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強人脈術 第十四章

作者 ︰ 陶文鈞

利益交換是人脈長期存在下去的基礎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明白,利益交換是人脈能夠長期存在下去的基礎。+言情內容更新速度比火箭還快,你敢不信麼?如果沒有了這個基礎,再熱情的寒暄與巴結的藝術都將無濟于事。哪怕你的口才再好都會完全失去效用。因為你無法給人提供你的價值,在他們眼中你就是一個無用的人,幾乎是毫無價值的廢物。

誰都不希望自己所交的朋友是個毫無作用的廢物,相信你自己也會這麼認為。

事實上,甚至連廢物本人都可能想要結交一個大人物,以改變自己目前窮困潦倒的命運,然而這種事情又怎麼可能發生呢?

要知道毫無價值可言的人,大人物都是視而不見或逃之夭夭的,又怎麼肯與他交朋友?

可以想象,無論是怎樣的人,若想獲取更多的人脈,更多的利益,其途徑一定是先增加自身的含金量,讓自己擁有更多可供交換的資源。只有這樣,人們才喜歡、才更有可能與一個能夠公平交換彼此資源的人結交,這樣一來你才能將自己的人脈建立起來。

我們不妨來假設一下,假如你認識了世界上幾乎所有的重要人物,比如比爾蓋茨、巴菲特、張藝謀、成龍、等等,可以說這個時候你的人脈夠廣夠硬吧!但是如果此時的你,身份只是一個乞討者,你想會有怎樣的情況發生呢?這就是說,雖然你認識了這麼多一流人物,但他們根本不睬你,而你每天要過的依然是窮困潦倒的生活。♀

這就是社會的現實性和殘酷性,要知道幾乎沒有一個總經理級別的人,會熱情地和一個乞討者稱兄道弟。

或許認識那些有頭有臉的大人物會很容易,然而想要利用到人家手里的資源那就難了。很多人交朋友的目的很實際,就是對自己的發展有利的就積極結交,而對自己的發展毫無幫助的,他們就會丟之棄之,將自己的時間、精力等節省出來做更多的事。

這樣看來,關鍵還是得靠自己。如果你是一名乞討者,就算你認識一個職位級別高的人物又能怎樣呢?

人家會犧牲自己的時間、精力而去幫助你這個毫無回報能力的普通人嗎?

所以,關于人脈,我們必須要有一個新的認識,那就是︰現代社會的人脈經營,與過去的所謂的「人脈」,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過去,一說起人脈,人們常說的一個詞就是「聯絡感情」。所謂「打理人脈」,不外乎對親戚、朋友、老鄉等人熱情款待,或者是與這些人「禮尚往來」。如果對方有事,要積極地為他們效力,為的是一旦自己需要幫助,能大膽地向對方要求支援。

然而,對于今天來說,做為人脈管理的「感情聯絡法」已經過時了。♀尤其是在工作層面上,如果指望靠這種「交情」,來為自己建立人際關系,不僅很難維持長久的合作關系,而且會有相當嚴重的副作用。最重要的是,你從別人的手里拿東西,就必須拿自己的東西去跟別人交換。只有在利益交換的基礎上,你的人脈圈才會更加穩固。

二、通過工作來建立信賴

人們在過去因為交通、通訊技術的限制,其生活半徑很小,認識的圈子也只是以半徑畫圓,所以對陌生人會有種本能的恐懼,人們在人際關系上多依賴于親戚或者熟人。所謂「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在現代社會,人們已經有了便捷的溝通工具,甚至處在兩個半球的人,也可以借助網絡技術毫無障礙地交流。

在這樣的一個時代里,人們的工作交往開始了規範化,在與工作有關的合作中,熟人的「感情」基本已經靠不住了,而穩定的關系,必須靠工作來建立。

實際上,人情並不起明顯的作用。

真正穩固的人際關系,要通過工作來建立信賴。這的確有些殘酷,可對于想打造自己的職場人脈的銷售人員來說,首先必須認清這個事實。

可以假設一下,第一種情況是︰某個員工在工作上經常出錯,使企業受到損失,可是他做人不錯,擅長「聯絡感情」,和上司的人際關系很融洽。

第二種情況則是︰假設有一位上司,工作上一點也不出色,但因為他是個好人,所以下屬們都擁護他。

這兩種情況在企業中不可能有,就算有,那也不是正常的人際關系。

總之,在工作崗位上良好的人際關系,是指「這份工作交給他,我大可放心」這樣透過工作能力而建立起來的相互信賴的關系。

所以,不論你再怎麼笑容可掬、口出蓮花,可是如果你分內的工作做不好,甚至影響到別人的實質利益,再好的交情都沒用。

穩固的人脈關系,必須以互惠、互助、互利為基礎。如果你對工作認真負責,即使你現在人微言輕,人們也會欣賞你的工作態度和你的潛質。這樣,人們也才會願意和你長久保持密切的關系。

我們再來看這樣一個故事︰

王佳大學畢業之後,開始做高端產品銷售時,因為沒有很好的人際關系基礎,又缺乏拓展人際脈絡的經驗,銷售業績很不好。

王佳惟一的人脈,就是過去的大學朋友了,他只能求助于他們。于是,他經常打電話給自己過去的朋友,向他們傾訴自己的煩惱,請他們幫助自己。然而很快他就發現︰這些老朋友雖然「交情」是沒說的,也都真心實意的幫忙,但因為他們都是和自己初出茅廬的小青年,除了給自己一些安慰和鼓勵之外,並起不到什麼實際的作用。

于是,王佳做出一個大膽的決定︰學打高爾夫球。他不惜花費自己微薄的工資,去參加匯聚大量高層人士的高爾夫俱樂部。因為王佳發現,自己的客戶應當是處在中高檔生活階層的人士,而自己平時接觸的人都是一些普通的工薪階層,所以,必須改變自己的人脈圈子。

實施「高爾夫策略」之後,王佳的辦公室轉移到高爾夫球場。很快,他通過工作,結識了不少成功人士,他的業績也日漸好轉。這時,他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別人開始主動來找他了。

因為別人發現,王佳和高爾夫球場上那些大老板來往甚密,很多人通過各第三者介紹,來主動結識他。由此,王佳進一步通過自己的工作關系,建立了更優質的人脈網絡,很快,他便提升為公司的銷售經理了。

可見,強大的人脈與強大的工作能力,這二者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

因此,銷售人員們千萬不要以為經營人脈的目的,就是有了「好交情」、「硬關系」之後,不學無術也能成功。

指望擁有沒有「利益交換」的人脈,顯然是不現實的。

「只有永恆的利益,沒有永恆的朋友」

如果你細心留意的話,其實當我們還在幼兒園時,就已經有了一套自己交友的原則。大概人人都想跟那些比自己多權、多金、比自己優秀的人交往。換句話說,是因為那些資源多的人,他們有比我們多得多的資源,所以我們才有結交之心。

究其本質來說,我們交往的目的雖然不同,但本質卻相同,也就是我們都願意跟一個比自己資源多或者資源跟自己齊平的人交往。

這樣一來,我們之間就有機會進行等價交換。

`1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超強人脈術最新章節 | 超強人脈術全文閱讀 | 超強人脈術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