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彌兒 第三節

作者 ︰ 盧梭

第三節我在這里不打算多談醫學的無用。我的目的只是從道德方面來考慮醫學問題。然而我不能不說明的是,人們在醫學的應用上,也在搞他們在真理的追求上所搞的那種詭辯。他們老是說,治療病人就可以醫好病人,尋求真理就可以找到真理。他們不知道,結算一下醫生救活一條性命的帳,就需要用一百個被他殺死的病人才能取得平衡,我們從發現的真理中獲得了效益,然而同時發生的謬見也造成了錯誤,結果也是兩相抵消。開導人的知識和醫治人的醫學,當然是非常之好的;但是,那種誤人的知識和殺人的醫學,就是很壞的了。要告訴我們怎樣區別它們。問題的癥結就在這里。如果我們懂得忽視真理,我們就永遠不會受謊言的欺騙,如果我們不一反常態地去求助于醫藥,我們就絕不會死于醫生之手;這兩種節制的做法都是很明智的;照這種做法行事,顯然能獲得很大的好處。因此,我不爭論醫學對一些人是不是有用處,但是我要說它對人類是非常有害的。有些人也許又會那樣喋喋不休地向我說,錯是錯在醫生方面,醫學本身是不會錯的。妙極了,那我們就要醫學而不要醫生好了;因為,只要醫生和醫學是聯在一起的,則醫生的錯誤之令人恐懼擔憂,比醫術的幫助之令人懷抱希望,其程度要大一百倍。這門虛假的藝術,是用來治心病而不是治身病的,但是,它對心病的功用,也並不比它對身病的功用大︰它替我們醫治的疾病,還不如它使我們感到的疾病的可怕的印象多;它沒有推遲死亡,反而使我們預先感到死亡;它在消耗生命,而不是在延長生命,而且,即使它能延長生命,但對人類來說也是有害的,因為它硬要我們只關心我們自己而不關心社會,使我們感到恐怖而忘卻責任。我們所以怕危險,是由于我們知道有危險;至于相信自己不會受任何傷害的人,他是無所恐懼的。詩人使阿基里斯具備了抵抗危險的武裝,但這樣一來,也就顯不出他驍勇的特色,因為,任何人處在他的地位,都可以用同樣的代價成為一個阿基里斯的。如果你們想找到真正勇敢的人,就沒有醫生的地方去好了,在那里,人們是不知道疾病會帶來什麼後果的,是很少想到死亡的。人天生是能夠不屈不撓地忍受痛苦、無牽無掛地死去的。正是醫生所處的藥方、哲學家講述的教條和僧侶宣揚的勸世文,使人自甘墮落,忘記了應該怎樣死去。你們要我教一個學生,就不能再要以上這三種人來教他,否則我是要拒絕的。我絕不願意其他的人來搞壞我的事業;我希望單獨教他,要不然,我寧可不插手這件事情。哲人洛克在一生中用了一部分時間研究醫學以後,極力勸告大家說,無論是為了預防還是因為一點兒小病,都不要給孩子吃藥。我還要提出進一步的主張,我聲明,我沒有替我自己請過什麼醫生,因此,除了愛彌兒的生命確有危險以外,我也是絕不替他請醫生的,因為醫生只有把他殺死,此外就沒有辦法對他施加更大的毒害。我當然知道,醫生是不會不利用這種延遲就醫的做法而說話的。如果孩子死了,那就是因為請醫生請得太遲了;如果孩子痊愈了,那就是他把他救活的。但願如此︰願醫生勝利,不過,特別是願你們只是到了病人臨終的時候才去請他。孩子雖然不知道怎樣治病,但是他應當知道他是生了病;這一種藝術可以補另一種藝術之不足,而且其成效往往還比較好些;這是自然的藝術。當動物生病的時候,它就不聲不響地靜靜地忍受著,所以,我們看見申吟憔悴的動物沒有申吟憔悴的人多。急躁、恐懼、焦慮,特別是藥物,殺害了多少人啊,其實這些人的病是不至于把他們害死的,只要過一些時間就可以好起來的!也許有人會向我們說,動物由于它們的生活方式更適合于自然,所以不象我們這樣容易感受疾病。說得好!