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大宋帝国 正文 第五回 沈家父子

作者 : 婺州客

第五回沈家父子

看6子聿关门回去了,我们正要向沈家父子拱手道别,沈富突然提议道:“几位小友,相貌清奇,谈吐不俗,能否赏光到舍下一叙。”

我突然灵机一动,冲口而出:“先生是沈园主人吧?”

“小兄弟因何而知。”沈从龙沉不住气,好奇的问道。

“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我们换个地方谈吧,就去沈园,那里面有个小院落,甚是清净。几位小友可好?”

“如此就叨扰了,劳烦前面带路,我们随后跟上。”

上了车,让茂财叔跟着沈家的车向着沈园而去。

车上,宗亮说道:“小子行啊,交际能力不错,我对你越来越有信心了。”

“我也是瞎猜的,我有个想法……”

“等等,我也猜猜,”醒言打断我的话“你想提前我们的准备工作吗?”

“是的,我觉得这是个机遇,但我肯定不能说能当皇帝什么的。”

“明白了,我们配和你,我们确实不能等着机会来临,必须做两手准备,做不了皇帝就来个农民起义什么的,将来搞个明教也好啊。”

路不远,一会就到了沈园门口,由于时局动荡,沈园已经没了过去的光鲜,由于是冬日,加上没有游客,更显得冷清。进了园子,就见一座假山在眼前,饶过假山却是一个小湖,湖面上飘着些枯黄的荷叶,这让湖水显得有些灰暗。饶着湖边有条一条雕花长廊,偶尔有些亭台点缀长廊两边,那都是给游人休息,赏景的。我们没有走长廊,而是径直沿着穿湖而过的一条青石九曲桥往园子深处走去。

过桥又是两座假山,穿过两山间的小路,又是另一番景色,各种奇石盆景遍布其间,而两侧回廊非常宽敞,回廊边设有石凳石桌。还没来得及欣赏,就转过一道角门,来到一个小院落,院子地面全用石子铺成,院子两边各有棵参天大树,中间是个小池,池子里居然还有几尾锦鲤,还是活的。这时,跑出两个下人打扮的小伙,欠身对沈家父子说道:“老爷、公子来了,今晚要住这边吗?”

“不了,永福准备些点心、茶水送到后面来,哦,水生,你送些到外面,给这几位小哥的车夫和福生用。”

说着把我们往里面请,穿过客厅继续往里走,走过一条穿堂来到一个上锁的门前,开锁进去,还有一个小院,也是石子铺地,院子中间是个二层小楼。进了楼下正堂,我们感觉很惊讶,这个正堂很奇怪,外面是古香古色的中式建筑,里面却有那么点中东风味。不过有种不协调的感觉,太师椅,八仙桌,可中间铺着阿拉伯的地毯,桌上是阿拉伯的银盘子、银杯子。在靠窗的小几上我还看到了一个阿拉伯帽子,帽子上有根白色的羽毛。

沈复请我们坐下,沈从龙则很规矩的站在他老子后面。我问道:“沈先生,您在和阿拉伯在做生意吗?还是和古尔或者塞儿柱?”又是一个惊讶的表情,回头和儿子对看了一眼,说道:“小友决非凡人,如何知道我与那边在做生意?这事我从未与人说过,即使6老先生也不知道,大家都以为我只与南洋来往而已?”

“哦,那边那个帽子只有那边的人才戴,还有这些银器,也非我中华之地的产物,某些方面对于那边的了解,我恐怕不比你们少。”

“我相信,小友真是一介布衣?”

我沉吟了一下,看了眼宗亮,宗亮会意,站起来给他们父子行了个礼,说道:“二位请见谅,我们的身份,目前的确不方便告诉二位,我们对二位也不是不相信,更无恶意,相反是为了保护二位,免得给二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我们确有难言之隐。”

“当然,以后我们肯定会告诉你们,但不会很快,也许十年,最多十五年,在我2o岁前你们会知道。”

我和宗量两个连哄带吓,唬的两个一愣一愣,眼里带着失望和疑惑默默不语。不过我下面的话让他们眼睛亮了起来。

“两位先生对赚钱应该不会反对吧,而且这些赚钱的法子很暴利。”

“当然,呵呵呵呵,小友请赐教。”

“不急,我们先谈谈合作方式,我说的是合作。”我加重了语气。眼睛盯着他们。其实从进这个屋开始说话起,沈家二位就没轻视过这几个小孩,完全是在用生意的方式在交流。

“那是自然,小友请赐教。”

刚要说,永福推门进来,奉上点心茶水,看他忙完,沈复说道:“出去把院门带上,别让其他人进来。”永福答应一声就出去了。

我们还真饿了,我拿起点心吃了几块接着说:“我们目前没有本钱,但我们有很多赚钱的法子,当然,有的法子很费钱,但利润绝对是可观的。我说的合作是,你们出钱,我们出法子,赚了钱我们三七分账,你们三我们七。你们可愿意。”

本来我开这样的条件是给他们还价的空间,我的底价是五五,没想到他们父子对看一眼,就很爽快的答应了。对此我还真有点不好意思。

我说道:“现在还有一件事要解决,就是场地,可有偏僻点的地方,地方不要很大,还有需要一些人手,要知根知底,可靠。”

沈从龙道:“地方有,就在离此不到十里的地方,在个山坳里,叫石坳,我家祖屋就在那里,有十七户人家,都是我家的佃户,全坳有百十多亩地,都是我家的,进坳只有一条路。常年没人去,那些佃户也很少出来,要买什么都是托我们看屋子的老管家带进去。”

“里面有水塘吗?”

“有两口水糖,还有条小溪,水从山上下来。”

我和宗量会意一笑,好地方。宗量道:“我开张单子,你们派人采办,还有,我们要去看下,还要在那里盖些东西。”

说走就走,一行到石坳,下车一看,果然好地方,山清水秀,还很隐蔽。在沈家祖屋前后转了一圈,那里该盖什么,哪里添点什么,何处挖沟,挖多宽,何处挖池,挖多深一一说明,并画在纸上,开好单子交给他们两父子,告诉他们,东西准备好就来虹桥里接我们。单子上有些东西不好搞,估计全部准备好起码要几个月时间。有些东西还要到金国控制的地方去弄,有一定难度。不过有钱好办事,两父子满口答应,临分手时,我开口向沈复借一百两银子置办工具,沈复二话没说掏了二百两,财主就是财主。

等回到家天已经黑了。一夜无话,累坏了。

第二天,宗亮给了胡铁匠五十两银子,以沈家名义让他按图纸打造一些工具。接下来的日子还是天天写字读书,老爷子听说6游身体不好,可能熬不过冬天,不禁有些神伤。

嘉定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阴历日期,阳历为公元月26日)抱着未见国土收复的遗恨与世长辞,享年86岁。

后来据6子聿说,6游临去世前,紧紧握着我写的两张纸,看了又看。嘴里反复说着“北定中原”。根据遗嘱,6家从此闭门谢客。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重建大宋帝国最新章节 | 重建大宋帝国全文阅读 | 重建大宋帝国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