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大宋帝国 正文 第五十回 安南之乱(三)

作者 : 婺州客

第五十回安南之乱(三)

在微微的晨曦中,澜定江上飘着一层薄雾,气急败坏的陈朝军队乘坐上千条木船向对岸进,刚到江心,对岸突然响起暴雷般的阵阵巨响,接着,数百团大火在密集的船队中炸开,顿时火光冲天、木屑横飞、惨叫连连,澜定江成了修罗场,大大小小的木船被猛烈地炮火撕得支离破碎,第一轮炮击结束,江面上就飘起累累浮尸,江水都被鲜血染得通红。

太尉陈日皎的坐船最大,直接吃到一枚炮弹把整个船尾炸个粉碎,还好他站在船头观察,要是在后舱那就直接交代了。失去船尾的木船迅下沉,陈日皎忙不迭跳下水向附近的船游去,刚爬上船,第二轮炮击开始。这次的炮弹有点不同,混杂了很多奇怪的炸弹,这炸弹凌空爆炸,下雨般洒下一种黑糊糊油泥般的东西漂浮在江面或附着在船上,这种东西遇火就着,火焰还伴随着呛人的怪味和浓烟,顿时整个江面变成一片火海,浓烟夹杂着炙热的火焰无情地吞噬着生命,一些被烧成火人的士兵惨叫着,扭曲着跳入江中,等浮上来已经没有声响了。

有的船好不容易接近岸边,却现水下都是尖尖的木桩,根本无法靠岸,这时江边的土坡上突然冒出一串串火苗,还没明白过来怎么回事,人已成了筛子,全身咕嘟嘟冒着鲜血倒了下去,陈日皎吓坏了,急令转舵掉头就往回跑,站在江边督战的陈守度也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他失魂落魄地看着这一切,张着嘴却半天说不出话来。突然一炮弹落在不远处的江面上,一艘刚跑回来的小船被巨大的水柱掀了个底朝天,陈守度被吓了一跳,调头跑出好远才停住。回头看时,侥幸跑回的士兵已经顾不得等船靠岸了,纷纷跳下坐船没命地往岸上跑,半个时辰前雄赳赳出的军队如今变成一群没头苍蝇,跌跌撞撞连滚带爬犹如潮水般涌上岸,他们只想离江边越远越好。

对岸的武鸣鹤在一座瞭望塔上也用望远镜看着江面上的一切,他想起了胡军长在五马山之战时说的一个词:不对称战争。这就叫不对称战争吧,敌人甚至都没看见自己在哪里,战斗就结束了。看着下面欢呼的士兵,他暗暗责怪自己,后悔炮击得太早了,要是等他们靠近岸边再打,那战果将更加辉煌,如今敌人虽然惨败,但并没有伤元气。他回到指挥所给胡醒言写了一封信,对这场战役进行了分析和检讨,已经不用等待战果的统计了,零伤亡的代价消灭敌军两万以上,但这种结果是不完美的。后来的战果统计数据稍稍安慰了武鸣鹤,敌军被歼灭四万余,还有两千多失踪,估计也是沉尸江底了。

收到武鸣鹤的信及后来的战果统计,胡醒言的确有些遗憾,但是武鸣鹤的自我反省令他很高兴,说明这个军官在成长,在战斗中不断地学习。他把武鸣鹤的信及战报给国防部,要求国防部将这一战例编撰成教材供军校的学员们学习,并转各军指挥官,以提高他们自信心。坦白说,大宋官兵多年来败多胜少,的确有很多军官自信心不足,战术僵化不敢打仗,如今大宋军队的武器装备领先别国好几百年,现在该是他们亮剑的时候了。

捷报传回国内,皇家近卫军一个重炮师的配置加上两万多看热闹的士兵,重创安南二十万大军,取得了歼敌四万多的战果,就像神话一样在国内广为传唱。胡醒言再次登上报纸的头版,一时间,胡醒言犹如战神一般被大宋百姓津津乐道。而武鸣鹤则成了安南的战神,新李朝的保国柱石,李真晋升他为锦卫上将军、宣光防御使,这一仗极大刺激了李朝旧臣,山箩、安沛、莱州、老街一带的安抚使、知府、通判等地方官员纷纷向新李朝表示效忠,新李朝俨然成了安南的真正统治者,他们已经不去质疑这个国王的身份真实性了。李朝的遗老们更是欢欣鼓舞,大放厥词,天天遥拜新帝,李真被吹嘘成李朝的中兴之主。

陈家的人日子更不好过了,都城之下惨遭败绩,连续几天陈守度都没从这场战役所带来的震撼和恐惧中恢复过来,晚上睡觉连做噩梦。接着占城、大理方向也传来非常不妙的消息,占王茶图纳坐镇王都因陀罗补罗,由王子茶全率十万大军进攻横山关。山箩、安沛、莱州、老街等地投靠新李朝后,大理国也在桑怒一带集结军队,而一直在木州附近捣蛋的那股土匪也宣称对新李朝效忠,现在作为先锋出现在木州附近。更坏的消息来自海防港,海防港传来炮声,一支由百余艘六桅大帆船和两艘十二桅巨船组成的大宋舰队出现在海防港,舰炮只用了一轮炮击就摧毁了停靠在港口的八十多艘兵船,如今舰队已经封锁了海防港,并对沿岸的房屋和军事设施进行炮击,理由是大宋的商船在海防附近遭到抢劫,造成大宋的商人失踪,船员被杀,经逃回的幸存人员描述,肇事者是安南的军事船只。

