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大革命 185 縛羅國(二)

作者 ︰ 碎葉城最後一個漢人

()村民們在村後的山上升起了山堆火,將濕茅草蓋在火上,頓時山頂上升起了三道並排的白煙。方圓數十里,都能看的清清楚楚。

這是村落和羅國聯系的方式,烽火,用不同的植物所燃燒產生的不同效果的煙霧和煙霧的數量,可以傳遞一些簡單的信號。三堆白色的煙霧,就代表著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向上層通報,希望緊急聯絡。

但一般而言,一次簡單的烽煙聯絡,也要燒上很長時間,在嶺南地廣人稀的地方,縛羅人沒有太多人時刻關注烽火。他們只是有狩獵的隊伍在山間巡視,發現煙火,就會作出回應。很多時候,煙火更像是求救信號。

今天的信號放出去,羅人的呼應相當快,子啊烽火燒起來大概半個小時後,就有五個拿著兵器的羅人出現在了村落外。

用商的眼光去看,幾乎看不出這些縛羅人與楚人有多少不同,無論臉型還是衣著,都十分相似,幾乎無法區分。縛羅人的外表一看就絕對屬于文明人了,他們穿著獸皮縫的衣衫,手中拿著的兵器也是青銅質地,而他們的語言,也很接近荊楚的風格。

五人為首的那名男子從走進村里的第一眼就盯著商等人仔細打量,他也不理會鄧燕熱情有禮的問候,皺著,眉頭問商︰「你們是什麼人?從哪里來?」

邗華微笑著道︰「我們是江東人,從海上來的。」

「江東?海上?」那名男子轉頭向大海的方向望了望,又回頭問道︰「江東在什麼地方?」

「江東在就在吳國故地。江東是它新的名字。」

那名男子很疑惑︰「我記得,吳國的土地在越國的手中,可是你們卻說的不是越語。」

商道︰「三十多年前,楚國興兵伐越,攻破越國在吳地的都城,殺死了越國的王,把越人趕回了會稽,將吳地設為一郡,名為江東郡。」

那名男子臉色一沉,厲聲喝道︰「你們果然是楚軍的人!」

「這位,您這也太武斷了吧…….」

邗華話未說完,那名男子身後一人將兩根手指伸進了嘴里,「咀——」一聲響亮而悠長的口哨聲響徹天地。向遠處望去,在可以隱蔽幾個地方,突然多出了幾支人馬,人數估計下來也有兩百人,向這里包圍過來。

「慢著,能不能先把話說清楚,這是為什麼?你我無冤無仇,這是什麼意思?」商問道。

正在保持警惕向後倒退的五名縛羅人停下來。那人道︰「我縛羅國于楚是死敵,這沒有什麼可解釋的,現在你們都將是我們的敵人,大家戰場上相見吧!」

「等等!」邗華叫住那人︰「開戰之前,能不能帶我去拜訪一下羅王。」

邗華將腰上的長劍接下來,扔在地上,然後向前走了幾步,伸出雙手給五人看,表示自己沒有威脅。

對面的四個人臉色凝重,神情緊張而又有些古怪。那名帶頭的人則皺著眉頭,仿佛永遠都解不開。

邗華指一指身後︰「您應該看見了,我來的時候,我的人背著很多箱子,那些都是覲見羅王而準備的禮物,我們的目的就是為此。」

商也明白了邗華的意思,幫腔道︰「若是我們為戰而來,不會只有兩條船,只有這些人,你應該看得出來,我的人都不是軍人,只是普通的船員。」

「村民們讓他們先留在這里,等我間國羅王之後,再做作處理也不晚把。」邗華幫著出主意。

看著對方神色不定,還在思考著,邗華笑道︰「難道將軍這也覺得害怕嗎,你手中有兩百多名全副武裝的戰士,而我們和全村人加起來也堪堪此數,你勝券在握,卻如此猶豫,到底所謂何事。難道傳說中勇武的羅人,就真的如此不堪嗎?」

「好,我就答應你!」那人突然道︰「不是因為你激將,而是因為,你說的的確有些道理。」

「現在,你和你的人帶著禮物跟我走就是了,你可以留下佩劍,而其他的人身上的長劍都必須解下來。,交由我們暫時保管。」那人道。

「理當如此!」邗華笑道。隨後命令身後三十多人將配刀全部收集起來,放到了那些五人面前。然後或抬或扛,帶著箱子在村外排成了一隊,準備出發。

「你必需留在這里。」邗華阻止商加入。「船隊你管,但船隊之外的事情,都由我來負責的。」

「難道你還不是老子船上的人嗎?」商罵道︰「***你出了事情,我們怎麼跟君上交待,你可是他徒弟,腦袋里有東西,死了我們也不能讓你出事啊。」

邗華呵呵一笑︰「長這麼大第一次听人說我的命值錢。不過你這話不對,誰的名不值錢。」他收住笑容︰「我這次去見羅王,以我們的情況,羅國沒有理由和我們作對,如果我回不來,你知道該怎麼辦。」

