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大宋帝国 正文 第四十六回 收复山东(二)

作者 : 婺州客

第四十六回收复山东(二)

李全现在是恨死蒙古人了,心说自己给蒙古人办了那么多事情,立下那么多功劳,没想到他们说翻脸就翻脸,如今还要联络金国人也来打他(咱军情局的细作是真能掰,瞎话真是信手拈来--醒言后来这么评价那些立下大功的情报员)。原来军情局的细作在策反红袄军旧将时,现金国也向这边派兵,就信口开河说那是金国与蒙古达成协议,为了要瓜分山东而派兵进攻李全部。这些话也传到了李全耳朵里,李全现在焦头烂额,也没仔细查证,而且金国的军队现在已经和杨秒真部接上了火,由于双方兵力相当,金国暂时抽不出多余兵力去对付蒙古兵,而完颜合达本来是在大名府防御蒙古人的,现在掉头来打李全,这在李全看来真象是那么回事,顿时相信了。

金国其实也是一脑门子官司,李全、蒙古大兵压境的同时,大宋的孟珙第八军、周梦翎第七军、吴黔的第六军也突然动作起来,孟珙的骑兵先锋出现在了临兆府城下,临兆府以西已经被宋军占领。第六军也渡过渭水,开始威胁凤翔府。第七军则兵出饶风岭,在京兆府捣蛋。为了对付宋军,金国不得不让完颜和尚带部分主力前往京兆府防御,而在临兆攻城掠地的孟珙部金国已经无力顾及了,因为归德附近的李熙铭部直接威胁到金国都城汴京,金哀宗必须留下相当的兵力防守京师。何况还有一个阴魂不散的独立师经常在附近出没,虽然围剿过几次,但彭义斌的队伍却越剿越多,现在独立师虽只有师的建制,却有近两个师的兵力,大部分还都是骑兵。现在金国的实际领土已经被压缩成一个椭圆状,真定府以北已经被蒙古占领,为此哀宗下令,京城百里内的土地全部退草还田,愚蠢的金国人当年放弃农耕,把千里良田改成草场,如今终于尝到这个政策的恶果了。

蒙古人这些年来在成吉思汗率领下东讨西伐、南征北战,几乎百战不败,手下人才济济、猛将如云,几个儿子也很争气,人人都是万人敌,蒙古已经不是一个小部落了,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帝国。昔日的主子和夙敌已经被他们踏在脚下任意蹂躏,如果不是天可汗突然去世,相信现在已经饮马黄河,兵临汴京了。现在这个反复无常的李全居然敢藐视草原的雄鹰,这是蒙古勇士无法容忍的,塔思、孛鲁现在正磨刀霍霍,日夜不停打造船只,要渡过北清河(黄河山东段)杀向李全军。

杨秒真的先锋和完颜合达、移剌蒲阿的前锋在一个叫陈庄的小村附近遭遇,双方都不知对方底细,接触了一下就各自后退,等待大军到达。完颜合达的五万人马先到,他们和前锋会合后就扎下营盘,不久杨秒真的大军也和前锋会合,和完颜合达相距三十里扎营。

就在当夜,一支宋军骑兵突袭了完颜大军的粮草大营,放了把大火后扬长而去,这把完颜合达吓了一跳,如果杨妙真和宋军联合了还真不好对付。可勘察粮草大营时现了一具偷袭者的尸体,尸体上有李全军队的腰牌,这让完颜合达明白过来,敢情杨妙真是要挑起自己和宋军的冲突啊,肯定是他们看自己现在人数比他们少,先给自己来个下马威。好啊,那我也来个反突袭,完颜合达当夜也让人率军偷袭杨妙真大营。杨妙真在军事上还是很有一套的,她的游骑兵现了偷袭的金军,杨妙真来了个将计就计,把偷袭的金军团团围住。完颜合达见势不妙,马上率军救援,结果自己也被困在乱军中,还好移剌蒲阿的援军赶到救出了完颜合达。由于双方互有损伤,都气不过对方的偷袭,之后几天两边又进行了几场血战,但谁都没占到便宜。

