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鼎 第757章 插手其中

作者 ︰ 鞋子的無奈

漢水以北的丟失,對唐顯來說,是一個致命的打擊。如此,唐軍就等于丟失了半個荊州。而唐軍一夕之間,成為天下最弱的諸侯。能不能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抵擋住北面的敵軍,還是一個未知數。

唐王王世子唐文幸運的穿插過被漢中王軍隊佔據的地域,借著對地形的熟悉,順利的逃回了襄陽。暴怒之下的唐顯差點當場將棄軍而逃的唐文斬殺,但詢問攻防戰過程之後,唐顯也明白,樊城被漢軍拿下,並不是唐文的錯。在麾下將校的勸說之下,再加上現在的唐軍確實急需人才,能被自己新任的人才,所以才赦免了唐文。

不過,此刻的唐顯確實在為唐軍的前路考慮。現如今,北方半數疆域被敵軍拿下,除了春陵府的七八千戰兵還夾在趙軍與洛陽王軍隊之間,未被洛陽王直接攻打之外,其余的,在漢水以北的地域,現在都成了漢中王和洛陽王的轄地。

對唐顯而言,不僅在北方有大敵,在南面,同樣如此。別忘了,西南可是蜀軍。蜀軍雖然現在在攻伐江州,但見自己勢弱,豈會不趁火打劫?

因為被漢中王夜間順流而下,借助大木筏破了樊城。所以唐軍開始在邊界地帶加強了巡哨。此外,唐軍收編昔日荊州的齊軍水軍,也開入襄陽城北的漢水之中,準備與北方敵軍劃江而治。

當然,雖然如此做,唐顯很清楚,這樣並不能給他帶來安全的保證。召集麾下將士一番商議,都無法給出合理的解決辦法。最後,王世子唐文則說了一個建議,那就是求援。

求援,自然就是向其他諸侯請求救援。可是,環顧四望,有能力救援他的不多,有時間救援的更少,願意救援的,唐顯都不知道會不會有人理會。不過,唐軍與齊軍現在是同盟,求援也是應該的。但齊軍現在四面皆敵,怎麼可能前來救援?雖然發出了求援信,但唐顯對此並不抱希望。

不過,唐文再次建議,向趙軍求援。此話一出,唐顯和數名唐軍重臣都為之愕然。趙軍?趙軍可是南方所有諸侯都敵視的對象,再加上唐軍佔據荊州之後,一開始就在春陵府安置了東大營和一萬五千將士防備對方,這趙軍怎麼可能前來救援?唐顯等人甚至都認為唐文戰敗之後,被敵軍給嚇住了。

唐文如此說,自然有他的理由。或許是唐文本就有些頭腦,或許是因為此次棄軍而逃,在途中都在想方設法為自己免罪,故而對于向趙軍求援,他也有自己的理由。

「難道趙軍對南方就沒有一絲一毫的想法?不,不是的,為何趙軍沒有繼續南下。一方面固然是因為趙軍現在的精力都投注到西域之地。但為何趙軍不顧中原大業,轉而西向呢?那是因為趙軍當時向南,會讓南方諸侯聯手抗敵。就好比現在,趙軍如果對荊州動手,我荊州北面的漢中王、洛陽王和東面的楚軍以及齊軍,都會立刻暫緩動手,轉而提防趙軍。」

「所以,趙軍西向,卻也做看南方諸侯打的昏天暗地,大大的消耗了南方諸侯的實力。這些,不管是我們還是其他諸侯,都很清楚,但也無可奈何。但這並不意味著趙軍對南方沒有想法,否則,也不會有向言這群叛軍被趙軍接納的情況出現。」

