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彌兒 第二節

作者 ︰ 盧梭

{知人知理知事,讀人讀理讀書。書香伴我成長,閱讀圓我夢想。精彩內容盡在}

第二節她們消除這種害處的辦法是,教唆孩子輕視他們的保姆,把她當作真正的僕人看待。當保姆授乳的期限一滿,她們就把孩子領回來,或者把保姆辭掉;當保姆來看她哺養的孩子時,她們就對她表示愛理不理的樣子,這樣就可謝絕她來看他了。幾年以後,他就再也看不到她了,再也認不得她了。這位母親以為這樣做就代替了保姆,以為用這種冷酷無情的辦法就可彌補她的過失,實際上她是想錯了。她不但不能把這個天性已變的孩子變成一個孝順的兒子,反而使他學到一些忘恩負義的行為;正如她教他看不起用女乃哺養他的保姆一樣,她正在教他日後看不起他生身的母親。要是反反復復地這樣空談一些有益的問題不至令人那麼喪氣的話,我是多麼想再詳細地論述這一點啊!這聯系到許多你想也沒有想到過的事情。你願意使每一個人都負起他首要的責任嗎?你就從那些做母親的人開始,要她們負起她們的責任來;你引起的變化將使你感到驚奇。所有一切都是相繼由這個最嚴重的墮落行為產生的︰整個的道德秩序都變了,大家的天性都泯滅了,家里也沒有那種活潑潑的氣氛了,一個新家庭的動人的情景再也系不住丈夫的心了,也不受外人的尊重了;人們看不見孩子,也就不那麼尊敬孩子的母親了;在家里再也住不下去了,習慣也不能增進血緣的關系了;父不父,母不母,子不子,兄不兄,妹不妹,大家都幾乎不認識了,怎麼能相親相愛呢?每個人都只顧他自己。當家庭變成了一個淒淒慘慘的地方,那就需要到別處去尋求快樂了。要是母親們都能眷顧她們的孩子,親自授乳哺育,則風氣馬上可以自行轉移,自然的情感將在每一個人的心里振奮起來,國家的人口又將為之興旺;這是首要的一點,單單這一點就可使一切都融洽起來。家庭生活的樂趣是抵抗壞風氣的毒害的最好良劑。孩子們的吵吵鬧鬧,人們原來是感到很討厭的,現在也覺得很有趣了;父親和母親更加感到他們彼此是很需要的,他們相互間比以往更加親愛了,他們的夫婦關系也更為緊密了。當家庭生氣勃勃、熱熱鬧鬧的時候,操持家務就成了婦女最可貴的工作,就成了丈夫最甜蜜的樂事。所以,矯正了這個無比的惡習,則其他的惡習不久就可全部革除,自然不久就可恢復常態。一旦婦女們又負起做母親的責任,則男子立刻就可負起做父親和做丈夫的責任。這些話都是多余的!對世間的快樂已感到厭倦,是絕不會再感覺到家庭的快樂的。婦女們已經不擔負母親的職責了;她們將來也不再擔負這種職責,而且也不願意擔負這種職責。以後,即使她們願意擔負這種職責,她們也很難擔負得起來;今天,母親不親自授乳的風氣已經確立,每一個授乳的女人將會同她周圍的所有婦女的反對態度進行斗爭,因為她們結成一伙反對她這種她們沒有做過的樣子,而且也不願意學習這種樣子。但是,有時候也見到一些天性善良的年輕婦女在這個問題上敢于抗拒這種勢力和其他的女人的叫嚷,以堅貞不拔的勇敢精神去完成自然賦予她們的極其高尚的使命。但願這樣的婦女由于擔負這種使命而給她們帶來益處人數一天天地增多起來!根據最簡單的道理得出來的結論,根據我從來沒有看見過任何人曾加以反駁的事例,我敢向這些可敬的母親保證,保證她們將得到她們丈夫的堅定不移的愛情,保證她們將得到她們的孩子的真誠的孝順,保證她們將得到人人的尊敬,保證她們分娩順利,毫無痛苦和不良的後果,保證她們身體健康,精力充沛,最後,還保證她們終有一天將高興地看到自己的女兒學她們的榜樣,看到其他的丈夫叫他們的妻子以她為模範。