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飾之王周成建:從小裁縫到百億富翁的傳奇 五、虛擬管理的兌現(13)

作者 ︰ 松林

與經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與名著為伴,塑造美好心靈。細心品味經典名著。

30、生產外包小資本撬開大產業

美特斯邦威總裁周成建,初中畢業就學裁縫,在家鄉開服裝廠失敗,讓自己背上了高達30萬的債務。1986年只身到溫州闖蕩,身上除了這30萬的債務還有9000元的現金,找到的工作也僅是一個小作坊的裁縫。每天工作時間長達16小時,太累了,工作中偶然打個盹似乎也很正常,在情理之中,但是那一次失誤卻成為他人生路上的轉折︰因疏忽將一整批西裝袖子全部截短。面對暴跳如雷的老板,他不知所措,因為這意味著他又即將背上十多萬的債務。情況如此緊急,這可如何是好呢?周成建頭腦中靈光一閃,一個「怪招」產生了,他將西裝袖子改成了夾克袖子,並在其他部分做出了相應的調整。沒想到這一招出奇制勝,一個新的服裝風格誕生了。而這批西裝出乎意料地得到市場的歡迎。~~bk

這一次偶然的失誤,改變了他的人生方向,更增添了他做服裝生意的信心,從此開始了漫長的創業之旅,從此在溫州妙國寺名聲大噪,做起了前店後場的生意,至1992年,積累了大約400萬元的原始資本。

「不走尋常路」是美特斯邦威的廣告語,這也是周成建商海生涯中最光輝的概括。如果說前面因失誤而導致成功,是他「不走尋常路」的第一步,是在無意識中選擇的,那麼在創立品牌後的一系列經營模式,更是他「不尋常」的體現。

1994年周成建創立「美特斯。邦威」品牌。這是他經過多方考察後決定的,因為那時品牌意識剛剛來到中國市場,至于他能走多遠,能有多強的生命力,還是個未知數。然而精明強干的周成建似乎從這未知當中讀出了已知,尋找了解開自己生命幾何中的條件。他更為清晰洞悉了當時中國服裝行業主流的模式︰注重生產加工而忽視產品設計和市場銷售。想把生意做大,如果走傳統的建立生產基地的模式,自己區區400萬簡直是杯水車薪,無多大用處,這很難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中獲得超額利潤。再聯想起自己以前在沿海城市考察時所見到得現象︰許多服裝企業設備先進齊全,可產品沒有市場,大量及其閑置。這一次他頭腦中又靈光一閃︰「既然這麼閑著,為何不能讓它們為我運轉呢?」,他又一次「不走尋常路」,決定摒棄傳統的做法,抓住產能過剩的機會,借外力實現自己的理想。這是一種跨越式的發展,因為他省略了中間的若干環節。這就是生產外包的模式。從美邦服飾誕生之日起,周成建未劃過一塊地皮、建過一方工廠、進過一批機器、招過一名工人。

生產外包是以外加工方式將生產委托給外部優秀的專業化資源,即是將一些傳統上由企業內部人員負責的非核心業務或加工方式外包給專業的、高效的服務提供商,以充分利用公司外部最優秀的專業化資源,從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強自身的競爭力的一種管理策略。發展到今天已有近兩百年的歷史,但真正發展是近十多年的事情。隨著經濟全球化,競爭全球化,許多跨國公司紛紛將制造基地外移到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區域。采用這種模式,可以達到降低成本、分散風險、提高效率、增強競爭力的目的。

將生產加工環節外包,周成建以較小的資本撬開了龐大的服裝產業。美邦服飾先後與廣東、上海等地數百家服裝加工廠建立長期合作關系,以年產系列休閑服5000多萬件的強大產能為「美特斯。邦威」定牌生產。

1995年4月22日,第一家「美特斯?邦威」專賣店開設于浙江省溫州市。全部成衣生產外包,采用「虛擬經營」。這在行業集中度不高而競爭殘酷的服裝行業,是美特斯邦威用以制勝的法寶。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服飾之王周成建:從小裁縫到百億富翁的傳奇最新章節 | 服飾之王周成建:從小裁縫到百億富翁的傳奇全文閱讀 | 服飾之王周成建:從小裁縫到百億富翁的傳奇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