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鼎 第685章 雍王世子

作者 ︰ 鞋子的無奈

對于司徒泰的反應,司徒文雖然有些驚訝,但是其還是能理解的。正如司徒泰所言,此事已經無法再掩蓋回去,事情已經成為定局,他們需要做的就是爭或者不爭。

雖然如此,但司徒文對司徒泰這種遇難事就平靜不下來,不能听自己細說的行為,也感道意一絲絲的不滿和嘆息。

「司徒文,說說你的看法,我要的是現在的解決之道,不要給我說什麼大道理,直接進入主題。」對于此事,司徒泰不能不上心,所以,再次讓司徒文說說應對之策。

司徒文道︰「四王子,屬下的意思是說,此事王爺不想談,不是王爺主動要求談的,而是外部因素所為。或者說,是齊軍在行動。所以,四王子你就不能表現的太過積極,否則,就會在王爺身邊落下不好的印象。就算王爺要行動,現在當務之急則是讓下面的人為自己鼓吹,而四王子你當握緊手中的權利,絕不松手。」

看了看司徒泰,司徒文又說道︰「在屬下看來,這汜水關周圍的十余萬將士,可比四王子直接進入洛陽重要多了。有了這十余萬將士,就算四王子不是王世子,新任的王世子也不敢奈何四王子分毫。」

「如果沒有這十余萬將士,哪怕是四王子是王世子,也號令不了四方,更不要說對其余王子的統轄之權了。至于王世子是誰,則是由王爺定奪。四王子,你不能表現的太過積極,當然,也不能什麼都不做。現在,握緊汜水關周圍的十余萬將士,可比什麼都重要。在屬下看來,四王子還不如奉令向東南汜水關而行,順勢掌控這十余萬將士。」

司徒泰沉吟了片刻,或許覺得留在永寧不太適合,隨即決定再折返汜水關。不過,他也下令自己一系列的官員,開始在洛陽之地,大書特書自己在汜水關的大勝。這汜水關的勝利,絕對是現在最為重要的勝利。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等于挽救了雍王勢力。所以,此功勞不能不提,不可謂不大。將之宣揚開來,就能為司徒泰打下一個很高的基礎。

此外,司徒泰還將司徒文帶上,前往汜水關。除了司徒文本身能力不錯之外,其還是和山陽軍聯絡人,司徒泰知道,將其帶在身邊,除了能給自己出主意之外,還能起到其他的作用。

…………

山陽軍最近的收獲不小,三府之地很快納入麾下。在大棒和蘿卜之下,這三府之地的地方大族豪紳也沒有敢和山陽軍對著干的。兗州之地西南部,已經是和冀州、雍州交接之地。為此,葉軒帶領的,在取代兗州府軍而組建的後衛軍就駐扎在陳留府之地。

此外,陳留府北側的盧州府之地,還有一部分轄地在黃河北岸,或者說,是因為黃河在官渡之地分道而行形成的中間抵御。雖然這里和冀州很近,可以說,有了黃河的阻隔,這里更有利于冀州的管轄。但是,山陽軍還是順利的接下了這里的管轄權。讓許多人本以為冀州驍果軍會和山陽軍產生一掉摩擦的想法沒能實現,心中大為遺憾。對于一些人而言,要是山陽軍和驍果軍對上,那才是最好的事情。

這幾地就是烏巢、延津、平丘、等地。可以說,在牟中國程度上,這里就是抵御冀州軍隊南下的第一道防線,雖然這里與兗州本地之間有一黃河阻隔。但是,在其北面,同樣有一黃河之流橫在前面,其所處的地勢很關鍵,南北要沖。如果不是因為這山陽軍是自己人。只怕冀州驍果軍都督李懷遠還不會坐視山陽軍將這里手下的。一定會如某些人所希望的那樣,趁勢從中行動一下。這里地勢很重要,驍果軍不會坐看他落入其他勢力之手。不過現在當然沒有這個憂慮了。

山陽軍和驍果軍之間的關系,除了極上層的人清楚之外,其余的都不甚明了。為此,李懷遠還為了這里,苦心的對部下軍官解釋。以至于最後拿出趙詢的手令才罷休,否則,還不知道這些軍官會議論成什麼樣子。不得不說,這驍果軍的軍官們,對于擴充實力的事情,那是很感興趣的。整日的想著打仗立功,讓想起昔日麾下士卒厭戰的李懷遠忍不住暗暗感嘆。

