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教師 第五章冰雪初融7、轉正了

作者 ︰ 祥雲飄飄F

人人都說秋天是金黃色的收獲季節。今秋,在馬鞍小學大門外開闊地里,嚴明痛快的仰視著秋日愈發高遠的天空,他的心情也像剛剛清洗過的玻璃,變的明亮起來。

仔細想想,為什麼說秋天才是收獲的季節呢?難道春夏冬三季我們就沒有收獲到什麼嗎?粉紅色的春天我們收獲著百鳥的歡叫,新柳拂過面龐的溫柔;草綠色的夏天我們收獲著蟋蟀的歌聲,雨滴灑在肩膀上的暢快;銀白色的冬天我們收獲著雪花輕輕落地的舞步,一夜北風過後陽光的溫暖。

沒有經歷嚴冬,沒有春播夏耘,哪來秋的收獲!

這是一九八四年秋天一個周一的下午,嚴明一直期盼的民辦教師轉為公辦教師的機會終于來了。教育組電話通知嚴明本周三上午到公社參加「轉正」考試!

不對,是到六和區教育組考試。六和公社已經改為六和區公所了。

始于上世紀五十年代末的人民公社,成立初期,生產資料實行單一的公社所有制,在分配上實行工資制和供給制相結合,並取消了自留地,壓縮了社員家庭副業,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影響了農村生產力的發展。當時分配上實行的是一平二調,就是平均分配,無償調撥,將生產糧食多的大隊的糧食調配給糧食少的大隊,結果是富的不願生產,窮的有了依賴,菜園荒了,土地荒了,生產資料變得更加匱缺。農民買日常生活用品,都得憑票到供銷社去購。

隨著改革開放中國所發生的一系列變革,「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體制到了該撤銷,恢復區鄉,實行政社分開的時候了。

存在了二十七年的六和公社已經改叫「六和區公所」,為古城縣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馬鞍大隊改為「馬鞍鄉人民政府」了,也稱小鄉。人,還是那幾個人,只不過生產「大隊長」改稱「鄉長」了。從前需要到公社才能辦理的結婚登記到小鄉就可以辦理了。

「撤銷公社設區鄉」,這是鄉鎮體制演變中淡淡的一筆,只存在了不到四年又「區改鄉」演變為鄉村基層政權,這是後話了。

按照上級這次「民轉公」文件規定,嚴明通過了《心理學》、《教育學》、《教材教法》、歷史地理、思想品德等學科的考試,符合轉正條件,可以報名參加考試。

快五年了,嚴明在不經意間撞進了民辦教師隊伍。其間,猶豫、彷徨、掙扎,萬分無奈之中不得不選擇屈從,向命運低頭。隨之憑著熱情,當然還有良心,在自己不喜歡沒有任何專業知識可以憑借的情況下,負責任地奮力跋涉、攀登,一路前行

終于看到了一絲曙光,曙光就在前頭!

到區教育組才知道,這一次縣教委分給六和區「民轉公」指標二名,參考對象有五十多人。

準時考試,鈴響交卷,嚴明並沒有抱太大希望。心想︰這麼多人參加考試,只有兩個轉正指標,什麼時候才能輪到自己。好在可以參加考試了,遲早會有希望的!他在安慰自己。

嚴明來到師訓專干楊老師的寢室。

楊老師二十七歲,白石江市立中等師範學校畢業,住在一幢磚木結構的教師宿舍里,一廳一室,不足二十平方米。客廳四周用石灰刷得雪白的牆壁北面正中,掛著楊老師遒媚、秀逸的趙體書法橫幅「為人師表」,下面一張橫四豎三七屜寫字台上擺著一台雙卡收錄機,正播放著的現代愛情悲情歌劇《水仙花》。

《水仙花》講述的是從美國留學歸來的富家少爺邱俊臣和美麗動人的紅歌星水仙小姐兩情相悅,最終卻因邱家是名門望族,而水仙僅是一個歌女,門不當戶不對,演變成悲劇的故事。劇中的男女主人公邱俊臣和水仙正在對唱「(男)水仙我愛你真心愛你,你象那鮮花嬌艷太美麗。(女)感謝你愛我濃情厚意,但原我倆永遠不分離。(男)請相信我是愛情最專一,海枯石爛我也情不移。……(合)我們象,啊,鳥比翼。永遠在一起啊,兩相依……」

楊老師正沉浸在歌劇感人肺腑的愛情故事和甜蜜纏綿的對唱中,嚴明看到收錄機旁邊一罐頭瓶里盛著大半瓶濃濃茶色的有菌狀物的液體,便指著問道︰「楊老師,這是什麼東西?我在別處也看到過」。

楊老師起身關閉了收錄機,將罐頭瓶拿起來搖了搖說︰「紅茶菌。紅茶菌又叫「海寶」、「胃寶」,是用糖、茶、水加菌種發酵後做成的。據說對人體健康非常有益,尤其對萎縮性胃炎、胃潰瘍疑難病有很好的治療作用,而且還有調節血壓、改善睡眠、預防治療各種疾病的效果。」

「哎喲,這麼神奇呀!」

嚴明沒有什麼病,對紅茶菌並不太感興趣,只是看到區公所好多辦公室的辦公桌上放著這種東西覺得奇怪才有此一問。

也是奇怪,世間的許多所謂新鮮事物,人們並不需要,或者說並不適合自己,卻趨之若鶩,盲目崇拜,促使新鮮事物以不可思議的速度流行開來。流行的新鮮事物大多數如曇花一現,如眼前的辦公桌上放「紅茶菌」,青年男女穿「喇叭褲」;也有很少的事物能持久地流傳,成為經典。譬如,歌曲《我的中國心》、《路在何方》,還有舶來品《北國之春》,大概這就叫大浪淘沙吧!