「現如今漢水以北的地域,除了春陵府半數地域外,其余的地方都被漢軍和洛軍佔據,即如此,我們何不以這些地域獻于趙軍為條件,向趙軍求援?」

「不可能!將半個荊州給趙軍,這絕對不行……」聞言,唐顯當即就立刻拒絕。而也有不少人暗自點頭。

「主公,臣以為,世子所言,倒不失為一個不錯的主意。這荊北之地,已經失陷與敵。以我們現在的能力,想要反攻,只怕……只怕不太可能。據情報得知,襄江對面的敵軍也在打造船只,準備渡河而戰,欲順流之下,入我荊州南部。即如此,何不將無法拿回來的東西,請一個外援?」唐顯麾下重臣範子宇則表示贊同之意。

唐顯尋思了一下,雖然心有不甘,但也覺得只能如此,才能解決眼前的窘境。新進戰敗,內部不穩,此刻的唐軍還要面臨南方蜀軍的打擊,不能不低下高傲的頭顱。

範子宇接著道︰「這北方諸府縣的疆域,除了三縣在趙軍手中之外,其余的幾乎全部都在漢軍和洛軍手中。趙軍想要獲取這些地方,自然要與漢軍和洛軍交戰。這對于我們而言,也是一個好消息。」當然,範子宇還有一些潛在的話語沒說,那就是如果將趙軍拉進來,這漢水以北的地域,將再也與唐軍沒有關系了。當然,如果唐軍能戰勝趙軍,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但此種機會,除了趙軍在西域大敗之外,其余的幾乎沒有可能。

「就是不知道趙軍會不會動手!趙軍一直對南方都有企圖。但因為其一想南方諸侯內斗,二則精力皆在西域。對與南方,趙軍一直都是處于觀望之態。不過,想來如果有機會,趙軍還是會動手的。而趙軍,缺的就是開戰的合理理由,這個機會,我們提供,想來,趙軍應該會有所舉動的吧。」

正如他們預料的那般,向齊軍發出的求援信,並未得到及時的回復。齊王慕容成現在忙的手足並用,連自己的轄地都保護不了,哪里還有時間去救援唐軍。不過,慕容成麾下的重臣也明白,唐軍堅持的越久,對齊軍而言,越有好處。畢竟,攻伐齊軍的是洛陽王和漢中王,這二人,都是蜀王的哥哥。要是荊州沒了,那麼,齊軍西面將與三王轄地接壤,換句話說,齊軍西面、南面將再次出現昔日雍軍大軍圍攻的情景。

而與往日不同的是,昔日雍軍圍攻己方,雍王司徒雷還要擔心北面的趙軍。但現在,趙軍將精力投注西域,那麼,三方聯合圍攻自己的力度,就會大很多。

故而,慕容成還是派人和唐顯回了信,讓唐顯堅持。而齊軍在將楚軍趕出揚州之後,就會西向,協助唐軍。畢竟,二者有共同的敵人。在攻打江州的蜀軍,同樣威脅荊州。如此,也算是給唐顯一個心理上的安慰和鼓勵吧。

「唐顯向我們求援?真是好笑,昔日唐軍在春陵府東部設立東大營,駐軍一萬五千余,刻意去提防我們,現在竟然向我們求援?風大人,這唐軍向我們求援,總該給出好處吧,我們可不是他的盟軍,不會無償的去救援他的。」收到唐顯的求援信,風子鳴就召集諸人商議。

風子鳴淡笑道︰「唐顯給出的條件是,將漢水以北的荊州府縣割讓給我們。」

「什麼?這太可笑了吧。這些地域基本上都已經被漢軍和洛軍佔據,已經不是他唐顯的了,他拼什麼割讓給我們。說了半天,還要讓我們自己去打。要是如此,當初那還不如與漢軍和洛軍聯手瓜分荊州呢。」不少將校都連連搖頭。

負責豫州軍事,駐扎在豫州的禁衛第六軍鎮軍將軍吳尚沉聲道︰「看來,唐顯是想給我們一個開戰的理由,而刻意放出這個口號,好使得我們南下更合理,甚至直接將責任丟給他自己。」

