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英雄夢 第四章 神龍見首不見尾(一)

作者 ︰ 山士

()「子龍兄!你在哪兒?」黃琬叫著跑出門外,外面雨已小多了,不似剛才瓢潑,但仍然密密層層。(鳳舞文學網)門口觀刑的人極多,卻不見他友人「子龍」。

有看到的民眾道︰「適才送竹筒是個老者,披簑騎驢,已緩緩向北而行,此時估計已行遠了。」

「姊夫,要不要騎快馬去追?」來敏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

「子龍兄當世高人,他既要走,我何須攔?」黃琬若有所失,觀看竹簡良久,突然喝令︰「停止行刑,所有人犯即刻起交有司處理!」然後就轉身回官寺了。

眾人都愕然,能令黃琬立時就改了主意,那竹簡上到底寫了什麼?

正疑惑間,來敏忽笑了。

眾人都道︰「來君能釋說一下,到底怎麼回事?」

「使君為什麼突然會改變主意呢?」

「敬達,申屠先生到底寫了什麼?」

「……」

來敏眉毛上軒,說道︰「寫什麼我怎知?你說什麼就是什麼唄!」他一甩手,居然走了,留下眾人頗為尷尬。

小小的短簡上到底寫了什麼,能令心如鐵石的黃琬改弦易轍?

來敏當時離黃琬最近,只模糊地瞥見簡上畫了個太陽和月牙。可他立時就明白了,此簡有兩層意思︰一是指黃琬少時能辨慧,現在辦事該多動腦子,剛柔並濟,日月相合,不能一味剛強,剛則易折;二是讓黃琬善用手中權力,為民請命,秉公處事,罪有大小,不能一刀切。

為什麼呢?這還得從四十二年前的建和元年說起。

那年正月,魏郡發生了日食,太後想知道日食的情況,黃琬祖父黃瓊思來想去找不好詞形容。當時,黃琬七歲,在旁邊看到祖父冥思苦想的樣子,就進言道︰「何不就說日食之余,如月之初呢?」黃瓊十分驚訝孫子的比喻,就用這句話回報了太後。從此,七歲黃琬因辨慧名聞天下,比曾祖黃香成名還早兩歲。

而送簡的人名喚申屠蟠,字子龍,陳留外黃人。其人九歲喪父,在大戶家做漆工,卻能博貫五經,聲名素著。同郡大才子蔡邕極力推崇他,認為他性敏心通,至行美義。蔡邕自以為學問見識亦遠不如他,只可惜其人味道守真,乃真隱士不好名,沒留下什麼顯事為人稱道。

時任太尉的黃瓊曾多次征闢他,卻都被其毫不留情地拒絕。然而,延熹七年黃瓊去世時,申屠蟠卻去大哭了一場。當時,天下名士豪杰前來吊喪的有六七千人,加上本州士族豪紳和黃氏門生故吏足有萬人之巨。葬禮上,舉行了聲勢浩大的辯論會,結果無一人能辯過申屠蟠。申屠蟠幾乎對所有人都不屑一顧,獨獨對黃琬青眼有加,與他接連談論了七八日,黃琬深嘆服之。臨別時,申屠蟠就畫了這麼個殘缺太陽和月牙,遞與黃琬道︰「一願弟之遇事皆如七歲辨慧之聰,巧絕天下;再願弟能剛柔並濟,補日月之缺。」

這件事已過十六年了,申屠蟠翻出來,意思是你黃琬如今身居方伯大位,是否忘了以前的豪言壯語呢?是否貪權好功,沒有本色了呢?我申屠蟠可看著你怎麼補日月之殘呢!總之,有質問之意。

黃琬果然還是那個黃琬,剛直不阿,聰慧有節。他體察出好友用意,立即將人犯交由有司。只是他不明白,申屠蟠怎會及時趕到,又怎知他要大開殺戒?

豫州官員大多都知黃、申二人交好,所以剛才就有人問出「申屠先生到底寫了什麼」之類的話,雖然如此,他們卻不知道黃、申之間的這個小故事。

來敏卻曾听他姊姊,也就是黃琬的妻子說過這些,又模糊地瞥見了簡上所畫的太陽月牙,故他能猜個大概,所以一笑。但他生性狂傲,見黃琬不說,自己也就不屑賣弄。他心中暗道︰「他申屠蟠是高人大士,我來敏又豈是宵小之徒?」

晚餐過後,黃琬又召來眾人,計議豫州下面賑災的問題,還特地叫上了薛禮。

類似會議黃琬已經開過多次,但一直沒籌到足夠的糧食,想到切實可行賑災辦法。現在旱情差不多解了,討論安撫災民的事情已經刻不容緩,本來要回到譙縣開的會議,也因事情緊急,提前到了今晚。

黃琬又再次對薛禮提出了感謝︰「徐、揚兩地援助本州糧食,仁達都功不可沒。揚州刺史巴公,是我平素所敬之人。我也是才听袁府君說,巴刺史本來只援助糧食一萬斛,是仁達寫信給他,他才又加了倍。仁達,乃巴刺史之婿也。」很自然地,黃琬已稱薛禮為「仁達」。本朝稱呼「字」,有兩層含義,一為友好敬稱,二為已較熟絡。

巴祗,字敬祖,勃海章武人,去年由徐州刺史調任揚州刺史。巴祗與薛禮伯父薛蘭是知交好友,在徐州任上時,常去薛蘭家。薛禮那時候已出任縣吏,常與巴祗交談,巴祗經過一番考察,認為薛禮明經尚廉,兼資文武,就把女兒嫁給了他。因巴祗是彭城相左尚的「舉主」,便把薛禮推薦給了左尚,薛禮在彭城國已歷任決曹史、決曹掾,今年更是被左尚拔為郡吏極位--功曹,掌管一國人事。

先前,黃琬曾激薛禮親手斬下了闕靈的人頭。他擔心天一道在徐州漸成氣候,再弄出一個太平道,終成朝廷大患。這點他還打算馳書徐州,讓陶謙注意天一道。他盤算著,有了薛禮這一刀,至少彭城國,天一道就很難發展了。因為薛禮身為功曹,在國中是握有實權的,天一道還沒厲害到敢直接對抗官府。剛才私下向袁忠提到薛禮,沒想到袁忠雖不認識薛禮,卻熟知薛禮的情況,說薛禮在彭城國根深蒂固,黃琬更放心了。

當黃琬介紹完薛禮後,滿座人看薛禮的眼光就有點不一樣了。有不少人贊薛禮高義,急黎民之急什麼的。但凡有點腦子的人都清楚,眼前的這個年輕人前途會很光明,他至少得到了徐州、揚州和豫州三地大吏的欣賞。尤其是黃琬的欣賞,所有人都清楚,黃琬位列三公那是遲早的事。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英雄夢最新章節 | 三國英雄夢全文閱讀 | 三國英雄夢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