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彌兒 第七節

作者 ︰ 盧梭

[生活中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翅膀。]

第七節他穿上衣服,看見我不管他,隨他做什麼就做什麼,就有些不安起來。他準備好要出門了,他向我行了一個禮,我向他答禮;他向我說他要到這個地方又要到那個地方,企圖拿這一點來嚇我︰听他的口氣,好象他這一去就要走到天邊似的。我一點不動聲色,只是祝他一路順風。他愈加感到不安了。然而他仍然是神色自如地準備出去;他叫他的僕人跟他一塊兒走。那個僕人,我是早就告訴過他的,所以就回答說他沒有時間,說他要辦我吩咐他辦的事情,還說他應當服從的是我而不是他。這一下,可把這個孩子弄得沒有辦法了。他,自以為比誰都重要的人,以為天地萬物都是關心他的生存的,怎麼能設想一個人單獨出門呢?于是,他開始感覺到他的柔弱,他明白他將孤孤單單地處在他不認識的人群當中,他預見到他將遇到的危險,現在僅僅是一點頑強的心情還在支持他罷了;他很勉強地慢慢走下樓梯,十分困窘,心里想,要是他遇到什麼災禍的話,別人會要我負責的;他有了這點安慰,最後就走上了大街。我正是等他這樣來一下,一切都是事先準備好了的;由于是出現在公共場合,所以我是先取得了他爸爸的同意的。他剛剛走了幾步路,就听見左右兩邊都有人在談論他。「大伯,你瞧那位漂亮的少爺!他這樣單獨一個人到哪里去呀?他會走錯路的!我想請他到咱們家里來。」「大嬸,你要當心啊。這個小浪子什麼也不想干,所以才從他爸爸家里趕出來了,這你還不知道?」「不應當收留浪子,他願意到哪里去,就讓他到哪里去好了。」「好吧!願上帝指引他!我不安的是,他也許會遇到什麼災難的。」他向前又走了幾步,遇見幾個同他年紀差不多的孩子,他們嘲笑他,逗著他玩。他愈向前走,就愈感到狼狽。他發現,他孤單單地沒有人保護,竟成了眾人捉弄的對象,他非常吃驚地看出,他華麗的裝飾和錦繡的衣服並不能使他受到人家的尊敬。在我的朋友當中,我委托了一個他從來沒有見過面的人去盯著他,一步一步地跟著他走,而又不引起他的注意,並且,在適當的時候就向前同他搭話。這個角色,和《普索尼亞克》中的斯布里加尼﹝1﹞擔任的角色是很相象的,所以需要一個很機警和很有辦法的人。他不要一下就把孩子嚇得太厲害,以免他感到膽怯和害怕,他應當使孩子充分認識到這樣隨隨便便地跑出來是十分冒失的,然後,過半個小時就把他乖乖地給我帶回來,這時候,他已經是狼狽得連頭也不敢抬了。他這次遠游之後,最倒霉的是,他剛剛一進屋,他的父親就從樓上走下來,好象要出門的樣子,並且在樓梯上踫見了他。他問孩子從哪里來,為什麼我沒有同他在一起。那可憐的孩子真恨不得鑽進一個地洞里去。他的父親很生氣地責備了他一陣,以我也沒有料到的冷淡語氣向他說︰「你想單獨出門,你就一個人走好了,不過,我不願意我家里有一個搗亂的人,所以,你再單獨出去的話,就要當心回不來了。」至于我,我見到他的時候既沒有責備也沒有嘲笑,只是稍微嚴肅一點,因為怕引起他懷疑所有這一切只不過是一場把戲,所以那天我就沒有帶他出去散步。第二天,我很高興地發現,他同我遇到昨天見他孤單單的就拿他開玩笑的那些人,仍然是挺神氣的。