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鼎 第594章 回軍 收權

作者 ︰ 鞋子的無奈

更新時間︰2012-11-16

雖然不知道從山陽府傳來的詳細內容是什麼,但幾個校尉都很清楚,應該就是與徐階、徐州軍和武衛軍有關系。

六月六日,徐階和徐州軍發動對武衛軍發動了突襲,在兗州府、陳留府、滎陽府同時行動,兩軍聯手向武衛軍發動強攻。

在兗州府內,武衛軍大將丁強也早就因為徐階的搖擺不定而小心戒備。如果是徐階在兗州城內行動,十有**就會失敗,但剿殺丁強的是一直不為人主意的徐州軍人士。雖然沒能當場將丁強擊殺在當場,但也伸手重傷,差點沒能回到軍營。

在徐州軍行動之時,城中兗州府軍也立刻行動,向著兗州城周邊的武衛軍大營進行強攻。不得不說,武衛軍還是要強于兗州府軍,在丁強遭遇埋伏之後,還能據營而守。

攻防之戰三日不止,一萬三千余武衛軍折損過半,但兗州府軍也為之留下了近萬的尸首。一時之間,雙方在兗州城外武衛軍大營僵持。雖然武衛軍放棄了兗州城的掌控,全部縮回軍營,但武衛軍也將軍營建的幾位堅固、險要。

「太沒用了,有準備對無準備,在自己的地盤上還能打成這樣,簡直……」關林忍不住嘟囔道。雖然和兗州府軍分割,但畢竟也是兗州之地的人,現在武衛軍算是入侵者,自然心里偏向兗州府軍。

盧語搖頭道︰「不是兗州府軍沒用,而是武衛軍本身就比我們府軍強,待遇好,兵甲器具也精良。最重要的是,準備了這麼久,笨蛋也知道徐階有什麼鬼主意。和談?都和談了四個月了,到現在還沒能有個結果,丁強還是還沒有防備,那就當不了武衛軍大將的職位了。」

「難道徐階和徐州軍就不怕齊王慕容成從豫州、揚州調動大軍出戰?到那時,別說徐州軍和兗州府軍,就是加上唐軍,只怕也會處于下風。」李國昌冷冷的說道。

趙詢淡聲說道︰「他們不怕,司徒雷解除了禁衛軍,將朝堂之上的帝黨和非左相一黨的人,全部流放各地。亦或者免職了。」

「好一個司徒雷啊,輕而易舉的借助徐州軍和徐階打擊慕容成,同時還趁著慕容成無暇他顧之時,全權掌控了朝廷。」盧語頓時驚呼道。

「沒錯,我們都還蒙在鼓里,還什麼徐州軍、徐階和唐軍聯手打擊兗州之地的慕容成勢力,將司徒雷的使者當做表象。現在看來,司徒雷早就和徐階等人達成了協議。好了,無需多言,立刻撤軍,回到山陽府,再看局勢變換。」趙詢悶聲說道。

趙詢心情十分不好,本還以為事情都在自己掌控之中,先前卻發現,這個司徒雷,又向前進了一步。還不知道他下一步準備針對慕容成。只怕,身在揚州的慕容成要落入下風了。司徒雷強大,對于趙詢言,雖然沒有直接關系,但還是極為不好的,不說雙方之間的仇恨,就是其支持把持朝政,讓大燕朝廷成為其的一言堂,也是極為不利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手段,趙詢還是知道其厲害的。

以前朝廷之上,左相黨和齊王黨共同/執政,相互制衡。帝黨位于其中,卻無實權。但自從慕容成為了平復江州,整頓東南,前往揚州之後,齊王黨也開始向東南偏移。現如今,洛陽城之內,全權被司徒雷掌控,朝廷之上,除了司徒雷的應聲蟲之外,並無敵對又有實權的人物存在。而兵權,在奪取了禁衛軍之後,還剩下不到萬人的御林軍,已經沒有什麼作用了。

