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強人脈術 第十三章

作者 ︰ 陶文鈞

超強人脈的形成少不了「利益交換」

利益交換是人脈交往的基本法則

別妄想沒有「利益交換」的人脈

「只有永恆的利益,沒有永恆的朋友」

要相信,你的成功就是「交換」來的

利益交換是人脈交往的基本法則

有人說,尋找另一半,可用天平來衡量,也就是說,自己有多重,對方就會有多重,自己能有多少價值,而對方就有多少價值。+言情內容更新速度比火箭還快,你敢不信麼?所以,只有先提高自己的價值,這樣才能找到一個同樣價值的伴侶,對伴侶的要求同時也就是對自己的要求。

雖然這種說法有欠妥當,但卻是表達出一個「公平原則」。人人都說,男才女貌,才是般配,如果一個男人相貌出眾、人格優良,事業極為突出,那麼一個品德敗壞,且相貌丑陋的女子肯定無法與之相配。現實就是如此,優秀的人吸引優秀的人,無論是說愛情還是友情等等,事事無不是這樣。

一、結交人脈應該做到公平交換

人跟人之間其實就是一種交換的關系。如果你無法做到與對方進行公平交換,那就是你角色的失敗。結交人脈也是如此,應做到公平交換,彼此相互協助,因為沒有人會願意無償奉獻自己的資源。

所以,在盤點自己的人脈關系之前,一定要先冷靜地問問自己,你對別人有什麼樣的價值?如果你身上可供人利用的地方越多,那就證明你越具有價值,而當你的價值逐漸抬高,你就越容易建立起強大的人脈關系。

「利用」,這個詞,雖然听起來略顯貶義,但在這里我們要完全月兌離其表層意思。人在參加工作,進入崗位,其實就是一種利用關系。因為我們身上有被人利用的價值,比如說,技術、知識、才智、聰明的頭腦、有力的雙手等等,我們只有將自身的資源一一出賣,才能獲得勞動報酬。

這就是一種交換關系,可以說這是一種利益交換關系。當然,這種交換是在一種公平的狀態下實施的,在人脈拖著那中,利益交換是最基本的法則,因此,作為一個銷售人員,你自身具備的資源優越,那麼你獲得的人脈資源也會更高。要知道一個人如果不想付出任何資源,只妄圖獲得朋友的資源,那他的朋友就會遠他而去,這樣的人脈關系也會漸漸無疾而終。

利益始終是我們必須考慮的話題。無論你是在銷售工作中,還是在日常生活中,事事無

不是拿利益來做交換的。

二、銷售也應該做到公平交換

從小我們就接受這樣的教育,要「樂于助人」,可那時大人們並沒有告訴我們原因是什麼。在實踐了許多年以後,現在回頭仔細琢磨這句話的含義,我認為這里的「樂」是包含兩層意義的︰一是快樂,助人是一件快樂的事,不僅有益于他人,還能愉悅身心;二是樂意,幫助別人的過程雖要付出,但更有收益,所以理性的衡量也要求我們樂意去幫助別人。

比如,幫手里拎滿東西的鄰居分擔一些重物,在公車上給行動不便的老人讓個座,替忙于工作的同事帶一份快餐等等,雖然這些都是再普通不過的小事,但卻能換來一個感激的微笑、一句溫馨的謝意,總能夠給你一天帶來好心情。而且,通常人們所說的「人緣好」,就是從一點一滴開始的。所以的確應該承認,助人不但使人快樂,更重要的是能夠也給自己帶來快樂,誰敢說這不是「利益」的交換呢。

我有個朋友蘇哲,他曾給我講述自己在大學時的親身經歷。他說幫助別人除了能夠給自己帶來快樂外,還能增加自己的信心。

蘇哲在大學時學習成績一直不好,只能算是中等。這對于一個有抱負心的年輕人來說是很糟糕的。盡管他在各門功課上都付出很多,但仍然沒有收獲。一次次的失敗使他的雄心壯志開始動搖,後來他竟變得有些自卑起來。而這種心態顯然更不利于他的學習,一個惡性的心理循環差點就要葬送了他的前途。

一天,他的一個朋友想成立一個學生社團,因為缺乏人手,邀請他加入。這件事對他來說是個轉機。一個接一個的挫折讓他對學習產生了厭煩的情緒,現在突然有一件完全不同的事情要做恰好可以調節一下心理狀態。

于是,他很快地將精力轉移到社會工作上,積極參與這個襯團的各項事務,從籌備成立到開展工作,從第一個活動策劃到工作反思。一個學期下來,他成了社團負責人手下最得力的干將,很多時候蘇哲能夠**地處理一些事情,作出一些很重要的決策。許多新加入的會員都為能在他手下工作而感到榮幸與驕傲。