商道︰「如果有意外,我會帶著村民們去海上,日後江東會抹掉羅國,這沒有任何疑問。但最好還是不要意外。」

「我也是這個意思。」邗華拍拍商高半個頭的肩膀,微笑著走入自己的隊伍里。

對面五人中的首領將邗華的佩劍撿起來,遞給他︰「這是一把好劍。」他贊揚道。剛剛兩人的對話並沒有背著任何人,他是听見的。在他的身後,那麼剛剛吹口哨的人再次吹響了兩次口哨,第一個口哨響起後,一堆羅人士兵向這邊走來,第二串口哨之後,其他的羅人全部退入山林里消失不見了。

邗華道︰「這不是劍,它是一把刀。」這讓那人有些莫名其妙的尷尬。

說著他將直刀從刀鞘中緩緩拔了出來,直刀的刀身暴露在陽光中,閃著銀白色寒光。「劍開雙刃,而刀大多只有一面開刃。」

「好刀!」那人不由贊道。

「將軍既然喜歡,那就送予你便是。」說著邗華便將刀子遞給了他。

「這….」那人感到十分意外︰「這麼珍貴的禮物,如何使得。」

邗華笑道︰「將軍應該能看得出來,我並非軍人,佩劍大多數時候也只是裝飾而已,再好的武器,若是不用于實戰,他只是裝飾品,沒有任何意義。劍在將軍的手里,他的價值會更大一些。寶刀配勇者,將軍不可拒絕哦。」

「這個,那就謝過先生了。」那人樂心里樂開了花。

羅人對外對抗多過交往,在處理交際能力顯得很弱智,一個簡單的送禮,就讓這位將領對江東的人產生了好感,一路上已經把邗華當成了朋友,兩人語言不存在太多不同,可以自由交流,話題不斷。路上這麼將領怕把江東軍的人累壞了,命令自己人去幫忙抬東西。

邗華很年青,知識豐富,有很多見聞和故事可以講給這個家伙听,听著邗華所講的各地風情,生活路途見聞和各種故事,都讓長在荒涼封閉的嶺南山中的羅國將軍崇拜不已。

當然,邗華也從這名羅國將軍的嘴里掏出了許多信息。

羅人的都城設立在東江邊的縛羅山(後世反念羅浮山)上,周邊有良田近萬畝,山間有礦可冶煉,依山傍水進退可倚。而在羅國控制的周邊區域里,還分布著許多羅國的分分部落。羅人的制度十分傳統,完全是以分封制的形式存在,但分封的下層都幾乎沒有並將,他們只有封地的權利,兵員由羅王同意調度,把它分給守衛四份的將領來作,而將領由自己的兒子或者親近的臣子來擔任,一般士兵的補給由各處分封的臣子來提供,軍隊裝備則由羅王自己提供。這極好的保持了羅國的地方和中央的統一性。

這麼年輕的將軍就是羅王的兒子,他有四百多兵力,負責守衛這珠江一線,這里本來就有不少被征服的越人生活在這里,因此羅國將楚人安排在這里,有便于看慣的意思。羅人的食鹽很多時候就來自于深圳海灣的越人村落。

這里的越人指的是嶺南以北的越人,大多來自于福建和江浙一帶,也有少數來自于海上,他們的目的就是來此討生活。越其實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稱呼。越國其中只指的是于越族建立的國家,除了于越外,還有內越和外越的分說,山越海越的劃分。後市而言,海越擴散及其廣泛,而山越者是最後消失的越人。靠海的越人大多與航海相關稱海越,而在深山中打獵的越人是為山越,山越相對落後野蠻,像後世吳國征服的白彥虎和今天台灣的高山族,都是山越。在海上飄蕩的越人是為外越,陸地上生活的是內越,內越除了于越國,大家在習慣上稱謂百越。百越分別有甌越,閩越,楊越,邗越,南越,交越,撢越,西甌,駱越和越裳等大的部落族群。他們的稱呼大都來自于地域和文人上細微的詫異,由于這些慌亂之地中原人少有接觸,並不怎麼了解,因此劃分十分籠統,像羅國這樣的邦國也都被稱為越人,南越真正有政權是在王翦滅于越,于人大舉南遷之後,但並沒統一嶺南諸多部落,嶺南稱為政權,是在秦人趙佗建立南粵國開始。此時的羅國以荊蠻族系的羅人為主體,有吸收各地的越人加入,但越人還不足以影響縛婁國。

縛羅雖然听上去很小,不過後世一個地級市的面積,可在這個相對原始的時代,珠江邊後世深圳鳳凰山的一片,不行穿過水網密布雜草叢生的珠江三角洲,到底東江之畔的羅浮山下,後世只需要四十分鐘的路程,這群人卻整整走了四天半,而且在這荒涼的曠野中,走直線的機會很多。

羅國的都城並不見宏偉,甚至也沒有城牆,他們的土屋和木屋都建立在山間,依靠地勢防御,在植被茂密的山林中,十分利于隱蔽和防御,眾多山洞適合儲藏物質。這里的山間多瀑布,山泉水含有礦物質豐富,是健康的水源,在這里建都,風景秀麗,而且什麼都不缺,如果有人要進攻這樣的一座城,想要清除這里的敵人,絕非一件簡單的事情。

被安排在山中休息了半日後,邗華便得到了羅王的召見。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戰國大革命最新章節 | 戰國大革命全文閱讀 | 戰國大革命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