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英雄夢 第三章 執意澄清害民賊(二)

作者 ︰ 山士

()其實別州郡縣也各有各難處,如彭城國,國相左尚收到黃琬的求援信後,立即就著手援助。(鳳舞文學網)誰知事情傳到了刺史陶謙耳朵里,他立即飭令左尚,徐州境內仍有太平道余黨,馬上著手國內郡縣征糧用以襄助剿賊,援豫不得動用府庫之糧。左尚無奈之下,听從了手下薛禮等人建議,努力地從民間自籌糧食。好不容易,兩個月才籌了三萬斛糧,覺得能拿出手了,故遣薛禮先行到譙縣報信,不想卻在縣相遇。

黃琬听罷大喜︰「左府君大義之人,我豫州饑民又能多撐幾天了!」他指示來敏道︰「敬達啊,此事宜早不宜遲。今日薛君、營君已人困馬乏,你們明早立即趕赴彭城,代我向左府君致意。」

「諾!」來敏起身應道。

定下此事後,黃琬復又嚴肅地道︰「眼下還有一事非辦不可,縣官員多為譚福幫凶,我意無論大小,全部斬首,諸位以為如何?」

部郡國從事孔方起身道︰「使君焚殺譚福,斬擒妖道,手段決絕,一州皆驚。方以為首惡已除,除奸鎮惡之目的已達成,余下之人宜交有司論罪即可;如多造殺戮,縣民震恐,必生事端。」

潁川計吏荀攸、功曹鐘繇相視一眼,也長揖道︰「孔君之言有理,所謂‘刑稱罪責治,不稱罪則亂’,以律量刑,方可服人,望使君思之。」

黃琬拈須笑道︰「公達、元常之言太過!殺些許貪官以震懾宵小,與律法何損?這些人平日頤指氣使,作威作福,瀆職害民,哪個不該殺?」

言罷目視薛禮,顯然想听听他的見解。薛禮忙起身恭謹地說︰「‘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愚亦以為,孔君之言是也。」

眾官也紛紛起身苦勸,都道︰「孔君、鐘君及薛君之言,甚合正理,望明使君善察之!」

黃琬長身跽坐,勃然作色道︰「此腐儒之論也!難道諸君都怕了嗎?豈不聞︰‘樹德莫如滋,除害莫如盡’?腐吏上不能匡主,下無以益民,妖言惑眾,按律當夷其族,今僅斬其首,已算寬容多多。諸君之言,甚失我望,可速退!」

黃琬性剛,批評人是從不客氣地。于是諸人都退了出去,只來敏沒走。

見他留下來,黃琬很期望地道︰「敬達獨留,必有以教我!」

不過,接下來來敏的話令他十分失望︰「這些人雖個個尸位素餐,都是奸讒小人,但殺之的確太過,解職就算完了。我留下,是因為有一事不明。」

「何事?」

「凡得罪人之事,姊夫一向都親力為之。比如本次巡縣,你親斬縣令六人,縣長三人,郡縣吏無數。我看姊夫甚愛薛禮,卻非得讓薛禮斬殺闕靈呢?」

黃琬目視來敏良久道︰「觀其勇而已。」

「不僅如此吧?」

「好了,此事不要再議了。你立即傳命,布置差役捕拿縣中獲罪佐吏。」

沒多久,外面就哭聲一片,幾十名縣吏被繩捆索綁,押在官寺听事堂。過不了多久,黃琬就要將其全部斬首。

又有當地幾名遺老顯貴,入內勸阻黃琬,均被黃琬嚴辭駁回。

沛相袁忠車駕到了,本來他要隨黃琬一起來,因臨時有事耽擱了。他一到,就見一縣之人都拘押在此,頓時大驚失色。及眾人說明情況後,袁忠先指著被緝拿的諸縣吏斥道︰「你等助紂為虐,不行德事,今雖被斬首,亦不為過!」縣吏皆大哭︰「上官如此,身為下吏,豈有奈何?況我等多數按律不當必死,望府君垂憐之!」

袁忠有些不忍,對豫州州官們道︰「明使君一向從諫如流,為何非要殺這些無用之人?我當勸之!」說完便直入內廳。

不過,沒多久,他便垂頭喪氣地出來了。眾人一看他表情,就知沒勸下來。汝南袁氏素與江夏黃氏交好,袁忠又和黃琬友善,連他都勸不來,看來這些人是沒指望了。

果然,袁忠過來就長嘆道︰「自陳仲舉、王叔茂、楊伯獻後,放眼天下,已無人能勸住子琰了!」

陳仲舉,即故太尉陳蕃,王叔茂即故司空王暢,楊伯獻即故司空楊賜,三人均曾位列三公,是當時士人之領袖,為人更是忠直有節。楊賜以黃琬有治亂之才,是黃琬成為豫州牧的舉主。陳蕃、黃琬一起選拔賢人,得罪權貴,事後陳蕃被免職,黃琬被禁錮二十年,二人忘年之友也。王暢素敬黃琬,在審理黃琬獲罪案時,對其有保全之功。時人視王暢、陳蕃和李膺三人為正義之化身,有個順口溜盛贊三人道︰「天下模楷李元禮,不畏強御陳仲舉,天下俊秀王叔茂。」

提到陳蕃,這里澄清一下。也許有不少人以為,他就是那個「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反面角色,其實,這都是好事者無聊之人硬安在他頭上的。陳蕃確實說了「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而來客薛勤甚奇其志,壓根就沒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仔細尋思下,不知哪年哪月曾有一叫「清」的帝國,朝中大儒劉蓉的父親笑話劉蓉時曾說︰「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國為?」是不是和「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意思很相近?

大雨中,幾十余縣吏,被押到官寺之外,只等黃琬一聲令下即刻斬首。被斬人家屬有數百口人,哭聲震天動地,引來大批百姓都冒雨前來觀看。

袁忠等人正唏噓感嘆間,黃琬踱了過來,眾人頓時安靜下來。

此時,恰有軍士進一竹筒,說是使君故舊之人冒雨送來。

黃琬接過,從里面抽出一小片竹簡,只看了一眼,一把拽住那軍士急問︰「何時送來的?來人何在?」

軍士嚇了一哆嗦,結結巴巴地道︰「送……送一會兒了,因使君在議事,故小人在寺外等……」

黃琬未等他說完,就著急忙慌地向外跑,邊跑邊高聲喊道︰「子龍!子龍!是子龍嗎?是子龍到了嗎?我友子龍在哪?」

——————————注釋分割線——————————

《三國志》卷13《鐘繇傳》注引謝承《後漢書》︰「南陽陰修為潁川太守,以旌賢擢俊為務,舉五官掾張仲方正,察功曹鐘繇、主簿荀彧、主記掾張禮、賊曹掾杜祐孝廉,荀攸計吏,郭圖為吏,以光國朝。」而《後漢書》卷70《荀彧傳》雲:「中平六年,舉孝廉。」故知中平六年陰修為潁川太守。而《後漢書》卷70《荀彧傳》雲:「中平六年,舉孝廉。」故知中平六年陰修為潁川太守。

凡此類關鍵性官吏任期、稱謂、時機、事件等,本文均以史實為考據。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英雄夢最新章節 | 三國英雄夢全文閱讀 | 三國英雄夢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