大家可以猜想出來,他以後就再沒有嚇唬過我,說他一個人出去,不需要我去帶著他。通過以上的辦法和其他類似的辦法,在我同他相處的短短的時期中,終于使他完全照我的話去做,而且無需我規定他做這個做那個,或者禁止他做這樣或那樣,或者嘮嘮叨叨地向他說一番教訓和鼓勵的話,或者拿無用的功課去麻煩他。並且,不管我怎樣說,他都是挺喜歡的,而在我沉默不語的時候,他反而感到憂慮,因為他知道,其中準有些事情做得不對,而且,他總是要受到這些事情的本身的教訓。不過,現在還是讓我們言歸正傳,回頭來談我們的主題。象這樣在大自然的單獨指導之下繼續不斷地鍛煉,不僅增強了體格,也絲毫沒有使思想因此而遲鈍,反而在我們身上形成兒童時期易于形成的唯一的一種理解能力,而這種理解能力,對任何年齡的人來說都是必須具備的。從鍛煉中,我們學會了怎樣使用我們的體力,知道了我們的身體同周圍的物體的關系,學會了怎樣掌握那些適合于我們的器官使用的自然工具。一直由母親放在房間中帶養大的孩子,連什麼叫重量和阻力都是不知道的,所以竟想去拔動大樹和掀掉岩石,誰比得上他那分傻氣呢?我頭一次離開日內瓦時,想跟著一匹奔馳的馬一起跑;我扔石頭去打離我兩里之遠的薩勒夫山;村中的孩子們都拿我逗著玩,我在他們看來簡直是一個愚人。十八歲的時候,我從物理學上才知道什麼叫杠桿;可是十二歲的農家孩子用起杠桿來卻個個比法蘭西學院第一流的機械師還熟練。小學生在校園中互相學習的知識,比你在課堂上給他們講的東西還有用一百倍。我們來看一看一只貓第一次闖入一間屋子的時候是怎樣做的︰它東瞧西看,留心觀察,用鼻子聞聞味道,一會兒也不停息,只有把各方面都探查清楚之後,才放心去活動。一個初學走路的孩子,第一次進入世界的時候也是這個樣子。所不同的是,雖然孩子和貓都同樣用視覺探查,但孩子除了用視覺之外還使用了大自然給他的手,而貓除了視覺之外,則用大自然賦予它的靈敏的嗅覺。這種稟賦的培養得好或壞,就能使孩子變得靈巧或笨拙,活潑或痴呆,魯莽或謹慎。由于人的最初的自然的運動是觀測他周圍的一切東西,是探查他所見到的每一樣東西中有哪些可以感知的性質同他有關系,因此,他最初進行的研究,可以說是用來保持其生存的實驗物理學,然而,他還沒有把他在這個世界上的地位弄清楚,你就不要他研究這種物理學而去研究一些空論了。當他柔女敕而靈活的器官還能自行適應它們所接觸的物體時,當他的感官尚未受到幻覺的影響而保持純潔時,正好趁此機會鍛煉它們承擔它們固有的任務,正好趁此機會學習認識事物同我們之間可以感覺得到的種種關系。由于所有一切都是通過人的感官而進入人的頭腦的,所以人的最初的理解是一種感性的理解,正是有了這種感性的理解做基礎,理智的理解才得以形成,所以說,我們最初的哲學老師是我們的腳、我們的手和我們的眼楮。用書本來代替這些東西,那就不是在教我們自己推理,而是在教我們利用別人的推理,在教我們老是相信別人的話,而不是自己去學習。要從事一門職業,首先就要有從事那門職業的工具;為了有效地使用這些工具,就必須把它們作得堅固耐用。為了要學會思想,就需要鍛煉我們的四肢、我們的感覺和各種器官,因為它們就是我們的智慧的工具;為了盡量地利用這些工具,就必須使提供這些工具的身體十分強健。所以,人類真正的理解力不僅不是月兌離身體而獨立形成的,而是有了良好的體格才能使人的思想敏銳和正確。