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大宋帝国 正文 第五十一回 平江府事件

作者 : 婺州客

第五十一回平江府事件

本来签订合约这个任务是要交由胡醒言来完成的,他是整个计划的制定者和实施者,由他完成是顺理成章的,这样的大功劳可以大幅度提高他的声誉和影响力,为他以后当国防部长一职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北面蒙古人的种种举动,让我不得不把醒言提前调回,不过签订对大宋有利的和约这种能建功立业的事必须要自己最信赖的人去办,于是我派了宗亮去完成,毕竟他年纪轻轻就担任二品大员,朝中还是有人在说三道四,我索性就在他厚厚的功劳簿上再加上些份量。

而在北方,先是蒙古那边动作连连,虽然托雷的汗位有忽里勒台大会的认可,但成吉思汗的遗嘱毕竟是真实存在的,虽说那是口头遗嘱,没有文字证据,但当时成吉思汗留遗嘱时有不少汗王、重臣及手握雄兵的大将在场,那是赖不掉的。因此,拖雷的日子并不好过,再说拖雷的另一个哥哥察合台和窝阔台亲厚,很为窝阔台鸣不平,这时也没少给拖雷找不自在,而耶律楚材等一批重臣也把窝阔台视为依靠,对拖雷步步紧逼,想让拖雷尽快交出兵权。支持拖雷的那些王公大臣在拥立了托雷后,考虑更多的是自己的权势和地位,各种矛盾在这一时期逐渐趋于激化,使拖雷疲于应付。为缓和各部汗王及朝臣之间的矛盾,拖雷开始对周边地区展开军事行动,以转移矛盾焦点。

拖雷把窝阔台调往金蒙边境的真定府,做出攻击态势,因不久前几次战事失利,蒙古大军士气有些低落,为提升士气,拖雷并没有盲目开战,而是先拣个软柿子捏,他把高丽拿来开刀祭旗。成吉思汗十三年,蒙古军以追击契丹人为名曾进入高丽,高丽王王瞰派军帮助蒙古击溃契丹人,为求自保又与蒙古结为兄弟之国,每年向蒙古纳贡,感谢“救援”。但此后,蒙古不断遣使入高丽索取财物,引起高丽国人的愤慨,成吉思汗二十年,蒙古使者著古在途中被杀,双方断绝交往。

于是这次拖雷就用这个借口,派撒里答率军侵入高丽,连陷北部四十多座城邑,逼近王京(今朝鲜开城)。王瞰请降,撒里答回师,设达鲁花赤七十二员,分镇各地。顿时,整个蒙古国精神又为之一振,似乎找到了随成吉思汗征战时那种无往不利的感觉。这时拖雷才在真正开始为灭金做准备,他不仅毫无保留地把在手中的十四万大军贡献出来,还从各部调集了近二十万军队,加上窝阔台手中原有的六万多军队,总共聚集了四十万精锐准备把金国一仗就打趴下,结果了完颜氏这个蒙古大仇家。

金国一看这阵势,知道蒙古人这次玩真的了,不是前几天的虚张声势,金哀宗也急了,他原本只在前线放了十万军队,认为对付真定府那六七万蒙古人足够了,谁成想对方集结了四十万。要知道,成吉思汗当年对付花刺子模国时也才用了不到二十万大军,就把对方四十万大军打得屁滚尿流,这一仗看来蒙古人是志在必得。金哀宗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他仔仔细细、前前后后想了一遍,居然想出了一个让大宋、蒙古以及整个金国都目瞪口呆的主意,集全国之兵,包括在归德、许州、京兆一带防御大宋的所有精锐,把他们全部集中到金蒙边境对付蒙古人。也就是说,现在除了在汴京的大约两万御林军,在宋、金边境金国已无一兵一卒,金哀宗已经把他的整个后背及两翼完全曝露在大宋五个装备精良的正规军面前。这是宋、蒙双方都没有料到的,当哀宗在朝堂上宣布这个决定时,所有的朝臣都用一种极其古怪的眼神看着哀宗,他们几乎不相信眼前这个人是金国的皇帝。

