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鼎 第684章 流言

作者 ︰ 鞋子的無奈

中牟縣,平日很普通的縣城,現在則是兵馬雲集。十數萬將士都駐扎在縣城之外,將這個中牟縣都差點變成了軍營。也因為此,中牟縣的百姓對齊軍極為的不滿。不是因為別的,就是因為這齊軍之中的軍卒品行太差。

「王爺,就這三天時間里,城中縣令以及向下屬稟報了五十余案子。無一不是控訴武衛軍欺壓百姓,奸/婬/婦孺,搶奪他人財物等各種罪名。到現在,這城中的百姓已經開始對我們齊軍十分的不滿了。」縣衙不遠處,臨時將一個中牟縣豪紳大族的府邸變成的王府之中,鐘炎振聲說道。

大廳之中,不僅有張圖等文官,也有出征汜水關的武將和武衛軍的武將。但此刻,武衛軍的武將臉上,各個都是面色難看。

慕容成也是眉頭緊皺,心中暗恨武衛軍軍紀只差。半晌,冷聲道︰「徐東明,你們武衛軍不錯,真的不錯。」

徐東明撲通一聲跪倒在地,急聲說道︰「屬下知錯。屬下的武衛軍都是在和兗州府軍交戰之中臨時募集的,所以,士卒們的軍規軍紀訓練沒有跟上。屬下下去,定當嚴訓。至于犯錯之士卒,也定當嚴懲不貸。」說著,連連磕頭求饒。徐東明可是知道,最近因為大戰的失敗,齊王慕容成可是一連斬殺了十余個貼身下人。他們,只不過是讓慕容成看的不順心罷了,最終卻性命不保。他徐東明可不想因為這麼一點小事,而丟掉性命。

張圖出列道︰「王爺,此事確實不是徐將軍刻意而為,再者,正如徐將軍所言,士卒們軍紀差,也不是徐將軍故意所為。所以,請王爺饒恕徐將軍這一次。不過,這些事情也給我們提了醒。諸位將軍,雖然我們齊軍是這里的主人,雖然我們一直自喻自己才是大燕正統。但是,司徒雷老賊也在不斷的敗壞這我們的名聲。如果我們自己都不知道檢點,那麼,這里的百姓遲早會拋棄我們,而轉向司徒雷。對他們而言,誰是正統不要緊,要緊的是正常的活著,平穩的生活。如果我們齊軍不能給,說不定,這里的百姓就要心思生變了。」

「王爺,屬下認為,現在應當將武衛軍和後軍和中軍混編,讓他們互相學習。讓武衛軍知道軍法之嚴,讓原本征討汜水關的軍隊忘卻昔日的失敗,恢復士氣。此外,我們還要加大對汜水關的偵查,對汜水關外之地的監控。」

「另外,屬下認為,我們現在或許可以減輕對虎牢關的攻勢。虎牢關易守難攻,我們並不佔優。在這汜水關失敗的消息傳出去之後,虎牢關士氣必定會受到影響。敵漲我消,我們在虎牢關並不佔優。我們放松攻勢,還能讓司徒雷勢力內部產生紛亂。」

「據我們探查,司徒雷身體確實不行了,幾個王子都有心上位。但他們各個手握實權,只怕會產生不小的紛爭。這對于我們來說,是有利的。借此機會,我們倒是可以加強對士卒的訓練,因為為了大軍的後勤考慮。連番戰爭,尤其是猛攻,讓我們損失不少人手,民夫青壯更是損失嚴重,這些,都需要重新征募。」

慕容成聞言,沉聲對徐東明說道︰「整合大軍,徐將軍認為如何?」

徐東明心中自然知道,這慕容成是向將自己手中的兵權給剝奪掉,誰讓這中牟縣之內,武衛軍的人馬比之慕容成手中的並不少多少呢。雖然武衛軍有五萬人,但是,加上民夫青壯和一些預備人馬,其實趕來中牟的足有十萬左右。這個數量,已經超過慕容成手中的人馬了。慕容成哪能安心。