母不母,則子不子。他們之間的義務是相互的,如果一方沒有很好地盡她的義務,則對方也將不好好地盡他的義務。孩子知道了應該愛他的母親,他才會愛她。如果血親之情得不到習慣和母親關心照料的加強,它在最初的幾年中就會消失,孩子的心可以說在他還沒有出生以前就死了。從這里,我們開頭的幾步就月兌離了自然。當一個婦女不是不給孩子以母親的關心而是過于關心的時候,她也可以從一條相反的道路月兌離自然;這時候,她把她的孩子造成為她的偶像,她為了防止孩子感覺到自己的嬌弱,卻把孩子養得愈來愈嬌弱,她希望他不遭受自然法則的危害,于是使他遠離種種痛苦,可是沒有想到,由于她一時使他少受一些折磨,卻在遙遠的將來把多麼多的災難和危險積累在他的身上,沒有想到這種謹小慎微的做法是多麼殘酷,它將使幼小時期的嬌弱繼續延長,到成人時受不住種種勞苦,有一則寓言說,太提斯為了使她的兒子成為一個刀槍不入的人,便把他浸在冥河的水里。這個寓言很好,寓意也很清楚。可是我所說的那些殘酷的母親,她們的作法卻完全不同,由于她們使孩子沉浸在溫柔舒適的生活里,所以實際是在給他們準備苦難;她們把他們身上的毛孔打開,讓各種各樣的疾病侵襲,使他們長大的時候,成為這些疾病的犧牲品。遵循自然,跟著它給你畫出的道路前進。它在繼續不斷地鍛煉孩子;它用各種各樣的考驗來磨礪他們的性情;它教他們從小就知道什麼是煩惱和痛苦。出牙的時候,就使他們發燒;腸月復疼痛的時候,就使他們產生痙攣;咳嗽厲害的時候,就使他們喘不過氣來;腸蟲折磨他們;多血癥敗壞他們的血液;各種各樣的酵素在他們的血中發酵,引起危險的斑疹。在嬰兒時期,他們差不多都是在疾病和危險中度過的;出生的孩子有一半不到八歲就死了。通過了這些考驗,孩子便獲得了力量;一到他們能夠運用自己的生命時,生命的本原就更為堅實了。遵循這是自然的法則。你為什麼要違反它呢?由于你想改變這個法則,結果是毀了孩子,阻礙了它對孩子的關心照料取得成效,這一點,你難道還不明白嗎?孩子在室外受到自然給他的鍛煉,這在你看來是倍加危險,可是相反,這是在分散危險,減少危險。經驗告訴我們,嬌生慣養的孩子比其他的孩子死的還多一些。只要我們不使他們做超過其能力的事情,則使用他們的體力同愛惜他們的體力相比,其為害還是要小一些。因此,要訓練他們經得起他們將來有一天必然要遇到的打擊。鍛煉他們的體格,使他們能夠忍受酷烈的季節、氣候和風雨,能夠忍受饑渴和疲勞;把他們浸在冥河水里吧。在身體的習慣未形成以前,你可以毫無危險地使他們養成你所喜歡的習慣;可是,一旦他們有了牢固的習慣,要作任何改變的話,對他們都是很危險的。一個孩子可以忍受一個大人不能忍受的變化,因為最初的性情是柔和易導的,不用花多大的力氣就可以養成我們給它確定的類型;而成人的性情就比較執拗,只有用暴力才能改變它已經形成的類型的。所以,我們能夠在使孩子的生命和健康不遭到任何危害時,就把他培養得十分健壯的;即使有什麼危險的話,也不必猶豫。因為,既然這些危險是同人生分不開的,那麼,除了在他一生當中趁它們為害最輕的時候就拋掉它們之外,還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呢?遵循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愈加寶貴。除了他個人的價值以外,還加上別人為了照料他而花用的種種耗費;除了喪失他的生命以外,還加上我們對他有死亡的感傷。因此,在百般保護他的時候,特別要考慮到他的將來。