為了說明在童年時期把那樣長的一段時間閑著不用究竟有什麼好處,我竟這樣詳細地闡述一番,這在有些人看來,似乎是十分可笑的。「好玩的功課,」也許有人會對我這樣說,「把它們反過來拿給你自己去批評,就可以看出它們全都是誰也用不著學的東西!為什麼把時間浪費在這些不教自會、值不得花氣力和心思去學的課程上呢?有哪一個十二歲的孩子不知道你要你的學生學的那些事情呢?再說,他們當中哪一個又沒有學會他的老師教他的東西呢?」諸位先生,你們弄錯了;我教給我的學生的,是一項需要在很長的時期中刻苦學習才能學會的藝術,而這種藝術,你們的學生準定是學不到的;這項藝術就是保持其無知的狀態,因為任何一個人所有的真實學問歸根到底只是那麼一點點。你們教學生以種種的學問,好極了;可是我,我只是幫他準備能夠用來獲得學問的工具。據說,威尼斯人有一天向一位西班牙使臣大事夸耀聖馬可教堂的珍寶,而這位使臣把桌子下面瞧了一瞧之後,只向他們說了這樣一句恭維的話︰「下面沒有根基。」我每次看見老師夸耀他的學生的學問時,都想拿同樣的話來回答他。所有那些研究過古人生活方式的人都認為,正因為他們有了體育鍛煉,所以才有那樣的體力和智力,使他們和現代的人有明顯的區別。我們從蒙台涅闡述這種看法的語氣就可以看出,他對古人的生活方式是有很深刻的了解的;他曾經再三再四地從各個方面反復談到這一點。在論述一個孩子的教育時,他說︰「為了使他有堅強的心,就需要使他有結實的肌肉;使他養成勞動的習慣,才能使他養成忍受痛苦的習慣;為了使他將來受得住關節月兌落、月復痛和疾病的折磨,就必須使他歷盡體育鍛煉的種種艱苦。」智者洛克、可敬的羅蘭、淵博的弗勒里和迂腐的德•克魯扎斯四人盡管在其他方面彼此的看法不同,然而在多多鍛煉孩子的身體這一點上意見是完全一致的。在他們所教的訓條當中,只有這一條最正確,然而在現在和將來最容易為人們忽視的,也就是這一條。我已經相當詳細地闡述過它的重要性;由于我在這方面所說的理由和方法都不如洛克的書中所說的理由好,不如他所說的方法更切實際,所以我將在大膽地對他所說的理由和方法發表幾點意見以後,再加以論述。在發育中的身體各部分,所穿的衣服應當寬大;絕不能讓衣服妨礙它們的活動和成長,衣服不能太小,不能穿得緊貼著身子或捆什麼帶子。法國式的衣服,成年人穿上已經是挺不舒服和不合衛生了,所以給孩子們穿就特別有害處。體液不流動,循環就受到阻礙,在停滯不動中它就會變得陳腐,同時,由于坐著不動的生活使休息的時間增多,因而使它更加易于敗壞,產生壞血病,患這種病的人在我們當中一天天加多,但古代的人幾乎還不知道這種病的病狀是什麼樣子哩,因為他們穿衣和生活的方式保護了他們不受這種疾病的侵害。騎士服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不舒服的感覺,因為這種服裝雖少給孩子捆了幾根帶子,但要把他全身都扎得緊緊的。最好的辦法是,讓他們多穿袍子,能穿到幾歲就穿到幾歲,然後再給他們穿非常肥大的衣服,千萬不要用衣服去顯示他們的身材,因為這樣做,反而會使他們變成畸形的人。他們身體和精神上的缺陷,差不多都是由同樣的原因造成的,那就是你想提早使他們成為大人。