雖然現在慕容成是在詢問徐東明,但是,徐東明很清楚,此刻他要是有一點點的遲疑,立刻人頭不保。當即,急聲說道︰「屬下遵從王爺之令,屬下願意為先前的過失承擔責任,在軍中做一普通士卒,為王爺效死。」

慕容成笑道︰「剛才張圖已經說了,這錯不在你,本王恕你無罪。這樣吧,合軍一起,整編為五軍,前後左右中,一軍下轄三萬人。徐東明,你就為前軍將軍吧。」

「謝王爺!」徐東明沉聲應道。

慕容成又看向張圖,道︰「給虎牢關那面傳令,讓他們減緩攻城之勢,大軍後撤三十里,安營扎寨。切忌,讓他們一切小心,切不可大意。另外,加緊在西部各州活動,要加大司徒雷老賊的幾個兒子之間的紛爭。」

對于司徒雷而言,現在身體確實有些不好。當然,也還沒有真的到了那種不行了,起不了床,走不了路的地步。只不過是不能久站,不能走遠路,吃飯甚少。不過,得到汜水關大勝的消息之後,他還是高興了好些天。

現在,外面的一些消息卻讓他有些皺眉了。不得不說,在慕容成的人和驍果軍的人各自行動之下,整個洛陽,以至于整個雍州都在盛傳他司徒雷不行了。準備擇選繼承人繼承司徒家事業,此次司徒泰大勝,或許就被他司徒雷挑中,成為雍王世子,將來接替雍王之位。听到這個流言,司徒雷就感覺有一絲絲的不妙。當即就傳令緹騎司,查察各地流言的來源,並禁止傳言。

可惜的是,似乎緹騎司行動的有些晚了,這種消息已經廣為流傳了。致使司徒雷得知,自己的各個兒子和麾下文武將士都在暗中謀劃。想尋一位王子依附,作為晉升之道。

「造謠生事者,該殺!」司徒雷恨聲說道,眼前的流言,給他帶來了極大的後患。不管如何,他都要面對這個問題。自己的幾個兒子,必定有一人是王世子,將來繼承他的事業和司徒家的重擔。但是,不是現在這個時候。

為了能在天下諸侯討伐之時,全力應對,他司徒雷何時讓自己的幾個兒子各有重擔,震懾一方。尤其是在慕容成和趙詢先後宣布他司徒雷弒君篡位之後,為了震懾地方,為了不使地方發生變故,他將自己的兒子和司徒家的子佷輩都派出去,在各個位置上承擔重任。因為自己的幾個兒子現在都擔負重任,又調離不開,且手中有著實權,他不希望現在就將這個問題給宣揚開來。

但是,這些流言一出來,就讓他有些措手不及。果然,短短數天里,他司徒雷下轄的各州內,都有官員在為此事上書,各州表述自己的主子是最合適的人選。看的司徒雷氣的牙癢癢,當屬又無可奈何。

「你們怎麼看?我該不該現在就選出王世子?」雍王府之中,司徒雷臉色蠟黃,略選疲倦的詢問著林書成和林世文。

林書成率先道︰「王爺,以屬下的意見來看,確實要選擇。畢竟,早一日定下大義名分,不僅能讓流言熄滅,也能對日後權利的過度,有很好的作用。」

林世文也點頭說道︰「王爺,屬下的意見和林大人的意思一樣,王爺您確實需要選出王世子,這對于這個司徒家和雍王勢力,都是極為有利的。現在各個王子先後都掌握著實權,待到日後,再選出王世子繼承王位,只怕很難收回雍王勢力的大權。那麼,這對于雍王勢力來說,可就是……」

對于林世文的擔憂,司徒雷焉能不知。但是,他對他的幾個兒子都很滿意。現在讓他選擇,他也無法做出最直接的判斷。此外,他還不能直接讓出了王世子之外的其他兒子放下手中的工作,回到洛陽待命,或者養老。

