍一看,这种方式貌似随手撒网、大海捞针,其实也是内藏玄机、猫腻多多。要知道,从制定准入条件到游戏规程,大多已经比照某些意中人照猫画虎,圈定了一个具体范围,那网撒向哪里、针由何处抓捞也都心里有数了。总之,就像台上活蹦乱跳的木偶,最终也逃不过背后那只无形之手的掌控。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市委换届引发组织部政治斗争:中国式秘书3最新章节 | 市委换届引发组织部政治斗争:中国式秘书3全文阅读 | 市委换届引发组织部政治斗争:中国式秘书3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