有些顏色很鮮艷,有些顏色很暗淡;前一種顏色最適合于孩子們的興趣,也最適合于配在他們的身上,我不明白人們在這方面為什麼沒有想到這樣自然的配法;從孩子們只因某種衣料很華麗就選用它的時候起,他們的心就已經是趨向奢侈,趨向荒謬的時尚了;這種愛好,可以肯定地說,不是由他們自己產生的。我不知道要怎樣闡明衣服的選擇和這種選擇的動機對教育有多大的影響。不僅是一味溺愛的母親答應給孩子們一些裝飾,作為給他們的獎勵,而且還有一些糊涂的老師竟威脅他們的學生說,要拿粗布做的簡樸的衣服給他們穿,以此作為給他們的一種懲罰︰「如果你不好好學習,如果你不好好保護你的衣服,我就要叫你穿得象一個農家的孩子似的。」這無異乎是告訴他們說︰「你要知道,人是全靠衣服的,所以你的價值就在于你那身衣服。」對青年人進行這樣的教育,致使他們只重裝飾,只憑外表論人的長短,這又有什麼奇怪呢?如果我要使一個這樣嬌縱壞了的孩子有所醒悟的話,我就要使他覺得他最華貴的衣服是最不舒服的,穿在身上總不痛快,總是緊繃繃的,總受到種種的拘束;我將使他在漂亮的服裝下面失去他的自由和快樂︰如果他想同衣著簡樸的孩子們一塊兒玩,那些孩子就馬上會停止玩耍,一哄而散的。最後,我將利用他的浮華使他感到這樣煩惱,這樣飽受其苦,這樣被自己的華麗衣服所奴役,以至把那些衣服看成是他生活中的枷鎖,使他在看到最黑暗的地牢時也不像在看到人們給他準備穿華麗的衣服時那樣害怕。只要一個孩子還沒有為我們的偏見所束縛,他的頭一個願望必然是想生活得愉快和自由;最簡樸和寬敞的衣服,最使他不受拘束的衣服,在他看來才是最珍貴的。有些人的身體習慣于動,有些人的身體習慣于靜。習慣于靜的人,其體液的流動很均勻,所以應當保護身體不受空氣變化的影響;習慣于動的人,其身體是在繼續不斷地由動到靜、受熱受寒,所以應當使身體習慣于空氣的變化。因此,居家不動的人應當隨時都穿得暖暖的,以便使身體所受的溫度始終一致,一年四季和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差不多是一樣的。反之,經常走來走去,時而遇風,時而遇雨,時而曬太陽,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戶外活動的人,應當常常穿得單薄些,以便習慣于空氣和溫度的種種變化,而不至于感到不舒服。我奉勸這兩種人都不要按季節去變換衣服,我的愛彌兒將來也是要堅持這種做法的;我這樣說,意思並不是叫他夏天也象不動的人那樣穿冬天的衣服,而是說,他要象勞動的人那樣在冬天穿夏天的衣服。牛頓爵士一生都保持了這種冬天穿夏天衣服的習慣,而他是活了八十歲的。不論什麼季節,孩子頭上戴的東西要少,甚至不戴任何東西。古代的埃及人,頭上總是光光的;至于波斯人,從前頭上是戴厚帽子,現在則纏厚頭巾,據沙丹說,這是因為那個國家的氣候使他們必須用這種東西。我在另外一個地方也談到希羅多德在一個戰場上看出了波斯人的頭和埃及人的頭是大有差別的。由于我們必須使頭骨長得很堅硬和緊密,而不是那樣脆弱和稀松,才能更好地保護腦子,使它不僅能夠抵抗外傷,而且還能抵抗寒熱和空氣的影響,所以要使你的孩子養成習慣,無論冬天或夏天,白天或黑夜,都光著他們的頭。為了保持清潔和使頭發不亂,你在夜間可以給他戴一種縷空的薄小帽,這種小帽很象巴斯克人用來籠頭發的網子。我知道,大多數母親都覺得沙丹所講的話很對,而不以我講的道理為然,因為她們以為到處的氣候都同波斯的氣候是一樣的;可是我,我並沒有打算把我的歐洲學生變成一個亞洲人。