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力量之天狼 第一卷:大西洋 第十八章:回到主题(三)下

作者 : 红色猎隼

一向自诩开放而兼容的欧洲从来都是世界公认的谍报大6,无论是冷战时代的三大间谍之都―维也纳、柏林和布达佩斯,还是伦敦、巴黎以及罗马,长期以来欧洲大6从来都是世界各国的情报机构无不动用无数的金钱和人力,在这片物欲横流而又信息达的土地之上树立自己的耳目,以求在情报战中的占据先手。而位于捷克中波希米亚州、跨伏尔塔瓦河布两岸的捷克都―布拉格,此刻一场无声的战役又在悄然展开。

鲁济涅国际机场是捷克的国家航空公司()捷克航空公司的总部,这个年客运量达万人次的大型国际机场。每天这里有往返英国及其他西欧国家的廉价航班频繁起飞,将来自东欧怀揣着梦想的冒险家和淘金客送往他们的旅途。在这个被普遍认为是欧洲最现代化的机场候机厅内,来自罗马尼亚的年轻女孩―阿里亚娜正无所事事的摆弄着自己手中的手机等待着自己的航班将她带往德国的汉堡,在那里有过名和她一样的东欧女孩正在等待着一场空前的“远征”。

阿里亚娜的职业说出来多少有些令人不齿,她是一个以贩卖自己灵魂和**为生的妓女。但是在冷战结束之后的东欧,早已有数以万计的女孩与她有着类似经历和命运。铁幕帝国―苏联的瓦解,使的原本虽然谈不上富足,但至少平和的东欧各原社会主义国家无一例外的经历了动荡和浩劫。无数的高官、政客和投机者借助着这场空前的巨变而大捞特捞以至脑满肠肥,但是那些曾在社会主义保障体系之下兢兢业业工作的普通人却被逼向了贫穷和饥饿的深渊。

阿里亚娜还记得那是自己6岁的冬天,原本平静的生活在极短的时间内便生翻天覆地的逆转。那个曾经在幼儿园被小朋友们无比爱戴的称为“父亲”的政治领袖―罗马尼亚党政领导人―尼古拉.齐奥塞斯库一夜之间摇身一变成了人人可诛的独夫民贼。

随着苏联驻军的撤退和莫斯科方面的自顾不暇,整个东欧大6到处都是空前的动荡,东德、波兰、捷克、保加利亚接二连三的在大规模的政治骚乱变幻了旗帜。虽然罗马尼亚也同样人心惶惶,但是善良的人们还是不愿意相信同样的遭遇会波及到自己的国土。毕竟虽然同属于苏东阵营,但是罗马尼亚**和齐奥塞斯库本人都小心翼翼的与苏联保持距离。齐奥塞斯库虽然在国内同样推行着苏联模式的政治、经济制度,但是却坚持着外交领域的独立自主。他曾与美国总统尼克松亲切会晤,和以色列保持着良好的外交关系,更曾勇敢的谴责过苏联在勃列日涅夫统治时期侵略捷克―镇压“布拉格之春”的野蛮行径。正因为如此,罗马尼亚曾天真的意味,他们和中国、南斯拉夫一样虽然是社会主义国家,但并不会被美国等西方国家归入敌对的行列。

正是由于这份危险的天真,罗马尼亚最终非但没有躲过那场浩劫,相反比其他东欧国家付出了更为昂贵的代价。1989年3月,包括前罗马尼亚**中央第一书记、前政府副总理格奥尔基.阿波斯托尔在内6名罗马尼亚前高级党政干部通过外国电台联名表一封给齐奥塞斯库的公开信,指责他造成国民经济崩溃,践踏人权,使社会主义名誉扫地。通过由美国中央情报局设立的《自由欧洲电台》等西方等广播电台的大肆传播,此信在罗马尼亚家喻户晓。

