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彌兒 第六節

作者 ︰ 盧梭

/書籍可以打開心靈的窗戶,書籍是人類的最好朋友,閱讀讓您開闊眼界,開拓思維,精彩的圖書可以啟迪智慧,讓成為您的好朋友吧!/

第六節以上是講得夠詳細了,但說到對這篇寓言的全部思想進行分析,並且把這些思想當中的每一個思想所依據的基本觀念歸納出來,這還是不夠的。不過,誰又覺得需要這樣分析給年輕的人听呢?我們當中沒有哪一個人講哲學竟會講到把自己當成了小孩子。所以,我們現在就接著談它的寓意。我要問一下,對六歲的孩子來說,是不是需要告訴他們有些人為了自己的利益就吹牛拍馬或撒謊騙人?我們至多只能告訴他們說,拿小孩子逗著玩或暗中嘲笑他們傻里傻氣的人,確實是有的;但是,一塊女乃酪就把整個事情弄糟了,因為你不是在教他們怎樣把自己的女乃酪緊緊地含在嘴里,而是教他們怎樣想辦法把別人嘴里的女乃酪汁出來。這里,我又提出了我的第二個怪論;而且,這個怪論的重要性是不亞于前一個怪論的。只要你長期同曾經學過寓言的孩子在一起,你就可以發現,當他們有機會把所學的寓言拿來應用時,他們的所作所為差不多同寓言作者的意圖完全是相反的;對于你想糾正或防止的缺點,他們不僅滿不在乎,而且還偏偏喜歡為非作惡,以便從別人的缺點中得到好處。在前面所講的那個寓言中,他們一方面嘲笑烏鴉,而另一方面卻非常地喜歡狐狸;在第二個寓言中,你以為他們會拿蟬來做學習的榜樣;不,他們選擇的榜樣是螞蟻。誰也不喜歡喪失自己的體面,他們想擔任漂亮的角色;這是自愛的選擇,這是很自然的選擇。但對孩子們來說,就是多麼可怕的教育啊!在一切怪物中,最可惡的怪物莫過于一個又慳吝又心狠的小孩子,他既能料到別人會問他要什麼東西,而且也懂得什麼東西應該拒絕拿給別人。螞蟻更厲害,它甚至教他在拒絕的時候還要把人罵一頓。在所有的寓言中,獅子通常是一個最顯要的角色,孩子在學了這些寓言之後,就想做獅子;當他主持分什麼東西的時候,他就會學獅子千方百計地把所有的東西都據為己有。但是,當他學到蚋把獅子搞垮的時候,他的想法就不同了,他就不願意做獅子而願意做蚋了。他將來要學它在不敢明目張膽地攻擊別人時,就把他叮死。學了《瘦狼和肥狗》這個寓言後,孩子們不僅不象你所想象那樣把它作為一種謙遜的教訓,反而認為這個寓言是在教人放肆。我永遠不能忘記的是,我曾經看見過有人拿這個寓言來折磨一個小女孩,想用這個寓言教她乖乖地听大人的話,結果使那個女孩子很傷心地哭了一場。起初大家都不清楚她為什麼會哭,到最後才明白了她哭的原因。原來,這個可憐的女孩子受人的束縛已經受夠了,她覺得她脖子上的皮都被鎖鏈磨破了,她哭她不是一只狼。所以,第一個寓言的寓意在孩子們看來是教人卑鄙奉承,第二個寓言的寓意是教人殘忍無情,第三個寓言的寓意是教人做事不公正,第四個寓言的寓意是教人嘲笑諷刺,第五個寓言的寓意是教人不服管束。最後這個寓言,對我的學生來說固然是用不著,但是更不宜于用來教你的學生。當你拿一些自相矛盾的寓意教他們的時候,你想你這番苦心將得到什麼樣的結果呢?不過,所有這些寓意在我看來固然是構成了反對寓言的理由,然而在你看來也可能恰恰是它們應該得到保存的原因。社會中需要有一種口頭的教訓,也需要有一種行動的教訓,而這兩種教訓是截然不同的。