風子鳴點頭道︰「確實如此,現在唐軍的情況很不好。荊州北方的戰事也出乎我們的預料,在我們的預計之中,南北雙方還要僵持一段時間之後,才會以唐軍戰敗而告終。沒想打,北面的聯軍先是猛攻安城,將樊城周圍的軍隊源源不斷的吸引到安城之中。隨後漢中王的軍隊竟然順河而下,夜襲破城。竟然短短十余天的時間內,這唐王就丟失了半數的荊州。失算了,失算了啊。早知道,就該多派人主意北方軍隊的向西調動的。」說著,還帶著絲絲遺憾之色。

吳尚自然明白風子鳴想要說什麼,苦笑道︰「風大人是想說,唐軍敗得如此快,讓北面聯軍佔據廣大的地域不說,還收攏了大批的戰俘吧。如此,能讓北方軍隊很快回復戰損,這確實有些不符合我們的利益。」

「不過,風大人,你也清楚,整個豫州只有禁衛軍第六軍駐扎,剩下的都是地方的縣兵和府兵,根本無法支撐大戰所需。尤其是這還要向外開戰,將戰線開在敵人的境內,這對于我們而言,話費的代價更大。」

「另外,主公當初定下的基本策略就是坐山觀虎斗,不插手其中。此次要是插手,就算有唐軍給出借口,只怕也會讓其他諸侯注意到我們。尤其是此次涉及漢中王和洛陽王,萬一他們損失慘重之後,會不會與蜀軍聯合,恢復舊日雍軍之貌,也對我們極為不利。雖然他們三方連和遠不如昔日雍軍,但也是一將三個諸侯聯合一起的開端,這對于我們而言,極為不利。」

風子鳴點頭道︰「吳將軍所言有理,不虧被主公任命為一鎮將軍。」

禁衛軍是新建,其中的將校,半數都是武備學院出身,剩余的,也都是親衛軍出身。但這些將校,大都有相同之處,那就是年輕。得到風子鳴的肯定,吳尚不由松了一口氣。他雖然身為鎮軍將軍,兵不歸屬風子鳴統轄,但他也是知道的,風子鳴被趙王新任,是趙軍之中的能臣。

風子鳴接著說道︰「其實,風某與吳將軍的意思一樣,不參與荊州戰事,依舊坐山觀虎斗,絕不能將南方諸侯的目光吸引到我們身上。讓他們互相內斗,才是最符合我們的利益。雖然漢中王和洛陽王這麼快拿下荊州北方之地,確實出乎我們的預料,但對我們並無太大的損害。」

「再者說了,對于荊州,那漢中王和洛陽王的弟弟蜀王,同樣虎視眈眈,現如今漢中王和洛陽王聯手玩出這麼大陣勢,蜀王會甘心才怪。如果我們插手,他們三方確實有吳將軍先前擔心的那般,會聯合對抗我們。如果我們不插手,他們三個,只怕會因為荊州和江州而內斗吧。」

「這麼說,我們不做回應了?」一人略顯可惜的說道,「如此好的機會,不插手,確實有些可惜了。」

風子鳴笑道︰「不插手?怎麼可能。我們不插手,那是不率軍向荊州開進,可不代表著我們什麼也不做。」

「荊州戰亂,荊州境內流民遍野,這都是我們需要的。主上現在在西域之地打下不小疆域,日後還會更大。這些地方,漢人比例幾乎為零。所以,西域之地,缺少人力,而我們,就在這里接納流民。想來,西面荊州境內,無論是誰,都不會阻攔我們,也不敢阻攔我們。」

「其次,春陵府尚未被漢中王和洛陽王的聯軍攻克。除了這里面有八千精銳唐軍之外,也與洛陽王想要將此地當作與我們的緩沖有關。既然如此,我們就將這八千被困的唐軍將士拉攏過來。他們,同樣是西域所缺少的守備軍來源。」