如果说这封给齐奥塞斯库的公开信更象是一种党内批评的话,那么流亡西方的罗马尼亚作家马内阿所撰写的《论小丑》则极尽下流的污蔑和恶毒的中伤之能事。在这位被西方主流世界力捧的“自由而有良知”的罗马尼亚作家的笔下―齐奥塞斯库及其夫人几乎无一是处―齐奥塞斯库同志猎熊的时候,熊要事先被打上镇静剂,他一开枪,趴在草丛中的安全局神射手也会用安装了消音器的狙击步枪同时射击,以保证领袖每开一枪,都能奏响一次国歌以示对罗马尼亚第一神射手的庆祝和敬意。领袖每天从里到外的衣服包括拖鞋,都要换新的,旧衣服在专用焚化炉里烧掉,据说是为了防止别人在衣服里下毒。而对齐奥塞斯库夫人更是空前的不堪―罗马尼亚的“第一夫人”―埃列娜公共场合下从来都是把手提包置于两腿之间,到了晚上,要看一段专门为她偷拍的罗马尼亚高官偷情通奸的录相之后才肯上床;“以同样的姿式入睡,嘴巴和睡袍都敞开着”。

在以人世间最恶毒的字眼密集的攻击完自己国家的领袖之后,马内阿更以自己的笔锋将自己的祖国批判到体无完肤―因为他认为民众“并不那么无辜”,一个毒瘤一样的独裁者,其脓汁里必然有民族劣根性和文化缺陷的成分。既然连自己的国家都存在着民族劣根性和文化的缺陷,那么内部改革自然是毫无前途的,唯一的希望只有乞灵于西方世界的民主和自由。这样论调在1989年的世界实在太过泛滥了,几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可以套用上马内阿的这一理论体系。而那些有关于最高领导人的笑话更是以只改变名字的方式出现在任何西方国家需要他们出现的国都。

但是罗马尼亚最终还是被煽动了起来,理由很简单―人民渴望改变。虽然在罗马尼亚**夺取政权之前,罗马尼亚就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人均国民收入在22个欧洲国家中仅位居第17位。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又使罗马尼亚的人力和物力损失巨大。长期以来西方的封锁和为了保护自身的巨额军费开支使1979年至1983年,罗马尼亚的经济增长率仅为o.6%。但是这些客观原因并不会为罗马尼亚人民所理解,他们的耳朵里已经充斥满了有关齐奥塞斯库在外国银行存有1o多亿美元、他的小儿子尼库是个公子,在美国一次赌博中就输掉了罗马尼亚国内17匹稀有的纯种阿拉伯马、齐奥塞斯库的爱犬“考布”都拥有上校军衔等等的传言。

“西方的富强缘于他们的民主和自由,罗马尼亚人民要起来抗争”―多么响亮和富有煽动性的口号啊!在它的感召之下,1989年12月15日,罗马尼亚边境城市蒂米什瓦拉生警察与当地居民的激烈冲突。事实上这一事件与其说是一场社会革命的导火索,不如说是一次种族矛盾更为贴切。因为整件事情的起因是匈牙利族神甫拉斯洛.托克什由于维护罗马尼亚少数民族匈牙利族利益而在新闻媒体公开表批评政府及其政策的谈话,为此罗马尼亚当年通过地方法院解除了他的神甫职务,并令其迁出国家为他提供的公寓。

结果几百名匈牙利族市民在教堂周围拉**链,反对强制搬迁。随后抗议活动继续并展成数千人的游行示威,高喊“打倒齐奥塞斯库”、“要自由”等口号,冲击了市府大楼,砸碎玻璃,推翻汽车,并与警察生冲突,局势进一步恶化。就象绝大多数国家处理类似种族冲突的方式一样,罗马尼亚政治执委会在召开紧急会议之后,一直决定应该当即采取强硬措施制止事态蔓延。随后齐奥塞斯库命令国防部派摩托化部队前往当地恢复秩序。

但是由于蒂米什瓦拉市与外界的交通和电讯联系被切断,边界被关闭。因此大多数罗马尼亚人并不清楚那里生了什么。于是西方世界关于蒂米什瓦拉市生血腥屠杀的报道便成为了真理。因为在随后不久,法国几乎所有电视台、广播电台、通讯社、报纸和杂志都在显著位置大量报道了这一消息,并配以照片,其中有“母亲”被剖月复与婴儿死在一起的照片,有双足被铁丝绞在一起,衣服被月兑光,似乎是被“折磨”而死的男人照片。这些消息和血淋淋的照片,对不在现场的观众和读者的确颇具煽动性和“说服力”。

