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教師 第三章春耕夏耘1、可愛的孩子們

作者 ︰ 祥雲飄飄F

秋風送爽,天高雲淡。拉牛牛

新學年在九月初如期開學了,嚴明提前來到學校。還沒有敲上課鈴,他的目光不由自主投向已經在那里工作了兩年的五年級教室,他很留戀那里。

馬鞍小學教室和書桌的優劣與年級的高低成正比。

五、四、三年級的教室相對要寬敞明亮一些,泥土夯實的教室地面很平整,沒有一片紙屑,隨時都是干干淨淨的。兩個同學坐一張比較標準的松木書桌。

一、二年級的教室就顯得狹小一些,采光也不足,教室地面坑坑窪窪,到處是碎紙片。最差的是課桌,因為學校多年沒有經費購買課桌,就找木匠用四根粗大的圓木先拼成一個大大的長方形木框,然後用六個木墩將長方形木框墊高,再根據學生人數多少的需要,用鐵釘將若干三十余公分寬四五米長的木板兩端釘在木框上,就成了一個大大的「目」字形連體書桌。通常五六個小學生坐一排,孩子們上課下課時分別要從兩側翻越圓木進進出出。爭先恐後,踫撞吵架的事情每天都在發生。小學生們的座椅就不統一了,大多數是自己從家里帶來的,有長矮凳,小方凳,還有用稻草編制的草墩。

高年級和低年級的同學相比不時會流露出那種居高臨下的優越感。

在六和公社,馬鞍小學的教學設施居上,還不算差的。許多學校的學生是坐在石塊支砌的「書桌」前接受教育的。

這就是六和的基礎教育現狀,毋庸置疑,貧窮辦不好教育。

嚴明不知道這樣的基礎教育條件不知何時才能得到根本的改善?

上課的鈴聲將新招收一年級的九女二十三男共三十二名學生召喚進教室。他們伸長小脖子,揚著小腦袋,從小凳子上挪開又坐下,坐下又挪開,一雙雙小眼楮盯住教室門口,眼巴巴等待著傳說中的小嚴老師來給他們上第一堂課。

農村女圭女圭們背上小書包來學校之前,沒有幼兒園可進,還都是整天花眯花眼尿尿和泥巴過家家的玩童,少數孩子會幫家里做一些哄哄小小弟妹吆喝小雞小豬的事。

走進教室,面對著一張張稚女敕的面孔,嚴明不知道如何是好。他指定那個個子稍高一點,顯得機靈點的名叫安鎖的小朋友暫時當班長,來臨時幫助老師管理。

「同學們好!老師好!……」,「同學們再見!老師再見!……」,嚴明帶著他們練習了無數遍之後,又反復對他們講學校紀律,講注意事項……,許多孩子對老師講的听得懵懵懂懂、莫名其妙、迷迷糊糊,「當當當……」下課了,嚴明已口干舌燥。

第二節課,嚴明夾著課本走進教室,操著並不規範的普通話道「同學們好!」,「老師好!老師好!老師好!……」,參差不齊的童音好不容易落下,「同學們,請拿出《語文》課本來!」,有的小朋友拿出課本放在課桌上,有的拿出其它課本,有的不知道怎麼辦。有一個叫蘇欣的小朋友把衣服高高撩起,露出白白的小肚皮,引得其它小朋友不解的看著。「蘇欣同學,是‘拿出《語文》課本來’,不是‘抹起小肚皮來’,你真是個‘小迷糊’!」教室里想起了嘻嘻哈哈的笑聲……

第三節課才上了十分鐘,先有同學要去尿尿,「老師,我也要尿尿!」「我也要去」,附和著要去尿尿的立馬有六七個。還未等尿完尿的孩子推推搡搡回來坐下,坐在第三排叫文龍的小男同學不停地扭動著,嚴明讓他坐好听講。才過一會兒,文龍又開始扭動,並「哼哼唧唧」沒完沒了。文龍的同桌舉手說道︰「老師,寶寶煙癮發了!」嚴明大吃一驚。「他要回家吃女乃去了!哈哈哈……」文龍的同桌接著說。

原來,家住學校隔壁的寶寶雖然已經六歲半了,在家時每天中午都要吃一次女乃,每當文龍要吃女乃的時候,他的媽媽就說他‘煙癮發了’。說起來‘文龍’這個名字還是嚴明取的呢!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時候,嚴明和嚴周到寶寶家登記的時候,寶寶還沒有學名,他的父母親讓‘嚴老師一定為寶寶取個名字’,嚴明無奈為寶寶取名‘文龍’。

……

就這樣,嚴明將每天的腳步固定在家和學校這兩點一線間,把心思全部放在女圭女圭身上。

說真的,一年級的女圭女圭比五年級的難教多了。他們沒有進過幼兒園,也沒有進過學前班,一切要從頭開始。嚴明沒有接受過師範教育,沒有系統的教學方法,起初教學效果不太理想。但嚴明明白,無論學問有多高,最重要的是要讓學生養逐漸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接受並逐步積累知識,想學好學。

憑著青年人的熱情和老師的責任意識,每給學生上一節課,無論是語文、數學、思想品德,還是音樂、體育,嚴明都要認真琢磨參考資料,弄清教學重點、難點、目的,緊緊抓住備、講、批、輔四個教學環節,精心組織課堂教學,使之緊湊合理,讓課堂四十五分鐘不漫長不乏味,認真板書,注重教與學的互動,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為教學主體,以教帶學,以教促學,努力達成教學目的……

寒來暑往,冬去春來。

從字詞句段落到加減乘除,從無序到有序,從愛哭的孩子到有知識的少年,這個過程是漫長的,是潛移默化的。

在教學這片百花園里,嚴明在默默耕耘並收獲著……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民辦教師最新章節 | 民辦教師全文閱讀 | 民辦教師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