我要我的學生采取的,正是這種生活方式;他采取這種生活方式,也可以得到同樣的好處。醫學中唯一有用的部分,是衛生學;然而,衛生並不是一門科學,而是一種道德。節制和勞動是人類的兩個真正的醫生︰勞動促進人的食欲,而節制可以防止他貪食過度。要知道哪一種養生法對生命和健康最有用處,只須研究一下那些最健壯和壽數最長的人所采取的是什麼樣的養生法就夠了。如果經過普遍的觀察以後,我們找不到什麼例子說明醫藥的使用給人類帶來了更強健的身體和更長的壽命,甚至經過這一番觀察後,發現這門藝術是沒有用處的,那麼,既然它是在白白地犧牲時間、人和物品,可見它是有害的。用來保持生命的時間,不僅是因為消耗了生命,必須從生命中減去,而且,這種時間是用來折磨我們的,所以它比零年零月零日還糟,它是負數;為了公平地計算起見,必須從我們余下的時間中把它刨出去。一個人活十年不請醫生,對他自己和對旁人來說,他生活的時間,比之在醫生手中過了三十年受難的生活的人,活的時間還多。前後兩種生活我都做過試驗,因此,我自信我比誰都有資格從其中得出這樣的結論。這就是我為什麼只要健壯的學生的理由,這就是我在保持他有這樣的健康體格時所采取的原則。我不打算詳細證明體力勞動和身體鍛煉對磨礪性格和增進健康有什麼功用,這是誰也沒有爭論的;長壽的例子,差不多在所有最喜歡鍛煉、最受得住勞累和最愛干活的人當中都是可以找得到的。我也不打算詳細論述為了達到這個唯一的目的,我將采取哪些關心照料的辦法;人們以後可以看到,在我的實踐中,采取這些辦法是如此的勢所必然,所以只須講一講它們的精神,就不必再作其它的解說了。有了生命,接著也就有了需要。新生的嬰兒需要一個保姆。如果做母親的願意盡她的責任,那就太好了;我們可以寫一些東西來指導她;因為這種好處也有它不好的一方面,它使老師和學生稍為疏遠了一點。但是,由于孩子的利益,由于她對老師的尊敬,情願把如此珍貴的一筆儲蓄交托給他,因此可以相信,母親是會重視老師的意見的;凡是她願意做的事情,她將比另外一個人做得更好。如果我們必須找其他的人做保姆的話,那首先就要好好地選擇這個人。富人們倒楣的事情之一,是他們處處都受欺騙。所以說,如果他們對人的看法是很壞的話,又有什麼值得驚奇的呢?使他們腐化墮落的,是財富;真是活該報應,頭一個感受到他們所知道的這個唯一的工具的缺點的,也是他們自己。在他們家中,除了他們親手做的事情以外,其他都是弄得挺糟糕的;可是,他們在家中差不多是從來不做什麼事情的。要找保姆的時候,他們就請產科醫生替他們找。其結果怎樣呢?最好的保姆總是給產科醫生錢多的那個人。因此,我是不同產科醫生商量替愛彌兒找保姆這件事情的,我要親自細心地挑選。在這方面,也許我不象外科大夫那樣口若懸河地說出我的道理,但是,我的確是出自一片誠心,我的熱情將不如他的貪婪那樣欺騙我。挑選保姆這件事並沒有什麼奧妙之處,它的法則是大家都知道的,不過,我不知道對乳母的年齡以及乳汁的質量是不是要加以更多的注意。新乳汁是十分稀薄的,它差不多是一種輕瀉劑,用來清洗殘剩在新生的嬰兒腸子中的濃厚的胎便。以後女乃汁就慢慢地濃厚起來,把一種比較凝固的營養品給予嬰兒,這時候,他已經長得更加強壯,可以消化這種東西了。可見,在各種女性的動物中,大自然之所以按吃女乃的小動物的年齡而改變乳汁的濃度,並不是沒有原因的。因此,一個新生的嬰兒需要一個新近才坐過月子的保姆。她有她的難處,這我是知道的;不過,人們一跳出自然的秩序,為了做好事情,大家都是有自己的難處的。唯一的權宜之計,就是把事情搞壞;人們所選擇的,也就是這個辦法。