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時山河 第七十一章 又是軼失古籍

作者 ︰ 醉枕山河

()自從劉旭拜寇準為師後,寇準在不忙的時候,就會喊劉旭過去,指點他些處世之道。好在寇準不要求劉旭去讀書考試,大部分時候是讓劉旭過去一起聊聊天,有時讓劉旭發表下對某事的見解,寇準再提點一下,劉旭倒是很輕松。寇準雖官居高位,但真正接觸起來,為人倒是平易近人,為人隨和,劉旭也是很願意去跟他學點處世經驗。寇準一直無子,又是孤身來青州赴任,未帶家眷,幾番接觸下來,對劉旭甚是欣賞,便把他當作子佷般看待,悉心指點。

當然有時寇準也會感嘆劉旭見解獨到,以後或能成就大才,不讀書科考有些可惜了。雖然寇準也能通過薦舉,把劉旭舉薦給朝廷,但在大宋不是科考出身的文人官員,終究不算正統。劉旭倒不在乎這些,反正他也沒想過有朝一日混跡廟堂。好在寇準雖然感到惋惜,但知道劉旭無意讀書科考,倒沒有強逼他讀書就學。

劉旭最近很忙,不但要跟隨寇準學習,還要去岳丈那學習武藝。有時去酒坊指點一番,偶爾還需要去縣學露個面,畢竟自己還是縣學上舍的學諭,學正林庭華對自己很重視,自己也不能太不給面子。總之劉旭的生活現在很忙碌,很充實。

劉旭拜寇準為師,倒很少有人知道,但劉旭自然不能不告訴徐錦兒。徐錦兒听到劉旭拜知州大人為師,自是高興,本來對劉旭讀書科考已經死心的徐錦兒,不禁又有些復燃。不過當劉旭告訴她,自己推辭了寇準保薦他參加解試的好意,只是跟從寇準學習些處世機變之道時,徐錦兒不禁有些惱怒,對著自己劉旭就是一頓胖揍。送上門的舉人,還往外同,徐錦兒焉能不大怒,她可是整天盼著自己相公出人頭地的!不過徐錦兒倒是有些冤枉劉旭了,他也恨不能弄個舉人當當,但自己那水平,就算參加解試時,考官想要放水,也難取中自己啊。

劉旭如今每天都會在徐氏武館跟隨徐彥信學習武藝。不過學武要從小打下底子的,劉旭半路學習,自是進展甚慢,事倍功半。好在劉旭也不求學多高的武藝,能夠打熬副好身體,順便學點防身技巧就行了。

每次跟徐彥信學點技巧,劉旭就會找徐錦兒對練。雖然劉旭天天來武館廝混,與徐彥信眾徒弟都熟絡異常,與寧浩這個損友更是天天狼狽為奸,但一到對練的時候,劉旭就會去找徐錦兒。雖然總是被徐錦兒虐菜,但劉旭可不願和武館那些粗手大腳的家伙對練。那些家伙腿腳打在自己身上,總是生疼,而徐錦兒的粉拳揍在自己身上總會留力的。況且自己跟徐錦兒對練時,總能揩點油,賺點便宜,劉旭總是樂此不疲。生活安定下來的劉旭,又恢復了其詼諧、機靈,又略帶輕浮的本性。雖然徐錦兒每次對練時,總能揍得劉旭昏天暗地,但到最後,每每賺便宜的卻是劉旭。不過雖然劉旭每次跟徐錦兒對練,帶些玩鬧的成分,但其抗擊打能力和反應速度,倒還真有不少的提高。