还有更糟的消息,驻守越池的武卫大将黎元尚和副都将军黎嗣俩人及手下八万大军投降李真,现在李真给他们官升一级,仍然命两人原地驻守,真是树倒猢狲散。陈守度真是不明白,李真到底是什么人,什么惠宗李旵的私生子,简直鬼扯,可他怎么会有那么大能耐,大宋为什么要帮他们,现在被四面夹攻,陈守度一时没了主意。他找来陈日皎商量,看看他有什么好主意应对,陈日皎想了一会,用茶水在桌上写到“投奔大宋”。陈守度愣了下,有些不解,陈日皎道:“李真肯定答应了大宋什么条件,大宋才帮他们,现在我们也可以这么做,我们一直和大宋交好,没什么仇恨,可无论李家还是占城,和我们都有死仇,落在他们手上,我们就完了。”陈守度沉默了。

第六舰队司令许广荻在自己的旗舰李广号上接见了陈朝派出的使者,跟着使者一起来的还有满满两大箱子的金银珠宝,许广荻和使者商谈了一个多时辰后答应马上派人回去,帮陈朝解释误会免去兵祸,并告诉使者,他会尽量说服大宋的6军暂停攻击,也会劝阻大理方面。大宋使臣在一个月后才姗姗而来,这一个月里,陈承因连逢巨变一病不起,没撑几天就死了,陈守度痛心不已,要不是陈日皎忙前忙后帮着,怕自己也要步他的后尘,好在陈煚虽年轻却颇有才干,能识大体,让他少操不少心。而且,宋军也没对升龙府起进攻,大理的兵马在叛军配合下本已攻下木州向和平方向运动了,这时突然收兵退了回去,估计是被大宋制止了,他不由暗暗感激起那个大宋的海军指挥官,看来大宋还是讲道理的,没准备要他的命。

大宋派来的使臣是一个全宗亮的部长,他的副手叫裘世勋,目前任理藩部外藩司司长,那个部长年轻的很,还不到三十岁,不过架子很大,见面后几乎不怎么说话,只是到处瞧瞧看看,具体的事务都是那个司长和陈守度谈,不过他很尊重这个部长,每项决定都必须部长点头才继续往下谈。谈判持续了三天,之后大宋使臣把大理、李朝和陈朝三方召集到一起,给大家做了一个调停,最后四方签署了一个和平条约,由于是在升龙府签订的,史称“升龙和约”,和约的大致内容是:一、陈朝、李朝以安州、文安、山西、升龙、建安一线向北五十里为界(升龙府附近以澜定江为界),双方不得相互侵犯。由于当时安州、建安两地已被李朝攻陷,李朝为此愤愤不平,但在全宗亮的强硬态度下,李朝使者勉强答应了。二、大理退回开战之前的原边境内,但陈朝要赔偿大理白银一百万两。大理没花多少力气,白得这么多钱,心里乐开了花。三、李朝、陈朝作为大宋的属国,未向大宋说明私自开战,使得大宋不得不为此动用刀兵、劳民伤财,并因此造成平民及军队伤亡,双方各须赔偿大宋白银二百万两,并开放双方境内之矿山供大宋开采。四、开放海关,大宋商船来两国经商免关税。五、大宋有责任保护属国安全,大宋在横山关建立6军基地,在岘港建立海军基地以协助陈朝保卫疆土。海防港建立海军基地、在越池建立6军基地协助李朝保护国家安全。

还有一些关于两边每年向大宋纳贡的条款和军事基地的费用分摊的细节条款就不一一叙述了,那不重要。李朝除对第一条有保留,但看在全部长的面子上也同意了,其他几条均无异议,很爽快就同意并签字了,大理占了便宜,其他几条和他没关系,自然不会有异议,也签字了。陈守度看着眼前的条款,心里是一百个不愿意,但没办法,江对岸驻扎着大宋的虎狼之师,大理的五万精锐在木州驻扎眼睛还盯着和平府,海上游弋着大宋的炮舰,横山关下杀声震天,如今已经几度告急,再不救援就晚了。陈守度叹了口气,无奈地签了字。

几天后,大宋军队在岘港登6,大宋两个旅开赴横山关,这两个旅的编制属于海军,他们是第一代海军6战队,不久,占城退兵。宗亮带着《升龙和约》回到临安,临安百姓夹道欢迎,这是大宋第一个值得高兴地和约,一个显示大宋至高无上的和约,这个和约成了以后大宋对外签约的范本,一直到后世,大宋帝国的每个外交人员没有不知道这个和约的。

也有人诟病为什么不乘机将安南纳入版图,事实上,当时陈朝已经征集了近五十万军队,短期内完全剿灭并不现实,一旦对方狗急跳墙,这场战事会旷日持久。而李朝的皇帝毕竟是假的,当时为稳定占领区秩序,朝中吸收了相当数量的李朝旧臣,如果把安南划入版图反倒会激起他们的反弹。把安南一分为二加以控制,使他们自己人互相较劲,大宋既能得到利益,又能削弱他们实力,使他们慢慢对故国失去信心,这将为以后将其划入版图后的统治带来便利。

而陈朝目前虽版图锐减,但兵力依然雄厚,必然会对外扩张,让他们替大宋当先锋,在南亚一带开疆拓土不是很好吗?而李朝根本就在大宋的控制下,将其纳入版图只是用笔在地图上画条线的事情。结果也正如我的预想,陈朝喘过气来就开始对占城进行了攻击,横山关的基地是因陈朝被欺负为保护陈朝而设,现在是陈朝欺负别人,自然用不到6战队去多事,让陈朝和占城拼命去吧。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重建大宋帝国最新章节 | 重建大宋帝国全文阅读 | 重建大宋帝国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