这一骇人听闻的报道对罗马尼亚随后的动乱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和影响。1989年12月18日,齐奥塞斯库照常飞往伊朗,作为期3天的国事访问,并同伊朗总统拉夫桑贾尼举行了会谈。因为在这位领导人看来,在蒂米什瓦拉市所生的一切,自己并无过激之处。但是这位执掌罗马尼亚24年之久的领导人显然忘记了“谎言重复一千次也会成为真理”。

就在齐奥塞斯库在德黑兰访问期间,一个可怕的消息在罗马尼亚不胫而走:国家保安部队在蒂米什瓦拉实施大屠杀,有几千群众丧生,上万人被逮捕或失踪。当晚,虽然齐奥塞斯库从德黑兰迅即回国,立即赶往国家电视台,对全国表紧急讲话,严厉斥责蒂米什瓦拉动乱是“帝国主义和复仇主义集团以及外国间谍机构组织的”,是“企图阻止社会主义展,使国家倒退到外国的统治下”的反革命行为。但是显然为时已晚,当1989年12月21日齐奥塞斯库总统又在都举行的群众大会上表重要讲话,呼吁全国保持稳定之时,一场血腥的政变已经无法遏止了。

他的讲话才开始没多久,群众便开始起哄,会场上一片混乱。齐奥塞斯库只能退进室内。而与会的人们很快汇成几支队伍在布加勒斯特的大街上开始了游行示威,他们高呼反对齐奥塞斯库专政的口号。在布加勒斯特市中心,军警不得不同游行示威者对峙。而当示威游行的第19个小时,支持齐奥塞斯库的罗马尼亚军队开始倒戈,部队开始从布加勒斯特市中心撤走。势单力薄的罗马尼亚防暴警察再也挡不住游行队伍的冲击。示威群众立即汇成几股洪流向齐奥塞斯库所在的党中央大厦聚集,并向党中央大厦冲击。一些人打破一层楼的窗户,把齐奥塞斯库的著作和画像扔了出来。

随后于1971年被解职的罗马尼亚**中央书记处书记―伊利埃斯库以“救国阵线”的名义接管了政权,而与此同时支持齐奥塞斯库的保安部队与反对他的国家军队和群众在都市区展开了激烈的巷战。直到齐奥塞斯库夫妇在“救国阵线”所设立特别军事法庭被秘密审判和处决之后,这场内战才最终落下了帷幕。

关于齐奥塞斯库这位独夫民贼还有支持者这一点上,“救国阵线”的领导人们给出了如下的解释:齐奥塞斯库的保安部队全部由孤儿组成,他们全部都从小就被灌输了对齐奥塞斯库的绝对忠诚,以至于蒙蔽了心智。而齐奥塞斯库墓碑之上的十字架上写着:“波帕.达恩上校―1989年”,其夫人埃列娜的十字架上写着:“埃内斯库.瓦西里上校1921―1989年”自然也不会是为了掩人耳目,以防其支持者寻觅,而是出于最基本的人权,防止有人盗墓毁尸而已。

据说齐奥塞斯库临死前曾愤怒地问一名工人:“你们为什么要推翻我们?”这名工人回答说:“我们为什么不推翻你?一是面包不够吃,二是寒冬腊月没暖气取暖。”但是推翻了齐奥塞斯库之后的罗马尼亚也并不就是天堂。出身于罗马尼亚**的伊利埃斯库很快便因为其坚持社会主义的立场,而被如雨后春笋出现的罗马尼亚右翼反对党视为敌人。

而在为右翼政党所控制的议会通过了“土地法”和“私有化法”,两次放开物价。之后罗马尼亚的经济开始全面下降、物价上涨、失业剧增,市场供应紧张,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强烈不满。仅在齐奥塞斯库被处决之后不到一年,来自日乌河谷的数千名矿工进入都围攻了政府大楼,抗议政府对他们要求改善生产条件和劳动条件采取的不理睬态度,示威群众再度与保安部队生流血冲突。

