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教師 第十一章自己動手粘起碎了的心1、崩塌的高山

作者 ︰ 祥雲飄飄F

陽春三月,踫上陽光明媚、暖風吹拂的好日子,紅旗鄉的氣溫慢慢升高。人們常說︰六月天,孩兒臉,說變就變。今年的三月天也是孩兒臉,說變就變。這不,剛才還好好的,突然間,「轟隆隆——」幾陣雷聲,黑雲象一群奔騰咆哮的野馬。一層層漫過頭頂,越聚越厚,越壓越低,好像站在樓頂就能扯一片下來。太陽嚇得不知道躲哪去了,就好像誰一下把時鐘撥到了晚上,天地間一片漆黑。

 劈啪啪!叮叮當當!銅錢大的雨點有節奏地打在玻璃窗和瓦片上。「喀嚓!」又一個大炸雷!好象炸裂了天河,瓢潑大雨嘩嘩地下起來。一道道電光劃過,樹枝在風雨中發狂的搖擺。房頂騰起一團團白霧,房檐的水流像高山瀑布般泄下來。不一會兒,教育組的院子里成了一片汪洋,嚴明和在家的成教專干打著雨傘,用竹棍疏通了去年淤塞的排水涵洞,積水慢慢泄出,大雨轉中雨再轉小雨,一個小時後,太陽又重新露出了笑臉。

從門外走來一個渾身濕透了的男子,邊搓著腳上的稀泥邊對嚴明說道︰「二哥,大爹沒有在了!」「你說什麼?!……」帶來噩耗的是陶二先生家老二,「昨晚半夜,大爹起夜返回時,腦門踫在床腳上,後來就不行了……」

嚴明的心仿佛被鋼針狠狠地刺了一下,從心底里傳出「我的爸爸呀你咋個了」這無聲的慘嚎,止不住的淚水順著雙頰往下流淌。瞬間,他感覺山崩了……

還在父親幼年,嚴明的爺爺女乃女乃就先後去世了,父親靠幫人放羊度日。還未滿十八歲,就被抓了壯丁。盡管父親青年時參加的是舊軍隊,但就是在這支舊軍隊里,父親學會了寫字,能通順的書寫家書;學會了初步的算術,能熟練使用算盤計算,會記賬做賬。為近五百人口的生產隊當了二十多年的生產生活資料倉庫保管員和現金出納,從未有非議。父親懂法知情理守禮儀,對長輩,言必恭稱「大爹小叔」,對兄弟則親切地叫名字,對兄弟媳婦則比著自家的孩子稱「他大嬸、他小嬸」,對兒女親家則親熱地稱呼「親家、親家母」,對晚輩已經成人的佷兒則稱「賢佷」。他常常出面調解鄰里糾紛,說話從無廢話,以理服人;與人交流,坦誠待人,不打擊、不挖苦、不諷刺。父親一生睿智、厚道、嚴謹,用自己的言行贏得了鄉里的尊重。

父親當的是保安部隊的兵,據說隸屬于彝族將軍張沖的部隊。父親在世時,常常會和他的長者和同齡人回憶起他當兵的歲月,伴隨著這段回憶,嚴明看到父親講到被抓壯丁時,與鄰村的某某、某某某關在一起,挨冷受餓,剛入伍是如何接受艱苦訓練,士兵逃跑被抓回來如何被槍斃,父親的表情是痛苦、恐懼和不堪回首的;講到他的長官是如何教育他們節約用餉,計劃用餉,不要領到軍餉時窮大方,「你哥我弟,你不吃我慪氣」,待到軍餉花光時「你也不是哥,我也不是弟」,部隊駐防、行軍時如何抓文化學習、教育,父親就會沉浸在對那段歲月的回憶中;講到某某軍長是一個大孝子,雖然在外面統帥千軍萬馬,但在他的母親面前卻非常孝順,口口聲聲稱「母親、媽媽」,親自為老母親洗小腳時,嚴明看到父親的眼里閃著淚光,是父親為自己的父親母親早早逝去,未能盡孝而感到遺憾,又或是父親為自己幼年就失去母愛、父愛而傷感,還是軍長充滿人性的光輝久久地教育、感動著父親?!