前者見之于一問一答地教訓一陣就算了事的問答教義;後者則見之于拉•封登給孩子們寫的寓言和給母親們寫的故事。同一個作者把這兩者都教訓了。拉•封登先生,讓我們商量一個兩全的辦法。我,我本人答應選讀你的書,而且很喜歡你,要從你的寓言中受到教益,因為我相信我不至于誤解它們的目的;至于我的學生,請允許我一個寓言也不讓他去學;如果你要我叫他去學,那你就首先要給我證明盡管那些寓言中的事物有四分之一是他不懂的,但他學了還是對他有好處;證明他學習他可能懂得的寓言時不會誤解它們的意思,證明他學了以後不僅不會上人家的當,而且還不學歹人的樣子。我這樣使孩子們擺月兌了種種的功課,從而就替他們消除了使他們最感痛苦的原因︰讀書。讀書是孩子們在兒童時期遇到的災難,而你卻單單要他們在讀書中消磨他們的時間。愛彌兒長到十二歲還不大知道什麼叫書。也許有人說︰「至少他應該識識字呀。」我同意這種說法;當讀書對他有用處的時候,他是應當識字的;不過到現在為止,讀書除了使他感到厭煩以外,是沒有其他好處的。如果你不勉強孩子們照你們的話去做,他們就不會去學那些在現時對他們既無趣味也無用處的東西;否則,有什麼動機可以促使他們去學呢?對不在眼前的人講話和听他們講話,以及不經過中間的媒介而把我們的感情、意志和希望遠遠地傳達給他們,是一種藝術,這種藝術的用處是各種年齡的人都可以感覺得到的。是什麼奇怪的原因使這樣一種如此有用和如此有趣的藝術變成了孩子的一項刑罰呢?那是因為你采取了強迫的方法叫他去學它,是因為你硬要他把它用之于他不了解的事物。一個孩子不論多麼好奇也不可能好奇到自己去練習使用你拿來折磨他的這個工具;但是,只要你能夠用這個工具去增進他的快樂,即使你不許可他用,他也是馬上要去用它的。人們在煞費苦心地尋找教讀書識字的最好辦法,有些人發明了單字拼讀片和字卡,有些人把一個孩子的房間變成了印刷廠。洛克則主張用字骰教孩子們學習識字。這豈不是找到了一個最好的辦法嗎?真是可憐!其實有一個辦法倒是比以上的辦法都更為可靠的,但這個辦法一直被人們所遺忘了︰這個辦法就是促使孩子們有學習的**。你使孩子們先有這個**,然後把你那些字卡和字骰都通通拿開,這時候,隨你用什麼方法去教都可以把他們教得很好的。現實的利益才是最大的動力,才是使人走得又穩又遠的唯一的動力。愛彌兒有時候接到他的父親、母親或親戚朋友的請柬,請他去赴宴、游覽、劃船或看戲。這些請柬只有短短的幾句話,意思寫得很清楚,字也寫得很好看。他需要找一個人來念給他听,可是這樣的人不是到時候找不著,就是找著了也象孩子昨天對他那樣慢吞吞地答應他。這樣一來,事情過去了,時間也過去了。最後才把請柬念給他听,可是已經太遲了。唉!要是自己能識字就好啦!他又接到一些請柬,上面的話多麼簡單!談的事情多麼有趣!他很想明白那些話的意思;他有時候找得到人幫忙,有時候又踫釘子。他自己盡量地試一試,終于把請柬上的話明白了一半︰請他明天去吃女乃油……可是還弄不清楚在什麼地方和哪些人一起吃……費了多大的勁才把剩余的幾個字識出來啦!我不認為愛彌兒是需要用什麼寫字桌的。我現在給不給他講怎樣寫字呢?不,我是不好意思在一部論述教育的著作中拿這些瑣瑣碎碎的小事情消遣的。