要抵抗青年時期的禍害,就必須在他未遭遇這些禍害以前把他武裝起來,因為,如果說在達到能夠利用生命的年歲以前,生命的價值是一直在增加的話,那麼,在童年時候使他少受一些痛苦,而結果卻使他在達到有理智的年齡時遇到更多的痛苦,這個方法豈不愚蠢!難道說這就是師教?人的命運是時時刻刻要遭到痛苦的。對他的操心照料,其本身就是同痛苦相聯系的。幸而他在童年時候所遇到的只不過是身體上的痛苦,這同其他的痛苦比較起來,沒有那樣殘酷,沒有那樣悲哀,而且,同那些使我們產生絕命念頭的痛苦相比,還是極其少的。一個人是絕不會因為患痛風癥而自殺的,唯有心靈的痛苦才使人灰心失望。我們同情兒童的命運,然而應該同情的卻是我們的命運。我們更大的災禍都是我們自己造成的。在出生的時候,孩子就會啼哭;他的嬰兒時期就是在啼哭中度過的。有時候,人們為了哄他,就輕輕地搖他兩下,夸他幾句;有時候,人們為了不許他吵鬧,就嚇他,就打他。要麼,他喜歡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要麼,我們硬要他照我們的意思做;不是我們順從他奇奇怪怪的想法,就是我們要他順從我們奇奇怪怪的想法︰折中的辦法是沒有的,不是他命令我們,就是我們命令他。所以,他首先獲得的觀念,就是權勢和奴役的觀念。還不會說話,他就在支配人了;還不會行動,他就在服從人了;有時候人們懲罰他,可是他還認識不到他犯了什麼過失,說得更確切點,他還沒有犯過失的能力哩。人們就是這樣很早地把這些情緒灌入他幼小的心靈,可是以後又推說那是天性,費了許多氣力把孩子教壞之後,又抱怨他成了這樣的人。一個孩子要這樣在婦女們的手中度過六、七個年頭,結果是成了她們和他自己乖僻任性的犧牲品;她們教他這樣和那樣之後,也就是說,在他的腦子里填入了一些他不明白的語言或對他一無好處的事物之後,用她們培養的情緒把他的天性扼殺之後,就把這個虛偽的人交到一個教師的手里,由這位教師來發展他業已充分養成的人為的病原,教給他一切的知識,卻就是不教他認識他自己,不教他利用自己的長處,不教他如何生活和謀求自己的幸福。最後,當這個既是奴隸又是暴君的兒童,這個充滿學問但缺乏理性、身心都脆弱的兒童投入社會,暴露其愚昧、驕傲和種種惡習的時候,大家就對人類的苦痛和邪惡感到悲哀。你們搞錯了,這個人是照我們奇異的想法培養起來的,自然的人不是這個樣子的。所以,要是你希望保持他原來的樣子,則從他來到世上的那個時刻起就保持它。他一誕生,你就把他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他尚未成人,你就不要放棄他︰不這樣做,你是絕對不會成功的。既然真正的保姆是母親,則真正的教師便是父親。願他們在盡責任的先後和采取怎樣的作法方面配合一致;願孩子從母親的手里轉到父親的手里。由明理有識而心眼偏窄的父親培養,也許比世界上最能干的教師培養還好些,因為,用熱心去彌補才能,是勝過用才能去彌補熱心的。可是,有許多的事情、工作、職責……啊!職責,毫無疑問,做父親的職責是最後才考慮的!我們用不著驚奇,一個人的妻子不願意哺育他們愛情的果實,則他也就不願意對他的孩子進行培養。再沒有什麼圖畫比家庭這幅圖畫更動人的了,但是,只要其中少畫了那麼一筆,也就把整個圖畫弄糟了。如果說母親的身體太壞,不能哺育孩子,則父親的事情太忙,也就不能教育孩子。孩子們遠遠的離開家庭,有的住在寄宿學校,有的住在教會女子學校,有的住在公立學校,他們把自己的家庭之愛帶到其他的地方去了,或者說得更清楚一點,他們把對誰都不愛的習慣帶到家里來了。兄弟姊妹彼此都幾乎不相識了。