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力量之天狼 第一卷:大西洋 第十八章:回到主题(四)上

作者 : 红色猎隼

但是真正决定欧洲命运的情报并不在欧洲大6贩卖。越过直不罗陀海峡沿着非洲大6西北部绵延的海岸线,在上下是碧蓝无垠的天空和海水,中间夹着一条高高低低的白色轮廓线-那是摩洛哥第一大城市―卡萨布兰卡,南北绵延几十公里的细沙海滩以及天然游泳场,以及那掩映在一排排整齐而高大的棕榈树和桔子树下的沿岸旅馆、饭店和各种娱乐设施。

“卡萨布兰卡”这个名字得名于西班牙语,意为“白色的房子”。而好莱坞电影《卡萨布兰卡》更是让这座“白色之城”闻名世界。由于“卡萨布兰卡”实在响亮,而知道城市原名“达尔贝达”的人反倒不多了。多年前,这里曾是摩尔人的安故城,15世纪中叶驱逐了伊比利亚半岛之上的穆斯林后,葡萄牙军队反攻到到这里,多次劫掠了这座伊斯兰教徒的城市,并最终将其占领。改名“卡萨布朗卡”。

1755年葡萄牙人被摩尔人驱逐之后,这里改称为达尔贝达。18世纪末,西班牙人得到在这个港口贸易的特权,将它称它为卡萨布兰卡,而2o世纪初法国人成为了这里的新主人,并将这座城市作为法国在北非的势力中心,直到摩洛哥独立之后才恢复了达尔贝达的名称。但世界各地的人们却仍习惯地将它称之为卡萨布兰卡。

卡萨布兰卡是摩洛哥全国的经济中心,集中了全国三分之二的现代工业,工业产值占全国的8o%。商业也十分繁荣。其现代化的港口设备,使其成为了非洲的第二大商港,货运、石油和磷酸盐的3座码头,每年接待来自世界工地的1万多艘商船,吞吐量达到多万吨,是整个非洲西北部最为重要的进出口商品集散地。而两百多万的人口,更使这座由于商业贸易而逐渐成熟的城市更显得的热闹非凡。

又到了一个炎热的夏日午后,北非的空气里弥漫的是阿拉伯,法国,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混合味道。异国的风情,洋溢着多彩的情调。一曲男中音演绎的悠长哀婉的名曲―《卡萨布兰卡》,使叠加的神秘感越增添了这座城市的朦胧感。如同大西洋海中升起的海市蜃楼,在这里一切亦幻亦真。或许只因为“卡萨布兰卡”这几个字,像一种魔咒,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人投入到它的怀抱。但凡到过卡萨布兰卡的人,无不说它是一座很浪漫很有味道的城市,每一个街道的拐角,每一座建筑,甚至是街上行走的原住民都带着一种被岁月打磨后的神采,让人时常有一种惊艳的感觉。

卡萨布兰卡满街都是白色的建筑物。铸铁的阳台,温柔敦厚的圆弧状线条,雪白的高墙大院映衬着棕桐树的枝叶,自有一股旧殖民地所特有的闲情逸致。高高耸立在大西洋边的哈桑二世清真寺非常醒目,像一支正待驶向大海的白色航船,迎着海风,迎着晶莹的海浪。

女孩子们或许都希望能像《泰坦尼克》中的女主角凯特.温斯莱特那样,能在卡萨布兰卡的穆罕默德亚海滩拥有自己的寓所,海风轻拂,海水湛蓝。在这里无忧无虑的冲浪,游泳,划船,钓鱼,日光浴,把自己埋在洁白的细沙里,在阳光和大海的陪伴下放松自我。想象自己是海中的一条鱼儿,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

但是时光流转,昼夜交替之际,阳光下五彩缤纷的卡萨布兰卡最终黯淡下去了,连同那些明媚,鲜亮的颜色――蓝的天空,白的房子,红的地毯,黄褐的土墙,男男女女身上五颜六色的衣袍最终都将失去了它们耀眼的色泽。此时的卡萨布兰卡,凝固在某种凝重的,几乎是黑白电影般的色调之中,就像那部令人难忘的以它之名的电影中那样集合渴望、困惑,以及莫名的感慨的情绪最终破茧而出,竟一切喜悦和惬意最终淹没在那怀旧音乐和杯中薄荷叶的聚散沉浮之中。

位于卡萨布兰卡机场附近的里克夜总会,是花宁平在这座城市里最为熟悉的建筑。虽然花宁平也并不清楚是因为有了那部脍炙人口的好莱坞电影,还是这座与片中主要的场景同名的里克夜总会真的生过那些扣人心弦的故事,才有后来那部令来自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女孩―英格丽.褒曼一举成名的电影。就象人们已经搞不清楚是因为有了“卡萨布兰卡”这个城市的名字之后,才建造了白色的房子,还是因为所有的房子都是白色的,才有了“卡萨布兰卡”这个名字一样。

