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時山河 第七十二章 天下鮮

作者 ︰ 醉枕山河

()風景秀麗的南陽河畔,如今多了一家叫天下鮮的酒樓!

這家名叫天下鮮的酒樓,本來是青州崔氏的產業,原來叫客來香,生意一直不溫不火。可是自打改名叫天下鮮之後,酒樓的生意每天都客流不息。當然並不是因為其名字變了,生意就火了,而是天下鮮酒樓發明了許多的新式的菜品,而且都是大宋以前見所未見的,這些新式菜品不但做法新奇,而且食之美味。

這家叫天下鮮的酒樓正是劉旭和崔燁合開的酒樓!

自打那天崔燁嘗了劉旭的新式菜品,就決定跟劉旭合開酒樓。崔燁的行動很迅速,剛開始獨立執掌家族一部分產業的他,很想通過行動向自己的家族證明,自己有為家族帶來利益的能力。

崔家那座南陽河畔的客來香酒樓,很快被崔燁拿來當作自己新的酒樓的鋪面。酒樓按照劉旭的建議,重新進行了一些裝修,顯得更為清新雅致。由于酒樓的各項條件都是現成的,因此酒樓得以迅速開張。至于酒樓里的人手,自然也都換成崔家的忠實家僕,對于自家的炒菜秘技,自然是需要做好保密工作的。

只是崔燁和劉旭都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年紀,對原先酒樓「客來香」不溫不火的店名都沒有相中。既然要推出新的菜品,打造自己的新天地,自然名字也要換個新的。二人想了幾個名字,都沒有中意的。最後劉旭提議叫「天下鮮」,崔燁覺得不錯。

劉旭為自己酒樓取名叫「天下鮮」,一來是自家酒樓的菜品以前在大宋從未出現過,自己是大宋第一個做炒菜這些新式菜品的,取自家菜品為天下先之意;二來,崔燁和劉旭都是年輕志高之人,想要以其寓意自家酒樓以後天下聞名;還有一點就是,地道的魯菜中很大一部分是海鮮菜,雖然現在青州城內,除了有一些能曬成干貨、便于運輸的海鮮能有出售的,其他海鮮在青州還難以吃到,做地道的海鮮菜的想法,也在自家酒樓還難以實現,但劉旭想以後有機會,一定會把海鮮菜引入自己酒樓。雖然如今運送海鮮來青州,還有些難度,但也不是不可以,只不過成本較高。不過完全可以貴買貴賣嘛,反正自家酒樓,來消費的都是有錢人。

劉旭的炒菜之法,說是秘技,可是對崔家的那些廚師來說,想要學會,自然沒什麼難度,只是他們沒想到原來菜肴還可以這麼做罷了。劉旭把炒菜之法教給那些崔家廚師,並教了他們幾個經典菜品,剩下的事情就由那些廚師們自行研究了。他們大都是干著一行很多年的老手了,舉一而反三,很快便創出許多新式菜品。

各項準備工作很順利,劉旭和崔燁的酒樓自然也很快開張了!

天下鮮酒樓開張,新奇的菜品,加上崔家強大的推廣力,很快就吸引了無數青州達官貴人們來酒樓嘗鮮。至于嘗過之後的人們,自是無不交口稱贊!天下鮮的生意自是很快火爆了起來,每天都是門庭若市!

很快天下鮮已經以其霸氣的名字和美味的菜品,成為青州達官貴人、豪紳富商飲宴聚會的首選之地。許多外地而來的商人官員,都會慕名而來天下鮮,嘗個鮮,嘗嘗新式菜品。青州本地的達官貴人、豪紳富商,如有外地來的朋友和親戚等,也都以帶他們來天下鮮、嘗到新式炒菜為榮!

不難想象,假以時日,天下鮮必將成為青州標志性酒樓。以後青州人一提起下館子,必會是首推天下鮮。

天下鮮的生意火爆,大把的銀子賺著,劉旭和崔燁自也是笑開了花!

如今劉旭的日子過得很愜意,但時光也總是過得飛快!

最近這兩月,劉旭每天去武館練練武藝,跟徐錦兒調笑一番,不亦樂乎。練完武,再去酒坊轉轉,到酒樓看看。見到伙計們恭恭敬敬的叫道大掌櫃,劉旭虛榮心很滿足。雖然劉旭是大掌櫃,但酒坊和酒樓都有專門的掌櫃看店,自是不用劉旭操心,劉旭樂得自在。

這期間寇準不忙的時候也會找劉旭過去聊聊天,有時也會拿一些事情問問劉旭的見解,遇到劉旭說不到位的地方,寇準也會指點一番。

有時閑聊中,寇準不免有時也會問到劉旭平日的事情。待到知道天下鮮酒樓的菜品是劉旭發明的後,不免又是一番嘆息。

天下鮮酒樓如今在青州大是火爆,寇準自然也去嘗過。嘗過之後,對那新式菜品也是贊不絕口!如今州衙公事飲宴多在天下鮮,寇準私底下有外地知交好友來訪,也多會去天下下飲宴。寇準見劉旭不但詩詞方面驚才艷艷,而且聰明機巧,算盤、燒酒、炒菜,都一一發明出來了,且其看事的見解也自獨到、犀利。如此聰明才智,卻不用在讀書科考正途上,淨是去搞些商賈之事,實在是令寇準有些惋惜。寇準有心勸劉旭向學,自己還可助他科考,每次都被劉旭婉拒。寇準覺得劉旭明明才智高絕,卻無心向學,實乃一大遺憾。但人各有志,劉旭既然無心向學,寇準也不好強求。

不過寇準還是安排劉旭年後來州衙做文吏,做為自己幕僚參贊州衙事務,以便培養和指點他。寇準打算待到以後,劉旭通習些事務後,把他舉薦給朝廷。

唐宋時期的官員,有很多官員都沒有通過科考,而是被舉薦出來的。唐朝時士族門閥還很強盛,朝廷通過科舉取士而錄取選擇的官員還很少,大部分朝廷官員是士族門閥舉薦的官員。經過唐末和五代十國大混亂的滌蕩,到了大宋,士族門閥勢力已是大為削弱,同時朝廷科舉取士的人數也大為增多,因而通過舉薦出仕的官員,已是大為減少。但減少,並非沒有,如今大宋仍有很多官員,是通過舉薦而出仕的。而像寇準這個級別的官員,是有資格向朝廷舉薦官員的。若舉薦之人真有才能,做出些成績,朝廷也會賞賜一定功名的。只不過賞賜得來的功名,在大宋正統士大夫眼中,終究會被瞧不起。

對于寇準的栽培、提拔之意,劉旭自不好總是拒絕,當下只好答應。

雖然劉旭很享受現在的生活,但來大宋這段時間,劉旭已經充分認識到了官本位時代權力的重要性。為商再富,終歸不如有權力之人的地位高。

劉旭心道︰不管怎麼說,掌握點權力,多認識些官府之人,總對自己沒有壞處!

ps︰謝謝老白牛大大的打賞和車位,感激涕零!祝老白牛大大的《明末邊軍一小兵》越來越火,均定過萬,早日封神!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宋時山河最新章節 | 宋時山河全文閱讀 | 宋時山河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