我只補充一句話,而這句話是可以作為一個重要的準則的,那就是︰一般地說,你不急于達到什麼目的,反而可以很有把握和十分迅速地達到那個目的。我幾乎可以肯定地說,愛彌兒不到十歲就能完全學會讀書和寫字,其原因恰恰是由于我對他十五歲以前能不能讀書識字一事是很不重視的;但是,我還是寧可讓他一個字也不識,而不願他為了學到這一些學問就把其他有用的東西都犧牲了,因為,當他根本不喜歡讀書的時候,讀書對他有什麼用處!「應當特別注意的是,不可使還不喜歡讀書學習的學生對讀書發生厭惡的心情,不可使他嘗到讀書的苦味,以免他過了青年時期還覺得讀書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我愈是堅持我這種听其自由不加管束的辦法,我覺得人們將愈強烈地反對。如果你的學生從你那里學不到什麼東西,他就會向別人去學習的。如果你不用真理去滌除謬誤,他就會學到許多邪說。你耽心他將產生的那些偏見,正是他周圍的人灌輸給他的;它們將通過他所有的感官進入他的心,敗壞他尚未成熟的理性;他長期不用而陷入麻木狀態的心靈也將沉溺于物質的享受。在兒童時期沒有養成思想的習慣,將使他從此以後一生都沒有思想的能力。我覺得,要回答人們反對我的論點,是非常容易的,不過,為什麼老是去回答反對我的人呢?如果我的方法能自行回答那些反對的意見,可見它就是一個好方法;如果它不能回答,可見它就沒有一點價值。所以我還是接著談下去。如果你按照我所擬的計劃,采取同成規老套截然相反的辦法,如果你不使你的學生的心靈向往于遙遠的未來,如果你不一再地使他迷惘于其他的地方、其他的風土、其他的世紀和天涯海角及天堂,而是專心致志地使他按他自己的能力生活,使他注意同他有直接關系的事物,那麼,你就可以發現他是能夠進行觀察、記憶和推理的;這是自然的次序。有感覺的生物一活躍起來的時候,它就可以獲得同他的體力相適應的辨別能力;只有在保持自身生存所需要的體力以外還有多余的體力時,才適于把這種可以做其他用途的體力用來發展它的思考能力。所以,如果你想培養你的學生的智慧,就應當先培養他的智慧所支配的體力。不斷地鍛煉他的身體,使他健壯起來,以便他長得既聰慧又有理性,能干活,能辦事,能跑,能叫,能不停地活動,能憑他的精力做人,能憑他的理性做人。如果老是由你去指點他,老是由你告訴他「來呀,去呀,休息呀,做這個,不做那個呀,」結果,你用這個方法的確是會使他變成一個傻子的。如果你的頭腦常常去指揮他的手,那麼,他自己的頭腦就會變得沒有用處。你必須記得我們的條約,如果你是一個迂腐的先生,就請你別看我這本書好了。有些人以為身體的鍛煉有害于思想的運用,好象這兩個活動不應該同時進行,好象這個活動不能老是去指導那個活動,這種錯誤的看法真是叫人又好氣又好笑!有兩種人的身體是在繼續不斷地鍛煉著的,而這兩種人,對心靈的培養當然都很少注意,這兩種人就是農民和野蠻人。前者是很健壯、鹵魯和笨拙的,而後者的感覺敏銳和心思細致是人人都知道的;一般地說,農民是最遲鈍不過的人,而野蠻人則是最狡黠不過的人。這種差別從何產生的呢?這是由于農民總是別人叫他怎麼樣做,他就怎麼樣做;或者他看見他父親做什麼,他就做什麼;或者他自己小時候做哪些事,以後也就一直做那些事,每天都是那麼一套,從無變化;他一生差不多都是象機械似的,做的總是那些事情,在他身上,習慣和服從代替了理性。