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德意志霸權之路 第一百三十二章 肢解計劃

作者 ︰ 自由有多遠

()當威尼斯的前途最終確定下來,威廉終于可以授意外交部放開手腳大干一場了。

1892年聖誕節前夕,德國新任外交國務秘書比洛、法國外交大臣塔列郎和教宗的特使匯聚維也納郊外的美泉宮,在約瑟夫皇帝親自主持下,商討肢解意大利的具體辦法。

最終,會議達成了「四國」一致行動的維也納宣言,並擬定了一整套針對意大利王國不同反應的行動預案。

第一套預案規定了和平解決意大利問題後的利益劃分,方案主要約定了翁貝托國王必須辭去意大利國王(意大利國王的王位來自議會的授予,幾乎一文不值),但保留1860年以前作為皮埃蒙特國王時的除撒丁島之外的固有領地,以及對托斯卡納、摩德納和帕爾馬三個公國的統治權;威尼斯和倫巴第成為一個統一的獨立王國;流亡的弗朗西斯國王恢復對那不勒斯和西西里的統治;教皇國恢復1860年前的版圖;法國獲得撒丁島。方案還約定了德、奧兩國分別擁有在威尼斯和那不勒斯的自由行動權力,但皮埃蒙特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得到各國保證。

第二套預案是針對無法和平解決情況下的方案,方案規定了各國需要承擔的軍事義務,和戰後對皮埃蒙特的處置辦法。按照這一預案,戰爭結束後,皮埃蒙特王室將被驅逐,法國會按照拿破侖時期的辦法建立一個親法的外阿爾卑斯國王,統治這片地區。其他區域劃分則同第一套方案。

當確切的消息傳到奎里納爾宮時,意大利宮廷徹底亂為一團。

翁貝托國王和克里斯皮首相原本以為法國只是想恢復教廷在羅馬周圍地區的統治,猶如拿破侖三世的做法,那樣意大利王國基本還能保留下來。

他們第一時間想到的自然是英國政府,正是出于對英國的畏懼,意大利政府才在和德國的合作中處處要看著維多利亞女王的臉色行事。

英國方面對于大陸三國悄悄的密謀和貪婪的索取同樣感到十足的憤怒。

在議會海軍委員會的要求下,英國地中海艦隊和本土艦隊全部進入一級戰備,並計劃于新年前後分別在靠近撒丁島和赫爾格蘭灣的公海上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

同時,唐寧街十號傳來了極為強烈的戰爭信號,格萊斯頓首相公開發表談話稱︰意大利若遭到侵犯,英國絕不會坐視。

倫敦金融城也迅速動員起來,在三天之內向意大利政府提供了一筆300萬英鎊的戰爭貸款。

對于英國的虛張聲勢威廉除了「嘿嘿」的笑兩聲,便再無任何反應。

因為他深知,在歐洲大陸,只要法德兩國達成一致行動,那麼將沒有任何外力可以強行對抗,即使英國也不行。

柏林和巴黎的報紙和海峽對岸的倫敦新聞界同行們對罵成一團,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留給意大利政府的時間從最初的一周慢慢減少到三天。

這期間,意大利軍隊已經宣布總動員,但是動員的效果簡直一塌糊涂。當得知要和法、德、奧三國開戰時,很多南方的士兵直接開了小差,同時,那不勒斯的保皇派也開始出來積極活動。至于北方威尼斯和倫巴第的民族主義者早就在曼寧的領導下展開了針對政府的一系列集會和示威。全國上下,只剩下皮埃蒙特和與世無爭的撒丁島保持安靜了。

1892年,南歐地區由于氣候的反常,各地普遍歉收,當農業危機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重合到一起時,往往都會引發社會的不滿。

歷史上,意大利北方的米蘭和南部的西西里部分地區都在當年出現不同程度的示威集會和小規模暴亂。

不過,當大環境有所改變,很多心懷時勢造英雄夢想的野心家們便開始不安分起來。

在意大利,加里波第不是第一個也不絕會是最後一個,從這位民族英雄在家鄉尼斯連地區議員都選不上的情況就可以看出,大意大利的民族主義者在這個國家僅僅是少數,只不過撒丁王國借助這一一小撮愛鬧事的不安定分子利用法國的支持才僥幸統一了意大利。(拿破侖三世出身燒炭黨,若不是這個原因,意大利十輩子都統一不了)