保姆必須是一個身心兩健的人︰感情的放縱,也象脾氣的暴烈一樣,是會敗壞她的女乃汁的;再則,單單選擇身體,那也只能達到半個目的,也許,女乃汁好而保姆不好;好的品格和好的性情,同樣是很重要的。如果找的是一個品行不端的婦女,那麼,我雖不說她哺育的乳兒會沾染她的惡習,但是我要說,他將來是要吃她的惡習的苦的。她既然用乳汁哺育他,難道不應該熱情、耐心和溫存地照顧他?難道不應該把他收拾得干干淨淨的?如果她又貪吃又放蕩,那麼,她不久以後就會損壞她的乳汁;如果她是粗心大意的,或者性情是很急躁的,那麼,這個既不能自衛,又不能訴苦的可憐的孩子,在她的擺布之下,將會變成什麼樣子呢?不論什麼事情,邪惡的人是絕不能把它辦好的。保姆的選擇之所以更加重要,是由于她所哺養的嬰兒,除她以外,就不應再有其他的保姆,正如除了他的老師以外,他就不能再有其他的教師。這個習慣,在古人當中就已經是有了的;古時候的人雖不如我們好發議論,但比我們更加賢明。保姆哺育女孩子以後就不會再離開她了。所以在古人的戲劇中,扮演知心人的,大多數都是乳母,其原因就在這里。一個孩子,陸陸續續由幾個人培養,是絕對培養不好的。每換一次人,他就要暗中把他們加以比較,這樣一來,往往會使他對管教他的人愈來愈不尊敬,因而也就降低了他們對他的威信。如果有那麼一次,他認為大人也並不比小孩子更明白多少道理,那麼,年長的人的威信就會消失,對他的教育也就會失敗的。一個孩子,除了他的父親和母親以外,就不能再有其他的長輩,在沒有父母的時候,就只能以他的保姆和他的老師為他的長輩;而且在這兩個人當中,有一個是多余的;不過,這樣的分擔是不可避免的;在這方面,我們只能夠這樣來補救,即︰擔負管教這個孩子之責的男子和婦女,在牽涉到孩子的事情上,要配合得如此恰當,以至在他看來,這兩個人就如同一個人似的。保姆的生活必須舒服一些,吃的東西也必須比較的豐富,但是她不應當把她的生活方式全部加以改變;因為一下子突然地和全部地改變她的生活方式,即使是從壞變到好,對健康來說也總歸是有危險的;而且,她平常的養生方法既然已經讓她或者已經使她長得很健壯,那麼,叫她改變她的生活方式又有什麼好處呢?鄉村的婦女比城里的婦女肉吃得少,蔬菜吃得多;這種素食的養生法,似乎對她們和她們的孩子是好處多于壞處的。當她們給中產之家的孩子做乳母的時候,人們便拿一鍋一鍋的肉給她們吃,以為肉湯和?肉可以使她們有更好的乳糜、生更多的乳汁。我一點也不贊成這種辦法;我有我的經驗,我從驗驗中知道,這樣養大的孩子,比其他的孩子更容易患月復痛和生腸蟲。這一點也不奇怪,因為肉食本來就是蟲類叢生的;這種情況,在素食上就不會產生。乳汁雖然是在動物的身體內煉制而成的,但它是一種植物性食物;我們把它加以分析,就可以看出來;它容易變酸;而且,它不僅不象動物性食物那樣產生殘余的揮發性堿質,反而象植物似地產生一種中性鹽。食草動物的女乃,比食肉動物的女乃更甜,對身體也更有益處。由于乳汁是由跟它同一種性質的東西構造成的,所以能夠更好地保持它的性質,而且不容易**。如果說要看數量的話,大家都知道,澱粉比肉類能產生更多的血液,因此它們也一定能產生更多的女乃。一個孩子,如果不是過早地給他斷女乃,如果斷女乃後只給他吃植物性食物,而且他的保姆也只吃蔬食,那麼,要說他生腸蟲的話,我是不相信的。也許,植物性的營養品所產生的乳汁很快就會變酸;但是我絕不把變酸的女乃看作一種不衛生的食物︰有些民族,不喝其他的女乃,他們全喝酸女乃,喝起來也感到挺舒服;一切的中和劑,在我看來都是騙人的。有些人的脾胃因為不適于喝女乃,所以任何中和劑都不能夠把乳汁變得適合于他們的脾胃,至于另外一些人,即使不用中和劑,也能夠喝女乃。