平靜舒適的生活,讓劉旭由衷的愛上了大宋的生活。

~~~~~~~~~~~~~~~~~~~~~~~~~~~~~~~~~~~~~~~~~~~~~~~~~~~~~~

劉旭一直想把自己的炒菜展示給崔燁,可是一直沒有機會。

今日閑來無事,劉旭決定請崔燁和王曾到自己家里,嘗嘗自己的手藝。

劉旭跟徐錦兒去東關菜市上買好了需要的菜蔬肉食及佐料,回到家便開始忙活了。

如今徐錦兒在劉旭的燻陶和指點下,炒菜的手藝也是大幅提高。今天本來徐錦兒想給崔燁和王曾露一手的,不過劉旭今天另有打算。他最近一直盤算著,怎麼再忽悠崔燁跟自己一起開家酒樓,讓自己憑這炒菜手藝能佔他一半股份,因此劉旭決定今天親自給他露一手,震震他,爭取今天把這事忽悠成。至于擇菜和改刀的工作,自然就安排給了徐錦兒。還別說,練過功夫的人,切菜就是厲害,經過徐錦兒改刀過的菜,寬窄相同,厚度平均,甚是漂亮。盡管徐錦兒百般不情願,但經過劉旭一陣忽悠,徐錦兒卻高高興興的去擇菜、改刀去了。這也讓劉旭對自己的忽悠功夫,不禁有些刮目相看。

後世作為一個地道的山東人兼地道的吃貨,劉旭對魯菜還是有一定了解的,自己會做的魯菜也不少。今天劉旭決定做糖醋鯉魚、四喜丸子、九轉大腸、紅燒肉這幾道自己拿手的硬菜,也是後世出名的經典魯菜,再炒幾個時鮮的青菜。相信作為齊魯人的崔燁和王曾,這些經典魯菜一定能對他們的胃口。

本來劉旭還會許多菜品,但大宋的食材和作料種類有限,如今只能坐著幾個最拿手的了。魯菜有一半經典菜品是海鮮菜,不過青州雖離海邊不遠,但以現在的交通和儲存條件,在青州很難能夠吃到海鮮。不過劉旭自信自己這幾道大宋此前還從未出現的新式菜品,一定能打動崔燁。

這幾道菜雖然做起來雖然不難,但也需要費些時間,當即劉旭也忙活起來。

時近中午,當劉旭最後一道菜,醋溜菘菜(白菜)出鍋時,崔燁和王曾踏著飯點珊珊而來。

徐錦兒把劉大廚親自做好的拿手菜,一一端到桌上。

如今劉旭跟崔燁的酒坊收入不菲,雖然還住著以前的小院,不過家里倒是置辦了家具,倒不似以前崔燁和王曾以前來時那麼寒酸。

眾人落座,徐錦兒也被崔燁喊來就坐,反正沒有外人,就他們兄弟三人,自沒有那麼多講究。

劉旭打開一壇燒酒,給崔燁和王曾滿上,便請二人品嘗下自己手藝。

崔燁和王曾看到滿桌都是從未見到過的菜品,不禁有些猶豫。四喜丸子和紅燒肉的樣子,看著還能接受,可那糖醋鯉魚上面淋了一層黑乎乎的不知道什麼東西,那九轉大腸更是看著油膩膩的,好吧,這些肉食有油還可以勉強接受。畢竟自古貴族就有春天用牛油煎小羊、小豬;夏天用狗油煎野雞和魚干;秋天用豬油煎小牛和小鹿;冬天則用羊油煎鮮魚和大雁的吃法。可是就連那些青菜也都似油晃晃的,這能吃嗎?二人一時不知躊躇不願下筷。畢竟在他們認知中,青菜大都是煮著吃的,應該是清湯寡水模樣的,不應有油的。

崔燁猶豫片刻,澀聲問道︰「二哥,盤香菇油菜里面,看似油乎乎的,是油吧?」

劉旭道︰「正是,這盤香菇炒油菜,是用豆油炒的。」其實劉旭後世最喜歡用花生油炒菜的,可惜如今大宋還沒有花生油。大宋市面上的植物油已經有麻油、豆油、菜油和茶油,不過此時植物油,還未被大宋的百姓拿來食用,而是主要用來照明,也用于潤滑、制藥、造紙、制漆、制蠟等方面。

王曾听到劉旭說這青菜是用豆油炒得,不禁驚訝的問道︰「二哥這菜里放了豆油?這豆油也能吃嗎?」

劉旭笑道︰「你們嘗過便知了!」說完劉旭不等他們,先自下筷吃起來。

劉旭看出來了,自己不示範下這菜可以吃,他們還真不敢下筷,徐錦兒也跟著落箸夾菜,她早就嘗過不知多少次炒菜了,自不會猶豫。