對于李懷遠的難處,風子鳴自然是不會注意,當然,作為文官,他也不想去注意。現在,他則忙著對新納入麾下的三府進行新政改革。丈量田地、分配土地、統一稅收、減免苛捐雜稅、收繳大族豪紳家中的私兵等一些列事情讓他都忙的停不住腳。不過,對此風子鳴則是很滿意的,他巴不得這樣的勞累能持續下去。

見到兗州之地漸漸安穩,百姓開始安居樂業,風子鳴也為之安心不少。其一開始投靠趙詢,為的是什麼,不就是讓這四戰之地恢復寧靜,讓這里的百姓能平穩的生活嘛。現在,經過這麼長時間的努力,正在一步步向這個目標靠近。

…………

洛陽,和所有人猜測的一樣,這王世子之事,是壓不下去的。不要說普通販夫走卒將之當做茶余飯後的消遣和話題,就是那些官員們,也不會讓這個敏感的事情就這般沉入水底。再說了,還要加試諸王子的參與,這事情怎麼能按得住?

各個王子都開始發力,各個王子的勢力官員都在鼓吹自己所侍奉主子才是繼承雍王事業的最佳人選。各種各樣的論調,各種各樣的話語,各種各樣的主意和建議層出不窮,一一出現在司徒雷的案幾之上,等待司徒雷的查察和批復。

說真的,司徒雷也預料到了這個事情不好壓制,只是沒有想到會有這般的困難。尤其是在得知自己的幾個兒子都參與其中之後,司徒雷也忍不住暗嘆,暗嘆權勢的強大作用。在權勢面前,其他的什麼都不再重要。

對于這幾個兒子心中的想法,司徒雷很清楚,甚至說,他很理解。他身為雍王,自然知道這雍王所代表的含義。但是,他對幾個兒子無視自己的命令而肆意妄為極為的不滿。所以,原本就因為自己難以抉擇和不想讓這事影響了大局而不願做出王世子選擇的想法,更因為此次幾個兒子的表現,不願再思慮王世子之事。

于是,對于王世子的看法,司徒雷開始拋至一邊,不予理會,反而還嚴令各個王子,讓他們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司徒雷這次小看了下面文武官員想往上爬的心思,也小看了自己幾個兒子想成為雍王的野心,更小看了驍果軍和齊軍在雍王勢力下的功夫。事情不僅沒有停止,反而愈發的濃烈起來。更有甚者,一些流言傳出,司徒雷準備立非嫡系子孫為王世子,故而壓制各個嫡子,不提王世子之事。

還有流言傳出,司徒雷有心為司徒家洗刷弒君叛逆罪名,準備還政與新皇。不僅如此,各種流言到處亂飛,讓司徒雷都有些吃驚。雖然知道這是齊軍和驍果軍的人干的,但是他手下的緹騎司就是抓不到人,拿不到主謀。氣的司徒雷在四五天里,處決了十余個緹騎司高官,但依舊是于事無補。

「哈哈……看看吧,這洛陽都讓齊軍和驍果軍的人搞成什麼樣子了?啊!我們的轄地,竟然被敵人掌握了百姓的語言走向。我們的官員,都成了敵人的手中刀。緹騎司的人,全部都是蠢蛋,一點能力都沒有。」在雍王府,司徒雷勃然大怒。

林世文、林書成和剛剛趕回來的凌霄皆在其列,對于司徒雷的發怒,他們也是理解的。畢竟,他司徒雷三番五次的想要將這王世子一事給押下去,去偏偏被無數人給拉起來。這事放在誰身上,都會感覺到怒火的。

不過,三人都對此事有著不同的看法。在他們看來,司徒雷太執拗了。這王世子的確定,對于雍王勢力而言,絕對是利大于弊的。只要將王世子給定下來,這所有的事情都不在是問題。否則,現在怎麼會被外面的那些官員和驍果軍以及齊軍的人給牽著走呢?就是因為司徒雷的遲疑不決,才使得幾個王子心中有想法,使得官員和武將有想法,也使得驍果軍和齊軍的探子有了借口,更使得這流言有了滋生的土壤。

「看看吧,這流言。本王要還政與新皇帝,所以,無意立下王世子。這話能信嗎?有人會相信嗎?本王還政與新皇帝?哈哈……本王還沒瘋呢。」司徒雷冷笑道。

凌霄道︰「王爺,這些流言很多人不會相信。但是,流傳的多了,再加上王爺這邊的毫無動靜,官員、武將和有志之士不會相信,但是,那些百姓和一些普通的士卒心中或許會相信也說不定。三人成虎,不能不記。如果日後驍果軍亦或者齊軍和我方大軍交戰,會不會因為這個想法,而使得士卒們拼死之心大減,順勢投敵呢?畢竟,都是為了大燕國。最起碼,表面上看,都是為了大燕國。」