有些人害怕吃提煉過的或凝結的女乃汁,這真是荒謬,因為大家都知道,女乃汁在胃里總要凝結起來的。正是它要凝結起來,所以才能變成一種相當堅實的食物,以滋養嬰兒或幼小的動物;如果它不凝結,光從腸胃里流過去,是不能滋養他們的。人們枉自用各種各樣的方法把女乃汁加以稀釋,枉自用各種各樣的中和劑,因為,無論是誰,喝了女乃就得消化女乃酪;這是沒有例外的。胃的構造十分適合于凝結女乃汁,所以制干酪用的胃膜也是拿小牛的胃來做的。因此,我認為,改變乳母的平常的食物,是不必要的,只須使她吃的食物豐富一點,選擇得好一點,就夠了。素食之所以引起便秘,並不是由于食物的性質,它們之所以不衛生,完全是由于烹調的原因。你們必須改變你們的膳食的做法,不要把食物烤焦了,也不要用油炸;不要把牛油、鹽和乳制品拿去煎炒;用水煮的蔬菜,要熱騰騰地拿到桌子上以後才用上調料;素食不僅不使乳母便秘,反而會使她有豐富而優良的女乃。當大家已經明白素食法對嬰兒是最有好處的時候,還能說肉食的養生方法對乳母最相宜嗎?這兩個方法是相互矛盾的。空氣對兒童的體格作用之大,特別是在生命開始的頭幾年更為顯著。它穿過細女敕的皮膚上所有的毛孔,對那些正在成長的身體產生強烈的影響,給它們留下永不磨滅的印象。所以,我不主張把一個農家婦女從鄉下請進城來,關在自己家里的一間屋子中喂孩子的女乃,我寧肯叫孩子去呼吸鄉村的好空氣,而不願意他呼吸城里的壞空氣。他將象他那位新母親一樣的生活,住在她鄉下的房子里,而他的老師也跟著他到鄉下去。讀者也許還記得,這位老師並不是一個雇用的僕人,而是他父親的朋友。「但是,如果找不到這樣一個朋友,如果這樣遷移起來不方便,如果你提出的辦法都行不通,又怎麼辦呢?」人們也許會這樣問我的……,該怎麼辦,我已經告訴過你們了;用不著再請人在這方面出什麼主意了。人類之所以繁衍,絕不是為了要象螞蟻那樣地擠成一團,而是為了要遍布于他所耕種的土地。人類愈聚在一起,就愈要腐化。身體的不健全和心靈的缺陷,都是人數過多地聚在一起的必然結果。在動物中,人是最不宜于過群居的生活的。人要是象羊群似地擠在一起,不久以後就會全部消滅的。人的呼吸,對他的同類來說,是有致命的危險的︰這一點,無論從實際或抽象方面說來都是真的。城市是坑陷人類的深淵。經過幾代人之後,人種就要消滅或退化;必須使人類得到更新,而能夠更新人類的,往往是鄉村。因此,把你們的孩子送到鄉村去,可以說,他們在那里自然地就能夠使自己得到更生的,並且可以恢復他們在人口過多的地方的污濁空氣中失去的精力。鄉村中的孕婦急于想到城里來生孩子;恰恰相反,婦女們應該是從城里到鄉村去生孩子的,特別是那些願意自己哺育孩子的婦女更應該這樣。她們覺得不如意的地方,也許沒有她們想象的那麼多;住在一個對人類更覺自然的環境里,盡了自然的責任,跟著也就獲得了快樂,而這樣的快樂,不久就會使她們再也沒有興味去享受那些同這種責任無關的快樂了。在分娩以後,人們就先用溫水洗滌嬰兒,而且在溫水里一般還加一點酒。我覺得,在水里加酒,是不必要的。由于大自然並未產生任何酵素,所以我不相信人工制造的酒對大自然創造的人的生命有什麼用處。由于同樣的理由,所以也不是非要那樣小心翼翼地把水加熱不可的;事實上,有許多的民族就不用別的,單單把新生的嬰兒放在河里或海里洗一洗就行了;可是我們的孩子,由于父母的體質單薄,在未出生以前就已經是把身體弄得很軟弱了,所以來到世界上的時候就帶來了一種嬌氣,不能馬上就去受那些可以使他們恢復健康的種種鍛煉。只能夠一步一步地使他們恢復元氣。開頭還是照習慣做,然後才逐漸逐漸地擺月兌習慣。要經常給孩子洗澡,他們搞得很髒,這就表明他們是有這種需要的。