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教師 第九章在小河畔1、到小河去

作者 ︰ 祥雲飄飄F

春季學期臨近開學的一天下午,丁校長帶口信告訴嚴明,上級已調整了他的崗位,讓他到馬鞍小學校領取書面通知,準備到新學校去工作。

一旦預想成為現實,嚴明還是覺得不適應。他留戀馬鞍小學,因為他在這里接受了啟蒙教育,上了六年小學。還是在這里工作了五年,由一個民辦教師成了公辦教師。

十五年前,嚴明六歲,懵懵懂懂的年齡,由于自小營養不足,身體很瘦弱,他沒有正常孩童的體力和智力。父親將他送到村里的「耕讀小學」去讀書,在「耕讀小學」暈乎乎混了幾天後,就隨著民辦教師嚴榮永遠關閉了身後寫有「耕讀小學」四字的大門後,到五里遠的生產大隊完小——馬鞍小學上小學。

從此,每個星期一至星期五的上午十點左右吃過早飯去上學,到下午五點左右放學。星期六天不亮起床燒幾個洋芋作早點去上學,十一點放學,下午和周日休息。在上學之余,開始幫助家里拾柴禾、找豬草、推磨等等家務事。

在馬鞍小學的六年時間里,嚴明留過級,逃過學。

大人們忙里忙外,又沒有鐘表可以看時間,經常會因不能準時吃早飯而遲到。每次遲到,就會被老師罰在教室門外站著示眾,有時候一站就是一天。不但听不到當天老師講授的知識,還要接受幾乎全校同學的嘲笑。真是丟人!

于是就有了學生經常躲學的現象。高年級的同學帶著低年級的同學躲,他們會鑽進山溝溝里,或是到莊稼地里偷東西吃,等到放學的時候,猶如初學捕鼠的小貓,一個個瞻前顧後躡手躡腳模回家里。

這樣越躲成績越差,成績差了就經常被老師批評。如此惡性循環,許多本來成績不錯的學生就這樣被一次遲到毀了,他們一生的學習提高就止步于小學。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農村學校,學校和家長幾乎沒有溝通的可能。雖有老師要常家訪的要求,但佔學校老師大多數的民辦教師課余時間要做自己的事情,根本沒有時間去家訪。家長把孩子交到學校後,從此就順其自然了。「成龍就上天,成蛇只能鑽草」,送孩子上學就像將孩子送至即將遠航的船上,每個人都信心滿滿,期盼著子女能順利到達理想的彼岸,將來帶回佳音。至于能不能帶回佳音,將來漂流何處,漂多遠就不是他們能掌控的了。

毫無疑問的是,學生遇到好老師能走得更遠一些。就像我們今天遇到好的領導工作就能舒心一些,進步就會更快一些;入對行才能住別墅,買豪車一樣。

記得上三年級時,嚴明因為害怕遲到被老師罰站,一次和同村的八、九個同年級或不同年級的大同學一起逃學,躲在半路被從回家探親返回的丁校長發現,同學們驚慌失措,欲作鳥獸散。「咻咻咻咻咻」,丁校長一長四短急促的哨音喚住了四散逃竄的同學們,大家只好站在原地听天由命了。丁校長像牧羊人一樣,將嚴明他們一群「綿羊」團攏,然後趕著回到學校等候發落。

好不容易捱到放學鈴聲響起,老師們將嚴明他們送回村子中央的一個小土坡上,讓家長來領人。

逃學的同學們一個個像等待審判的犯人一樣蔫癟癟的,都懷著驚慌的心理等待著家長的電閃雷鳴。

同學平的母親當場揪住兒子就暴打,將平攆得到處跑。母親在後面邊追邊罵,兒子在前面邊哭邊跑,老師也無法制止。所有在場的人都只好看著這個讓人哭笑不得的場景,直至平的母親累得追不上平,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喘著粗氣為止!

嚴明父親只是默默地將一直低著頭的嚴明帶回家。在路上,父親和其他家長說,人家老師發現了交給你,當著那麼多人就教訓,不應該。如果沒有發現逃學又怎麼辦,格是打給老師看?!也許是看到了嚴明的羞愧和不安,回家後,父親並沒有再說什麼。

父親的寬容使嚴明對這次逃學深感愧疚。從此,便沒有再逃過學。

現在想起來,嚴明知道,那是父親在尊重自己,也是在尊重他的兒子!因為他知道孩子偶爾犯錯也事出有因或可以原諒。

走著想著,嚴明來到學校大門外,走過泥土夯就的籃球場,覺得似乎比原來更寬敞更平整了。球場東面的圍牆上面斑駁的「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標語顯得特別清晰。進入校園,看到與教室門窗相距三米平行壘砌的八塊花台里的菊花競相伸出的葉片綠茵茵的,一間間門窗緊鎖的教室靜靜地等待著接納求知的孩子們。