李全和蒙古军这边也开始激战,起因也是蒙古军的粮草大营和造船的木料场遭到李全的偷袭,最令塔司恼火的是李全军居然是身着宋军衣服来的,要不是偷袭的人留下几具尸体,尸体是李全军队的装扮,只是外面套了件宋军的外套,否则还真被李全给骗了。怒火中烧的塔司不顾窝阔台不得擅自出击的命令,强行渡过北清河向李全部起攻击,李全措手不及被打个稀里哗啦,不得不退守济南城死守,还好塔司的攻城器械还没准备好,否则就麻烦了。

其实双方的确都是被宋军偷袭的,不过那几具尸体又的确都是李全的人,这都是彭义斌的杰作,他的偷袭部队先宰了几个李全的游骑兵,套上宋军外套,然后大家衣服也不用换,大模大样就去偷袭金国和蒙古军队,完事后扔下尸体扬长而去。而金国、蒙古这些将领都是多年宿将,仔细得很,现尸体都仔细勘验,反而中计了。

蒙古军的攻击是相当犀利的,在平原李全根本不是对手,虽然济南城城高墙厚,蒙古军一时也拿李全军没什么办法,但城内粮草军械都准备不足,一旦蒙古军持续围城,时间一长可就麻烦了,蒙古军最擅长的就是围城,而且他们还会采用“围城必阙”(围三放一)的战术,让你看到突围的希望引诱你突围,从运动中寻找战机歼灭对手,李全对此可是深有体会。

此时的李全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他知道自己现在就是投降也没用,杀红眼的蒙古人是不会放过他的,他现在只能依靠大宋了。岳珂不着急了,他要慢慢折磨这个两面三刀的家伙,随着战事的继续,杨妙真部和金军进入了胶着状态,除了每天死人,谁也奈何不了谁。李全部在济南城可谓度日如年,李全告示全城,只要城破,蒙古人肯定屠城,现在济南城内军民倒是众志成城,齐心抵抗。这时窝阔台已经赶到前线,面对如此局面除了继续进攻也找不到好办法了。李全虽然数次击退了蒙古军,但麻烦的是粮草快接济不上了,这样下去,不用屠城,自己就先饿死了。李全不得不一天两封信催促岳珂,终于大宋皇帝的旨意等来了,可以接受李全回归,但必须放弃兵权,大宋可以保证李全、杨妙真家族的荣华富贵。都到这个份上,李全只能无奈地同意了。

振兴元年六月底,孟垬已经完全收复临兆路全境,第六军也收复凤翔路大半的土地,第七军也兵临京兆府城下。金哀宗面对如此局面,不得不遣使议和,希望以亲王为质两方议和,共同对抗蒙古。由于前线节节胜利,大宋军民的抗敌信心高涨,贵族议会更是趾高气昂,坚决反对与金议和。皇室贵族成了最激进的主战派,我亲临议会会场安抚各个议会成员,终于得到大家的支持,暂时与金议和,以保证朝廷对山东的顺利接收。杨妙真部和金国的战事终于平息下来,金**队回到大名府防御来自蒙古的威胁,杨妙真率部在东平府就地驻扎,等待朝廷的整编。

大臣议会命令内务部从各路警备军中各抽调一个团,开赴山东接手山东一带的防务,把李全在海州一线布防的人马打散分别编入各路警备军。禁军第一、第二、第三军立即开赴前线,分别支援益都府、济南府和东平府。独立师则全面出击,骚扰围困济南的蒙古军侧后。禁军加入战场,彻底扭转了整个战场的态势,窝阔台不得不退回到北清河西岸转为防御。