至于野蠻人,情況就不同了,他們不定居于一個地方,沒有規定要辦的事情,不服從任何一個人,除了自己的意志以外,就沒有其他的法律;他對他生活中的每一個行動都不得不加以考慮,他不事先斟酌一下結果,他就一動也不動,一步也不走。這樣,他的身體愈活動,他的心思也就愈靈敏;他的體力和智力同時成長,互相增益。博學的老師,讓我們看一下,在我們的兩個學生當中哪一個象野蠻人,哪一個象農民。你的學生事事都听命于一個成天教訓他的權威,所以,別人說什麼他才做什麼,他肚子餓了不敢吃東西,心里高興不敢笑,心里悲傷不敢哭,伸了這只手就不敢換那只手,你說什麼地方可以去,他的腳才敢到什麼地方;不久以後,他連呼吸也要照你的規定呼吸了。當你事事都在替他著想的時候,他還動什麼腦筋呢?既然可以依靠你的深謀遠慮,他何必事先考慮呢?他看見你在照顧他的生命和幸福,他就覺得自己用不著操什麼心;他的判斷依賴于你的判斷,凡是你未曾禁止過他做的事情,他就放心去做,因為他知道做了之後不會出亂子。他知道你會替他觀看天色,他無需去猜是下雨還是不下雨。他既然放心你不會讓他錯過吃飯的時間,他又為什麼要計劃散多久的步?只要你不制止他吃,他就吃;只要你一制止,他就不吃;他不听他的胃的話,而听你的話。所以,你徒然使他的身體呆笨,而沒有使他的心思靈活。而且,由于你叫他把僅有的一點理解力用之于對他沒有用處的事物,結果反而損害了理智在他心目中的價值。由于他未發現過理智對他有什麼好處,所以他終于認為它是一無用處的。更糟糕的是,他一弄錯了,就要被你抓著把柄,而他被抓著的次數是如此之多,以至他心中滿不在乎,不再驚呀了。你認為你的學生也很機靈,也能用我在前面所講的那種風度同婦女們聊天;但是,一遇到必須犧牲個人,必須在某種困難的情況下拿出主張的時候,你將發現,他比最笨拙的農民的兒子還愚蠢一百倍。至于我的學生,或者說得更確切一點,自然的學生,他從小就鍛煉自己盡可能地依靠自己,所以沒有經常去求助他人的習慣,更不善于向他人炫耀自己的學問。不僅如此,他對所有一切同他有直接關系的事物都要進行判斷,考慮其後果和分析它的道理。他不夸夸其談,他要實際行動;他對世上的事情是一無所知,但是他非常懂得他應該做的是哪些事情。由于他經常不斷地在活動,所以他不能不對事物進行仔細的觀察,好好地考慮其影響;他從小就獲得了許多的經驗,他的經驗是取之于自然而不是取之于人;正因他不知道教育的意圖,他所受的教育愈能發揮良好的效果。這樣,他的身體和頭腦同時都得到了鍛煉。他始終是按照他自己的思想而不是按照別人的思想進行活動的,所以他能不斷地把身體和頭腦的作用結合起來;他的身體愈健壯,他就變得愈加聰明和愈有見識。這個方法可以使他將來獲得一般人認為不能同時具有的東西,獲得大多數偉大的人物都具有的智力和體力,獲得哲人的理解力和力士的精力。年輕的老師,我勸你采取的方法,在你看來是難以實施的,那就是︰不按照成規來管教你的學生,要放任無為才能一切有為。我承認,這個辦法不適合于你的年齡,而且在開始的時候既不能顯示你的才華,也不能提高你在他們父親的心目中的身價,但這是唯一能夠取得成功的方法。如果你不首先培養活潑的兒童,你就絕不能教出聰明的人來。這是斯巴達人的教育方法,他們在開頭並不是教孩子們去啃書本,而是教他們去掠奪他們的食物。