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人 第七十七章百日維新失敗清廷壽終正寢

作者 ︰ 金石聲

馬關條約,是中國,自1842年以來,和列強們簽定的最屈辱的條約,馬關條約,激怒了中國知識分子,1895年,積聚在北京參加考試的舉人們,听到了清廷和日本簽訂馬關條約的信息非常氣憤,康有為聯合廣東的舉人聯合上書,梁啟超聯合湖南的舉人聯合上書,要求清廷拒絕這些條款,拼死一戰,康、梁的舉動,引起了全國舉人的響應,其它省份的舉人也聯名上書。

舉人們的上書,沒有得到答復,康、梁聯合全國18個省份舉人聯名上書,康有為連夜起草萬言書,康有為分析了行勢,提出了策略。主張,拒約、遷都、變法。短短時間,就有1300人簽字。

清廷沒有采納。1898年5月,實際掌握朝廷大權的奕訢(咸豐弟弟慈禧小叔子)病死,康有為找到光緒的老師,翁同龢訴說變法之事,翁同龢把變法之事講給光緒,光緒也同意變法,光緒遂召見康有為,任命康有為,為總理衙門章京上行走,給康有為一個特權,準專折奏事。

康有為總結維新派的建議,呈報給了光緒,光緒對此進行批改,然後頒布了100多道變法詔令。

主要內容有︰

(一)經濟方面︰設立工商局,保護農工商業,積極鼓勵開辦工廠;設立路礦總局,發展鐵路和采礦業;舉辦郵局,裁剪驛站,等等。

(二)政治方面︰整頓吏治,裁汰冗員,允許官民上書言事,等等。

(三)軍事方面︰訓練海陸軍,采用西方先進武器,改練洋操等等。

(四)文教方面︰廢除八股取仕制度,改試策論;設立學校;創辦京師大學堂;派遣留學生出國,等等。

這些變法觸及了一些既得利益者,而這些既得利益者,又是那些官職顯赫的權貴們,這些權貴們在慈禧面前,百般玷污變法,言變法違背了祖訓,是不會得好結果的。

慈禧听後大怒,逼迫光緒下聖旨免去翁同龢軍機大臣,總理衙門大臣的職務,光緒無奈,免去了老師翁同龢的職務。

免去了翁同龢的職務,慈禧尤不放心,又把親信榮祿調回,掌管京津大權,光緒帝為了堅決變法,下旨免去禮部尚書「懷塔布」等六名,頑固派官員並革職,任命譚嗣同、劉光第、林旭、楊銳為軍機章京,把李鴻章驅除出了總理衙門。

光緒的一系列行為惹惱了慈禧,慈禧欲廢黜光緒,光緒已經查覺,光緒傳出話,讓康有為等謹慎,康有為得到消息,知變法即將夭折,變法中心人物康、梁等人商議,欲以武力解除慈禧和榮祿的實權。他們想到了一個掌握兵權的實力人物,袁世凱。

譚嗣同找到袁世凱,曉以利害,讓袁世凱殺死榮祿,軟禁慈禧,袁世凱耍了兩面三刀,當面答應了。可他考慮再三、權衡利弊,覺得慈禧比光緒的實力大,怕失敗,自己遭滅門之罪,把寶押到了慈禧這一頭兒,把此信息密告給了慈禧,慈禧大怒,9月21日,下令捉拿康梁變法的頭領。把光緒囚禁在中南海的瀛台。

康梁此時已跑了,而譚嗣同能跑他卻沒跑,他言︰「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盛也!如果有,就從我開始吧!」

譚嗣同知道榮祿要逮捕他,他並沒跑,在家等著,他在牆上留下了一首壯麗的詩篇︰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天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9月28日,譚嗣同、林旭、楊銳、劉光弟、楊深秀、康廣仁,在北京宣武門外菜市口被殺害。

被害時,譚嗣同大聲疾呼︰「有心殺敵,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這可能是中國男子死亡的最高境界,這叫戊戌六君子。變法維持了103天,史稱百日維新。