當他們拘泥地聚在一塊兒的時候,他們都表現得非常客氣,彼此都當作外人看待。只要父母之間沒有親熱的感情,只要一家人的聚會不再使人感到生活的甜蜜,不良的道德就勢必來填補這些空缺了。難道說真有人竟愚蠢到看不出所有這一切的連鎖關系嗎?一個做父親的,當他生養了孩子的時候,還只不過是完成了他的任務的三分之一。他對人類有生育人的義務;他對社會有培養合群的人的義務;他對國家有造就公民的義務。凡是能夠償付這三重債務而不償付的人,就是有罪的,要是他只償付一半的話,也許他的罪還要大一些。不能借口貧困、工作或人的尊敬而免除親自教養孩子的責任。讀者諸君,請你們相信我這一番話。凡是有深情厚愛之心的人,如果他忽視了這些如此神聖的職責,我可以向他預言,他將因為他的錯誤而流許多辛酸的眼淚,而且永遠也不能從哭泣中得到安慰。這個有錢的人,這個家庭中如此忙碌的父親,據他說,他是不得已才放棄他的孩子不管的,他采取怎樣的做法呢?他的做法是,拿錢去雇一個人來替他完成他所擔負的責任。滿身銅臭的人,你以為用錢就可以給你的兒子找到一個父親嗎?你不要犯這樣的錯誤了,你給你的孩子雇來的這個人,甚至不能說是教師,他是一個奴僕。他不久就將把你的兒子培養成第二個奴僕。一個好教師應該具有哪些品質,人們對這個問題是討論了很多的。我所要求的頭一個品質(它包含其他許多品質)是︰他絕不做一個可以出賣的人。有些職業是這樣的高尚,以致一個人如果是為了金錢而從事這些職業的話,就不能不說他是不配這些職業的︰軍人所從事的,就是這樣的職業;教師所從事的,就是這樣的職業。那麼,誰來教育我的孩子呢?這,我已經向你說過,要你自己。我不能教。你不能教!……那就找一個朋友好了。我看不出還有其他的辦法。一個教師!啊,是多麼高尚的人!……事實上,為了要造就一個人,他本人就應當是做父親的或者是更有教養的人。象這樣的職責,你竟放心交給一些為金錢而工作的人。我們愈是思考這方面的問題,我們就愈發現一些新的困難。教師必須受過教育,才能教育他的學生,僕人必須受過教育,才能為他的主人服務,所有接近學生的人都必須先獲得他們應當使他領會的種種印象;必須受了一層教育又受一層教育,一直受到誰也不知道到了什麼地方為止。把孩子交給一個連他本身都沒有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培養,又怎能培養得好呢?這樣一個難得的人,是不是找得到呢?這我是不知道的。在這墮落的時代,誰知道一個人的靈魂還能達到多少高尚的程度呢?不過,我們假定這樣一個出類拔萃的人是找到了。那麼,就先要考慮他應該做些什麼,我們才能希望他是怎樣的人。我相信,我可以這樣預先斷定,即︰做父親的人在認識到一個好教師的整個價值的時候,他將毅然決定不用任何教師;因為,他為了找到這樣一個教師而花費的力量,將比他自己做教師花費的力量多得多。因此,他願意做一個朋友,也願意培養他的兒子做朋友;這樣就省得到其他的地方去找教師了,而且,大自然已經把教育的工作做了一半了。有一個人,我只知道他是很顯貴的,他曾經請我去教他的兒子。這當然是給了我很大的榮譽;不過,他不但不應該怨我拒絕了他的請求,而且應該以我的謹慎從事而感到慶幸。如果我接受了他的請求,如果我在我采用的方法上走錯了路,那麼,即使去教也是要失敗的;但是,如果我成功的話,其結果可能是更糟糕的,他的兒子也許將放棄他的頭餃,再也不願意做公爵了。我深深明了一個教師的責任是十分重大的,同時感到自己的能力是太不夠了,所以不論什麼人請我擔任這個職務,我都是絕不接受的;至于朋友的薦引,對我來說,更是一個新的拒絕的原因。