斯巴達人到長大的時候是不是因此就非常的愚魯呢?誰不知道他們說話有力,巧于辯駁?他們戰無不勝,在各種各樣的戰爭中把敵人都打得落花流水;賣弄嘴舌的雅典人既害怕同他們說話,也害怕同他們打架。采取規規矩矩的教育方法,老師發號施令,以為這樣就管住了孩子;然而實際上是孩子在管老師。他利用你強迫他做的事情,反過來要你做他所喜歡的事情,他非常清楚,他勤勤懇懇地用一個小時的功,你就要順他八天的心意。你每時每刻都要同他講條件。這些條件,你是按照你的方式提出來的,而他卻按照他的方式去實行,因此總是有利于他的荒唐的行為的,特別是當你笨頭笨腦地把他無論是否履行諾言都準可達到的要求訂在條約中的時候,更是便利于他去胡鬧。一般地說,小孩子了解老師的心,比老師了解孩子的心還要透澈。這是不足為怪的,因為,一個自由自在的孩子既能用他的機智保衛他的生存,他當然要把他所有的機智用來擺月兌暴君的鎖鏈,奪回他天賦的自由;反之,老師是不會去窺探孩子的心的,因為他沒有任何切身的利益促使他這樣做,所以他有時候覺得讓他偷懶或瞎鬧一陣反而對自己有好處。采取一個同上述辦法完全相反的做法去教導你的學生,讓他常常認為是他在作主,而實則始終是你在作主。在一切束縛人的辦法當中,再沒有比僅僅保護自由的外表這種辦法更周密的了,這樣做,甚至把他的意志也俘虜了。可憐的孩子,他什麼都不知道,什麼都不會,什麼都不懂,豈不是可以由你任意擺布嗎?由于你同他的關系,你不是可以隨便調度他周圍的一切嗎?你這位做老師的人,豈不是要怎樣影響他就可以怎樣影響他嗎?他的工作和游戲,他的快樂和痛苦豈不是在他不知不覺中全都掌握在你的手里嗎?當然,他可以做他想做的事情,但實際上是你希望他那樣做,他才那樣做;他每行動一步,你都能早有預料,他一張口,你就知道他要說什麼話了。這樣一來,他就可以專心去搞他那樣年齡的人所需要的體格鍛煉,同時還不至于使他的心思變得遲鈍。這樣一來,你將發現,他不僅不想方設法地逃避那使他煩惱不堪的管束,而且還盡量從最好的方面去利用他周圍的一切取得他當前的幸福;這樣一來,你將驚奇地看到,他為了把可以獲得的東西佔為己有,為了不要人家的指點而真正享用那些東西,他所想的辦法是多麼巧妙。你這樣讓他自己支配他的意志,就絕不會養成他乖戾的性情。由于他做的都是適合于他做的事情,所以不久以後他就能做他應當做的事情;盡管他的身體在繼續不斷地運動,然而一旦涉及到他現實的利益,你就會看到他將盡量地發揮他的理智,而且發揮的方式遠遠比單純地憑空研究還好得多。這樣一來,由于他看見你並不存心為難他,由于他沒有什麼不相信你的,沒有什麼要隱瞞你的,所以他就絕不會欺騙你,絕不會向你撒謊;他將毫無畏懼地顯示他本來的面目;你可以從容地觀察他,利用他周圍的事物對他進行培養,從而不至于使他不想接受你的教育。他再也不會帶著猜疑的目光窺探你的心情,看到你做錯了事情也不會暗中笑你。這是很麻煩的事情,我們要加以預防。正如我曾經說過的,孩子們最留心的事情之一,就是要發現管束他們的人的弱點。這種傾向往往使他們做出一些玩皮的事情,然而這種傾向的產生,不是由于他們有玩皮的天性,而是由于他們需要逃避那壓制他們的權威。他們受不了你強加在他們身上的束縛,所以要想方設法地擺月兌它;老師的缺點一被發現以後,就提供了他們達到這個目的的最好手段。