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人 第一百零三章高麻五隊伍站錯落下了悲慘結果

作者 ︰ 金石聲

這高麻五霍然想起兩年前之事,腦子轟的一下子轉騰起來︰「他來干什麼?報復?訛詐?不知這小子葫蘆里賣的是什麼藥?走一步說一步吧,到哪山砍哪柴吧!」

高麻五究竟見過大陣勢,頓了一頓,遂點頭施禮言道︰「兄弟不才記性不大,忘性不小,把您老兄大駕給忘掉啦,以前之事都是官身子由不了自己,您也是明白人,就不要計較嘍!不知您今天來到寒舍,是無事路過?還是有事造訪?」

來人言道︰「我自是有事造訪,我被你部下拿住,判了二年,剛剛放出,兩手空空,無有飯轍,自是到高隊長這里來找飯轍來了。」

這高麻五雖是武藝高強,又有官身子罩著,但對來造訪之人並未敢耍橫,因為他知道,人家即然敢到你家來,就是胸有成竹不怕你,言道︰「好說!好說!」遂叫夫人拿出一百塊大洋放在來人面前,這來人言道︰「算你懂事,告訴你,上次讓你拿住,不是我人松貨賴惹不起你們,是我怕你們交不了差,如若不是讓你們交差,你們就那點兒人?想拿住我,哼!」

說完走出屋門,「 !」的一聲,往台梆的「石條」上跺了一腳,眼看那石條一分為二,回頭又言道︰「每月今天,我都要到你這里拿一百塊大洋,你可給我記住嘍!如若不然,我讓你的轄區一天也不得安寧!」

說完飄然而去。

這麻五一個月還掙幾個錢?都給了他,他們一家子就甭活了!高麻五越想越不是滋味,這差事沒法兒干了,從此就辭職不干了。

辭職不干了,一家子以何為生哪?回老家種地,老家已得罪了人,自己已回不去了,老家不能回,他費盡腦筋思索起來,想起了離老家西邊十里地的白羊城有一個叫湯希堯的人。

這白羊城,前邊書中說過,是大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所建,歷來都是昌平州直屬,昌平州屬下有幾個學堂,學堂先生,是昌平州衙開銀子,白羊城學堂的先生每年開銀子是七兩二錢,這學堂由于是州衙門開銀子,自然是官辦性質,教書的先生是挑了又挑,選了又選,官府重視,先生上心,明清兩朝先後培養了不少人才,這湯希堯就是清末的舉人,在民國時當了河北省贊皇縣的縣長。

高麻五投奔了湯縣長,自報家門是不出十里的老街坊,已出幾百里之外湯縣長對高麻五倍感親近,惺惺惜惺惺,能人愛能人,高麻五的大名湯縣長早有耳聞,這高麻五說出了自己的處境,湯縣長很是同情,用誰也是用,為什麼不用一個同鄉的自己人哪,況且這里的治安又那麼缺人,而且缺能人,而這高麻五又是個少有的能人,湯縣長非常高興的就收留了他,高麻五使槍弄棒什麼都會,又當過北平的偵緝隊隊長,遂就委以他了個副警察局局長之職,朝里有人好做官,不久又升任了正局長,當了正局長之後不負湯縣長之望,縣里的治安治理得有所提升。這贊皇縣挨著解放區,和**領導的八路軍經常產生磨擦,贊皇、無極、庶鹿,三縣成立剿匪司令部,這湯縣長保舉高麻五就當了這三縣剿匪總司令。總司令轄下五千多人,和八路軍是勁敵,之所以是勁敵,就是因為這高麻五作戰經驗豐富,兵松松一個,將松松一窩,擒賊先擒王,把高麻五擒住,他的部隊就會立馬樹倒猢猻散。

八路軍幾經酬劃,都沒能圍住高麻五,又有一次得到確切情報,高麻五帶著他的衛隊在離縣城十五里的一個小村駐防,八路軍派出了一個營的兵力圍住了高麻五,他的衛隊拼死頑抗,八路軍對于高麻五是志在必殲,雙方打得異常慘烈,由于八路軍已經運籌帷幄,高麻五的衛隊是死的死傷的傷,投降的投降,最後把高麻五圍在了一個小院兒,高麻五退守三間北屋,院子里守護的士兵傾刻間都被打倒了,高麻五掄出兩支德國造的二十響,對著外面的牆頭子,從牆頭上冒頭的就是一槍,冒頭的就是一槍,可是自己的子彈究竟有數,不敢過久相持,他練武的出身,踅模出逃的機會,他看到炕上有一個女人做活用的烙鐵,拿起這把烙鐵,順著窗戶眼兒扔了出去,烙鐵「砰」的一下子落了地,院子外的八路軍,听見響動,照那烙鐵呯!呯!呯!就是一梭子子彈。高麻五趁這機會踹開窗戶,躥了出去,剛一落地,一個就地十八滾,滾到牆根兒,一個鷂子翻身上了牆頭兒,一梭子子彈,打倒牆外幾個圍困的士兵,眨眼之間進了路邊的莊稼地。