不过这一切又有什么关系呢?时间会掩埋一切,无论是真实还是虚幻。因为依然如在那部1942年所拍摄的电影所讲述的一样,今天的卡萨布兰卡依旧什么事都可能生,什么东西都可以拿来做交易。唯一不同的是电影中的卡萨布兰卡是欧洲人逃出纳粹的铁蹄,逃亡美洲的中转站。人们从欧洲各国来到这里,因为在这里能弄到出境护照,取道里斯本到美国去。而今天世界各地的人们来得这里,至少有相当一部分和花宁平一样是为了从这里获得整个欧洲最为隐秘的情报。

闲坐窗前看玻璃之外卡萨布兰卡的车水马龙如同电影画面般流转不息,以及夜总会里来自欧洲、非洲人、亚洲的形形色色的人们,一个黑人歌手正用有些嘶哑的声音边弹边唱着那经典老歌―《时光流转》。一个漂亮女人:“以往我想要的是一所在戛纳的别墅,现在我只想要一出境护照。”一个男人:“弄不到护照,我只有死在卡萨布兰卡。”熟悉的对白再次在花宁平的耳边想起。这是电影还是真实,或许两者都不是,又或许两者都是。

“让你久等了。刚才突然来了一位老朋友。”一个有些秃头、肥胖的白人男子不请自来的出现在了花宁平的面前,并自说自话一边端起花宁平对面的那杯纯净水,一边用一种很奇怪的语音说道。那是仅仅流通于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北部地区的普什图语。“是英国王室的大内总管―汉密尔顿公爵先生?”对于对方那种美国式的大大咧咧,花宁平显得毫不介意,微笑着同样用普什图语问道。虽然在里克夜总会,对方可以保证绝对的安全。但是出于谨慎考虑,花宁平每次在这里都会和对方采用这种冷门的语言交流,这样即便被窃听,对方也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找到相关的专业人士进行翻译。

“看来这个世界真的没有秘密可言。”那位白人男子禁不住愣了一些,但随即便报以一个神秘的微笑。“现在这个时候你出现在你身边的老朋友应该并不难猜。”花宁平冷漠的回答道,他并不是那种喜欢与人套交情的人。他始终将与对面这位名叫查尔斯的国际情报掮客之间的关系仅仅定位于生意往来,丝毫没有其他的感情。

查尔斯是美国最大的情报机构―中央情报局2万名雇员之一。不过此刻从他垂老而臃肿的身体之上已经难以找到任何特工的气息。是岁月的磨砺还是因为查尔斯本来就是那种以普通为掩护的特工人员。花宁平无从考证,但是不可否认查尔斯无论是在美国中央情报局内部还是在世界情报战舞台上混的都不错。刚刚认识查尔斯时,他已经是美国中央情报局行动处在阿富汗的负责人。

当时自中央情报局在阿富汗开展秘密行动两年以后,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边界地区成了世界上第一海洛因的重要来源,那里向美国市场提供它所需要的海洛因的6o%,而这些毒品的交易正是由美国中央情报局一手控制的。不过所获得巨额利润却并不上缴美国国库,而是被中央情报局用于资助冷战以后中亚地区以及巴尔干地区的**武装。不过这些数十亿美元真正的去向,却只有查尔斯等有限的几个人知道。

在掌握了查尔斯勾结阿富汗普什图族部落领袖,私吞了美国中央情报局在阿富汗通过控制毒品贸易而获得的近1亿美元之后,花宁平授意巴基斯坦情报部门对其进行策反。但是当巴基斯坦的情报人员找上门去的时候,查尔斯却意外的没有任何的抗拒,相反表现出的是欣喜。他同意与巴基斯坦合作,这个老家伙就快要调走了,他需要巴基斯坦情报部门替他继续操控他在阿巴边境的毒品贸易网络。凭心而论,查尔斯并不是传统意义上合适的策反对象,这个混迹江湖多年的老油条,光棍一条、贪得无厌、毫无信仰、成性,唯一在乎的只是自己。但是他即将调往的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管理处担任副处长的位置却令他成为了花宁平在美国中央情报局内部安插眼线的选。