因此,他們將養成這樣的習慣︰留心別人的缺點,以發現別人的缺點為樂。顯然,在愛彌兒的心中是堵塞了產生這種惡習的根源的;由于他根本沒有挑我的錯處的心,所以他既不找我的錯,也不找別人的錯。這些方法之所以顯得很困難,是由于你還不知道的緣故;其實,它們是一點也不難的。我理應假定你已經具備從事你所選擇的職業的必要知識,我應當假定你了解人心的自然進程,你知道怎樣研究人類和單獨的人,能預料你把適合于你學生的年齡的有趣的事物展現在他的眼前時,他將偏愛什麼東西。這樣,有了工具,又懂得怎樣使用工具,豈不就能精通業務嗎?你對孩子乖僻的性情表示反感,你搞錯了。孩子們之所以乖張任性,不是自然造成的,而是由于教育的不良,也就是說,他們服從于別人或命令別人;而我曾經說過一百次,小孩子是不應當服從人也不應當命令人的。所以你的學生的乖僻性情全是你養成的;你吃你自己的錯誤作法的苦頭,完全是應該的。「不過,怎樣補救呢?」你也許會這樣問我。補救的辦法仍然是好好地教導他,對他要十分地耐心。有一個孩子,我負責管教過他幾個星期,這個孩子不僅已經養成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的習慣,而且還慣于指揮別人照他的心意去做,因此,這個孩子是非常地胡鬧的。從頭一天起,他為了試驗我對他是不是依順,半夜就起床了。當我睡得很熟的時候,他跳下床,穿上睡衣,就來叫我。我從床上起來,點燃蠟燭;他要我做的事情就是這麼一點;過了一刻鐘,他就瞌睡起來,同時覺得他的試驗也很滿意,就去睡了。過了兩天,他又照樣來一次,並且也同樣地成功,而我絲毫沒有不耐心的表示。他去睡覺的時候吻了我一下,我很安詳地對他說︰「小朋友,已經做得夠好了,不要再來了。」這句話引起了他的好奇心,于是,第二天就想看一看我怎麼敢于不听他的話,他到了那個時候又起來叫我。我問他什麼事。他說他睡不著。我接著就說︰「糟糕,」說完就一聲不響了。他請我點燃蠟燭;我問他︰「為什麼?」說完又一聲不響了。這種簡明的回答方法開始使他迷惑起來。他一模一模地找著了打火器,裝著要打火的樣子;我听見他打痛了手指頭就禁不住笑起來。最後,他覺得實在是打不著了,就帶著打火器走到我的床邊;我對他說我用不著,說完就翻過身去。于是,他就開始在房間里瞎跑,又叫又唱,弄得到處亂響,時而打桌子,時而打椅子,當然,他每次都是很小心地打,以免打痛了手叫喊起來,因為他的目的只是使我不得安寧。所有這一切都沒有收到效果;我看出,他原來的打算是要我好好地勸他或者發一頓脾氣,但是對我這種冷靜的做法他卻絲毫沒有準備。然而,他決心要頑強地征服我的耐心,他繼續在那里鬧鬧嚷嚷,以致最後終于鬧成功了,使我心中生氣了;眼見在這不該發脾氣的時候,一怒之下就會把一切都弄得很糟糕,我就采取了另外一個辦法。我起來,一句話也沒有說,我去找打火器沒有找著;我問他要,他把打火器給我,他高興極了,以為終于戰勝了我。我打燃火石,把蠟燭點亮,我牽著這個孩子的手靜靜地把他引到附近的一間盥洗室去,盥洗室的窗子是關得好好的,里面也沒有什麼怕打壞的東西;我把他留在那里,也沒有給他蠟燭;我跟著就把門鎖上,一句話也沒有向他說,我轉身回去睡了。他開頭是不是吵鬧了,這是不問就知道的。我在那里等著,一動也不動。