舊軍隊里有殺人放火行為,但從未听父親講過他所在的保安部隊紀律松弛,亂殺人放火。除了存在槍殺逃跑士兵的軍閥作風外,也不乏部隊對士兵的嚴格要求,比如抓文化學習;長官對士兵的愛護,比如教育士兵節儉;長官對長者的敬重,比如軍長孝敬母親。

父親很少告訴嚴明要怎麼做人、做事,總是恆久地用言行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子女。

嚴明知道,父親在他的子女身上充滿了期望,傾注了全部的父愛。常常因為嚴明在場,他用和別人講往事和發生在周邊的人或事的方式,間接地教育嚴明要怎麼做人做事。並且常常會因為兒子在專注聆听他們的故事而流露出贊許的目光……

嚴明心痛著找到黃組長借了五百元公款,匆匆到紅旗鄉供銷社購買父親入殮用的衣物、紙張後,和陶二先生家老二一起騎自行車趕回了家。

父親躺在堂屋冰涼的靈床上,他的兄弟們已經為他沐浴穿上了壽衣。他睜著眼,深邃的目光穿透屋頂,望著蒼穹,仿佛並沒有離去,只是由于太勞累而沉沉地睡著了。嚴明凝視著父親安樣的面容,淚水從他的眼中奪眶而出,模糊了雙眼,一遍又一遍輕聲呼喚著︰「爸爸……你咋個了?你是太勞累了,是吧?你起來呀,起來……嗚嗚嗚……!」他用發抖的手拭去父親眼角流出的清淚,慢慢為父親合上了雙眼,伏在父親胸前失聲慟哭!

為童年生病那個寒冷的深夜父親蹭兒小臉那刺刺的胡渣,第一天上學時殷殷的叮囑,上中學時數次掏不出學費焦慮的神情,與蘭兒退婚那天黃昏「子大不由父」無奈的嘆息!父愛如山,為山的轟然倒塌,為遮陰大樹的傾倒,也為子欲養而親已不在而悲鳴……

將父親親手裝殮後,接下來,請小樺箐ど先生的大兒子擇定了出殯吉日,之後告知親戚朋友、籌劃接待事宜、守靈嚎喪、迎來送往,雖然沒有條件大操大辦,但基本的議程一樣都不能省略,諸事需嚴明曲劃操勞……

次日天剛麻麻亮,本家大伯領著戴孝的嚴明按照商定的範圍,到上半個村近五十戶村民門外磕頭報喪。

除了二姐因為屬于計劃生育工作結扎對象,出于對被結扎的恐懼在山林里躲避計劃生育工作隊而未到場外,叔伯舅,鄉親朋友弟兄都趕來送父親最後一程。

父親的最後時刻,只有玫子和伯父、幾位叔叔在場,他的子女一個也沒有在。玫子領著盼晴和濤兒忙里忙外,不知道如何是好。因為父親走得太匆忙,嚴明和妻子都沒有一點思想準備,除了去年請木匠做好了兩口松木壽材之外,所有的事情都只有問著做、學著做。

人在這個時候最需要的是弟兄姐妹妯娌能聚在一起,共同商量,共同應對,共赴家難。可眼下除了叔伯嬸娘族中弟兄村鄰來幫忙外,只有嚴明和妻子及兩個年幼的孩子,形影孤單,疲于應付

養兒育女到底為了什麼!父親養育了這麼多兒女到頭來卻沒有全部來送他上山。做兒女的可以有理由不為生養自己的父親送葬嗎?!

想起這些,嚴明不禁悲從中來。此時此刻,他們都到哪里去了!

這是嚴明人生中最淒慘的一幕。母親拖著病體強撐著,妻子一切只能依靠嚴明。兩個孩子眼張 轆,似乎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失去爺爺對他們意味著什麼。瘦小的身子只能陪著孤單的爸爸一次又一次跪倒在爺爺的靈柩旁,答謝著來為爺爺送行的人們。

二十五歲的嚴明又該依靠誰?

村間四鄰無不為這一幕落淚

在送父親上山的頭天晚上,村里能唱孝歌的人們照例來唱孝歌。

在滇東北,長輩去世以後,在將要下葬的前一夜其後代要為逝去的長者守夜,會唱孝歌的人要來唱一通宵,主要是為逝者歌功頌德,還有勸人盡孝的內容。

俗話說︰不見棺材不落淚。這是中國的孝道文化之一,比平時板著面孔說教要有效得多。

村里的一位長者領頭唱起了一首不知名的歌︰

世間萬物也無常,無常一到好淒惶,喉中斷了三寸命,兩手空空見閻王。一家大小齊悲哀,料理後事來商量,大的上街去買板,長短厚薄細端詳。小的下街找匠人,兩腳忙忙往前行,找著匠人來做下,裝煙倒茶細商量。叫聲匠人好好合,合口棺木把爺裝,上邊合起金絲柳,下邊合起雁龍門。三朝一日超度了,青龍山上葬爺身,葬在龍頭發貴子,葬在龍尾發貴人。