崔燁和王曾見劉旭吃著似乎很好吃的樣子,當下猶豫著伸出筷子。二人的筷子,不約而同伸向了那四喜丸子,因為他們發現滿桌的菜,似乎就這個看著不是那麼油膩。二人各自從丸子上,夾下一塊,放到嘴里咀嚼。

二人一嘗,當即贊不絕口。不待劉旭勸菜,本來對桌上菜品有些抵觸的二人便早已已下筷如飛,夾起其他各個菜品往嘴里送。

待到各個菜品二人都嘗了一邊,二人更是大呼好吃,當即風卷殘雲般吃起來。崔燁一邊使勁對付著一大塊紅燒肉,一邊含糊的說道︰「這是豬肉吧,沒想到豬肉都能被二哥做得如此美味,肥而不膩,入口酥軟,當真好吃。」大宋此時,貴牛羊肉,以豬肉為賤食,很多貴族是不屑于食用豬肉的。據說歷史上,直到後來蘇軾大家發明了紅燒肉(東坡肉),豬肉才被廣泛的接受。此時劉旭把紅燒肉提前發明了,不知道是否能提前改變豬肉的命運。

崔燁在對付紅燒肉,而王曾則對這那糖醋鯉魚大快朵頤。王曾邊吃便問劉旭道︰「這鯉魚外酥里女敕,芡汁酸甜可口,這是什麼做法?以前從未見過。」

劉旭笑著答道︰「這叫糖醋鯉魚!」

崔燁邊吃邊嘆道︰「二哥那次在我家里用餐,說是我家的菜品一般,我當時還心里暗笑二哥沒見識。如今嘗了二哥這些聞所未聞的新式做法、新式菜品,才知二哥所言當真不虛。我家那些自詡是美味佳肴的菜品,跟二哥這些菜比起來當真是寡淡無味!這許多新式菜品做法,不知二哥從何得知?憑此秘技,開家酒樓都足夠了。」

劉旭笑道︰「小弟正想與大哥商量下合開酒樓的事情呢!這爆炒、糖醋、醋溜的做菜之法,是小弟從一本軼失古籍上學得的。今天請大哥和三哥來,就是想讓你倆品鑒一下,看看這手藝,開家酒樓可夠了?」

崔燁听到劉旭說,這些新式做法,又是從軼失古籍上學到的,不禁一臉意味深長的笑道︰「二哥機緣怎麼如此之巧,釀造燒酒秘技是從軼失古籍上無意中找到的,這新式菜之法又是從軼失古籍看到的。我崔家藏書無數,怎麼就沒有發現這些古籍秘技。二哥這書櫃上就這麼幾本書,怎麼總能翻找出秘技來?」崔燁邊說邊望向劉旭那個沒有多少藏書的破書櫃。

王曾听二人一說,當即瞪大眼楮望向劉旭書櫃道︰「難道二哥這書櫃里當真藏的都是軼失古籍?」王曾頓了一頓,有些興奮的搓著手,繼續說道︰「那個,什麼,二哥,可否借幾本給小弟一觀。」王曾愛好讀書,他倒不是想從古籍上翻出什麼秘技,只是獵奇心重,遇到好書,不讀不快。王曾雖學的是正統儒學,但師從張震這個兼采諸家的老師,自不免對各家都有涉獵。王曾讀書無數,除了傳統經史子集,也愛獵奇。一听說劉旭書櫃中竟似全是奇書,當即心動。

劉旭尷尬的笑道︰「三哥若要我那書櫃里的書,整個把書櫃送給你都行,只是怕沒有你看得上眼的書。大哥莫要笑話我了,不知大哥覺得這些新式菜品做法用于開家酒樓,可夠了?」劉旭不想對這菜品的來歷多做口舌,把話題轉移到開酒樓上。

崔燁笑著答道︰「足矣,這些新式菜品一上市,怕是又會如燒酒般,引起不小的轟動。我家南陽河畔的有家酒樓,一直勉力維持。二哥如有意,我把那酒樓要過來,你我兄弟就再合開家酒樓如何?還是跟老規矩,跟酒坊一樣,你出技術,我出資金,股份一人一半!」

劉旭自是不會有不願意,自己今天的目的不就是這個嘛,當即笑著答道︰「固所願,不敢請爾,就這麼定了!」

目的達到,劉旭大是高興,努力勸酒勸菜。崔燁和王曾自也不客氣,吃得高興,喝得也高興,一時賓主盡歡!。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宋時山河最新章節 | 宋時山河全文閱讀 | 宋時山河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