我相信,看過我的這本書之後,就很少有人向我提出這樣的請求了;我要求那些打算請我做教師的人再也不要白費氣力了。我以前曾經對這個職業做過充分的嘗試,以便證明我不適合于這個工作;即使我的才能使我能夠擔任的話,我的景況也是不容許的。有些人似乎對我的話還不十分重視,因而不相信我的決定是真心誠意的,而且是有根據的,我認為,我應該公開地向他們聲明這一點。我雖然不能擔負這個最有意義的工作,但是我可以大膽地嘗試一下最容易的事情︰按照其他許多人的樣子,不去參與其事,而從事著述;應當做的事情我雖不做,但我要盡我的力量把它說出來。我知道,在類似這種著書立說的事業中,由于作者總是在自由自在地闡述一些不用他去實施的方法,因此,他可以輕而易舉地提出許多不能實行的美好的方案,但是,由于缺少詳細的內容和例子,他所說的話即使可以實行,在他沒有說明怎樣應用的時候,也是沒有用處的。所以,我決定給我一個想象的學生,並且還假設我有適合于進行其教育的年齡、健康、知識和一切才能,而且,從他出生的時候起就一直教育到他長大成人,那時候,他除了他自己以外,就不再需要其他的指導人了。我覺得,這個方法可以用來防止一個對他不信任的作者誤入幻境;因為,一旦他離開了通常的方法,他就只好把他的方法試用于他的學生,他不久就會感覺到,或者說讀者會替他感覺到,他是不是按照孩子的成長和人心的自然的發展而進行教育的。這就是在種種困難面前我要努力去做的事。為了不致使本書因許多不必要的材料而篇幅太大,我就把每個人都能覺察其是否正確的原理提出來就是了。至于那些需要加以實驗的法則,我把它們都應用在我的愛彌兒和其他人的身上,並且使人們在極其詳盡的情節中看到我擬定的方法是能夠付諸實踐的;我準備實行的計劃至少要做到這個樣子。至于說我是不是做得成功,那就要由讀者判斷了。由于這個原因,我在開始的時候便很少談到愛彌兒,因為,我對教育采取的首要準則,雖同大家公認的準則相反,然而是非常明白的,凡是通情達理的人都很難說是不贊成的。可是,當我繼續說下去的時候,我的學生由于跟你的學生所受的教育不同,因此他已經不再是一個一般的兒童,必須對他采取一套特殊的教法。從此以後,他就頻頻出場,到結尾的時候,我沒有一刻工夫不見到他,以致不論他說什麼話的時候,都不需要我替他說了。我在這里沒有論述一個好教師應該具備哪些才能,我假設了這些才能,並且假設我自己具有這一切才能。在閱讀本書的時候,人們將看到我對自己是多麼落落大方。我只談一下我跟一般人意見不同的地方。我認為,一個孩子的教師應該是年輕的,而且,一個聰慧的人能夠多麼年輕就多麼年輕。如果可能的話,我希望他本人就是一個孩子,希望他能夠成為他的學生的伙伴,在分享他的歡樂的過程中贏得他的信任。在兒童和成年人之間共同的地方不多,所以在這個距離上永遠不能形成十分牢固的情誼。孩子們有時候雖然是恭維老年人,但從來是不喜歡他們的。人們也許希望他的教師曾經是教過一次學生的,這個希望是太大了;同一個人只能夠教一次學生,如果說需要教兩次才能教得好的話,那麼他憑什麼權利去教第一次呢?一個人有了更多的經驗,當然可以做得更好些;但他是不可能這樣做下去的。不論是誰,如果他相當成功地把這種事業完成一次之後,他就會感到其中的辛酸,因此就無心再從事這樣的工作了;至于說他頭一次就做得很糟糕,那就可以預斷第二次也一定是很壞的。我也認為,跟一個青年人相處四年,或教他二十五年,其間是有很大的差別的。你是在你的兒子已經成長的時候才給他找一個教師的;而我則希望他在出生以前就有一個教師。你所請來的這位教師每五年可以換一個學生;而我請來的這位教師則永遠只教一個學生。