司徒雷臉色一僵,心中思慮萬千,對于凌霄的話,也開始沉思起來。不得不說,現在的百姓和士卒,他們都是大字不識一個的普通人,沒有什麼見識。真的要是產生這種想法,到也不是不可能。

微微嘆了口氣,司徒雷又道︰「按照你這般說,本王還真的必須選擇出王世子才行?」

凌霄道︰「王爺,擇出王世子,對于雍王勢力和司徒家,絕對是利大于弊。這一點,響鼻兩位林大人已經給王爺說過。就算王爺心中難以取舍,但是,這最終還是要做出決定的。當然,就算王爺不願,也需要妥善解決此事。一味的拖延和壓制,只怕是不行的。」

司徒雷沉默不語,半晌,澀聲道︰「看來,是該選出王世子了。幾個不成器的小子,不好好做事,卻偏偏在這個時間挑事。」司徒雷對這些兒子爭權奪勢沒有什麼不滿,在他看來,自己的兒子就該如此,如果不爭,如何能讓司徒家發展起來?如果當初不是他司徒雷和慕容成聯手將前太子給弄到,焉能有司徒家今日之光景?

但爭也是要挑選時間的,現在汜水關之地,齊軍慕容成大敗虧輸,直接退往中牟之地休整。而自己的兒子不想法設法團結起來,徹底擊敗對方。反而因為這王世子之位,將大事給放置一邊了。

如果在慕容成敗退之後,負責虎牢關的五王子,負責中樞後勤事宜和總覽政事的大王子以及汜水關主將四王子三人能齊心協力。只怕不僅僅是慕容成敗退道中牟,虎牢關之地齊軍後撤三十里這般簡單。可偏偏就是因為這個王世子之位,讓他們將這大好的機會給溜走,沒能把握住。

河東府,安邑縣。

安邑縣是河東府的治所之地,刺史府和縣衙都在城中。河東府的刺史叫李元道,因為沒有錢財,也沒有什麼突出的能力。所以,坐在這刺史之位已經五六年了。不過,好在此人做事還算認真,倒也沒有出現過什麼岔子,所以,他的位子還做的挺穩當。

李元道不是四個現存的王子之中任何一人的支持者,倒不是他不想,而是他根本擠不進去這四個王子的門戶。沒錢,沒能力,又不會說話,所以,他現在也算是獨立大軍之中的一員,默默的為雍王勢力效力著。

雖然如此,可不代表著他李元道沒有向上爬的意思。無論是那個做官之人,都有越做越大的心思吧。沒有誰會死命的呆著自己那不高不低的位子,長久保持的。

此次王世子之事,李元道之人不會不參與。上書奏章,他倒是寫了不少,但是,也沒有得到什麼回復和批示,跟別說什麼實得利益。不過,就算司徒雷沒有反感這些急著攀附新主,有望從龍之意的官員。但是,想來也不會主意道他李元道的那一封奏章。畢竟,上書的奏章實在太多。沒有新意的東西,司徒雷可不會仔細的觀看的。

「唉……看來,此事還是不成,難道我李元道就該老死在這刺史之位上?」李元道坐在刺史府之中,忍不住感嘆道。現在的刺史大人,可沒有昔日的那般大權。和齊軍、驍果軍一樣,現在的刺史只是一府政務官員,對軍務,那是一點也不能插手的。如果是在驍果軍轄地還好一些,但是,在齊軍和雍軍轄地,刺史大人,十有**就成為駐扎在地方之上正兵軍官和負責地方治安、縣兵、府兵的官員的下手。這讓這些文人出身的官員,及其的不爽快。但是,這也是無可奈何花之事。誰讓現在天下各地都是戰亂之期,天下諸侯都以兵事為主呢?

