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時山河 第七十三章 新年到

作者 ︰ 醉枕山河

()時間總是不停地向前,歲月總是腳步匆匆,新的一年也總是如期的來到。

元旦伊始,萬象更新。此時的大宋自是沒有陰歷、陽歷之分,一年之始既是元旦,也是春節。

這是劉旭來到大宋的第一個春節!

春節自是團聚的日子,劉旭孤身一人,小院獨處,不免淒涼。眼見萬家團聚,闔家歡樂,劉旭不免想起自己那再也見不到的爸媽和阿姐,潸然淚下。

劉旭頭一次感到如此的孤獨!

好在劉旭還有個未婚妻徐錦兒,徐錦兒自是不能讓劉旭在這闔家歡樂的日子里黯然獨處!

當劉旭準備自己對夜獨酌,一醉方休,以消對後世親人的萬般思念之情時,徐錦兒來到了劉旭小院,把劉旭拉走了。

除夕的晚上,劉旭跟徐錦兒一家人過的。跟他們一起過除夕的,還有王二柱和栓子。王二柱和栓子都是孤兒,被徐彥信收留,如同子佷,每年的除夕都是跟徐家一起過的。王二柱和栓子,如今是劉旭的得力助手,他倆都在劉旭的雲門酒坊任管事,三人早已熟絡的不能再熟,彼此在一起過除夕,倒也熱鬧,一掃劉旭之前的孤獨感。

徐錦兒和母親準備了一大桌子菜,幾壺燒酒。如今在青州,除了天下鮮能吃到地道的炒菜之外,大概就只有徐家能吃到炒菜了。劉旭早已教徐錦兒學會了不少炒菜,徐母如今也會了不少。自從天下鮮的新式菜品上市,很多家酒樓都仿學其菜品,但除了徐家,便再也沒有別人會地道的炒菜了。崔燁的保密工作還是很到位的,連在崔家,崔燁都不讓那些崔家廚師出手做菜,以免被家族里其他房的人無意中學去,以至泄密。那些天下鮮廚師,每個都是崔燁這崔家大房的嫡系,對崔家大房都是絕對的忠誠。至于徐家,自也不會把自家女婿的秘技,輕易泄漏。

好菜上桌,好酒滿杯,眾人落座!

除夕之夜,難得的歡樂日子,眾人俱都高興,當下杯來盞往,喝個痛快。

今天徐彥信很高興,望著桌上的菜,杯中的酒,再看看劉旭,瞅瞅徐錦兒,笑得合不攏嘴。

說起來自己這個女婿,半年前似乎還是個傻書呆,那時候自己雖未有過悔婚的念頭,但也著實怕跟著自己散漫慣了的女兒,嫁給劉旭後,會過得憋屈。可如今,只不過半年的時間,自己的這個女婿已經是青州第一才子了,而且還很會賺錢,發明了炒菜和燒酒,成為雲門酒坊和天下鮮酒樓的大掌櫃,而且自己女兒女婿的感情好的不得了,這叫徐彥信如何能不高興!

徐彥信表達高興的方式,就是一杯接一杯喝酒,當然劉旭和二柱、栓子,也少不了陪酒。

燒酒很烈,落肚火熱,劉旭幾杯酒下肚,也渾身充滿了熱意,不覺已有些上頭。徐彥信和二柱、栓子,也都有些醉意,但大家仍舊喝得興起。

如今是冬天,劉旭的這燒酒賣的更為火爆,僅年關十幾天的進項,就趕上以前幾個月的。大宋原先的黃酒、米酒,冬天天冷時,是需要燙了才能喝的。不然不但進肚冰涼,也沒了滋味,可是這燒酒不用燙,就入口如刀,進肚火熱,倍覺舒坦。如今在寒冷的冬天喝上一杯燒酒,已成了有錢人的享受。

幾人邊喝邊聊!眾人幾杯酒下肚,不禁有些話多了!

徐彥信說起劉旭和徐錦兒的婚事,明年劉旭三年孝期就滿了,他準備讓劉旭和徐錦兒早日完婚,讓盡早成家成家立業。

劉旭自是高興的答應,並借著酒勁放言道,明年自己一定買座豪宅,並讓青州最有權的寇知州和青州最有勢的崔老,當自己證婚人,並讓崔家大公子、自己的大哥崔燁當司儀,讓未來的狀元王曾當伴郎,把徐錦兒風風光光的娶回家。

听到劉旭的豪言,二柱和栓子當真是兩眼放光,滿是欽佩。二人見識過劉旭的本事,覺得劉旭說的,一定能做到。當下二人對劉旭的佩服,當真是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一個勁兒的向劉旭敬酒。

徐彥信看到二柱和栓子,不禁想起要收他們為義子的事情。本來想徐錦兒成婚之後,再收他們為義子,以承香火。如今明年徐錦兒要成婚了,徐彥信卻想及,自家膝下無子,人丁單薄,明年徐錦兒成親時,連個送親的兄弟都沒有,怕是難看,總不能自己這個老丈人親自去送親吧?