你把教師和導師加以區別,這又是一種愚蠢的想法!你還區別不區別門徒和學生呢?只有一門學科是必須要教給孩子的︰這門學科就是做人的天職。這門學科是一個整體,不管色諾芬對波斯人的教育說了些什麼,反正這門學科是不可分割的。此外,我寧願把有這種知識的老師稱為導師而不稱為教師,因為問題不在于要他拿什麼東西去教孩子,而是要他指導孩子怎樣做人。他的責任不是教給孩子們以行為的準繩,他的責任是促使他們去發現這些準繩。如果說一定要十分仔細地挑選一個老師,那麼,也必須容許老師去挑選他的學生,尤其在打算挑一個學生來做樣子的時候更是如此。不能根據孩子的天賦和性格來挑選,因為,一方面只有在我的工作完成的時候才知道他有怎樣的天賦和性格,另一方面我是在他出生以前就接受了他作為學生的。假如我能夠選擇的話,我便照我假想的學生那樣選擇一個智力尋常的孩子。我們要培養的,只是一般的平常人;只有他們所受的教育才能作為跟他們相同的人的教育的範例。地方對人們的教養並不是沒有關系的;人們只有在溫帶才能達到十分健全的境地。在兩極地區顯然是不利的。一個人並不象一棵樹木那樣栽在什麼地方就永久留在那個地方;從地球的這端走到另一端的人,就不能不比從中部出發到達同一個盡頭的人多走一倍的路。一個溫帶地方的居民接連走過地球的兩極,他所佔的便宜更可以看得出來,因為,雖然他所受的變化同那個從地球的一端走到另一端的人是一樣的,但他的自然的體質起變化的地方是不到一半的。一個法國人可以生活在新幾內亞和拉普蘭,但一個黑人卻不能同樣地生活在托爾尼歐,一個薩摩耶人也不能生活在貝寧。此外,頭腦的組織似乎在兩極地方也是不夠達到完善的。無論黑人或拉普蘭人都沒有歐洲人那樣聰慧。因此,如果我希望我這個學生是居住在地球上的人的話,則我將從溫帶的地方挑選這個學生,例如說,在法國,就比在其他地方挑選的好。在北方,人們在不毛的土地上消耗的東西多;在南方,他們在富饒的土地上消耗的東西少。因此又產生了另外一種差別,使北方的人十分勤勞,南方的人耽于沉思。在同一個地方,我們看到社會上窮人和富人之間也有類似這樣的差別。窮人住的地方很貧瘠,富人住的地方很肥美。窮人是不需要受什麼教育的,他的環境的教育是強迫的,他不可能受其他的教育;反之,富人從他的環境中所受的教育對他是最不適合的,對他本人和對社會都是不相宜的。自然的教育可以使一個人適合所有一切人的環境,所以,與其教育窮人發財致富,不如教育富人變成貧窮;因為,按這兩種情況的數字來說,破產的比暴發的多。所以,我們要選擇一個富有的人;我們深信,這樣做至少是可以多培養一個人的,至于窮人,他是自己能夠成長為人的。由于以上的原因,所以我不認為愛彌兒生長名門有什麼不好。這畢竟是搶救了一個為偏見所犧牲的人。愛彌兒是一個孤兒。他有沒有父母,這倒沒有什麼關系。我承擔了他們的責任,我也繼承了他們的全部權利。他應該尊敬他的父母,然而他應該服從的只是我。這是我的第一個條件,或者說得確切一點,我唯一的條件。我對上述條件還要附加一點,其實這一點也只是以上條件的繼續而已。那就是,除了我們兩人同意以外,誰也不能把我們分開。這一條是極關緊要的,我甚至希望學生和老師也這樣把他們自己看作是不可分離的,把他們一生的命運始終作為他們之間共同的目標。一旦他們覺察到他們以後是要離開的,一旦他們看出他們有彼此成為路人的時刻,他們就已經成為路人了;各人搞各人的一套,兩個人都一心想到他們將來不在一塊兒的時候,因此,只是勉勉強強地相處在一起。