「至于春陵府,派人與洛陽王商議,他們與我們共分。並告知洛陽王,我趙軍在荊州之地,就以此為界,彼此不得侵犯。我料想,洛陽王司徒浩不會不答應。」

吳尚點頭道︰「如此甚好,接納流民之事,則是巡撫大人的管轄範圍。但拉攏春陵府東部的唐軍,就有我們負責了。」

風子鳴笑道︰「想來,吳將軍是準備用我們接納的那向言等人吧。」

吳尚點頭道︰「風大人果然不凡,一猜即中。確實,這向言歸附我軍之後,我也發現此人才能不凡,可以重用。這不,拉攏春陵府的唐軍,也能為他立下一大功勞,對他而言,也是好事。」

「風大人,既然漢中王和洛陽王的行動對我們不利,我們雖然不能直接插手唐軍之事,但是,我們還是可以暗中相助唐軍,以達到遲緩洛陽王和漢中王聯軍的目的。」豫州巡撫沉聲道。

「李大人此言甚合我意,我們別的不能支持唐軍,但是,昔日攻伐豫州,繳獲了不少的兵甲器具,這些都不符合我軍將士所需,原準備回爐重鑄。但現在看來,賣與唐軍,極為合適。不過,此事我們不能擅作主張,風某加急傳信去請示主上了。對了,收攏難民之時,李大人還要多費心思。」

襄陽,唐王府。

「趙軍不能支援,沒想打,趙軍竟然無意荊州北部的府縣。看來,我們的想法,沒能達成。現在我軍情況不妙,你們可有什麼建議?」略顯蒼老的唐顯低沉的說道。

對此,唐文也有些無奈,雖然向趙軍求援,將趙軍拉進來的主意是他,但對于唐軍現在的境況,他也是有心無力。

範子宇道︰「主公勿憂!雖然趙軍沒能按照我們的預計出兵,但也應允暗中支持。這不,他們大營與我們交易我們所急需的兵甲器具。現如今,因為漢水以北丟失,我們不僅失去疆域,更是失去了為數不少的士卒和兵甲器具。既然趙軍能交易,這對于我們而言,已經優于北方敵軍了。」

唐顯苦笑道︰「子宇,你也別在安慰我了,趙軍是答應與我們交易,但是,錢財何來?沒有錢財,如何交易?因為要抵抗北面聯軍,我們不得不再次征召青壯,以編練士卒。這其中的花銷,已經快讓我們府庫見底了。」

「其二,這兵甲器具交易,絕非駐扎在豫州的趙軍主帥和地方官員可以決定,沒有趙王的允許,他們是無法與我們交易的。就算現在坐鎮豫州的風子鳴,雖然被趙軍所新任,主管豫州全局,但也不敢私自與我們買賣兵甲器具。」

範子宇沉聲道︰「據趙軍使者而言,風子鳴已經向趙王請示,想來,問題不大。因為,他們讓我們交易的,則是境內的流民和難民。因為戰亂,各地流民遍野,我們也難以安頓,甚至是極有可能成為地方之上的禍患。而趙王西征西域,恰恰缺少漢民同化西域人。如此,對于我們和豫州的趙軍而言,問題都解決了。」

不錯,風子鳴用來交易的正是唐軍治地的流民和難民。雖然趙軍可以在豫州西南接納荊州流民。但是,一旦唐王、洛陽王和漢中王發現百姓流入東面豫州境內,定然會阻攔。畢竟,誰都知曉,百姓的多寡是一方諸侯實力強弱的基本指標。

唐顯自然也考慮到這個問題,但現在的他,已經沒有退路。再者,這些流民和南面,對他來說,猶如雞肋。任其在境內流蕩,必定會對地方產生禍患。既然如此,用來換取所需,也是不錯的辦法。

而春陵府境內的問題,也在趙軍和洛陽王的協商之下解決。趙軍先洛陽王一步,派向言將春陵府境內的八千精銳唐軍拉走,旋即又與洛陽王大城協議,均分春陵府。見趙軍無意自己的目標荊州,將春陵府分出半數與趙軍,也不是不能接受的。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逐鼎最新章節 | 逐鼎全文閱讀 | 逐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