徐彥信念想至此,覺得今天把女兒的婚事定下了,不如借著今天高興,索性把認義子的事情也定下來,好事成雙,豈不更美!當下徐彥信對二柱和栓子說道︰「二柱、栓子,你們兩個都是老實的好孩子,自小孤苦,跟隨師傅也快十年了吧,你們覺得師傅待你們怎麼樣?」

二柱和栓子都恭敬的起身回答道︰「師傅待我們如子佷,如至親,我二人能有今天,全靠師傅養育、栽培,不然我二人或許早就凍死、餓死在街頭了,師傅養育、栽培之恩,我們沒齒難忘!」

徐彥信見二人對自己恭敬有加,自是高興,當即溫和的對二人笑道︰「你們隨意些就是,在師傅面前不用太拘束,坐下說話!」

徐彥信接著說道︰「為師膝下無子,如今你們師姐也馬上就要出嫁了。為師想收你們兩個為義子,以後傳我衣缽,不知你們兩個可願意否?」

二柱和栓子一听,如何不願意?他們打小就是孤兒,多虧徐彥信收留、養育,才有今天,本來他們師徒的感情就就情同父子。如今徐彥信要收他們為義子,他們自是高興,當即跪下行禮,拜見自己的義父。

徐彥信哈哈大笑,連忙把他們扶起來。

劉旭自也是高興,當即舉杯祝賀,四人滿飲一杯烈酒,俱都高興不已。

二柱對徐彥信恭敬的道︰「義父在上,我與栓子,自小是孤兒,我這王二柱是自己隨便起的名字,栓子更是連姓都沒有,如今我二人有幸得義父收為義子,自是要雖師傅姓徐,還請師傅賜個名字!」

栓子听二柱這麼說,當即也附和道︰「正是,還請義父賜名!」

徐彥信一听他們要自己起名,不禁臉上憋得通紅,要他舞槍弄棒行,要他起名,他哪會?徐錦兒的名字還是她爺爺給取得呢!轉眼看到劉旭,不禁笑容可掬的道︰「你們兩個笨蛋,你們姐夫是青州第一才子,你不找他取名,找我能取出什麼好名字!」

二人一想也是,自己的姐夫可是青州第一才子,讓他取個名字,定是不錯。

當即二人向劉旭行禮道︰「還請姐夫賜名!」劉旭听到這個稱呼,感覺還真有些怪怪的,怎麼就成姐夫了呢?!

要自己給他們取名?!劉旭模模鼻子心道︰自己這個第一才子可是假冒的,自己能取出什麼好名字。不過想想他倆就是一介粗漢,好壞他倆也分不了多清楚,自己後世怎麼也是個大學畢業生,隨便起個名字,也比二柱和栓子這名字強吧。

劉旭想了想便道︰「柱子和栓子,都是房屋建築上用的木料,只是不夠大氣,不如用棟梁吧。房屋所用木料,只有棟梁才是大材料,以大材料取名,也寓意祝你們成就大才。二柱年紀稍大,就叫徐國棟,栓子以後就叫徐國梁,如何?」名字取出來,連劉旭都覺得不錯,很是自戀的佩服了一下自己的取名本事。

柱子和栓子听到劉旭取得名字這麼有講究,以棟梁之才的寓意為他們取名,自是高興不已,況且這名字听起來也很大氣,想是不錯。二人當即拜謝道︰「謝謝姐夫賜名!」

劉旭還真有點不適應被人叫做姐夫,有些牙疼的感覺,現在還沒跟徐錦兒成婚,被人叫做姐夫,還真有些感覺怪怪的。

徐彥信听到劉旭為二柱和栓子,取名徐國棟、徐國梁,也覺不錯,當下也是高興,不禁多喝了幾杯,說話不禁有些醉意了。

徐彥信大著舌頭跟劉旭三人,講述自己的家的淵源。

據徐彥信說,別看現在他們徐家是如今習武的,但他們徐氏祖上也是文人世家。徐彥信自己講述,原來他們這青州徐氏的先祖,竟是建安七子之一的徐干,以北海為郡望,也就是如今大宋青州轄下的壽光縣。如今他們這支遷來青州城的雖已有些敗落,但壽光徐氏仍是很興盛。

劉旭雖對這些族望傳承沒什麼感覺,但他感覺得出來,徐彥信在提起其先祖時,自豪感油然而生。想想也是,自己那個時代,有些人說起自己祖宗是某某名人時,都一臉的驕傲,何況是比後世人尤重門第的古人呢!

徐彥信說完自家淵源,又說道自己還有壓箱底的絕技,誰也沒教過。到時等劉旭成了親,他把這絕技一起教給他們三人。

劉旭不禁有些期待,不知道徐彥信有沒有內功,自己這個年紀要沒有內家功法,再學武藝怕是也學不來多少了。雖說徐錦兒說,這個時代沒有什麼如劉旭想的那些內功,但劉旭一直隱約有些感覺,或許真有這些厲害的內家功法,只是連徐錦兒都不知道而已。

除夕的徐家這次酒宴,因為徐彥信高興,喝到很晚。劉旭沒有陪到底,他瞅個機會偷偷開溜了,跑去陪徐錦兒守歲去了,留下徐彥信父子三人在那痛飲。

劉旭和徐錦兒一直在聊著天,以對抗不斷襲來的困意,直到青州城內的鐘樓上,傳來悠揚的鐘聲,安靜的夜空中,忽然想起萬千爆竹聲!

新的一年終于來到了!

Ps:徐干,漢末青州北海郡人,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建安七子」之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宋時山河最新章節 | 宋時山河全文閱讀 | 宋時山河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