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大宋帝国 正文 第四十九回 安南之乱(二)

作者 : 婺州客

第四十九回安南之乱(二)

陈承、陈守度急忙安抚、贿赂大宋使臣,表示一定尽快平叛,不给大宋造成麻烦,请宋使回去美言几句,务必相信陈朝对大宋是友好的,宋使收了贿赂,大摇大摆地回去了。

就在陈承、陈守度忙着调兵遣将时,木州、安州附近也出现一股山贼,他们在木州、安州周边打家劫舍、杀人越货,搅得那一带鸡犬不宁,接着沿海一带的海盗活动突然猖獗起来,不断打劫商船,掳掠渔民,并且行为残忍,稍有反抗就被杀害。叛军、山贼、海盗这一闹,陈朝的社会秩序顿时变得混乱起来,加上一些本来就对陈氏一族不满的李朝旧臣,他们借此机会也开散播谣言,暗中滋事,弄得人心惶惶。

面对如此混乱的局面,陈承、陈守度怀疑这是占城在暗中捣鬼,也有可能是大理,据了解,木州一地的山贼遇到官兵围剿就会遁入大理,而占城渔民向来彪悍,双方渔民常有冲突。对大宋却毫不怀疑,因为大宋皇帝刚册封了他们,还干净利落地处理了走私军火给叛军的军官。为稳定局面,他们一面搜捕李朝余孽,一面调动兵马前去平叛。可没想到叛军实力非同一般,前去平叛的上万人马刚渡过澜定江就遭到伏击,只跑回数百人,其他人不是被歼灭就是被俘虏。据跑回的士兵说,对方有一种很厉害的火器,老远就能打着他们,炸起来声音像打雷一样,立刻就会死伤一片,他们刚渡过河,那种火器就打过来把船都炸沉了,接着就往人群炸,可当时他们连对方在哪里都没看见,只好纷纷跳江逃生。

陈承、陈守度得报大为恐慌,他们虽然把持朝政多年,但毕竟现在刚篡权没多久,臣子中还是有不少反对者,手中的兵马虽多但真正信得过的并不多。而且现在情况危急,叛军势力展太快,已到达澜定江边了,过江就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可以直达都升龙府。更要命的是南方的占城也在蠢蠢欲动,陈承、陈守度慌了手脚,一边急调重兵入京保驾,一边在各地大量征兵以对付占城方面的进攻,并派使节携带金银财宝前往谈判,以图拖延时间。

这一切都在醒言的算计当中,他联合了军情局和国统局,由他们先去侦查安南的情况,自己则从皇家近卫军抽调了一个营的士兵作为骨干,又从工程军和特建军中挑了些老兵及俘虏,还从监狱里挑选了一些死囚和亡命徒,总共凑了五千人来人在广西秘密训练了一段时间。

当了解到安南此时人口并不少,有三四百万之多,而且当地农业耕作基本以女人为主,参与田间劳作,男人大都充当士兵进行战争。因此,一直以来安南始终保持七八十万甚至百万的军队。,好在北部多山,人口不多,但澜定江两岸及中南部平原人口比较密集。目前其府升龙人口约二十万左右,是安南最大的城市。了解到这一切我暗叫好险,就是加上警备军,安南的总兵力也不比大宋少,情报部门干得不错,我好好表扬了他们一番。

醒言又扩充了兵力,把队伍扩充到一万多人左右,交由皇家近卫军的一位叫伍鸣鹤的旅长率领,不过这次由魏宏盛,黄子骏出面招募,主要招募那些会说安南语言或者熟悉安南地形的人,又由沈从龙出面找大理的段智辉,从大理招募了一批壮士,并以帮忙铲除大理权臣高氏家族,扶持段氏皇族为条件,在大理的桑怒一带建立一个秘密军事基地。我正愁找不到借口插手大理的事务,现在他倒好,自己送上门来了,看来沈从龙和荣王干得不坏啊。接着醒言密令第六舰队的官兵假扮安南军队,到占城和安南的边境及海域寻衅滋事,挑起事端,两边本来有仇,毫不怀疑,占城立马调兵遣将准备报复。等一切准备就绪,醒言这才派出伍鸣鹤的主力部队。

第六舰队从海上把队伍运往安南,在锦普一带秘密登6。上岸后直扑锦普并消灭了锦普的守军,锦普是个小城镇,只有万把人口,占领了此地后队伍换上当地人的衣服,大摇大摆地打起恢复李朝的旗号攻城略地,招兵买马。由于周围山地居多人口并不密集,战事进展非常顺利,由于当地消息闭塞,百姓对这支队伍毫不怀疑,很多人稀里糊涂被裹挟进来,当现造反这个勾当居然如此有趣爽快,不禁大呼过瘾,竟帮忙做起当地人的思想工作,大家呼朋唤友、敲锣打鼓地帮忙一起招兵买马,打土豪分田地,日子好不快活,队伍迅扩充到六、七万之众。大军在魏宏盛,黄子骏的经济支持下招兵买马,一路挺进,很快席卷澜定江北岸,并沿江布置起数道防线和陈朝对峙起来

但这批人只有武鸣鹤率领的万把人是主力,其他都是乌合之众,为稳定人心,醒言让一个军情局的情报员冒充李旵后裔,推举他当安南王,使这件事看起来更像真的。这家伙还真的姓李,不过和李朝皇帝那是八竿子打不着,可这家伙国王当得还真的像模像样,给那些闻风投降的地方官封官许诺,并在北江登基,建立起一个新的李朝,遥封李昭皇(李佛金),如今的陈朝皇后为长公主,封原北江知府武傕为相国,封伍鸣鹤为金吾大将军,为掩人耳目,伍鸣鹤改称武鸣鹤,其他人也一一封官。这一番动作架势十足,李朝的遗老遗少还真有相信的,居然有很多人携家带口偷偷过江前来投奔。

