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內控-危機時代的企業管理模式 第十九章

作者 ︰ 孟有軍

公司經營管理的過程是權力相互約束、相互制衡的過程,其實質就是對經營行為的管控是否恰當、科學、實用、有效。友情提示這本書第一更新網站,百度請搜索+

再好的管理模式和方法也只是一種工具,只有結合企業自身實際才能有用。生搬硬套制度或者將其他企業「成熟」的經驗拿過來,並不一定適用。只有創新出適合自己企業的管控方法,才能真正起到有效的作用,如何尋找那就是管理藝術。

和而不同的氛圍

就事論事,讓制度發揮超常魅力

市場經濟是一個充滿機會和誘惑的博弈場所,有必要通過制度的安排來制約和威懾參與者和監管者。但制度也有其先天性缺陷,即無法預見現實中可能出現的所有情況,也就無法在有限的規則條文中一次性地羅列所有需要遵循的條款。巨大的經濟利益與嚴肅的規章制度發生踫撞的時刻,也正是管理者遭遇最大考驗的時刻。管理是一門藝術而不是手段,尤其是對人的管理。對事不對人,這是雙內控管理的正確思維,其精髓就在于,尊重規則,通過制度去規範人的行為,而不是濫用權力去指揮個人。

我們不妨把管理的概念分解一下。管理,管的是「事」,理的是「人」,只有把事管起來,把人理順了,才能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這里的「事」指的是事件、問題以及處理問題的方法或為避免出問題而采取的相關措施,還包括為防止問題再次出現,徹底將問題解決掉而逐步固化下來的制度、規則等。「對事不對人」強調以「事」為中心,而不是以人為中心解決問題。

如何才能做到「對事不對人」呢?

第一,要能夠發現問題。只要有管理就會產生問題,沒有問題的管理是不正常的,更是不可能存在的。如果管理者覺得「形勢一片大好」,那只能說明管理者實際上已經處于非常危險的境地了。

第二,要遵循以下原則。就事論事,客觀反映事實;商量解決方案,解決當前問題;分析問題發生的根本原因,以便解決之後的類似問題。

第三,要避免任人唯親。任人唯親導致出現問題時難以追究責任,中國的人情文化更加劇了這種現象。這樣造成的最終結果是公司內部的不平等,與領導關系親近的員工取得了「免死金牌」,可以免于被問責,其他員工要麼不平則鳴,要麼消極被動,整個公司活力消失。♀對事不對人要求所有員工在規則面前一律平等,沒有誰能夠享受特權,由此營造了公平的企業內部環境。

第四,要定好標準或規則。公司要以制度去管理業務,規範行為和崗位。不管是誰在這個崗位上,都應有固定的制度對其進行約束。

在內控管理中,公司的制度應發揮以下效果︰

1.強化員工執業行為規範

(1)正直誠信。員工要剛直不阿,誠實守信;要不畏權勢,忠于職守,堅決維護企業管理的公開、公平、公正的「三公」原則,堅持秉公辦事原則;要嚴守信用,實事求是,忠實履行所承擔的職責和諾言,做到取信于民。

(2)勤勉盡責。員工要勤奮踏實、努力不懈地做好本職工作;要熱愛本職工作,認真負責,勤勤懇懇,踏踏實實,任勞任怨,一絲不苟;對待工作要盡心、盡職、盡力。

(3)廉潔保密。員工要廉潔奉公,不謀私利,嚴守秘密,謹言慎行,潔身自好;要品行端正,作風正派,清廉守正;不貪污盜竊,不挪用公款,不索禮受賄,不營私舞弊,不隨意泄露相關的信息與情報,不參與內幕交易。

(4)自律守法。員工要嚴于律己,遵紀守法;要自尊、自愛、自重、自制;要嚴格要求自己,從小事做起;要自覺增強法制觀念,學法、知法、守法,要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辦事,抵制不正之風,與違法違紀的行為堅決斗爭。

2.提升內控管理員工的自身能力

(1)預見能力。也就是一種員工根據崗位職責的發展特點和趨勢,進行預測推理的思維能力。它是員工職業素養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員工的職業核心能力。預見能力是一種層次比較高的綜合能力,它需要明察秋毫的觀察能力,對事物規律的把握和推演能力,以及合理延展思維的能力。

(2)應變能力。這是員工應當具有的內控基本能力之一。在工作中,要迅速地分析遇到的不同問題,就需要具備良好的應變能力。

(3)質疑能力。就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對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敢于說「不」的素質能力。♀對待任何事情都必須經過自己大腦的**思考,避免人雲亦雲、盲目附和。在企業管理運行的各層次、各環節應始終具有「批判性」思維。

(4)專業能力。員工需要擁有專業知識,內控人員尤其如此。不僅要有全面的專業知識,還要有市場、法律、財務、信息等方面的專業素質技能。

(5)負荷能力。就是可承擔任務的能力。內控管理的員工,要面對很多業務部門或員工,甚至需要承擔很強的工作強度,這就需要內控管理人員具備一定的負荷能力,否則難以勝任。

3.創造良好的內控管理氛圍

孔子講︰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是指有差別的、多樣性的統一。比如,在烹調中,只有酸、甜、苦、辣、咸調和在一起,才能達到五味俱全的境界;在人際交往中,與他人保持和諧友善的關系,但在對具體問題的看法上卻不必苟同于對方。

這一原理同樣適用于在企業管理。在內控管理中,人們對某一問題可以持有不同的看法,這本是極為正常的。人們應該通過交換意見、溝通思想而求得共識。在這一過程中,參與者可以暢所欲言,從而尋找出更科學的方案。