如果只給他們擦澡,那就會傷害他們的皮膚;隨著他們的體質愈來愈強壯,就可以逐漸減低水的溫度,一直到最後,無論夏天或冬天都可以用冷水甚至冰水洗澡。為了不至于使他們受到什麼傷害,就需要慢慢地、一次一次地、在不知不覺中減少水的溫度,我們可以用寒暑表來準確地測量這種降低的度數。這個洗澡的習慣一經養成以後,就不要中斷,應該一生都把它保持下去。我之所以這樣重視這個習慣,不僅是為了清潔和眼前的健康,而且是把它當作一個增強體質的辦法,使肌肉的縴維更柔和,使他們在應付不同程度的暑熱和寒冷的時候,既不感到吃力,也沒有什麼危險。為此,我希望他們在長大的時候,要慢慢養成這樣的習慣︰有時候,身體受得住多熱,就用多熱的水洗,而且常常在盡可能寒冷的水中沐浴。這樣一來,由于水是一種密度更大的流體,使我們受到影響的地方比較多,而且作用也大,所以只要習慣于忍受不同溫度的水之後,對于空氣的溫度差不多就沒有什麼感覺了。當嬰兒月兌離衣胞,開始呼吸的時候,就不要把他裹在比衣胞還包得緊的襁褓里了。不要給他戴什麼帽子,不要給他系什麼帶子,也不要給他包什麼襁褓;給他穿上肥大的衣服,讓他的四肢能夠自由,既不沉重到妨害他的活動,也不暖和到使他感覺不出空氣的作用。把他放在一個墊得好好的搖籃里,讓他在里面沒有危險地隨意活動。當他的體質開始增強的時候,就讓他在屋子里爬來爬去,讓他發展,讓他運動他小小的四肢;這樣,你將看到他一天一天地強壯起來。把他跟一個用襁褓包得緊緊的同年的孩子一比,你將對他們的發育的差異之大,感到驚奇。應當估計到,乳母是會提出強烈的反對的,因為,把手足捆得緊緊的孩子,比需要經常加以看管的孩子所給她的麻煩少得多。此外,穿著寬大的衣服,也容易使人看出孩子的骯髒樣兒來,因此就必須常常洗滌。最後,她們還可以用風俗習慣來作為反對的論據,因為這在有些地方,無論什麼地位的人都是不能隨便加以反對的。你不要同乳母講什麼道理,你命令她做,看著她做就行了,為了使你規定的事項做起來很順利,你必須不辭勞苦。你為什麼不分擔這些事情呢?在平常的教養方面,大家只關心孩子的體格,只要他活著,身體不衰弱下去,其他就無關緊要了;可是這里所說的,教育是隨生命的開始而開始的,孩子在生下來的時候就已經是一個學生,不過他不是老師的學生,而是大自然的學生罷了,老師只是在大自然的安排之下進行研究,防止別人阻礙它對孩子的關心。他照料著孩子,他觀察他,跟隨他,象穆斯林在上弦到來的時候守候月亮上升的時刻那樣,他極其留心地守候著他薄弱的智力所顯露的第一道光芒。我們生來就是有學習的能力的,不過在生下來的時候什麼也不知道,什麼也不明白罷了。我們的心靈被束縛在不完善和不成熟的器官里,甚至對它本身的存在也感覺不出來,初生的嬰兒的動作和啼哭,純粹是出于機械的效果,其中是沒有什麼意識和意志的。假使一個孩子生下來的時候就具有成人的身材和體力,假使他出生的時候,比方說,就從母月復中帶來了種種的裝備,宛如帕拉斯從丘必特的腦殼里跳出來就帶著武器似的,那麼,這個小大人將是一個十足的傻瓜。一個機器似的人,一個不活動和差不多沒有知覺的鑄像︰他什麼也看不見,什麼也听不到,一個人也不認識,也不知道把眼楮轉過去看他需要看的東西,他不僅看不見他身子以外的任何物件,甚至感覺器官促使他觀看的東西,他也不能把它反映到感覺器官里去;他的眼楮不能辨別顏色,耳朵不能辨別聲音,身體接觸到任何物體也沒有感覺,他甚至不知道他有一個身體;他的手接觸到什麼東西,他腦子里才知道有什麼東西;他的一切知覺都集合在一點上,而且只是存在共同的「感覺中摳」里;他只有一個觀念,即「我」的觀念,他使他的知覺都要符合這個觀念;而這個觀念,或者說得更確切一點,這個感覺,也許就是他比一個普通兒童具備得多些的唯一的東西。