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教師 第八章黃土地之殤4、“楊政策”軼事

作者 ︰ 祥雲飄飄F

嚴明擔心春季學期開學後工作調動,想利用假期多找點柴。這天晚飯後,借著夜色,他帶著鐮刀繩索沿著崎嶇的山路前往屬于半山村的打鷹山模去。

進入濃密的松樹林,嚴明熟練地從一棵棵六七米高的磕松樹干上,將一枝枝長約兩米粗似鐮刀把的枝椏砍下,然後鋪好繩索,再將枝椏理順碼齊捆好,正要將雙肩套入繩索返回時,突然從密林深處傳來「汪汪汪……」的狗叫聲,稍後有人從大約五十米外傳來「嗷吼……嗷吼……」的吆喝聲!

糟糕!嚴明立即意識到是半山村看山護林的「楊政策」來了。遇上他,麻煩大了!

當時的生產大隊除設有農科員、獸醫、林業技術員、水利技術員、村衛生員、計生宣傳員、糾紛調解員外,各自然村還有護林員。人們普遍認為護林員看山護林是個美差,有護林津貼可以領取,雖然不是很多,但工作不算太苦,每天可以在山上慢悠悠巡視或小步快跑或撒丫子追趕擅入樹林者,順便享受清新的空氣,溫暖的陽光,還可以名正言順捎帶柴禾回家。

然而在山村卻少有人願意做護林員,「好漢子不來干,孬漢子干不來。」這是因為,護林除了能享受清新的空氣,溫暖的陽光之外,更主要的是要能吃苦耐勞,不怕風吹雨打披星戴月,要有鐵石心腸願意得罪敢于得罪還要善于得罪鄉里鄉親。大家早不見晚見,抬頭不見低頭見,都沾親帶故的,「犁上不著耙上著」。一句話,就是要有極強的責任心。沒有責任心不負責任的人,還真干不好。大伙都看著呢!沒有盡到職責丟了樹,生產隊不答應,大多數村民也不答應。管嚴了,少數村民不滿意,因為他們偷不到樹砍不到柴。

看護打鷹山林區樹木這個差事,就很讓半山村生產隊長犯難傷腦筋。打鷹山林區萬畝磕松是半山村的寶貝,也是周邊茶花箐、小樺箐村民覬覦垂涎的大塊「肥肉」。因為他們各自的林木沒有得力的護林員守護被毀壞,只好把目光轉向打鷹山林區,伺機冷不防就去「咬」上一口。打鷹山林區的樹木剛有五六年樹齡時,以前用過的兩位護林員,經過實踐證明,均屬于用人不當。

第一位用的是第二合作社叫小李三的人。小李三,三十多歲,個頭高大,滿臉橫肉,十分霸道,是馬鞍大隊的幾大「名人」之一。村間四鄰都懼怕他,周邊村民也怵他三分。小李三看了兩年樹,一棵又一棵幼樹被連根刨走進了村民的火塘。生產隊安排兩個民兵一查,真相大白,原來小李三把集體的樹木當作他的搖錢樹了。偷盜者只要給他一元兩元錢,就可砍若干小樹夾在樹枝里背回家。即使這樣,小李三還不滿足,不僅沒有覺得自己已嚴重失職是在犯罪,還嚷著鬧著讓加工錢,不加就撂挑子不干了。本來生產隊長正左右為難,向上邊反映吧,鄉里鄉親的,一旦認了真,恐怕法不容情。現在不干正好借坡下驢,免去許多麻煩。

第二個是第一合作社的朱順。此人細高個水蛇腰,表面時常笑眯眯,做事卻是隨性而為,看人說話。他一上任就信誓旦旦,一定看好樹木,決不辜負隊長的信任和重用。結果看了半年,樹象長了翅膀一樣丟的更快了。隊長很納悶,一探听原來朱順虛張聲勢,一方面怕得罪人,看見熟人偷樹,他先腳底抹油「溜了」不敢管。另一方面,看見軟弱可欺的也會扭送幾個去生產隊接受處罰。朱順也不行,隊長知道他欺生怕熟,便果斷讓他「下課」。

一個不行,兩個也不行。怎麼辦呢?隊長著實犯了難。隊長的父親老隊長發話說︰「實在找不到合適的,看看楊正財咋樣?」「楊正財,對,就是他。我怎麼就沒想起他呢!」

楊正財性格特 ,有時還可恨。他四十多歲年齡,中等個、黑方臉、大胡子、大眼楮、大耳朵、高鼻子,走路好像隨時會帶起颼颼的風。做事認死理還有些霸道,不怕硬的也不欺軟的,喜歡以「祖公」自居,顯得盛氣凌人,居高臨下,常掛在嘴邊的話是「祖公如何如何,祖公怎麼樣怎麼樣」。