1898年的變法失敗了,中國失去了又一次崛起的機會,人民陷在水深火熱之中,沒有了希望。

變法不成,世道依舊,老百姓把一切的怨恨都加在了外國人頭上,隨後就發生了後來的義和團運動。

義合團的布告上寫道︰

‘若輩洋人,借通商與傳教以掠奪國人之土地、糧食與衣服,不僅污蔑我們的聖教,尚以鴉片毒害我們,以婬邪污辱我們。自道光以來,奪取我們的土地,騙取我們的金錢;蠶食我們的子女如食物,築我們的債台如高山;焚燒我們的宮殿,消滅我們的屬國;佔據上海,蹂躪台灣,強迫開放膠州,而現在又想來瓜分中國。’

義和團是首先在山東發起的,開始叫義和拳,義合拳民恨洋人,他們看到洋人的傳教士在中國土地上自由自在,把本國國民受欺負的怨氣都撒在這些傳教士身上,殺了傳教士,隨後導來了一系列連鎖反應。

義合團很快就傳到了河北、天津,又傳到了北京。慈禧朝令夕改,由原來的鎮壓義和團,而改成了利用義和團打洋人,大量義和團民涌進了北京,到處殺洋人,找不到洋人,找洋教徒,信奉天主教的和信奉基督教的都背了興,有的跑到使館里去了,有的跑到教堂里去了。

教堂和使館的地方究竟是有限的,跑不進使館和教堂的就往城外邊跑,義和團民在後邊追著,喊著,殺呀!殺呀!大人小孩,再不敢出門,恐怕被當成義和團給殺嘍。洋教徒跑進了山里,義和團民跟進了山里,義和團不管是大姑娘還是小媳婦還是小孩子,凡是教民都給殺嘍,在義和團的眼里,傳教士和教民,已是十惡不赦之徒,義和團最恨那些跟著外國人跑的中國人,說他們是漢奸,是幫外國人欺負中國人的幫凶。

義和團民到處布道傳教,像風兒一樣也傳到了延慶永寧,6月,永寧人在沈儒的帶動下在關帝廟起事,沈儒,慷慨激昂,歷數洋人十惡不赦之罪。

永寧人早已經恨透了洋人,洋貨擠掉了土貨,洋人把大煙傳到中國,把一個一個富有的人變成了窮光蛋,把一個一個有為的青年變成了頹廢鬼,可天下人千奇百怪,還有信他們那一套的,法國人在延慶修了天主教堂,不知用什麼法子迷惑了許多中國人,那些人竟著了魔,每七天到那里念那洋經。

有人向沈儒報告,在延慶州永寧縣天主教堂,有很多人在哪兒聚會,沈儒帶領團民,包圍了天主教堂,因為是本鄉本土的老街坊。義和團民命令他(她)們退教還俗,可這些中了魔的教徒誓死不退教。

義和團民看他們不可救藥,怒不可惡,教堂周圍架起木柴,喊出一、二、三、四,可沒有一個求饒的,義和團異讓決然,點起了木柴,把教堂里二百多教民都燒死了。

6月21日,義和團燒死了永寧教堂的教民,22日,又去攻打孔化營的教堂,又殺死了聚集在那里的教民七百多人,23日,義和團又攻延慶城的耶穌教堂,殺完了城里的,又去搜捕鄉下的教民,教民到處逃竄,逃進了親戚家,義和團追到親戚家,,逃到山里,義和團追到山里,義和團高喊著︰「殺呀!殺呀!殺二毛子呀!殺二毛子呀!」二毛子無處可走,都被捉拿歸案了!義和團在延慶殺了1200多洋教徒!