這個人由于一下子就長大了,所以也不會用兩腳站立;他需要花很多的時間去學習怎樣才能站得平穩,也許他連試站一下也不知道怎樣試法,你們將看到,這個高大強壯的身軀只能象一塊石頭似地呆在原地不動,或者象一只小狗似地爬行。身體的需要將使他感到難受,然而他又不知道究竟需要些什麼,也想不出用什麼方法去滿足。在胃和手足的肌肉之間沒有任何直接的聯系,因此,即使周圍都是食物,他也不知道向前邁一步或伸出手去拿取;由于他的身子已經成長,他的四肢已經充分發達,而且不象嬰兒那樣地動個不停,所以,也許他還沒有做任何尋找食物的行動以前,就已經餓死了。只要稍稍回想一下我們獲得知識的次序和進度,我們就不能否認,一個人在沒有獲得自己的經驗或學會他人的經驗以前,他天然的無知和愚昧的原始狀態大概就是如此。人們知道,或者說,人們可以認識到,我們當中每一個人都應該從頭一點做起,方才可以達到通常的理解程度;但是,誰知道終點在哪里呢?每一個人的進步是多一點還是少一點,這要看他的天資、他的興趣、他的需要、他的才能、他的熱情以及他所抓緊的機會。我還不知道哪一個哲學家竟敢這樣大膽地說︰「一個人只能達到這個極限,他再也不能超過了。」我們不知道我們的天性許可我們成為怎樣的人,我們當中誰也沒有測量過這個人和另一個人之間有多大的距離。人的靈魂竟卑賤到永遠也激發不起這樣的思想,而且有時候不敢驕傲地對自己說︰「我已經超過那個盡頭多麼遠了!我還可以達到更高的境界!為什麼讓同我相等的人比我走得更遠呢?」我再說一次︰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時候就開始了,在能夠說話和听別人說話以前,他已經就受到教育了。經驗是先于教育的;在他認識他的乳母的時候,他已經獲得了很多的經驗了。如果我們追溯一下最粗野的人從出生一直到他長到目前為止的進步過程,我們就將對他的知識之多感到驚奇。如果我們把人的知識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所有的人共有的,另外一部分是學者們特有的,那麼,把後者同前者一比,就顯得是太渺小了。可是,我們是不大重視我們所獲得的一般的知識的,因為它們是我們在不知不覺之中甚至是在未達到有理智的年齡以前獲得的;此外,學問之所以受到重視,只是因為有它的差別,而且,正如在代數方程式里一樣,是因為公有數是不加計算的。甚至動物也能學到很多的東西。它們有感覺,它們必須學會使用它們的感覺;它們有種種需要,他們必須學會滿足它們的需要;它們必須學會吃東西,學會走路,學會飛翔。四足動物從出生的時候起就能站立,但是並不因此就知道怎樣行走,我們從它們開始走的那幾步來看,就明白它們是在做沒有把握的嘗試。逃出籠門的金絲雀是不會飛的,因為它從來沒有飛過。對有生命和有感覺的生物來說,所有一切都是教育。如果植物能向前行動的話,它們就必須具有感覺,必須獲得知識,否則它們的種類很快就會消滅。孩子們最初的感覺純粹是感性的,他們能感覺出來的只是快樂和痛苦。由于他們既不能走路,又不能拿東西,所以他們需要很多的時間才能逐漸養成見物生情的感覺;但是,當那些事物時而展現時而離開他們的視線,並且在他們看來是有其大小和形狀的時候,感性的感覺又反過來使他們受到習慣的支配;我們看見,他們的眼楮不斷的轉向陽光,如果光線是從旁邊射來的,他們的眼楮在不知不覺中將轉到那個方向,以致我們應當想辦法使他們的臉背過陽光,以免他們變成斜視眼或養成側視的習慣。他們應當趁早習慣于黑暗,否則他們一看見陰郁的情景就要哭叫。