「那麼,你們認為,我的是個兒子之中,老幾合適繼承我的位子?老幾最能讓雍王勢力發展下去?」司徒雷嘆了口氣,又詢問道。

林書成急聲說道︰「王爺,此乃王爺家事,屬下不敢妄言。」林世文也隨之呼應,他的回答和林書成的一樣,都不想參與這里面。二人不是笨蛋,對于這兩司徒雷都拿不定主意的問題,他們才不會直接作出判斷。萬一他們的選擇和司徒雷最終的選擇不同,那麼,他們二人的日子只怕也好不了多久了。就算選對了,對于其他王子,他們也難以應付。除非現在就讓新的王世子繼承雍王之位,否則,他們就會面臨其他王子的打擊。對于一個有心計的謀士來說,這種事情,還是不要參與的好。

對于林書成和林世文的回答,司徒雷並不感到意外,唯一有的就是淡淡的遺憾。不過,不管如何,此事都需要他的處理。而定不定王世子,決定權就在他手中。正如林世文所言,早一日定下,對大局有利,對司徒家也有利,對他雍王的勢力,更是有利。

「好了,此事我再考慮一番,等我想好了在做決斷。此外,告訴司徒泰,讓他繼續關注汜水關外的慕容成,不要急著往回趕。沒有我的同意,他回不回來結果都是一樣。」司徒雷沉聲說道,末了還對司徒泰敲打一番。

很顯然,司徒雷小看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在他將這個問題壓下之後,隨後下面的人就源源不斷的給司徒雷上書,直言早立王世子的好處和不立的隱患。除了文官之外,一些武將和司徒家的旁系之人,也開始參與其中。這使得司徒雷極為的被動和不耐煩。

永寧,現在司徒泰的停留之處,距離洛陽並不是很遠。本向著回到洛陽,向自己的父親司徒雷匯報戰事的經過,並爭取獲得好的印象分。結果,好處沒得到,還沒有到達洛陽,就被老頭子一頓訓斥。讓他進也不是,退也不是,極為的尷尬。

當然,說他退也不是倒不是他這的沒臉退回去,而是他不想就這般離開洛陽,在洛陽失去先手。要知道,洛陽是雍王勢力的中樞,想要繼承雍王勢力,成為王世子,除了洛陽,其他地方都不行。他不想出現在汜水關,和外面的慕容成糾纏,坐看洛陽風雲變幻。等到自己回過身來,已經是新人繼位之時。

「司徒文,現在的情況你怎麼看?難道本王子就這般灰溜溜的再退回去?」司徒泰對他急匆匆從洛陽征召而來的司徒文說道。

對于洛陽流傳的信息,他司徒文也是很清楚的。說起來,對于此事,他也很是迷糊,不知為何突然就傳出了此事。但現在想想,無非就是齊軍和驍果軍搞出來的事情。就目前來看,齊軍的可能性最大。因為這種事請,打擊的是雍王軍。那麼,獲利的自然就是齊軍了,至于驍果軍,在北面不說,只怕他們還不想讓齊軍直接獲取勝利,亦或者說,他們還不想讓齊軍佔據上風。

「四王子,此番事情十有**就是齊軍慕容成為了掩蓋其失敗,為了拖住我大軍的下一步行動,為了讓我雍王勢力自己內部出現問題而制造的流言……」

「司徒文,本王子要你說的是我們現在如何應對,而不是讓你訴說此事的緣由。難道本王子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你說的本王子都清楚。但是,此事已經被扯出,你以為還能再壓回去嗎?你認為可能嗎?我告訴你,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我的幾個弟兄,都在忙上忙下的活動者,他們都看中了那個位置,你說,我難道因為此事的緣由,而要放棄這個機會嗎?」司徒泰揮手打斷了司徒文的話,振聲說道。

對于司徒文所言,不僅是他司徒泰,就是司徒雷,以及其他的幾個王子,有誰不清楚。但是,此事清楚與否,以及沒有關系了。這個問題被拉出來,就沒有辦法掩蓋回去。h!~!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逐鼎最新章節 | 逐鼎全文閱讀 | 逐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