在這里學習工作了十一年的校園,他感覺從未有過的親切。

丁校長在寢室里正和兩個干部模樣的男人抽煙喝茶談論著什麼。看見窗外嚴明走過來,起身拉開門,「小嚴,進來,喝茶!」丁校長向嚴明介紹「這位是縣上的李同志,這位是區上的黃同志,他們二位是來搞‘增百致富’的。要在茶花箐蹲半年!」

「你好!你好!」嚴明分別向兩位干部致意。

李干部三十七八歲,看上去很精干,左手夾著一根香煙,看著嚴明點了點頭。黃干部四十多歲,右手心朝上捏著一桿大約一尺六寸長的金竹黃銅煙鍋,「吧嗒吧嗒」吸了兩口柳葉旱煙後,從沒有離開煙嘴的嘴里飄出一縷青煙和一句話,「我和‘老嬤嬤’是老朋友了!懊,不是,和你們丁校長是老朋友了!」

「他叫嚴明。當了五年民辦教師,前不久剛轉正。」丁校長向兩位干部介紹嚴明。

「哦,就是前不久轉正的小嚴老師?」黃干部從嘴里抽出煙嘴,愜意中含著不平,「不錯不錯,運氣真不錯,五年就轉正了!我大哥六五年就教書,二十年了。因為文憑不高,到現在還沒有轉。硬考是沒有希望的,看將來咯會照顧轉正!」

「六五年教書還沒有轉正不算什麼。我們學校的陶老師是馬鞍小學的元老,五八年就干到現在也沒有轉正。听說上面有文件了,像他這種情況,可以解聘回家,每月領取三十六元。他現在教書每月也只有三十六元。干不干都領一樣的錢,听說他新學期就不想干了。」丁校長道。

「不想干就趁早。從昨天到小鄉政府了解的情況看來,工作比較難,茶花箐要實現人均增收百元的‘增百致富’目標,靠排洋芋點包谷種蕎麥是不行的。但是,除了排洋芋點包谷之外,目前找不到其它增收致富的路子!」縣上來的李干部可能是接著剛才的話題道。

「是呀!沒辦法,先召開黨員干部會議,動員宣傳上級指示精神。如果到時候不行,就只有將各家各戶的包谷蕎麥桿折合成現金收入,賣雞蛋小雞小豬的錢也算上。反正要增收一百元多一點,少了不行,太多了也不客觀!」黃干部似乎胸有成竹。

「哈哈!還是大黃有辦法。包谷蕎麥桿雞蛋小雞小豬全家都上,還愁不能致富!」事不關己的丁校長听黃干部這樣打‘增收’算盤,半是佩服半是調侃道。

「哪有你‘老嬤嬤’有辦法。你是‘羊兒瘋都要學會扯三轉’!這回我和小李要在這看你扯半年‘羊兒瘋’了!但是,扯‘羊兒瘋’我們是只看不學,我自有分寸。哈哈哈……」看樣子黃干部和丁校長非常熟,連丁校長的綽號‘老嬤嬤’和關于做事做人的口頭禪‘做事要有分寸’、‘羊兒瘋都要學會扯三轉’也知道。

看著他們嬉笑,嚴明不禁莞爾。

丁校長將學校管理得井井有條,校務獨斷,對人嚴近苛刻,令人生畏,不知他何時會發雷霆之怒,就像老天老嬤嬤一樣,被朋友送此綽號,倒也貼切。平時和老師們談論的時候,他常常不含糊地表明自己做事做人的主張︰做事要有分寸,做人什麼都要學,藝多不壓身,「羊兒瘋」都要學會扯三轉。

「你先看看調動‘通知’,等開學後我們全校的老師聚一聚,開個座談會,送送你!」丁校長將區教育組的工作調動通知交給嚴明並囑咐道。

區教育組將嚴明調至六和區東北較偏遠的小河小學工作,離茶花箐三十公里遠。嚴明沒有去過小河小學,只听說步行可以抄近路需要近三個小時,騎自行車沿著公路走由于坡陡路況差也需要近兩個小時,因為有一段便道很難走,甚至車要「騎人」。

「好的好的,就是麻煩您了!」嚴明欣喜中含著對丁校長安排座談會的感激。

丁校長安排的座談會在開學的第二天晚上舉行。說是座談會,其實就是聚一次餐,沒有座談。參加的人有丁校長柳副校長,嚴榮、玉容、桃子、胡聯、孟凡、陶老師六位民辦教師,還有剛剛聘用到「一師一校」半山小學任教的周韋。

嚴周因為超生,已被辭退回家了,沒有參加。

面對老師和同事的盛情,不會喝酒的嚴明喝醉了。酒醒後才知道,是嚴榮將學校送的一個用紅油漆寫有隸書「嚴明同志工作調動紀念」字樣的熱水瓶和嚴明一並送回家的。

「兄弟,我送你去小河!」第三天,「黑煞神」茹常備好自己獨馬拉的輕型馬車,主動將嚴明和新添置的鍋碗瓢盆火爐被褥和母親準備的油鹽大米洋芋送到了小河小學。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民辦教師最新章節 | 民辦教師全文閱讀 | 民辦教師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