義和團殺傳教士和教徒的行徑激怒了洋人,洋人聯合起來八國,進攻北京,清軍不支,慈禧朝令夕改,又倒向了洋人,反過來幫助洋人打義和團,這樣的政府,一天三變化,像小孩子一樣沒主見,要不完蛋才怪哪!八國聯軍,在德國人,瓦德西的率領下,于8月14日攻進了紫禁城,進行了又一輪的燒殺搶掠。

慈禧害怕,棄城而走,14日,慈禧從頤和園逃出,奔青龍橋、溫泉、陽坊,在陽坊藥王廟歇息一宿,往北過葛村、土樓,到南口城吃了一頓中午飯,急穿關溝、穿過四十里關溝,越過八達嶺,15日來到岔道城,在岔道住了一宿,往西奔榆林,在榆林城用午飯,16日住在懷來城,然後夠奔了西安。

八國聯軍在北京城里進行了一系列的洗劫,11月27日,八國聯軍經南口出居庸關駐岔道,後奔延慶,在延慶、永寧索白銀四千兩,逼州官把藏在神仙院的延慶義和團頭領沈儒、馬子和,與眾義和團民砍了。12月,八國聯軍過榆林去張家口,第二年1月,去舊縣、黑峪口、劉斌堡、周四溝、四海冶,斃殺村民四十余人,2月,第三次去永寧燒房無數,掠走數人,所去之處,當然與義和團有關。

1901年清政府和八國餓、日、法、德、美、意、奧、比、西、荷,簽訂「辛丑條約」

辛丑條約規定了賠償軍費白銀45000萬兩,39年還清,本息合計98000萬兩白銀,等等、等等。

簽訂辛丑條約後,延慶賠償教堂白銀10萬兩,並在延慶城西,白廟村北三里,建教民墳。

中國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賠了錢,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賠了錢,而且讓人家把皇家園林圓明園還給燒了,就是和那蛋卵之國小日本打,都輸給人家了,馬關條約賠款墨跡未甘,又續上了庚子賠款(辛丑條約)中國和外國簽訂了數不盡的條約,割地賠款,稍微有點兒血性的中國人都會義憤填胸。1898年發生了百日維新,百日維新失敗後,中國又出現一個不怕死的偉人,孫中山。

孫中山廣東香山縣人,他曾幾次上書李鴻章,書中抒發自己的政治見解,改革當今制度,以圖中國自強,而李鴻章並未理睬孫中山。

孫中山對清王朝失去希望,遂提出「驅除韃虜復興中華」的口號,決定用武力,推翻清王朝。在1905年成立了同盟會。

1908年11月14日(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光緒皇帝,在中南海瀛台涵元殿逝世,享年三十八歲。

在光緒逝世的第二天,慈禧也走到了生命的盡頭,享年七十四歲。

為何死得這樣巧,因慈禧曾軟禁過光緒,光緒曾進行過百日維新,慈禧不想死後,輸在光緒手里,臨死還要拉一個墊背的,暗下毒手。

在2008年初冬,北京發布了這樣一個研究成果,用科技手段對光緒帝的遺骨、頭發、下葬的衣物做了檢測,發現其中附著有高含量的三癢化二砷(砒霜)由此認定,光緒屬于急性砒霜中毒。要知道,光緒可是慈禧的親外甥、親佷子,人說狠毒不過女人心,這雖然打擊面過大,但這不無道理吆!

如果慈禧不害死光緒,光緒剛剛三十八歲,正值壯年,本還可以有一番作為,但慈禧把光緒害死了,又讓一個三歲的小孩子當了皇帝,中國歷史上,曾經有過很多孤兒寡母亡國的先例吆!清室怎能不完哪?在某種意義上講,清廷是讓慈禧這個女人給葬送的。

清室在末期,雖出現了幾個賢臣,林則徐、曾國藩、左宗堂等等,又出現了康有為、梁啟超和戊戌六君子,這樣愛國的臣民。但這阻擋不了它覆滅的命運,它已走到了盡頭,終于,在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了,清廷在辛亥革命中轟然倒塌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人最新章節 | 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人全文閱讀 | 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人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