杨妙真被接到临安,我授权贵族议会封她为侯爵,又任命她为京城警备军副参谋长,这也是大宋帝国第二个被封爵并担任政府职务的女人。消息传到益都府,大宋皇帝说到做到,李全松了一口气,尽管不情愿,但还是接受了条件,乖乖交出兵权赴京。之后禁军和警备军顺利接手整个山东的防御,何宝胜的第一舰队开赴登州驻防,海军开始在海州组建第四舰队,广州府则在原水军基础上组建第五舰队和第六舰队(准备在琼州设基地)。

李全的兵马大部分归农,愿意留在军中的则分拨到禁军和警备军各军,年纪大点的分配到“工程军”和“特建军”,山东路各种政务则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开始有条不紊地展开。李全本人则被我封为伯爵,并任命他为新成立的交通部部长,主管全国的6路、水路交通建设,手下掌握着数万“工程军”,满足他的带兵嗜好。这本是我的权宜之举,他手下原来的数十万大军安置起来非常棘手,弄不好会带来麻烦,滋生事端,任命他当部长,可以安抚那些李全旧部,他不能直接接触那些“工程军”,只能在京号施令,我也不用担心他率军叛乱。没想到他倒挺光棍,接手部长职位后干得有滋有味,除了偶有挪用公款的毛病,倒也没出什么大纰漏,我也懒得追究。

蒙古人在我接手山东后现上当了,气得暴跳如雷,托雷给窝阔台又增援了十万人马,窝阔台率大军二十万直扑济南,但此时我的皇家近卫军已经换了新装备,也进入山东开始机动防御,在济南城下,近卫军和禁军第二军的虎师(国防部给每个师设有番号及代号,代号中猛兽表示步兵,比如虎、豹、狼等,骑兵以猛禽代表,如鹰、隼、雕等,炮兵用雷、电之类代表,番号以后再介绍)及彭义斌的独立师共计十万多人马,各部由胡醒言统一指挥、相互配合。先在蒙古人进军的路上埋设地雷,威慑、迟滞和杀伤蒙古军,又设立了数道阻击线,步兵和野炮配合,边打边退,拖延蒙古军队推进,到了济南城下,济南城的防御部署已经完成,城内的新型重炮开始言,只要蒙古兵靠近济南城十里之内,都会受到重炮的有力杀伤。从蒙古兵一路挺进直到济南城下,就没有生过什么双方两阵对圆,互相冲杀的场面,我大宋军队始终和蒙古军保持数里以上的距离,且战且走,只用炮火轰击,离得近了,就会踩上地雷,再近,一排排子弹就飞过来了,根本无法靠近半里之内。等你重新组织好了,阻击的宋军已经马不停蹄走了,再追,又有一条防线等着蒙古军。

蒙古军好不容易在离济南城二十里地扎下营盘,窝阔台清点了一下人马,二十万大军损失了近两万,还有三万带伤,猛将孛鲁没到济南就被炮弹炸死了。窝阔台有点懵了,宋军火器实在太厉害了,他准备好攻城器械再次进攻。面对铺天盖地的蒙古军队,胡醒言叫上几个师长,大家搬了几把椅子坐在城头拿着望远镜悠闲地观察着,他的重炮部队根本不用瞄准,只要装上炮弹猛一拉栓,炮弹落地就能炸死、炸伤几个甚至十几个蒙古兵。离得近了,城墙上的野炮也开火了,因为密集,野炮的杀伤毫不逊色于重炮,那些笨重的攻城器械是野炮最好的瞄准目标,一炮下去,不但器械被炸得粉碎,扛着器械的兵也没得跑。结果那些好不容易冲到城下的蒙古兵只能看着高高的城墙呆,城墙上的步兵从来没这么爽过,拿起步枪轻松地瞄准、射击、退膛、装弹、再瞄准,如此往复。窝阔台看着累累尸体彻底泄气了,他下令退回大营,给大帐写信求援。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重建大宋帝国最新章节 | 重建大宋帝国全文阅读 | 重建大宋帝国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