一般地說,我們給小孩子穿的衣服都太多,尤其是在幼童時候穿的衣服更多。其實,我們應該使他們受得住冷而不是受得住熱︰如果使他們從小就習慣于寒冷,即使遇到大冷天他們也不會有什麼不舒服的感覺;反之,他們皮膚的縴維這時候還太女敕弱,太易于發汗,所以熱到極點時將不可避免地使他們耗盡精力的。還須提到的是,在8月間死的孩子比其他任何一個月死的孩子都多。此外,把北方的人和南方的人加以比較,就可看出,受得住酷冷的人比受得住酷熱的人長得健壯,這種情形,似乎是很常見的。但是,當孩子越長越大,肌肉越長越結實的時候,就應當使他們慢慢地曬慣太陽︰使他們所曬的陽光逐步逐步地強烈,就可使他們將來能夠毫無危險地忍受熱帶的酷暑。洛克正在給我們談到許多勇敢而合理的辦法時,我們怎麼也料想不到,象他那樣謹嚴的思想家忽而又說起矛盾的話來了。同樣是這個人,一方面主張孩子們在夏天用冰冷的水洗澡,但另一方面卻不贊同孩子們在發熱時喝涼水或躺在潮濕的地方。既然他希望孩子們的鞋子時常都是濕漬漬的,怎麼在孩子們發熱的時候反倒認為它們應該少沾水呢?他既然以手來推論腳,以臉來推論身子,我們就不能以腳來推論身子嗎?我將告訴他說︰「如果你希望一個人全身很象臉部那樣健康,為什麼要責備我希望他全身都象腳那樣健康呢?」為了不讓孩子在發熱的時候喝水,他說應該鍛煉他們在喝水以前先吃一塊面包。當孩子口渴的時候,卻拿吃的東西給他,這種做法也真是奇怪;反過來,當他肚子餓了的時候,那就應該拿水給他喝了。我絕不相信我們起初的食欲是這樣的錯亂,以至我們不受點危險,就不能滿足它們。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則人類在不知道怎樣保護自己以前,老早就被毀滅過一百次了。每當愛彌兒渴了的時候,我就叫人給他水喝;我希望給他喝的是清水,水里不加任何東西,甚至連熱都不熱一下,即使他汗流浹背,即使是任隆冬,都要這樣。我唯一要提請注意的,是必須分別水的性質。如果是河水,則從河里取來的時候馬上就給他喝;如果是泉水,就必須在空氣中放一會兒以後才給他喝。在夏天,河水是熱的,而泉水則不同,它沒有接觸空氣,所以要等到它達到空氣的溫度時才給他喝。反之,在冬天,泉水就溫度來說不象河水那樣寒冷。不過,在冬天出汗,特別是在戶外出汗,那是不自然的,也是很少見的,因為冷空氣不斷地襲擊皮膚,所以把汗水都堵在體內,使毛孔閉塞不讓它自由地發散出來。我不贊成愛彌兒在冬天的時候靠近暖暖的火爐做運動,我要他到戶外去,到田野去,到冰雪中去鍛煉。只要他因為做雪球和扔雪球而感到口渴的時候,就給他水喝,讓他喝完以後又繼續去玩,我們用不著擔心他出什麼毛病。如果因為做其他運動而出汗和感到口渴的話,就給他喝涼水,即使在這樣的冷天也喝涼水。我們只須把他緩步帶到稍遠的地方去取水就行了。我們使他這樣受點冷,在他走到那里時,他身上已經是相當涼爽,所以喝了水也不會有危險。最要緊的是,我們采取這些小心預防的辦法時,不要讓他看出來了。我寧可讓他有時候生點兒病,也不願意他老是一心惦著他的健康。孩子們睡眠的時間要長,因為他們運動的時候特別多。睡眠可以補償運動造成的消耗,這兩者同樣是孩子們所需要的。夜里是休息的時間,這是大自然所規定的。