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飾之王周成建:從小裁縫到百億富翁的傳奇 六、打造品牌(1)

作者 ︰ 松林

(暢游書海,品嘗文化,陶冶情操,彰顯智慧。為您營造舒適閱讀環境而努力,希望書友繼續支持。)

六、打造品牌

31借他人工廠,做自己的品牌

有關品牌問題,上文曾經提到過。品牌的概念始創于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西方,它是伴隨著經濟的巨幅增長,品牌和品牌形象的理論在西方開始成長起來的。不管是企業、專家學者還是廣告代理商,品牌正在取代營銷成為最能表達和傳遞企業和產品價值的新術語。品牌是一個動詞,品牌就是在消費者的頭腦中創造信任。

一個小小的商品標識,卻使商品價格斐然,這給周成建帶來一定的暗示。誠如他所說的那樣︰服裝本身沒有多少科技的含量,它幾乎不存在衣服的核心技術,服裝的最大附加值就是品牌,品牌就是核心技術。他也非常清楚地認識到,未來的服裝市場也應該是品牌競爭的時代。所以他決定從創立品牌開始自己的事業。

于是市場上出現了美特斯邦威這個品牌。

品牌誕生了,又如何去運作呢?看看人家七匹狼、李寧等是如何做的?哦,他們都有自己的市場定位。所謂品牌定位是指企業在市場定位和產品定位的基礎上,對特定的品牌在文化取向及個性差異上的商業性決策,它是建立一個與目標市場有關的品牌形象的過程和結果。品牌定位是品牌經營的首要任務,是品牌建設的基礎,是品牌經營成功的前提。品牌定位在品牌經營和市場營銷中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品牌定位是品牌與這一品牌所對應的目標消費者群建立了一種內在的聯系。

而自己的美特斯邦威又如何去定位?市場實踐證明,任何一個品牌都不可能為全體顧客服務,細分市場並正確定位,使品牌贏得競爭的必然選擇。只有品牌定位明確,個性鮮明,才會有明確的目標消費層。唯有明確的定位,消費者才會感到商品有特色,有別于同理產品,形成穩定的消費群體。而且,唯有定位明確的品牌,才會形成一定的品味,成為某一層次消費者文化品味的象征,從而得到消費者的認可,讓顧客得到情感和理性的滿足感。要想在競爭中月兌穎而出,唯一的選擇就是差異化,而定位正是在戰略達到差異化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企業如不懂得定位,必將在市場競爭中失敗。周成建開始思考,經過多方市場調查,他將品牌定位在18——25歲的消費者群體,主要是休閑系列。品牌定位已經形成,如何去管理品牌才能使品牌越做越好呢?為什麼國際上有這麼多服裝品牌會得到全世界人民的認可,而中國為什麼沒有。周成建在思考這個問題。做一件衣服很簡單,做一個衣服品牌卻是很難的。過去人們一直在重視怎麼做衣服,怎麼把握衣服本身的質量,卻忽視了品牌的真正概念,其實做品牌,是非常深的藝術,它是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情,大家都在說如何為國出力,如何建造中國的民族工業,周成建認為做服裝是最能體現民族工業的一個載體。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服飾之王周成建:從小裁縫到百億富翁的傳奇最新章節 | 服飾之王周成建:從小裁縫到百億富翁的傳奇全文閱讀 | 服飾之王周成建:從小裁縫到百億富翁的傳奇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