對于被武官壓制,李元道早已經不滿,再加上久未從這個刺史之位升遷,他可是一直想調離此地。河東府還要為北面的並州和東面的各府提供糧草物資,這讓一個管理民政的刺史大人,差點淪為後勤官,對此,李元道更是不滿。

「大人,大人!大人之憂慮,下官倒是能幫上一點小忙。」就在李元道神游太虛之時,一個聲音打斷了他。

「恩?劉司馬,你剛才說什麼?」李元道微微一怔,不由問道。這個劉司馬,平日里很少說話,今日會有什麼好主意?李元道對劉司馬沒有報什麼希望。不過,他想要升官,想要調離此處的事情,刺史府之內,可是都清楚的。對此,李元道也沒有掩飾什麼。畢竟,在繁雜的事務,在武官的壓制之下,刺史府的一些官員,彼此之間,也算是關系不錯了。因此,對于劉司馬明白自己之所想,李元道並不感到意外。

劉司馬看了看周圍,並沒有人關注道他們,小心的靠向了李元道,低聲說道︰「下官是說,我有辦法能讓刺史大人在雍王殿下那里被看重。到時候,刺史大人自然就會升遷,亦或者調往其他地方任職。要是運氣好,說不定還能在洛陽任職呢。」

李元道聞言,不由吃了一驚,隨即低聲驚呼道︰「劉司馬,你所言可是屬實?既然有如此辦法,你為何不直接自己使用,而要獻與本官呢?」

劉司馬澀聲道︰「如果下官是刺史大人,自然不用大人你說,下官自己也會使用的。但,我這個司馬,其實也就是被朝廷流放的,是養老官。什麼作用都沒有,更不要說上奏之權了。如果刺史大人不相信,那就當下官沒說過吧。」說著,劉司馬就準備閃人。

「唉……等等……劉司馬,劉兄,有何妙計,還請教我!」李元道急急忙忙將劉司馬拉住,急聲說道。

「既然刺史大人如此說,下官也不含糊。這個!只要將其上奏,刺史大人定能在雍王殿下面前,得到非同一般的重視。」說著,劉司馬從懷中掏出一份寫好的奏章,遞給了李元道。

李元道不解的結果之後,打開一看,臉色頓時一變,隨後又仔細的看了起來。半晌,臉色凝重的對劉司馬說道︰「這個,能行嗎?搞不好……」

劉司馬道︰「刺史大人,能不能行,下官不知道。但是,這只是奏言,並不是什麼特殊之物。就算不行,也能讓刺史大人在雍王殿下眼前一亮。大人,你要知道,現在雍王遲遲不肯選擇王世子,除了難以選擇之物,還因為其不想讓王世子之事,影響了幾個王子在各地負責的重任。」

「然而,各地官員並不理解,亦或者,在他們眼里,能扶持以為王子上位,對他們而言,好處更大。這個奏章上去,卻能從某一方面解決雍王的難題。你說,如果雍王真的不願選擇王世子,你就是大功一件了。」

「這個……」李元道遲疑起來。手中奏章的內容,不能不讓他小心從事。一個不好,好處沒有,說不定還會禍從天降。到那時,他後悔都沒有機會了。

見李元道還在遲疑,劉司馬/眼楮閃爍,又勸道︰「刺史大人,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此次不抓住機會,下次就沒有機會了。大人,機會關鍵啊。我能想到,那是因為我身在局外。但同樣身在局外的人還是有很多的,並不只有我一人。如果大人不早日行動,這個機會就是別人的了。」

「現如今雍王殿下老矣,王世子未出,但是,這雍王勢力,注定是有雍王之子繼承。如果大人沒有高位,不能得到幾位王子的重視。那麼,你的前途,也差不多到此為止了。畢竟,新王即位,他需要安排自己的親信上位。那麼,也就需要一批空出來的職位。而刺史大人這樣沒有後台的官員,十有**就是犧牲品。大人,你要慎重考慮。」

李元道臉色變換不斷,心中也在掙扎不斷。他知道手中奏章的含義,雖然能解決這王世子的問題。但是,也會引來不小的麻煩。當然,最重要的是現在雍王司徒雷的想法是什麼。如果真的不想現在擇出王世子,那麼,這個奏章的內容,就能為他立下大功。

如果司徒雷並不是這般想,而是另有算計。那麼,他很有可能就會獲罪。而且,還是罪責不小的那種。

功名之路,在與拼搏。此刻,就是他李元道拼搏之時。雖然在之前他費盡心思的想要出頭,但是,在這一刻,他才發覺。有時候,就會就算是在眼前,也不是那般好選擇的。進退之路,存亡之道,不能不小心。

「刺史大人,想要有所建樹,就不能優柔寡斷。在這般下去,就算你日後能升遷,能在洛陽為官,但這樣的行為,也不能保證大人的前路如何錦繡。這種時刻,當從速而抉。」劉司馬將李元道遲疑不決,心中也有些著急,但一想到自己的事情,心中一狠,又急聲勸道。h!~!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逐鼎最新章節 | 逐鼎全文閱讀 | 逐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