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教師 第一章初為人師6、不想當民辦教師

作者 ︰ 祥雲飄飄F

兩個月後,嚴明收到了縣教育委員會寄來的考試成績通知單。第一次參加小學高段的語文教材教法考試,順利過關。嚴榮、嚴周參加低段過關考試,也順利通過。

嚴明所教的三十八名學生以全公社第二名的小升初統考成績被送入中學的大門。

新學年的第一天,丁校長讓學生把「小嚴老師」叫到寢室兼辦公室,用玻璃杯泡了一杯滇西南大渡崗二級綠茶給嚴明,又從做工精美的小方木桌上拿起一包「春城」無咀平裝香煙,用中指從煙盒底部頂出一支遞過去。

「嗤——嘶——」,嚴明趕忙用小方桌上的火柴為丁校長和自己點燃了香煙。

喝著茶,吸著煙,丁校長對嚴明說︰「這兩年,由于大家的努力,初考成績顯著,馬鞍小學連續獲得了教育組的表彰。雖然只得到了兩塊玻璃鏡框,但是上級很滿意,群眾送孩子入學的積極性高漲,這其中也有你的突出貢獻。現在上級安排在今後八年內要普及初等教育,入學率、升學率、月兌盲率等等指標都很重要。新學期你有什麼打算沒有?」

嚴明正享受著好煙好茶帶來的良好感覺,本想說還打算繼續上五年級的課。還沒有張口,丁校長好像看出了他的心思,又說道「今年計劃一年級招收兩個班,每班三十多人。你去教一年級,負責一個班,如果沒有特殊情況,就一直教至小學畢業。繼續讓你教畢業班很不合適,其它老師會有意見,不讓他們表現表現自己不利于工作。而且,小學不分科,作為小學教師應該是全能的,不要以為低年級好教!」

丁校長喝了一口茶,接著說道︰「要多向老教師學習。陶老師、何老師雖然學歷不高,教低年級卻有一套。你原來上五年級的課,每天只有三四個課時,上一年級就不同了,每天會有五六個課時,基本是一個人包干。但無論如何,相信你不會讓我們失望!」

嚴明沒有思想準備,以為新學年學校還會讓自己教五年級,沒有想過會讓他去教一年級。丁校長的最後兩句話正是他最擔心的。

他沒有上過一年級的課,但他已經感覺到這些沒有進過幼兒園學前班的孩子,不是那麼好教的。他看到下課時被剛入學的孩子們哭著喊著簇擁著走出教室的老師,沒有一個的嘴唇不是干生生的。

去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時,生產隊將土地優劣搭配分到戶。嚴明全家五人共分得十畝十余塊包產地。這十余塊包產地面積小的僅百余平方,大的也不足兩畝,多數是山坡地石頭地,其中還有農業學大寨時全村男女老少大干苦干了四個冬天在村南河灘上壘石為埂,挑土覆蓋河灘形成的百余畝地中的半畝沙石地。

父親把這些只能產洋芋包谷蕎麥蔓菁蘿卜黃豆四季豆的貧瘠地當成了至寶,每天起早貪黑彎著腰一塊塊刨起黃土地里好像永遠刨不完的石頭,再弓著背將石頭一籮籮背離土地,然後一鋤鋤深翻小塊的土地,面積大一點的則趕著黃牛一趟又一趟從地頭到地尾,在從地尾到地頭往返翻犁,黃土地揚起的塵土和著汗水不停地從他削瘦滄桑的臉頰上「吧嗒吧嗒」掉進泥土里,流進項背里

被饑荒鬧夠了的父親第一次成為土地的主人,巴不得秋收時就收獲個盆滿缽盈,徹底解除過去年年被糧荒鬧得找借無門的困窘。

想想父母,嚴明內疚的不行。

父親是一個普通的農民,爺爺女乃女乃在父親和姑媽年幼時,就先後離開了他們姐弟倆。姐弟倆是在族親的關照下長大的。父親在十八歲時被抓了壯丁,參加了一支保安部隊。在滇省和平解放時,父親所在的部隊被編入人民解放軍第十三軍,隨即參加雲南剿匪戰斗受傷留在白石江治療。那時候,部隊剿匪戰事正酣,傷愈後,思鄉心切的父親沒有去尋找部隊,悄悄回到了家鄉。

父母親含辛茹苦養育了一個哥哥,兩個姐姐,一個妹妹和自己。哥哥退伍後端起了「鐵飯碗」又娶了媳婦,用母親的話說是「花公雞,尾巴翹,娶了媳婦忘了娘」,過自己的小日子去了。大姐已經出嫁在村里,與嚴明家相距百余米,有了兵兒、勇兒倆外甥。只有二姐和妹妹還在家里,幫父母親做一些手上活計。已屆花甲的父母親現在要往地里送肥,使牛犁地常常力不從心。

父母親把未來振興門庭的全部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可自己卻落到這步田地,每個月雖然已經能領到十二元五毛的生活補貼了,包干到戶之前,每年生產隊還按成年勞動力為民辦教師記掛三千多分工分,現在沒有了,靠十多元月薪怎麼來養活自己,更不要說成家立業、報答父母了!去年教五年級每天最多上三四個課時,有事時還可以提前回家幫助父母親一把。現在校長讓自己去教一年級,家里的事就無法做了。還有一個要命的問題是,兩年來,畢業班教得好好的,突然去教一年級,家長們會怎麼看自己!

難過的是每個月領一次生活補貼的時候,自己覺得就就受了一次羞辱。比別人干得好,所獲卻如此懸殊,嚴明總是瞅著沒人的時候去領,盡量避開公辦教師,不好意思當著他們的面領那麼一點錢。

模模自己空空的衣袋,嚴明真不知道今後的路咋走。他不相信就沒有其它路可走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民辦教師最新章節 | 民辦教師全文閱讀 | 民辦教師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