就這樣,目不識丁的楊正財當上了打鷹山林區的護林員。他帶著那只被他叫做「黑豹」的成年猛犬,守護打鷹山林區萬畝樹木十一年了。

「汪汪汪嗚啊汪汪汪」每次巡山,人借狗威,狗壯人膽,煞是威風!看見砍伐樹木想逃匿的人,他就吆喝「‘黑豹’,上!」「黑豹」從未傷過人,但砍伐樹木的人一旦被發現,也沒有能逃月兌的。凡是被楊正財逮住的人,見面第一句從他因憤怒而產生白沫的嘴里說出的話一定是︰「你給‘祖公’站住,咯認得政策(嚴禁砍伐林木)?!」同時動作收繳刀斧繩索等作案工具。如果他認為非處罰不可,就會讓接受處罰的人背上贓物,去村里接受處罰。多余的話不會講,具體政策是什麼,他連一款也說不上來。意思是︰你進入了林區,已經違反了森林管護的有關政策,必須接受處理,沒有商量的余地。在馬鞍大隊無論大人小孩都知道「楊政策」,反而淡忘了他的姓名。

「楊政策」護林親疏不論,一視同仁。就連逮住他父親也要執行「政策」。他的父親六十多歲了,身體還好,在家閑不住,有一天帶著鐮刀到打鷹山揀了一捆柴,剛好背出樹林就被「楊政策」發現攔下,一檢查,干柴里夾帶著三截小碗口粗新鮮的磕松,他認定是老人砍的,堅持要將老人送到生產隊接受處理。老人辨稱是在樹林里發現被人丟棄順便撿拾的,自己並沒有砍樹,不願去生產隊丟人。後遇村民相勸,「楊政策」對其父說︰「不看你是爹的爹麼,今天誰勸也不行!」此後,「不看你是爹的爹麼」這句兒子教訓老子的話被村民傳為笑談。

也有人說,「楊政策」是看見有村民進山來了,剛好借機作勢,表明自己不會徇私,唱雙簧呢!

無論如何,打鷹山的樹木是群眾公認看護最好的。

由于「楊政策」鐵面無私,風雨無阻,披星戴月護林,打鷹山萬畝樹木長得郁郁蔥蔥、遮天蔽日,密林中樹上香香的松仁,樹下厚厚的腐爛松毛時時吸引著周邊五六個自然村的村民,千方百計進入密林中采集松仁,搜集農家肥,在自以為安全的時候,也不乏順手牽羊者,長得亭亭玉立的青松不時被人盜伐。因此,有一段時間,「楊政策」禁止村民進山,搜集農家肥也不行!

被「楊政策」處罰過的人,無法進入打鷹山砍樹的人們怕他怨他恨他詛咒他,祈盼半山村早日更換護林員。

老實說,嚴明對「楊政策」也犯怵,生怕被逮到小鄉政府去處罰,人就丟大了!唯一使嚴明慶幸的是,自己只是修枝打杈,並沒有砍樹。

狗人撲至嚴明面前時,「楊政策」先開口說話了,「你給站住,哎呀,是嚴老師,你咯認得,這是政策,‘黑豹’站住站住!」硬生生把到口的「祖公」收了回去,也喚住了沖在前面的「黑豹」。看來,他還是知道尊師的哩。

嚴明逗他說︰「啥子政策?樹要修枝才能成材。如果長期不修,樹就長不直長不高,經常修修有好處,這也是政策。你恐怕還沒有吃晚飯,真是辛苦了!」

「沒有吃。偷樹的一般要擦黑才會來,我要十點以後才能回家!」「楊政策」想了想說道,「你以後要修枝椏白天一個人來,只是莫砍樹!」

「我認得‘政策’,當然不會做違反政策的事!」嚴明心想,他一定奇怪這個時候來樹林里的人咋還有不砍樹的。

五年後,半山村群眾要求分樹,僅用了不到一個月時間,打鷹山萬畝樹木十之七八被連根拔起,只留下一些稀疏的幼樹孤立山坡上。

打鷹山對村民們漸漸失去了吸引力,沒有樹木可以惦記了。護林員「楊政策」無林可護也專心種包產地去了。「黑豹」雖然仍會「汪汪」地叫,但遠遠看見行人就夾著尾巴跑遠了。

多年以後,當人們和嚴明念叨「楊政策」鐵面無私護林的種種好處時,他已經永遠駐守在打鷹山上與山為伴了。

也許,人們知道該珍惜的東西是什麼的時候往往是已經失去了很久很久的時候?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民辦教師最新章節 | 民辦教師全文閱讀 | 民辦教師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