事实上哀宗这种狗急跳墙、失去理智的举动并非全无道理,他知道蒙古人的习惯做法是攻击遇到抵抗,等攻下来后就会屠城以示报复,这次蒙古人气势汹汹而来,其志在必得的决心可见一斑。如果不抵抗等待他的就是亡国,如果抵抗失败,命运会更加悲惨,与其这样还不如便宜宋人,起码他们还说话算话,更不会做出屠城这种举动来,看看那些个和大宋打了上百年的西夏人,他们逃到大宋避难不是过的很滋润吗?那个西夏公主如今嫁给大宋荣亲王,西夏的英王也在临安当起他的快活王爷。如果这一仗打赢了,那么还可以乘势收复失地,直捣蒙古王城大都,一路杀回故乡。当然,哀宗也不会真的这么大方,他已经向大宋派来了使节,使节带来了哀宗的书信,从这封信看得出来,他考虑问题还是有些见地的,其中有一段写道:“蒙古灭国四十,以及西夏,夏亡及我,我亡必及宋。唇亡齿寒,自然之理。”这段话对当时三方的态势和蒙古人的野心分析得很精确。

如果在我即位皇帝的头几年收到这样的信,我会毫不犹豫地和金国联盟,共同对付蒙古,可如今已今非昔比,大宋已经不是软蛋了,现在大宋既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也有丰富的人才基础,更有一支跨时代的军队做后盾。经过数年改革,虽然大宋没有彻底地改头换面,但以现在实力,打防御战还是很有信心的。现在大宋军队在运动战上还有欠缺,大炮这种重型火器的转移、投送是目前大宋军队的软肋,没有好的载具,炮兵在运动战时就不能及时跟进,没有大炮支援,光靠步兵对付蒙古骑兵肯定要吃大亏。因此我把醒言从安南召回商量,如何乘此良机让两家火拼,然后我们大摇大摆地收复失地,灭了金国以雪“靖康之耻”。

醒言刚到京,就接到甘宁省传来的一份战报:蒙将别勒率军攻打已在大宋控制下的平凉府,结果别勒攻城时挨了一炮当场送命,蒙军失去主将已暂时退去。战报对整个事件进行了详细说明,事情起因是在金国倾全国之兵做出拼命的举动后,拖雷、窝阔台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如果双方如此展开决战,蒙古即使胜利,代价也是极为惨重,这对以后将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到时局面对已经开始复兴的大宋将更为有利,蒙古人可能会替大宋做嫁衣,重蹈山东战役的覆辙,他们损兵折将忙乎半天,却被大宋毫不费力收复失地。想到此他们犹豫起来了,为减少战争损失,他们想和大宋结盟联手灭金,共同瓜分金国。

但怎么和大宋取得联络呢,从海上走不行,现在大宋舰队已经封锁了整个渤海,只要蒙古的船只大宋舰队问都不问就直接开炮轰击。从山东走虽然路近,但山东的军队刚刚和蒙古人打过仗,现在已经封锁了边境,北清河完全处于大宋的炮火封锁下,任何企图靠近大清河的物体都是射击的目标。想到和西面的第八军孟垬部虽有摩擦,但没产生过激烈冲突,可以设法和他们取得联系,让他们把意思转达给大宋皇帝。蒙古派遣不罕赴甘宁的平江府去和大宋联系,不罕以前曾多次出使大宋,是个老油条,他见惯了原来大官员的胆小、懦弱、无能,因此这次来了依然趾高气昂,把这次联盟谈判看作是蒙古对大宋的施舍。当时见他的是甘宁省长桂如渊和第八军驻平江府的步兵第四旅旅旅长张宣,张宣是个火爆脾气,和不罕话不投机不由心头火气,一怒之下当场掏出手枪一枪把不罕给毙了,要不是张宣的参谋长手快抢下他的枪,怕是随同而来的蒙古人没一个能活下来。孟垬得到消息,立即命令第四旅做好战斗准备,并请驻凤翔的第六军派兵支援。