慢慢的,他恢復了自信,而且因為充滿自信和懂得了方法的重要性,使得他的學習成績不但沒有下降,反而不斷提高。蘇哲就是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找到了自己生活的轉機,實現了自己的飛躍。

在蘇哲大學臨畢業的最後一年,他已經是學校里最有聲望和最受歡迎的社團負責人之一

了。回顧這段經歷,他感慨地對我說︰「如果沒有在社團中為別人服務的工作鍛煉,如果不是從中培養的良好心態,我肯定將在自閉中默默無聞地上完大學,而不會被朋友們評選為‘優秀畢業生’,也更沒有機會坐在這里和你聊天了。」

如何從步履維艱的困境轉換到柳暗花明的新天地呢?

或許幫助別人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走出自卑自閉的心態,樹立強烈的自信,是開展交際、擴充人脈的必備素質。難以想象一個做事畏首畏尾,總是唯唯諾諾的人會有很多的朋友;而相反地,只有對自身的能力充滿自信並且充分予以表現的人才會贏得大家的欣賞和尊重。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常常能夠听到客戶這樣抱怨︰銷售人員在接了訂單之後,就再也見不到蹤影。連一個電話也舍不得打,真是太無情了。

甚至有很多銷售人員認為,生意只需談一次,客戶只要「騙」一次,成交了也就萬事大吉了,于是他們會不斷地去開發新客戶,卻又不斷地失去老客戶。

在我看來,這種做法無疑是不可取的的。你把產品賣給了客戶,從客戶那里拿到了錢,必須給客戶提供相對應的服務。這就是利益交換。同樣的道理,如果你接著還想從客戶那里拿到更多的利益,那麼就應該再給客戶一些「好處」,比如說售後服務。這樣的話,才會公平。

可惜有很大一部分銷售人員卻並不這麼認為。在他們看來,失去老客戶並不是一種損失,反而認為這是正常現象。其實不然,對這些銷售人員來說,損失的不僅是這些老客戶,還有與這些老客戶之間的第二次甚至長期的合作。

其實,每一個銷售人員都應該意識到,哪怕在銷售前如何刻意奉承,都不如在售後的周到服務重要,因為後者會讓你的老客戶變得更加忠誠。要知道,無論再好的產品,如果服務不完善,客戶便無法真正感到滿意。一旦服務方面有缺陷,就會引起客戶的不滿,從而影響企業的信譽。

當然,也有很多銷售人員懂得去維護與老客戶的關系,並和他們保持密切的聯系,因為他們清楚,留住老客戶將會使自己事半功倍。

李林是某電子城最優秀的銷售人員,他的銷售秘訣是什麼呢?原來,在李林賣出電腦後,會經常和客戶聯系,並詢問他們是否還有其他的需求,比如是否需要更換零件,是否需要升級新的配置。

因為李林知道,有很多購買商務機的客戶除了購買電腦,還會需要掃描儀、打印機之類的產品。當李林發現客戶這一需求時,總會將自己的優惠措施和與之相應的一系列的售後服務告知客戶。大多數客戶因為已經在他們那里買了電腦,並且知道這家公司售後服務做得不錯,所以也樂于在他們那購買其他設備,而不是去重新選擇另一家完全陌生的公司。

由此可見,任何一個優秀的銷售人員在賣出產品後,都會想盡辦法與客戶繼續保持聯絡,與此同時詢問他們是否還有其他的需求,以便尋求下一次合作的機會。

對于銷售人員來講,將商品成功賣給客戶不過只是銷售剛剛開始而已,是銷售人員與客戶多次交易的序幕。只有銷售人員在第一次銷售之後為客戶提供優質的售後服務,並采取適當的方式與客戶保持聯絡,才能真正獲得客戶的忠誠,做到「人財兩得」。

所以說,銷售人員要想獲得老客戶的長久支持,實現自身的長足發展,在產品銷售之後,必須為客戶提供優質的售後服務,要知道「利益的交換」是人脈交往的基本法則。

別妄想沒有「利益交換」的人脈

如果你的資源很少,甚至毫無資源可言,那麼你與他人相處,就有可能成為「純索取者」。你做不到「利益交換」,事事都要煩攪對方,最終你會成為對方的負擔。

也許開始,他們礙于情面忍受著你的「索取」,但是久而久之,他們的心里會逐漸感到不滿,甚至脾氣再好的人也無法容忍這種不公平的交換。終有一天,他會向你坦言,他要放棄跟你之間的這段情誼。所以,銷售人員們千萬別妄想沒有「利益交換」的人脈,要知道這種不公平交換的感情,最終的結果多是無疾而終。

`1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超強人脈術最新章節 | 超強人脈術全文閱讀 | 超強人脈術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