醒言在广西龙州遥控指挥武鸣鹤,他知道武鸣鹤那点兵力防御远远不够,因此,悄悄给武鸣鹤送去五十门大炮和二十挺机枪,当然钱由魏宏盛,黄子骏来出,又利用下龙湾给他们运送补给。为掩人耳目,由国统局出面清查警备军军火仓库,并用几个死囚冒充倒卖军火的警备军军官,在龙州闹市当众斩,还把广西警备军师长当众训斥了一番,当然事先是说好的,暗中给了那个师长很多珠宝予以补偿。这支警备军其实责任重大,关键时刻要负责支援武鸣鹤他们,因此把他们放在了龙州。有了这些支持,武鸣鹤底气壮多了,他按醒言教授的方法,在升龙州的正面布置了很多碉堡、暗堡和观察哨,形成一道数十里宽,十余里纵深的防线,由于那五十门大炮都是新式重炮,射程远威力大,足以对整条防线形成炮火支援。在其他地方则主要以地雷为主,在一些渡口还布置了水雷,澜定江的北岸的各条大道小路都埋了地雷,并给其中五千主力配上战马作为机动部队,随时对各个防御点进行支援,除了主力部队配备步枪,其他军队的武器装备的都是大宋淘汰下来的弓箭,战刀。

魏宏盛,黄子骏在军队训练准备的那几个月花起钱来像流水一样,上万人的吃喝拉撒睡,军火、战马、草料等花费不菲,上百万的银子一眨眼就没了,可醒言还是诸多抱怨,不是吃的差了,就是供应慢了。他们不由暗暗后悔起来,觉得自己有点异想天开了,打仗哪有赚钱的,看来这次是赔定了,可是战事一开他现钱开始哗哗地回来了,从锦普一路往西攻城掠地,每攻下一地,武鸣鹤就会把这个地方的府库打开,交给他们一笔银子要他们去买粮食、弹药,等占领了纳里、纳行一带,他们就不用跟着军队前进了,开始在那一带带人挖山开矿了。

开始时候他们还从国内雇人前来挖矿,后来军队每隔一段时间就派人送来一批俘虏负责采矿,那些国内雇工渐渐变成了监工,多余的则被补充到军队,这期间生了几起逃跑事件,但人很快就被抓了回来,原来醒言在矿山周围布置了一些军队负责矿山的安全,那些逃跑的人全部在矿工面前被砍下脑袋。醒言来过矿山一次,他嘱咐魏宏盛,黄子骏,只要矿工不跑,就不要虐待他们,给他们吃饱,之后逃跑事件渐渐少了,而附近的穷人也有些居然自愿来采矿,为的就是吃饱饭。

为节省成本,他们俩从大理雇了工匠在矿山盖起高炉炼铁,把矿石炼成铁运回国内,由于绝大多数劳力是免费的,只要供应吃的,尽管运费昂贵,而且要负担前线的军火开销,但军粮什么的已经不用管了,新李朝政府会负责,但其利润依然非常可观,他们终于知道什么叫战争财。没有不透风的墙,他们的事渐渐在商人中传开,马上有赚钱不要命的家伙开始活动起来,他们偷偷进入安南采矿,被安南人现后,不是被杀就是被抢。在当地人看来,魏宏盛,黄子骏由新李朝的军队保护,是自己人,那些没有军队保护的是强盗、盗贼,打死活该。而聪明的就去找沈复,沈复是大宋商人的大管家,他一家都有皇帝的宠信,能够说得上话,一时间沈家门庭若市,给沈复送钱送物送女人,沈复到此时终于明白为什么皇帝让他当商会领袖,皇帝是照顾他,让他坐在家里就能赚钱。他也是精明人,先考察谁比较牢靠不会乱说话,谁比较有实力,不是小打小闹,心里有了计较才收礼给人办事。经过了招商、办交易会及现在的协调开采矿山等事,沈家在商界的的声望日益高涨,商会的权威也逐渐形成,一个在大宋政府控制下的资本家阶级慢慢成形,并日益挥出影响力。

沈复有条不紊地规划着对安南的矿产开的时候,澜定江上则爆了一场大战,陈朝调集了二十万大军向武鸣鹤的防线起进攻,战斗在凌晨打响,陈朝军队在太尉陈日皎的率领下用了上千条木船运送士兵渡江。武鸣鹤早就现陈朝在江边调集重兵,立即报告了坐镇龙州的胡醒言,胡醒言知道,只要开打,一切都不是秘密了,现在李朝新政府已经成立,大宋只要承认新李朝的合法性就不存在所谓的道义问题,相反,陈朝是篡位的政权,道义在新李朝的一边,大宋可以名正言顺地以维护正统的名义打这场仗。

而安南的主要矿藏大部分都在目前新李朝的控制范围内,只要守好防线,基本不会对大宋整体防御产生负面影响,不去进攻其人口稠密的中南部,大宋就不会被安南战事拖累。因此,他一面你命令广西警备军进入安南支援武鸣鹤,并再次调拨了一百五十门大炮和一百挺机枪给武鸣鹤,一面上奏大臣议会和贵族议会,大宋在安南的侨民及受雇矿工遭到陈朝军队攻击,请求对陈朝宣战。贵族议会通过决议支持了这个奏章,要求大臣议会同意这个决议,大臣议会授权贵族议会和理藩部承认李朝是安南唯一的合法政府,并对伪陈朝宣战。与此同时,大理国也对陈朝宣战以响应大宋。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重建大宋帝国最新章节 | 重建大宋帝国全文阅读 | 重建大宋帝国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