學生把老師只看作他在兒童時候遇到的災難,而老師則把學生看作一個沉重的負擔,巴不得把它卸掉;他們都同樣盼望彼此擺月兌的時刻早日到來;由于他們之間從來沒有真心誠意的依依不舍的情誼,所以,一個是心不在焉,一個是不服管教。但是,當他們象從前在一起生活那樣,彼此尊重,他們就會互相愛護,從而變得十分的親熱。學生不會因為在兒童時曾跟著的而到成年時又結為朋友的人學習而覺得羞愧;老師也樂于盡心竭力,等待收獲果實,他賦與他學生的種種德行,就是他準備他老年時候享用其利益的基金。這個預先做好的約定,假設了分娩是很順利的,而且孩子也長得很好,又活潑又健康。一個做父親的,在上帝賜與他的家庭中不能做任何選擇,也不應該有偏心,所有他的孩子,都同樣是他的孩子;他對他們都要一樣地關心,一樣地愛護。不管他們是不是殘廢的,不管他們的身體是弱還是強,他們之中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寄存品,他應當考慮他手里的這個寄存品。婚姻不僅是夫婦之間的一項契約,也是同大自然訂立的一項契約。不論是誰,只要承擔了不是大自然硬要他非承擔不可的任務時,就應當先弄清楚完成這個任務的方法,否則對他將來辦不到的事情也要承擔責任。凡是照料體弱多病的學生的人,就把他所擔負的老師的職責轉變成護士的職責了;他把他應當用來增加生命的價值的時間都浪費于照料這樣一個沒有作用的生命;他將看到一個哭哭啼啼的母親有一天會因為她兒子的死而責備他,其實他已經替她把那個兒子的生命保全了很長的時間。一個身體多病的孩子,即使他能夠活八十歲,我也是不願意照管他的。我不願意要一個對自己和對他人都一無用處的學生,因為他成天耽心的,只是怎樣保全自身,他的身體損害了他的精神的陶冶。我在他身上那樣白白地大費心思,豈不是使社會受到加倍的損失,為了一個人而奪去它兩個人嗎?要是另外一個人來替我教這個病弱的孩子,我是同意的,而且對他的仁慈表示贊揚;可是我自己卻沒有這樣的才能︰我簡直不知道如何教這個只想免于死亡的人怎樣生活。身體必須要有精力,才能听從精神的支配。一個好的僕人應當是身強力壯的。我知道放縱能刺激**,它久而久之也會摧殘身體的;至于斷食和少食,也往往由于相反的原因而產生同樣的效果。身體愈弱,它的要求愈強烈;身體愈壯,它愈能听從精神的支配。所有一切感官的**都寓于嬌弱的身體之中;它不僅不能滿足那些**,卻反而愈加刺激那些**。虛弱的身體使精神也跟著衰弱。醫藥這一門學問對人類的毒害比它自認為能夠醫治的一切疾病還有害得多。就我來說,我不知道醫生給我們治好了什麼樣的疾病,但是我知道他們給我們帶來的病癥實在是足以害死人的,例如懦弱、膽怯、輕信和對死亡的恐懼;所以,雖說他們能治好身體,然而他們卻消滅了勇氣。即使他們能叫死尸走路,對我們又有什麼關系呢?我們需要的是人,但是我們就沒有看見從他們手中救出過什麼人來。醫學在我們這里很時髦,它應當是這樣的。它是那些閑著沒有事干的人的一種娛樂,這些人不知道怎樣使用他們的時間,所以就把它消磨于怎樣保全自己的生命。如果他們偏偏生成一個不死的人的話,他們也許就是人類當中最不幸的人了︰永遠不怕丟失的生命,對他們是一點價值都沒有的。對于這些人,就需要醫生去威脅他們,使他們感到得意,每天使他們感到自己唯一能夠感到的快樂,即自己還沒有死去的那種快樂。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愛彌兒最新章節 | 愛彌兒全文閱讀 | 愛彌兒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