「白大先生」嚴甫由一鼓一鑼「打喪鼓」打擊樂器鏗鏘聲伴著,開唱《勸孝歌》——

人生五倫孝為先,自古孝是百行原。為人子女應孝順,不孝之人罪滔天。父母恩情深似海,人生莫忘報親恩。世上惟有孝字大,孝順父母為一端。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窮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擔。出入扶持須謹慎,朝夕侍候莫厭煩。爹娘意願莫違阻,吩咐言語記心間。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敬意面帶歡。大小事情須稟命,稟命再行莫自專。時時體貼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掛牽。寶局錢場休我往,花街柳巷莫游玩。保身惜命防災病,酒色財氣不可貪。為非作歹損陰德,惹罵爹娘心怎安。每日清晨來相問,冷熱好歹問一番。到晚莫往旁處去,侍奉爹娘好安眠。夏天爹娘要涼快,冬天宜暖不宜寒。爹娘一日三頓飯,三頓茶飯留心觀。恐怕飲食失調養,有了災病後悔難。休說自己勞苦大,爹娘勞苦更在先。人人一日老一日,爹娘一年老一年。勸人及時把孝盡,兄弟雖多不可攀。此篇勸孝逢知己,趁早行孝莫遲延。

別看他平時經常讀錯字,唱起歌來卻不含糊,字正腔圓,曲調多變,飽含勸戒。

人們繼續唱著《目連救母》、《五更孝子》。一首首孝歌勾起了嚴明對父親深深的思念

父親一生養育二兒三女,又正逢那個時時被溫飽問題困擾的年代父親總是饑餓于自己,飽暖于兒女。身體不強壯的父親上山砍柴,下地務農,為家庭想盡辦法竭盡全力。淚眼回憶,父親這輩子從來就沒有睡過一次安穩覺,他絕少給自己添過新衣,總是穿著縫了又縫補了又補的衣服,可對子女總是想辦法盡量讓他們吃好穿好。

父親自幼飽償苦寒,一生與人為善,與世無爭,忍辱退讓。面對世間的紛繁喧囂他無力應對。父親孤立無援,不輕易求人。嚴明小時侯常常听到他為了全家生計深沉的嘆息和無言的絕望。

父親對生活易滿足,一頓飽飯、子女的一點點進步就能使他的嘴角浮起幸福的微笑,正是受他的這種知足精神的影響,在經濟貧困的年代,嚴明雖同全家一樣經常被「空乏其身」,至少還有一個精神幸福美好的童年。

年逾花甲的父親由于一生的操勞積勞成疾,經年累月的重體力活和長期的營養不良,使得父親的身體一天天垮下去,經常心律失調、冒虛汗卻連嚼一小塊紅糖就能緩解的心願也常常無法滿足!

父親很少說話,經常沉默寡言。也很少言及身後事,只是用一雙含淚的眼楮盯著嚴明。他知道,沉重的家庭負擔不知會將兒子壓成什麼樣,不堪的現實狀況使他時時刻刻擔心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返哺之情,何況人乎?兒不孝,未能在床側朝夕伺候,空留孝心,痛心疾首!如今紙灰搖曳,吾父何在?悔,為虛而爭。痛,未能朝夕陪伴。奠,吾不見父親。此時嚴明哽咽難耐,眼淚奔涌而出,數次失聲,真想大聲疾呼吾父安在?

九天後,嚴明和鄉友們將父親的靈柩送上了山,安葬在父親生前選定的地方。

父恩如山,父恩如海,父恩兒當何報?父親臨終都無法閉上眼楮。嗚呼!為人子者傷傷,黃天不曉,身為後者愴愴,西庭難知,一腔悲情何日盡譴?訴青山而淚眼婆娑,臨瀚海而悵恨纏綿,空余愧恨!想如今難睹家父音容,不盡為子孝道,從此以後,陰陽相隔,欲想念只有合目追思或在夢里……

父親逝去一周年,更痛心的事又接踵而至,嚴明又將面臨失去慈母的抓心摘肝之痛!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民辦教師最新章節 | 民辦教師全文閱讀 | 民辦教師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