過分嚴格地規定飲食和睡眠,將使他們覺得每隔一定的時間之後,就必須進那樣多的飲食和睡那樣多的覺,以致不久以後,他們之所以想吃想睡,就不是因為有所需要,而是由于有了那樣的習慣,或者說得更確切一點,習慣使他們在自然的需要之外又增加了一個新的需要,這是必須預先防止的。應該讓孩子具有的唯一的習慣,就是不要染上任何習慣;不要老用這只胳臂而不用另一只胳臂抱他;不要他習慣于常常伸這只手而不伸另一只手,或者老是用那只手;不要到了那個鐘點就想吃、想睡、想動;不要白天黑夜都不能夠獨自呆在那兒。應該趁早就讓他支配他的自由和體力,讓他的身體保持自然的習慣,使他經常能自己管自己,只要他想做什麼,就應該讓他做什麼。從孩子開始對事物有辨別能力的時候起,就必須對我們給他的東西加以選擇。當然,所有一切事物都使人發生興趣。他自己覺得他是那樣的柔弱,以至凡是他不認識的東西,他都感到恐懼;看見新事物而不受其影響的習慣,可以破除這種恐懼。在沒有蜘蛛的干干淨淨的房子里養大的孩子,是害怕蜘蛛的,這種害怕的心理,往往到成人時還保持著。我從來沒有看見過鄉下的人,無論男子、婦女或小孩,害怕蜘蛛。既然是單憑我們選擇給孩子看的東西,就足以使他養成一個膽小或勇敢的人,那麼,為什麼不在他開始說話和听話以前就對他進行教育呢?我希望人們使他習慣于看新事物,看丑惡的和討厭的動物,看稀奇古怪的東西,不過要逐漸地先讓他在遠處看,直到最後對這些東西都習慣了,並且,從看別人玩弄這些東西,到最後自己去玩弄這些東西。如果在童年的時候看見蟾蜍、蛇和大海蝦都不怕,那麼,到他長大的時候,不管看見什麼動物他也不會害怕了;天天都看見可怕的事物的人,就不覺得它們可怕了。所有的孩子都害怕面具。我起初拿一個樣子好看的面具給愛彌兒看,然後叫一個人站在他面前把面具戴在臉上,于是,我就開始發笑,所有的人都笑,而孩子也就跟著大家笑起來了。我就逐漸地讓他習慣于看一些比較難看的面具,最後就看樣子丑惡的面具,如果我把進度安排得非常好,那麼,到最後一個面具的時候,他不但不害怕,反而會象看見頭一個面具那樣發起笑來。從此以後,我就不再耽心別人用面具來嚇他了。當赫克托向安德羅馬克告別的時候,小阿斯塔納克斯被他父親頭盔上飄動的羽飾嚇了一跳,于是就認不出他的父親來哭哭啼啼地撲到乳母的懷里,使他的母親一邊含著眼淚一邊又苦笑起來;應該怎樣來消除這種恐懼呢?赫克托是這樣做的︰他把頭盔放在地上,然後去逗弄孩子。在孩子稍稍安靜下來的時候,赫克托也沒有到此就算了;他走到頭盔那里,玩弄羽毛,並且叫孩子也來玩弄;最後,如果一個婦女敢用手去拿赫克托的軍器的話,乳母就該走過去把頭盔拿起來,一面笑著,一面把它戴在自己的頭上。如果說要鍛煉愛彌兒听慣槍聲的話,我就先在短銃里點一個信管,這突然而眨眼即滅的火焰,這閃光,將使他感到歡喜;跟著,我又多加一點火藥,再做一遍;我逐漸地用短銃發射少量的沒有彈塞的彈藥,然後再發射較多的彈藥,最後我就能夠使他習慣于長槍、臼炮和大炮的射擊以及最嚇人的爆炸了。我曾經觀察過,孩子們是不怎麼畏懼雷鳴的,除非那霹靂的聲響確實可怕、震耳欲聾,否則他們是不害怕的,只有在他們知道有時候雷是可以傷人或打死人的時候,他們才會產生懼怕的心理。當理智開始使他們感到恐懼的時候,我們就要用習慣使他們振奮起來。只要我們循序漸進,就可以使大人和孩子對一切都無所畏懼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愛彌兒最新章節 | 愛彌兒全文閱讀 | 愛彌兒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