那不勒斯的一些舊貴族在茹法爾伯爵的帶領下揭竿而起。他們利用奧地利支援的武器,組織一批當過兵的佃戶建立那不勒斯和羅馬光復軍,以營救教宗和解放羅馬為口號,扯起了反旗。

「陛下,以當下的情勢看,如果開戰,我們必敗無疑,而英國的許諾也是指望不上的。」克里斯皮苦口婆心的勸說翁貝托國王放棄開戰的決定。

雖然克里斯皮也深感被德國「出賣」的恥辱和憤怒,但是他很清楚,英國人在這個當口只不過是想利用意大利把局面攪渾,至于最終的結果如何,自然還是要看怎樣才能符合英國的利益。不過可以想見,繼續保持意大利的統一是最不可能的結果,因為那將使三個大國尊嚴掃地。

「昨夜,德國的外交國務秘書比洛作為德皇的特使向我轉達了幾點重要消息︰第一個就是英國人的真實打算在于利用我們的反抗挑撥法德兩國的關系。因為法國無論從濱海阿爾卑斯還是從薩伏依都很難快速突破到皮埃蒙特,但是德軍從蒂羅爾卻可以一路打到波河。陛下應該知道我軍和德軍在實力上的差距,勝利幾乎是無望的。所以當德軍一路開向羅馬的時候,英國一定會出面調停。屆時,半島的利益無論怎樣分配,法德雙方都很難做到百分百的公平。利用多邊談判來制造外交摩擦是英國干涉大陸事務慣用的手段,最近的一次比如在1879年的柏林會議,俄德奧三國的同盟關系就因為這次會議而徹底破裂……」

于此同時,英國駐柏林大使已經返回倫敦,正在向格萊斯頓首相述職。

「首相閣下,只要開戰後,德軍迅速突破意軍在的波河防線,那麼意大利政府必然崩潰,從而給我們提供了外交介入的最佳時機。由于法軍的進攻必然被道路和意軍的要塞所阻,所以德國人在接下來的談判中就有理由分得更多的利益,只要我們鼓勵德國的索取,那麼法國必然會感到屈辱,從此和德國疏遠。反之,如果兩國還按照之前的協議公平分配利益,那麼由于德國出力最多,因此德國人就會感到不平。」羅素一字一句的說道,措辭十分嚴謹宛如在正式的談判桌上。

「你說的很對,鼓勵德國而抑制法國和奧國的思路我和金克爾外長已經基本商定。不過,一旦局勢有變,你覺得我們參戰的底線應該設在何處?」

「我從赫伯特那里已經打听到了詳細的關于戰後分配的條款,其中撒丁島是要歸屬法國的,我想我們只要堅決反對這一點,同時保證皮埃蒙特獨立就足夠了。當前情況下,奧地利不敢,也無心徹底征服兩西西里地區,因此他們最可能采取的辦法就是建立一個親奧的政府,同時兩國實現關稅同盟,促進地區經濟,以穩定這個政府的統治。至于威尼斯和倫巴第,無論德國提出怎樣的要求我們都無力阻止。」

「如果我們對法國宣戰,而德國對我國宣戰呢?」

「按照赫伯特的說法,條約並沒有規定對于其他大國開戰的同盟義務。如果德國為了讓法國獲得撒丁島而和我們交戰,那麼這個宣戰理由是不合情理的,在海軍和商業界很難獲得支持。」

「恩,這個思路很不錯。假使法國放棄撒丁島,德國即使想給予補償也缺乏現成的利益,至于奧國就更不可能了。」格萊斯頓點點頭道。

「不錯,此番戰爭後,意大利地區的形勢會變回1840年以前的樣子。法國和皮埃蒙特的關系可能會比那時更困難。德意志人再次獲得威尼斯和倫巴第,從而在波河和科莫湖一線建立穩定而安全的邊界。唯一不確定的乃是兩西西里的前景,佛朗西斯國王能否建立穩定的統治……」羅素依然表情嚴肅的說著。

……………………………………………………

感謝書友的打賞和鼓勵。今日雙更!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1890德意志霸權之路最新章節 | 1890德意志霸權之路全文閱讀 | 1890德意志霸權之路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