恆古不移的是,當太陽西沉,我們在萬籟俱靜不再感到有陽光照熱的空氣時,睡得更香甜。所以,養成日出而起,日落而眠的習慣,是最有益于健康的。由此可見,在鄉間,人和動物一般在冬天都比夏天需要睡更多的時間。可是,城市生活就沒有那樣單純、那樣自然,能免于事物的紛擾和動亂,使人習慣于這種始終不變的起居時間,以至使他覺得必須照這個習慣去做。毫無疑問,人是應當服從法則的,但最重要的法則是,能夠在有所需要的時候可以毫無危險地打破法則。因此,切不可沒頭沒腦地讓你的學生那樣安安靜靜不受一點兒打擾地一直睡下去,以至使他的體質變軟弱了。開頭不要去麻煩他,讓他服從自然的法則;但是,不能忘記的是,處在我們的環境中,應當使他擺月兌這個法則;使他能夠睡得晚,起得早,突然醒來,站一個晚上也不至于感到不舒服。只要我們趁早就這樣做,而且把做的時間一步一步地慢慢加多,就可以使他的體質能夠適應這些情況,然而,同樣是這些情況,等他已經長大以後才突然遇到的話,就必然會把他的身體弄垮的。重要的是,開頭就要習慣于在不好的地方也能睡覺,這是以後不怕遇到壞床的辦法。一般地說,艱苦的生活一經變成了習慣,就會使愉快的感覺大為增加,而舒適的生活將來是會帶來無限的煩惱的。太嬌弱的人只有在軟床上才睡得著,而在木板上睡慣了的人,是哪里都能入睡的︰一躺下就入睡的人,是不怕硬床的。一張軟床,人睡在上面就淹沒在鴨絨被或鳧絨被里,因此可以說它把人的身子加以熔化和融解了。腰部蓋得太熱就發燒。因此常常患結石癥或其他的毛病,而且必然使人的體質虛弱,百病叢生。可以使人睡得很香的床,就是最好的床。你們看,愛彌兒和我預備在白天睡的床就是這個樣子。我們不需要你叫波斯奴僕來給我們收拾床鋪,我們在種地的時候就把被褥理好了。我從經驗中知道,當一個孩子身體健康的時候,我們差不多可以隨心所欲地叫他睡和叫他醒。當孩子躺在床上嘰哩呱啦地說得保姆感到厭煩的時候,她就對他說︰「你睡吧」;這正如他在生病的時候對他說︰「你快好吧」。真正能夠使孩子入睡的辦法,是讓他自己感到厭倦。你要多說話,說得他不得不閉著嘴巴,一會兒就睡了。嘮嘮叨叨的訓教法有時候也有些用處,搖他的小床還不如向他說教有效,不過,你在夜間可以用這種麻醉劑,但在白天就千萬不要用它。我有時候叫醒愛彌兒,其目的不是怕他貪睡,而是使他對什麼都能習慣,甚至對突然被人叫醒也能習慣。此外,如果我不能做到一言不發也能隨心所欲地使他自己醒來和自己起床,那就說明我是不稱職的。如果他睡得不夠,我就使他覺得這是為了等待那令人心煩的翌日的清晨,使他自己也把這可以用來睡眠的時間看作是加以利用了;如果他睡得太多,我在他醒來的時候就拿一件他喜歡的東西給他玩。如果我想要他在一定的時候醒來,我就向他說︰「明天六點鐘的時候,我要去釣魚,到某個地方去遠足,你去不去?」他答應說要去,並且請求我叫醒他。我答應或不答應叫他,這要看我的需要而定;如果他醒得太晚,他就發現我已經走了。如果他不很快學會自己醒來的話,是一定要吃虧的。此外,如果真有(其實很少有)哪一個懶孩子確實是懶得要命的話,就絕不能听任他這種傾向發展下去,否則他就會變得十分遲鈍;我們應當給他一些鼓勵,使他醒悟過來。我們應當了解,問題不在于怎樣用強力迫使他進行活動,而是要使他產生某種**,從而促使他去進行活動;這種**,如果在自然的秩序中善加選擇的話,就可使我們達到一舉兩得的目的。