果然,听说使者被杀,蒙古人怒不可遏,拖雷命别勒带一万骑兵立即进兵平江府,准备血洗平江府报复。别勒虽是一员猛将但没什么脑子,和金兵交手也挨过金兵的炮,但金兵的火炮和炮仗差不了多少,他长的皮糙肉厚也没觉得怎么样,虽听说过宋军火器厉害,但他根本没往心里去。以往他攻打大宋城池时都是一路高歌猛进,宋军几乎没怎么抵抗就会弃城而逃,现在他还是这么想,认为平江府已经城门大开,等着他去肆意掠夺、屠杀了。他带兵来到平江府城下,果然看见整个城头安安静静,城门洞开,洋洋得意的他命手下兵马进城,准备杀人放火。骑兵度快,一下子千余人冲进平江城,可一进城门就现不对,宋军只开了瓮城的城门,内城城门没开,正当他们满月复疑惑的时候,瓮城外的吊桥被拉了起来。冲进来的蒙古兵觉得不妙,一边喊叫一边想往外走,后面的不知道怎么回事,正闷着头往里冲,一下子乱哄哄地挤在了一起,这时城墙上冒出密密麻麻的枪口,开始往瓮城内的蒙古兵射击,架在城头的野炮也向被拦在护城河外的敌军开火。

别勒离得近,先挨了一炮,连人带马被炸飞了,由于没了指挥,蒙古兵立即陷入混乱,在城下乱哄哄地不知道该进还是退,等步兵消灭瓮城内的敌人开始向外射击时,蒙古人终于反应过来了,在几个千夫长率领下,剩下的蒙古兵顿作鸟兽散,他们不敢停留,连夜跑回大帐报丧。四旅士兵押着几个受伤被俘的蒙古兵从乱尸中找到了被炸得不**形的别勒尸体,派人把尸体清洗了一番,让俘虏们带着别勒的尸体和一封言辞恳切的孟垬亲笔信回去。信中孟垬对不罕被杀事件进行了道歉,对拖雷派兵攻击平江府表示遗憾,并声明不罕被杀是第八军的错,但进攻平江府是蒙古人的错,既然大家都有错,那就算扯平了,双方互不追究此事。拖雷得报气急败坏,把逃回的数千士兵全部杀了给别勒陪葬。

看完战报及说明,我和醒言相顾莞尔,这个孟垬太有才了,虽然有点冒失和无赖,但结果还是好的,起码那封信看起来有理、有利、有节,算是对整个事件有了一个交代,但我对由此可能产生的后果不禁有些忧虑,万一蒙古人放弃灭金专心对付大宋,甚至和金联手攻宋,那可大事不妙。醒言分析了目前的军事和政治态势,觉得这两者的可能性都不大,他分析现在不论蒙古人还是金国人都已经骑虎难下,现在双方近百万大军已经在边境对峙,不管哪一方出现破绽,另一方势必全力攻击以求突破。拖雷、窝阔台不可能在这个节骨眼上放弃灭金的国策,舍近求远攻击宋军,那样金国肯定会乘火打劫,乘你病要你命全力攻击蒙古,使蒙古人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

至于联手攻宋那更不可能,双方恩怨由来已久,不是三言两语能够化解的,而且现在金国后方已经空虚,汴京就在第三军、第四军的眼皮底下,只要大宋愿意,拿下汴京可谓易如反掌,一旦惹怒大宋,这两个军可以在几天内冲到汴京城下,特别是就在黄河附近的独立师只要力,一天一夜就能出现在汴京,随时要了哀宗的小命。听了醒言的分析,我松了口气,命国防部对孟垬、张宣分别进行了奖励和处罚。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重建大宋帝国最新章节 | 重建大宋帝国全文阅读 | 重建大宋帝国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