到1992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9年下降了5o%,比1991年下降15.4%。工业产值比1989年下降4o%,粮食产量下降4o%,失业人口比1991年增加175%。尽管罗马尼亚政府多方努力,但是经济形势并始终没有根本好转。直到1996年罗马尼亚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工业生产总值仍仅相当于1989年的6o%和62%,整个国民经济的复苏缓慢,而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下降。1995年4月罗马尼亚政府试图全面向上调整居民收入,但是由于电力和燃料严重不足,工资的上涨只是引了物价的全面上涨,并涉及生产和消费的各个领域。最终罗马尼亚全国爆了大规模的罢工和示威游行。

而法国《解放报》于年4月4日承认,1989年12月下旬关于罗马尼亚蒂米什瓦拉市现“屠杀现场”,有人被集体屠杀一稿,是西方舆论对事件的“过分夸张”,实际上这个“屠杀”并不存在。而那些死者的照片只不过是从蒂米什瓦拉市市立医院一公墓里挖出来的19具自然死亡人的尸体,经人工摆布后拍摄而成。所谓“母亲与婴儿”照片,是一个出生两个月就病死的女婴同一个与她毫不相干的、比她早死一个月的、一位因饮酒过度死于肝硬变的妇女构成的。

直到此时罗马尼亚人民才开始醒悟,他们错杀了一位有缺点的领袖。数千工人游行中打出标语:“我们热爱您,齐奥塞斯库同志!”虽然到年12月前,罗马尼亚职工月均收入已经达到8o美元,到8年年底更增加到美元。但是只有当你走进市去买东西时才会现,食品价格提升的度更快,每公斤瘦猪肉为4美元,七八十年代职工用自己的月薪平均可买到公斤猪肉,现在能买2o公斤就已经算是不错了。

而更具有讽刺意义的是,齐奥塞斯库晚年干的最不得人心的一项工程――议会宫,如今作为罗马尼亚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以及世界上仅次于美国五角大楼的庞大建筑,而被认为是这个国家二十世纪中最伟大的建筑。今天,凡是访罗的外国人,不论是来自当年视齐奥塞斯库为敌的西方国家,还是来自像中国这样一直同罗马尼亚保持良好关系的国家,总会去议会宫参观。

如何评价齐奥塞斯库,怀念者有之,痛恨者有之,真可谓众说纷纭。不过,对当年枪决齐奥塞斯库夫妇的行为,越来越多的罗马尼亚人为自己国家民主竟然以野蛮地枪决前国家元为开端而感到痛心。或许是怀着一份愧疚,每到齐奥塞斯库的生辰忌日,总有不少百姓聚集在根恰公墓那个据称是齐奥塞斯库坟墓的地方。不过,每年到齐奥塞斯库坟地扫墓的大多是退休老人,象阿里亚娜这样年轻人很少。因为在她们的眼中缅怀并不能填饱肚子。

在动荡之后的东欧国家,妇女的失业率远比男性要高得多。毫不容易完成了学业的阿里亚娜同样找不到一份足以安身立命的工作,此时一个风度翩翩的荷兰男人出现在了她的面前,他出手阔绰而且浪漫温柔可以是最为理想的白马王子。在并不长的接触之后,涉世不深的阿里亚娜很快就坠入了爱河。而当那位绅士提出要与她结婚之时,她更是义无返顾的跟随着他前往德国。但当阿里亚娜满怀着憧憬来到那边陌生的国度之后,她才现一切都不过是美丽幻梦而已。

她的那位爱郎不过是一位来自荷兰的大亨的得力干将而已,其任务便是在东欧物色象阿里亚娜这样年轻貌美的女孩再将她们诱骗到中西欧,以出卖**为他们渔利,而在德国**是合法的。在经过了几个星期的折磨和诱惑之后,走投无路的阿里亚娜只能选择接受命运对自己的不公。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她娇好的容貌和出众的身材,使得她不用象其他的一些同样被贩卖的东欧女孩那样被安排在一些汽车旅馆的肮脏地窖里,忍受暗无天日和平均每天和2o个客人的交易。

她被安排在柏林最大的妓院―位于柏林奥林匹克运动场附近的阿耳特弥。这座妓院拥有4o间卧室,花费万欧元巨资进行装修,拥有桑拿、游泳池、日光浴等设施,还配有卫星电视,在德国世界杯期间,阿里亚娜甚至还被秘密安排接待过几位颇有些名气的球星。