我想,無論什麼事情,只要我們用一點巧妙的辦法,就既可以使孩子們對它發生興趣,甚至對它發生熱愛,又不至于使他們產生虛浮、競爭和妒嫉的心理。他們的活潑的性情,他們的模仿心,就足以使他們做到這一點,特別是他們有快樂的天性,所以對做到這一點是很有把握的,然而迄今還沒有一個教師曾經想到過利用這種工具咧。無論做任何游戲,只要我們能夠使他們相信那不過是一場游戲,他們就會毫無怨言,甚至還會笑嬉嬉地忍受其中的痛苦的,然而,如果不這樣做,他們也許就會痛得淚流滿面的。挨餓、挨打、挨燙以及把身體弄得精疲力竭,這在野蠻人的孩子們看來都是很有樂趣的;這就證明了痛苦本身也是一種調料,能夠消除其中的苦味;但是,這並不是說所有的教師都要能夠配制這種調料,也不是說所有的學生在嘗到這種滋味的時候都不要表示出一點愁眉苦臉的樣子。你看,如果我一不小心的話,又會談到例外的事情上去的。人要是懼怕痛苦,懼怕種種疾病,懼怕不測的事件,懼怕生命的危險和死亡,他就會什麼也不能忍受的;所以,我們愈是使人熟悉這些觀念,就愈能醫治他心中縈繞的不安的感覺,這種感覺,使他有痛苦而沒有忍受痛苦的耐心;我們愈是使他受慣他時常都可能遭受的痛苦,則他就能象蒙台涅所說的,愈不覺得那些痛苦有什麼奇怪,同時,他也愈能使他的心靈堅毅而不可征服;他的身體就是盔甲,能抵擋一切向他射來的弩箭。縱然死亡即將來臨,那也不等于就是死了,因此,他將覺得死也不過是如此而已;可以說他是不死的;他要麼就是活,要麼就是死,絕不會是不死不活的樣子。正是他,才是蒙台涅在談到一個摩洛哥王子時所說的在死以前比誰都盡情地活過的人。所以,堅韌不拔也象其他的美德一樣,是孩童時期應該學習的東西;但是,我們不應該僅僅教他們知道這種美德的名稱,而應該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體會到它們的美的時候去學習它們。不過,既然是談到死亡問題,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天花給我們的學生帶來的危險呢?我們在幼兒時期給他種痘呢還是等他自然而然地得天花?第一個辦法是比較符合我們的實踐的,可以保證生命不在最珍貴的年歲遭到犧牲,而只是在生命不是那麼珍貴的時候冒一下危險,如果我們所謂的危險就是指經過妥善處理的種痘的話。第二個辦法更符合我們總的原則,即︰在任何事情上都讓大自然按它最喜歡的辦法去照顧孩子,因為人一旦去干預它的做法,它馬上就會放手不管的。自然人是隨時都可種痘的,我們應該讓這位老師給他種,因為它選擇的時機比我們選擇的時機好。不要因此就得出結論說我認為種痘不好,因為,我不要我的學生種痘,所根據的理由是不適用于你的學生的。你的教育方法將使他們在天花襲擊他們的時候無法逃月兌一場天花;如果你讓天花猝然降臨在他們身上的話,他們也許將因此而喪失生命的。我發現,有些地方的人愈是需要種痘,愈是拒絕種痘;其道理是很容易明白的。因此,我不打算論述愛彌兒的種痘問題。他種痘還是不種痘,這要看時間、地點和情況而定;種和不種,對他來說沒有什麼不同。如果要人為地使他得天花,我們就可以預先了解他的痛苦,這也有幾分好處;如果讓他自然而然地得天花,那我們就可以替他免掉醫生的折磨,這好處就更大了。