在規則面前,人們一般都會有三種態度︰遵從、不服從和冷漠。如果內控管理能形成一種「和而不同」的氛圍,並深入到每位員工的工作意識中,那麼企業的風險管理與合規管理工作就能達到一個更高的境界,將會使員工改變冷漠或者不服從的態度,主動奉獻和投入,變被動為主動。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內控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

以客觀與主觀界定責任

客觀是指不依賴于人的意識而存在的一切事物。換句話說,即不管人們是否認識它、知道它、承認它,它都是存在的。

主觀,與客觀相對立,指的是被人的意識所支配的一切。

在內控管理的問責中,涉及界定責任的問題時,必須要評判發生的錯誤是員工主觀故意的行為,是其工作失誤,還是客觀原因或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影響,這一點非常重要。

什麼是主觀故意?舉個例子,員工在主觀上明知或應知其行為的後果或危害的情況下還去做,或已預知其結果的危害性,卻沒有采取措施去終止或阻止事情發生的行為。這樣的行為非常惡劣,必須要及時制止並嚴加懲處。

而工作失誤的行為就應區別對待。現在有一種誤區,多干工作多犯錯,少干工作少犯錯,不干工作不犯錯。工作多了發生錯誤的機會就會大,如果是因為工作努力而犯錯,非但不能處罰,而且應該區分情況予以獎勵。這涉及盡責和免責的關系,不盡責就要問責。在雙內控理論計算題中︰

免責=盡責?無責盡責

管理=決策授權決策=專業程序

授權=分工考核程序=合規有效

分工=專業分配放權=放心放松

在處理合規問責與違規處罰的關系時,應重點關注主觀故意、重復犯錯、推托未改、給公司造成經濟損失和產生聲譽損害等五個方面的情形。問責也要遵循前面提到的就事論事、對事不對人的基本原則。有些事項,雖有制度規定,執行邊界仍不一定清晰,只有將問責結果與考核直接掛鉤,才能促進制度創新,培育出良好的合規文化。

內控留痕︰檔案分類,五色標識

內控管理人員首先要做到盡責。在業務經營行為過程中,內控崗位監控不力,除了要追究業務人員違規責任,也應對內控人員進行問責。為公正評判內控人員是否盡責,雙內控管理人員在履職過程中要對每項工作都留有可查的記錄。對正常履職的人員,應視工作質量狀況給予相應免責。由此可見,在內控管理中,檔案留痕非常重要。內控工作的所有流程、檔案、文書、作業等,都要在操作上力求標準,在形式上力求簡化。

1.檔案分類管理

檔案分類就是按照檔案來源、時間、內容和形式特征等標準對檔案分層次區分。為便于對內控管理檔案的全方位管理,內控管理部門應將談話記錄、警示書、出具的合規審查意見、提供的合規咨詢意見、首席風險官(合規總監)簽署的相關文件、合規檢查工作底稿、五連環傳遞卡等,與履行職責有關的文件、資料整理在一起,再細分為主動發現問題的留痕和被動發現問題的留痕進行存檔,並按照記錄、聯動傳遞、五連環、審查、報告等類別,對檔案進行分級分類管理。

雙內控管理工作所形成的檔案,按照業務類型可分為︰

(1)內控督辦類︰主要包括根據內控管理工作需要向公司相關部門下發的內控督辦卡等資料。

(2)內控警示類︰主要包括為防範風險出具的風險提示書、風險警示書、談話記錄、整改建議等。

(3)內控報告類︰主要包括公司提交的定期或不定期報告,公司各部門向內控管理部門提交的定期或不定期報告,以及跨級報告等資料。

(4)日常管理類︰主要包括部門日常工作中需要留痕的資料,如參與決策會議資料,總經理辦公會資料,部門會議、專題會議資料,專項檢查、事件調查資料,談話提醒資料,反洗錢相關資料,公文、請示、流程、投訴舉報資料等。

(5)檢查監督類︰主要包括對公司及其工作人員的經營管理和執業行為的合規性進行監督檢查的資料。

(6)上級督辦類︰主要包括監管機構資料、自律組織資料、集團公司等上級部門的督辦資料。

(7)內控考核類︰主要包括內控評價資料對公司各部門和內控管理人員的考核資料。

(8)內控審查類︰主要包括對公司內部管理制度、重大決策、新產品和新業務方案等進行合規審查的相關資料。

(9)法律事務類︰主要包括法律匯編,對外簽署的合同、協議,案件訴訟資料,法律、法規更新及建議資料,與公司法律事務相關的資料,等等。

(10)五連環類︰主要包括根據工作需要啟動的五連環工作資料。

2.五色標識存放

借鑒顏色在應急處理辦法中的警示作用,可應用「五色標識法」對不同的監控程序、結果進行分類。根據風險級別,對風險監控過程中的各種通知或報告,加注顏色標識,以引起重視與預警處置。「五色標識法」應用于檔案管理,可以發揮警示作用,提高合規管理留痕的科學性。

(1)藍色︰放置公司及部門的相關規章制度等需要執行辦理的文檔。

(2)綠色︰表示建立良好的上下通道,用于存放請示報告卡、業務反饋等檔案。

(3)白色︰一般的日常監控日志、監理日志被視為正常業務,用白色檔案盒整理歸類。

(4)黃色︰表示向業務發生部門區別情況、發出警示,提醒相關部門和人員注意在合規的範圍內進行,可存放《現場稽核通知書》《風險提示書》《合規警示書》《責令整改通知書》等。

(5)紅色︰對已發生違規的業務,建立《違規登記簿》《違規檔案記錄簿》《監管提示函》《監管整改意見書》等,檔案保管用紅色。

雙內控管理「三級跳」

`1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雙內控-危機時代的企業管理模式最新章節 | 雙內控-危機時代的企業管理模式全文閱讀 | 雙內控-危機時代的企業管理模式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