而很快阿里亚娜又被另一位欧洲著名的女王―来自英国的玛格丽特.麦克唐纳网络到帐下。玛格丽特出生在英国贝德福德郡的一个中产家庭,她毕业于校风严谨的圣爱德华女子修道学校,还是当时的明星学员。玛格丽特不但相貌出众,还智力群,她能讲8国语言,曾经就读于法国著名的索邦神学院和兰斯管理学院,获得3个商学位。良好的教育使的玛格丽特顺利的建立了一个为整个欧洲的中上层社会提供服务的网络。

而更为重要的是玛格丽特曾在英国皇家空军服役,这使的她最终接到一份大多数自诩为文明的欧洲人所无法想象的订单―为派驻海外的欧洲军队提供服务。随着冷战结束之后,欧洲军队越来越多的走出国门,奔赴海外执行各种公开或秘密的军事任务。解决这些年富力强的男性最基本的生理需求,成了欧洲防务局的一大难题。于是玛格丽特所创办的“特殊陪护公司”便有了用武之地。

在加入玛格丽特的两年多时间里,阿里亚娜曾到过波黑、阿富汗和伊拉克。大多数时候她的身份都是欧洲防务局所外聘的军队内勤人员,只在军官俱乐部里为那些中层军官服务。因此虽然身处战区,但却没有丝毫的危险。但是不久前在乍得,她却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如果不是那位来自中国的法国外籍军团士兵的话,阿里亚娜甚至不敢相信自己还能活着回到欧洲。

在领取玛格丽特一笔不菲的安抚金之外,阿里亚娜还获得了一个难得的假期,而回到了罗马尼亚接受了父母和亲友热切的欢迎之后。夜阑人静之时,阿里亚娜的脑海里却始终回荡着那个名为“李同根”的中国男人那刚毅而坚定的表情。“去找他?”她曾经无数次的问过自己、鼓励过自己,但最终却惟有放弃。不仅是因为天各一方,更因为自己那身体和灵魂里无法洗去的污迹。

“有过名以上的外籍军团的士兵在库鲁卫星射中心的可怕爆炸之中殉职。到目前为止法国外籍军团方面仍不愿意透露这些牺牲者的姓名和其他资料。”机场候机厅中央那巨大的电视墙上依旧是近期整个欧洲都最为关注的新闻―位于法属圭亚那的库鲁卫星射中心的恐怖袭击。“他……应该不在那里吧!全能的上帝啊!请替我保佑他平安无事吧。”望着画面上冲天的火柱,阿里亚娜惟有默默的为那位与自己短暂相处过的士兵祈祷。

“这里……有人坐吗?”正当阿里亚娜全神贯注于电视新闻之时,一个身材修长的男子礼貌的走到阿里亚娜的身旁问道。“没有……请坐。”阿里亚娜无暇去打量对方,依旧专心注意着眼前新闻。她并不知道此刻候机厅的天花板之上一个隐秘的监控探头,正注意着她身边那位男子的一举一动。

“可以确认吗?”捷克军方反间谍局局长米洛斯拉夫.库拉季奇关切的问着身旁的技术人员。“虽然他进行了化妆,但是经过电脑系统的对比之后,可以肯定就是他―俄罗斯总参谋部情报部()特别行动部队的负责人―托洛廖夫上校。”技术人员肯定的回答道。“不要惊动他,莫斯科这个时候派他过来,肯定是有特殊的目的,继续监视。”库拉季奇拍了拍手边那位技术人员的肩膀说道。

位于东西方的交汇处的捷克,虽然已经加入欧盟和北约,但当地的左翼政治势力仍然十分强大,加上与俄罗斯及其他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特殊关系,因此近几年来布拉格已经成为了欧洲新兴的“间谍之都”。库拉季奇曾不无夸张的形容过:“你在布拉格街头掷一板砖,能砸中两个半间谍――两个是外国间谍,半个是情报贩子。”而随着库鲁卫星射中心的恐怖袭击生之后,近期进入捷克或以之为跳板前往西欧的俄罗斯情报人员显然大大的增多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龙的力量之天狼最新章节 | 龙的力量之天狼全文阅读 | 龙的力量之天狼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