名門巨戶之家的教育,只是在于使接受這種教育的人與眾不同,所以它總是選擇最花錢的科目教,而不願意教最普通的科目,即使最普通的科目最有用處也不教。因此,在百般照料之下成長起來的年輕人全部要學騎馬,其原因是由于這是很花錢的;可是,他們當中幾乎沒有一個人學過游泳,因為學游泳一個錢也不用花,而且一個工匠也能游得比誰都不差。一個旅行家雖然沒有研究過騎馬的學問,也會騎馬,也會騎著馬任意馳騁;但在水里你不會游泳就要淹死,而你不去學游泳,你就一點也不會游。再說,在艱難的生活中,我們並不是非騎馬不可的,相反地,誰也不敢肯定他能避免時時刻刻都可能遭遇的危險。將來,愛彌兒在水里也能象在陸地上一樣的生活。要使他在一切環境中都能生活!如果一個人能夠在空中學飛的話,我就要使他變成一只鷹;如果能夠受得住火燒的話,我就要使他成為一條火蛇。有人擔心孩子在學游泳的時候會淹死。不管他是在學游泳的時候淹死的,還是因為沒有學過游泳而淹死的,都是你的錯。只因一時的自負,我們做事才那樣鹵莽;在沒有人看著的時候,我們是不至于一味蠻干的。愛彌爾即使在全世界的人都看著他的時候,他也不會那樣輕率地干什麼事情的。由于練習不是去冒險,所以他將在他爸爸的莊園的小河中學習橫渡赫勒斯滂海峽;不過,為了學會在遇到危險的時候不至于弄得手忙腳亂,所以也應當使他常常遇到一些危險;這是我剛才談到的學習中的一個很重要的部分。此外,由于我隨時都注意按照他的體力預先決定他遇到的危險程度,而且還經常親自同他一塊渡過危險,所以,當我按照保護我自己的生存的辦法,制定了保護他的生存的辦法時,我就不怕他會冒冒失失地去干的。一個小孩子沒有大人那樣高大,也沒有大人那樣的體力和智力;但是他不論看和听都完全同大人一樣的清楚,或者是差不多的;他的味覺雖然不象大人那樣靈敏,但也是很好的,也能分辨味道,雖然他不象大人那樣貪圖味道。在我們身上首先成熟的官能是感官,因此,應該首先鍛煉的是感官;然而,唯獨為人們所遺忘的,而且最易于為人們所忽略的,也是感官。鍛煉感官,並不僅僅是使用感官,而是要通過它們學習正確的判斷,也就是說要學會怎樣去感受;因為我們只有經過學習之後,才懂得應該怎樣模、怎樣看和怎樣听。有一些運動純粹是自然的和機械的,可以用來增強體質,但不能促使我們去進行判斷,這些運動是︰游泳、跑、跳、抽陀螺和扔石頭;所有這些運動都是很有意義的,但是,我們是不是只有兩只胳臂和兩條腿呢?我們不是有眼楮和耳朵嗎?難道說這些器官對手和腳的使用毫無幫助嗎?所以,不只是要鍛煉體力,而且要鍛煉所有一切指揮體力的感官;要使每一種感官都各盡其用,要用這個感官獲得的印象去核實另一個感官獲得的印象。要學會測量、計算、稱重和比較。只有在估計過阻力之後,才使用我們的力氣;任何時候都要事先估計一下效果,然後才決定采用什麼方法。要告訴孩子,在使用體力時,不要使用得不夠,也不要使用得太多。如果你使他養成習慣,對自己的一切動作都預先想一想它的效果,並且按自己的經驗糾正錯誤,那麼,他活動的時間愈多,他就愈變得聰明,這一點難道還不明白嗎?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愛彌兒最新章節 | 愛彌兒全文閱讀 | 愛彌兒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