嚴明不想再談紅茶菌,立即轉移話題道︰「什麼時候請我們喝喜酒呀?」

「還沒有談好。唉!機關單位好看的女孩都有對象了,不是供銷社的,就是糧管所、食品站、電影隊的,人家根本看不上我們這些窮教師!」楊老師憤憤不平。

不錯。戀愛之初的少男少女心中的人首要的是「好看」。

「慢慢來。你總比我好!」嚴明不知是安慰自己還是安慰楊老師。

「小嚴,考得怎麼樣?」楊老師關切地問道。

「我感覺不是太好,有些題不熟悉、很模糊。恐怕沒有希望了!」因為競爭對手這麼多,嚴明底氣不足地答道。

「回去等通知吧。估計一個星期之內就會有消息了。可別泄氣呀!」

正如楊老師所說,考試後的第五天中午,丁校長通知嚴明第二天到教育組報道,然後去縣城體檢。

在辦公室里,嚴明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沒有什麼詞語可以表達此時的心情,他只是感到一身輕松。

「小伙子不錯,轉正了!」嚴榮幽幽的眼光望著門外嬉戲的學生們。嚴明看到嚴榮的眼中噙著淚水。

如果嚴明能做主,他真的願意讓已經當了十五年民辦教師還不能參加轉正考試的大哥先轉,反正自己機會多。大哥卻看不到任何希望!

「好好干,兄弟!」嚴周臉灰灰的。

大隊改小鄉政府後的苟鄉長已經找丁校長談過︰「必須解聘超生的嚴周,才好做群眾工作。這是基本國策。違反國策的人還繼續當老師,絕對不行!」

「無論如何,也要等秋季學期結束才好辦!現在就解聘,學生哪個來教?」丁校長知道留是留不住了,遲早會有這一天。但立馬解聘已經干了九年的嚴周,從感情上一下子接受不了,學生的課也確實沒有合適的人來上,只好拖一天是一天了……

「大哥,憑你的本事,干啥都會比當民辦教師強。‘車到山前必有路’!」嚴明的安慰蒼白無力。

本次轉正名額是兩名,按照2︰1的比例,教育組長鄭老師親自帶著嚴明與另外三人到縣城體檢。

不知為什麼,嚴明對轉正仍然沒有抱太大希望。是淡定,還是自信,還是胸有成竹?

隨著鄭老師到縣教委報到後,他們一起來到到古城老街中段的「工農兵」甜食店吃「稀豆粉油炸條」。

「稀豆粉油炸條」是古城的名小吃。這兒的「稀豆粉油炸條」味道正宗,幾毛錢就可以搞定。在稀豆粉里加上鹽、胡辣椒粉、蔥花,再滴入兩滴三滴蒜汁、姜汁、花椒油,將油條掐成數小斷,放進稀豆粉里泡著吃,那滋味讓你嘗一次就記住了,永遠不會忘記。

古城縣的男女老少特別喜歡吃,外地游客到了古城也會慕名而嘗。

嚴明在古城一中上高中時不時會來叫上一碗稀豆粉一根油條解解饞。那味,嘖嘖!

吃著稀豆粉,嚴明想起前不久村里的嚴末帶妻兒來「人民醫院」看病,在醫院門口一小飯店里吃完一大碗五毛錢的米線後,從餐桌上撿起一只死蒼蠅丟進殘湯里,然後叫來店主聲稱要喊工商管理局的來理論,店主無奈只好讓他們一家三口白吃了事。嚴末回村後,眉飛色舞和嚴明講小店主被他「嚇得夠嗆」的事,嚴明「撲哧」笑出了聲,下意識地攪了攪碗里的稀豆粉。

真是「人窮志短,馬瘦毛長」,不到兩塊錢的米線也值得嚴末打歪主意去騙人。嚴明輕輕地搖了搖頭。

吃完稀豆粉,嚴明他們四個人一起去古城縣第一人民醫院體檢,無非是測量身高、體重、血壓、心肺听診、月復部觸診,皮膚、淋巴結、脊柱四肢、視力、辨色、听力、牙齒,胸部透視等等常規項目檢查不提。

不到一個星期,嚴明就接到教育組的電話,轉正了!

臉上洋溢著喜悅,邁著輕快的腳步,嚴明到公安派出所、財政所、糧管所等相關單位一一辦好了糧戶關系有關手續。

懷揣著糧油供應簿和非農業人口戶口簿,嚴明百感交集,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十年寒窗,五年民辦教師,千般努力,終于成為夢寐以求的公辦教師了!是的,他有一百個理由高興、自豪!

想一想嚴榮、嚴周、玉蓉,想想還有一百多民辦教師,嚴明認為自己是特幸運的!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民辦教師最新章節 | 民辦教師全文閱讀 | 民辦教師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