最後,吵鬧的聲音小下來了,我注意地听,我听見他已安靜下來,于是我放心了。第二天,我天一亮就走進盥洗室去,發現那位小小的造反者睡在一張便床上,睡得挺熟的,他弄得精疲力竭之後,當然是需要好好地睡一覺的。這件事情並沒有到此就結束。他的媽媽知道了孩子一晚上有三分之二的時間沒有睡覺。這一下可糟了,孩子就象死人一樣了。他看見報復的機會來了,就假裝生病,可是沒有料到他是一點兒好處也得不到的。醫生請來了。母親可倒了霉,因為這位醫生是一個愛開玩笑的人,他為了拿她的恐懼心逗著玩,就設法使她的恐懼心理更加恐懼。這時候,他在我耳邊說︰「讓我來辦吧,我一會兒就可以替你把孩子的胡鬧病治好的。」他對孩子的吃飯和睡覺都做了一定的規定,並且把他交給了藥劑師。我很同情那位可憐的母親,因為她周圍的人除我以外都在愚弄她,而她卻反而單單恨我一個人,其原因恰恰是由于我沒有騙她。她把我狠狠地責備一陣以後,對我說,她的兒子身體很嬌女敕,是她家獨一無二的繼承人,不論花多少錢都要保全他的生命,又說,她不願意有誰為難他。以上幾點,我是完全同意她的說法的,不過,她所理解的「為難他」,意思就是說我沒有樣樣都服從他的指揮。我看出,對這位母親說話應該采取對孩子說話的語氣。「夫人,」我相當冷靜地對她說,「我不懂得應該怎樣培養一個繼承人,再說,我也不打算研究這方面的學問,你看該怎麼辦就怎麼辦吧。」他們還需要我教一些時候,他的父親極力勸解,而母親則寫信去催原來的老師趕快回來;至于孩子,看見打擾我的睡眠和裝病都一無所得,就打定主意去睡他的覺,病也好起來了。這個小暴君如此任意地使役他可憐的老師的事例,真是不知道有多少;其所以有這種情形,是由于老師是在母親的監視之下進行教育的,而她是不允許哪一個人不服從她的繼承人的。他每一點鐘都想跑出門去,所以必須常常帶著他,或者說得更確切一點,去跟著他;而他又總是存心把出去的時刻選擇在老師最忙的時候。他企圖對我行使同樣的權力,雖然他晚間不得不讓我休息,但到了白天他就進行報復。對這一切我都表現得很愉快,我一開始就讓他親眼看到我使他感到高興時,我心里也是挺喜歡的;此後,當問題是要糾正他胡鬧的行為時,我就采取另外一種做法了。應當首先使他明白他的錯誤,而要做到這一點,是並不難的。我們都知道,小孩子總是只想到眼前的,所以我就憑我有預見這一點佔他的上風;我知道有些室內玩的東西極合他的胃口,因此就專拿這些東西給他玩;當我看見他玩得著迷的時候,我就向他提議去散步;他把我推開;我堅持要去,他不理我;我只好屈服于他,而他也十分注意地看出了這種屈服的現象。第二天就輪到我來拒絕他了。我早就看出他這時候是玩夠了,可是我,恰恰相反,這時候好象是忙得不可開交似的。他一見這種情形就打定主意干一下。他馬上來要我放下工作,立刻帶他出去散步。我表示拒絕,他堅持要去。「不,」我向他說,「你昨天想怎樣辦就怎樣辦,也教會了我今天想怎樣辦就怎樣辦,我不想出去。」「好吧!」他馬上就接著說道,「我一個人去。」「隨你的便。」我說完又照樣做我的事情。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愛彌兒最新章節 | 愛彌兒全文閱讀 | 愛彌兒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