查尔斯所在的行动处下设的是反情报、国外情报、隐蔽行动、中央掩护科,评价、计划和设计等科室。无疑很适合查尔斯这样的老油条在实际运作中雁过拔毛,反正美国中央情报局每年纸面上的预算就有8o亿美元,再加上世界各地的形形色色的“生意”,只要上下齐心不难捞些油水。但是管理处却主要负责通讯、后勤、安全、财务、医疗服务、人事、训练与教育、数据处理等工作,相对来说是“清水衙门”。因此查尔斯一心想要将他在行动处时作为副业的情报掮客的工作转化为主营业务。

作为巴基斯坦和中国总参谋情报部门的眼线,查尔斯拿着每年过亿的额外津贴,同时向中巴两国提供了有关于美国中央情报局乃至其他西方国家的诸多行动资料。其中最近的一笔交易是全程担任后勤支援而参与美国在印尼行动的中央情报局查尔斯,通过巴基斯坦方面向中国总参谋部提供了美国在印尼东部地区实施的颠覆行动的所有资料,除了其中一个代号为“熊猫”的核心特工的身份查尔斯本人也一无所知之外。中**方的总参情报部门便对美国政府的部署了如指掌。

事后美国政府中央情报局内部进行长达2年的调查,突击关押和审讯了数百人,却依然无法了解到问题究竟出自哪里?最终美国中央情报局甚至开始怀疑其在印尼最核心的人员―“熊猫”是中国人渗透过来的双料间谍。(以上故事请参见拙作《龙的力量―南海扬帆》之第四十三章:曙光?幻象?)花宁平一度对查尔斯如此大胆的出卖情报而不被怀疑之一点颇觉好奇,但是这个老油条虽然什么都卖,但对自己的生存之道却讳莫如深。甚至在花宁平开出足以令对方心动的条件之下,查尔斯也只是在自己一手创立的里克夜总会淡淡的说了一句:“你知道吗?1942年华纳兄弟公司筹拍《卡萨布兰卡》时,原本打算邀请罗纳德.里根―没错,就是后来的里根总统担任男主角。”这句话看似什么都没说,但其实已经给了花宁平以答案。

“是啊!愚蠢的法国人总以为自己在主导着欧洲。却并不知道直到今天,他们还是连自己都主导不了。决定欧洲命运的人除了俄罗斯之外,依旧是英国人和我们美国人。还是和卡萨布兰卡会议时那样。”面对花宁平的冷漠,查尔斯丝毫没有介意。

“不幸的是在那次卡萨布兰卡会议之中贵国的罗斯福总统所看好的吉罗将军最终还是败在了戴高乐的手下。”花宁平很熟悉于1943年1月14到23日在英、美、法三国领导卡萨布兰卡举行的战略会议。当时未来的法国政治问题。美国支持吉罗,英国则支持戴高乐。经过激烈讨论之后最终英美达成协议,由吉罗和戴高乐共同组织法国临时行政机构。但是5个月之后戴高乐就用高的政治手腕迫使吉罗专任法国部队总司令,得以单独主持法兰西全国解放委员会工作。随后又利用吉罗在军事上的失误,将其彻底的清除了出去。

“你那么着急的向我出邀请。究竟是什么情报让你如此兴奋?”花宁平以闲话少叙的态度直入主题道。“是这样的?48小时之内法国人将在大西洋上有一次行动……”和所有的情报掮客一样,查尔斯故作神秘的说道。“是巴拿马籍货轮‘亚力士’号吗?为了我们将来的合作,请不要在我面前故弄玄虚。”花宁平毫不客气的说出了谜底。

“看来这个世界真的没有秘密。呵呵!其实我这里有欧盟防务局在圣赫勒拿岛上紧急会议的全程影象资料。”查尔斯打了个哈哈之后,终于肯认真的直入主题了。“这不可能!岛上及周围的海空都在欧洲军队的严密监控之下。这样的情报根本不可能得到。”作为一名资深情报人员花宁平很清楚这份资料的价值以及获取的难度。“其实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圣赫勒拿岛主要依靠海底电缆和卫星通讯与其他地方联系。而他的辅岛阿森松岛又是南非到葡萄牙和英国之间的主电缆的一个重要中继站,中央情报局在那里安插有内线就可以顺利的截留他们回国内的影象讯号。”查尔斯掏出一支哈瓦那雪茄,显然是在陶醉在了自己的成就感之中了。

“好吧!这份情报你想要什么价?”花宁平点了点头,肯定了对方这份情报的价值。“这份东西只换不卖,我想要的交换条件是阿根廷军队近三年来从中国获取的所有武器装备的清单以及阿根廷军队使用情况的报告,我相信阁下手中应该会有吧!”查尔斯终于露出了他最为真实的一面。这就是卡萨布兰卡的夜晚,玄妙而又残酷。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龙的力量之天狼最新章节 | 龙的力量之天狼全文阅读 | 龙的力量之天狼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