這已經是一九四八年了,他的老家已經解放,到處是**,他已無路可走,在北平隱姓埋名做起了小買賣。一九五零年鎮壓反革命,把他從群眾的海洋中挖掘了出來,而那時罪大惡極者頗多,他只算是一般偽職人員,只把他判了十二年徒刑,一九六二年刑滿釋放回家勞動,在家勞動已有三四年了,經過了小四清、大四清,轉眼到了一九六六年,兩個外地警察來到了高麻五的家鄉,到了大隊部,向大隊部的會記掏出了介紹信,隨後從公文包里掏出了一張相片,問︰「你們這里有這個人嗎?這個人叫高英杰。」

大隊會記,初中剛畢業,十六七歲,看了看相片。相片上之人穿著軍裝,挎著武裝帶,戴著大沿帽,昂頭挺胸一副威武不可侵犯之氣概,遂搖了搖頭言道︰「我們這兒沒有這個人,再說我們村兒的人也沒有叫高英杰這個名字的呀?」會記又道︰「這麼著,我年輕歲數小,知道的事少,認識的人少,您們二位在這里等著,我給您去找我們大隊書記,讓他辨認辨認,看看我們這里有沒有這個人。」倆位警察言道︰「你們書記在那里?」會記說︰「我們書記在地里。」兩個警察又道︰「我們跟你一塊兒去吧。」

眨眼之間,會記領警察來到了書記干活兒的地里,會記給書記和警察相互做了介紹,警察又從公文包里掏出了那張相片,讓書記辨認,書記審視了一刻言道︰「這個人是高麻五!高英杰是他的號。」原來大隊書記和高麻五歲數相仿,高麻五年輕時的模樣,大隊書記自然記得。兩個警察說道︰「這個人在那里?我們要向他核實一個事情。」書記讓會記到高麻五干活兒的地里找來了高麻五,高麻五拘羅著腰,戴著一頂破草帽子,穿了一雙膠皮底的山鞋,綩襠褲子大襟兒襖,滿臉塵土和皺紋。會記拿現時的高麻五核實相片上的高麻五自是不能等同。

警察問道︰「某年某月某日,在某村殺的那批**和革命群眾是不是你下的命令?」

高麻五道︰「是我下的命令。」

「你為什麼要下這樣的命令?你知道那里邊都有什麼樣人嗎?」

「不十分清楚。」

「我告訴你,那里邊有地委書記。」

高麻五言道︰「這您不要見怪,我就是干這個的,我也是逢上峰的命令,跟你們現在傳訊我一樣。」

高麻五對他從前做的事情供認不諱,警察核實完了問題,讓高麻五簽字畫押。不出兩個月,公社特派員來到了高麻五住的村子,把高麻五帶到公社,公社的院子里停著兩輛吉普車,從吉普車里跳下了十幾個荷槍實彈的警察,立刻把高麻五摁翻在地,帶上了手銬,砸上了腳鐐,押上車把他帶走了。

又過了三年,到了一九六九年,又來了兩個警察,向全體社員念了一個公文︰「高某某在勞動改造中病死,此案終結。」

高麻五雖然在日本戰領中國時期沒有隨著姚萬臣投靠日寇,但是後來,他沒有認準方向,站錯了隊伍,投靠了國民黨,雖有滿身武藝,卻落了這麼一個下場。而那隨著姚萬臣去參加了黃協軍的另一個山村里什麼武藝也不會的谷姓農民,雖參加了皇協軍,但後來辯明了方向,月兌離了皇協軍投奔了八路軍,解放後,當到了人民解放軍的師級干部,而那殺了國民抗日軍二總隊隊長宋鳴皋而投奔了日本人的姚萬臣,雖然也紅極一時,日本人賞給了他大洋馬、小汽車、黃呢子軍裝,但是主子的錢不是白給他的,要他經常去打八路軍,而此時的國民抗日軍早已改成了八路軍,而八路軍又跟他有不共載天之仇,他想打八路軍,而八路軍還想消滅他哪,他在與八路軍交鋒中屢屢踫壁,弄得他再也不敢照八路軍的面兒,可主子怎能白養活他哪,他屢屢違抗軍令,最後日本主子因養他無用,把他處決了。

這真是大千世界,人形**,形形**的人干形行**的事,得到了行行**未知的結果。

再說,高麻五的師哥王岫文,在高麻五當北平偵緝隊隊長時,召他的師哥王岫文當了他的副隊長,高麻五不干了,他也不干了。因為他待人態度平和不走極端,在哪兒都沒樹過死敵,後來在家鄉又交文又交武交些學生。解放後新學校建立,他會的老一套擱淺了。

在一九六一年,王岫文已老亦,王岫文想把他學的一身少林功夫傳下去,教了當村兒一幫小孩兒,不兩年,來了四清運動,因為他做過舊政府的小吏,又因為他所教的這些東西不符合當時的社會主流因而受到了批判,自然少林武術沒能從他這兒傳下來,但是喜歡少林武術的中國人,在幾十年後把少林武術又發掘了出來,和平寺來了一位外號叫鐵頭王子的少林俗家弟子又交起了少林功夫;而在那少林寺的故鄉愛好少林武術的人們建起了幾百所少林武術學校,不但中國人參加學習,外國人也來學習。

往事如煙,是非成敗轉頭空,古今多少事,都在飄飄渺渺中。

請看下一章︰「千年古寺演繹多少悲歡離合」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人最新章節 | 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人全文閱讀 | 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人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