要在兗州之地大戰定局之前,謀取好處,否則,等到司徒雷定下名分大義之後,就無法直接出手了。趙詢暗暗思慮道。

在現在,除了徐州軍之外,其余諸方勢力都是被朝廷判為亂軍叛逆的,而不是自己**自主的。哪怕是徐州軍,也是為了抗捐抗稅而興起,並非直接叛亂。唯一一個自主叛亂的家伙那就是蜀王張衍,可惜,他已經被朝廷大軍給剿滅了。可以這麼說,到現在為止,還沒有誰明目張膽的打著推翻朝廷的大旗行動。趙詢相信,要是自己如此,只怕南方駐地的諸侯就會聯合討伐,哪怕是獲取名聲上的些許好處,也很是會如此做的。

…………

疾行三日之後,孟昭終于帶著四千軍隊殺回了泗陽縣,而此時,山陽府軍早就離開泗陽縣一日之久,說不定,對方此刻已經身在博平城中了。

「該死!」看著比之上次更加荒涼的城池,孟昭恨得牙癢癢。現在的泗陽縣,可比上一次回來的時候荒涼多了。就連四個城門,也被山陽府軍給拆除了,成了一個空蕩蕩的大洞。城中殘存的大戶,已經沒有幾家了,那些心向唐軍的大戶,更是被洗劫的干干淨淨。泗陽縣境內,各地鄉堡同樣如此。

剛回到亂糟糟的縣衙,就接到了剿匪戰果,得知三分之一的群匪月兌離,孟昭頓時眼前一黑。

「將軍,要不要現在派軍向南追?山陽府軍離城一日不到,說不定……」看到孟昭臉色發青的坐在縣衙主座上,悶聲不語,袁立沉聲說道。

孟昭揮了揮手,冷聲說道︰「不用了,敵軍有騎兵在側,我軍兵少,難以有實質性的效果。」

見孟昭如此回答,袁立暗暗松了一口氣。他之所以建議派軍追擊,可不是真的希望孟昭答應,而是為了讓其將心中的沉悶發泄出來。要是孟昭答應了,袁立可就真的不知所措了。

「好了,安撫百姓,傳令下去,泗陽縣全縣境內百姓,免稅一年。派人修繕城門,並清剿泗陽縣境內的亂民。」孟昭沉悶的說道。

「將軍,緊急軍情!」一騎急速沖入縣衙之內,翻身而下。

孟昭接過從許楓手中轉交過來的情報看了之後,心中稍微平息下來的怒火又涌了上來。上面沒有其他的內容,和趙詢接到的一樣,兗州之地大戰已起。

「原本該有我們分一杯羹的,都是這該死的山陽府軍!傳令!讓剿匪完畢的軍隊,立刻……算了,還是按先前的軍令安撫百姓去吧。」孟昭很想讓剿匪完畢的,從梁州府北方調遣的軍隊來此,大軍南下,謀取好處。但想想南面的山陽府軍和梁州府南部諸縣的混亂局面,他又忍住了心中的憤恨。

…………

「恭喜李將軍,在敵後大敗唐軍,連破泗陽縣啊!」

「不敢!都是將士們用命拼下來的,我可不敢居功。」趙詢笑著回應葉軒的恭維。

大軍一路狂奔,只用了一日多的時間,就順利的回到了博平城,因為趙詢兩次遷移北方百姓南下,一下子使得趙詢在敵後的行動傳遍博平縣全境,聲威赫赫。就連葉軒和心中有算計的張挺,也不得不低下頭來,不是因為對方手中兵多,而是因為對方的戰功。

讓葉軒悲憤的是,自己丟給趙詢,讓對方訓練的三千士卒,現在成了四千五百余人,還個個都只遵趙詢為尊,將他拋到一邊了。三個校尉,原本也是他葉軒的親信,但現在麼,只怕早就被對方折服了。

「葉將軍,兗州城的情況你也是知道的吧,有何打算?」宴後,縣衙內堂,趙詢、葉軒、張挺和縣令衛忠齊坐一堂,商議兗州城之變的應對之策。

還未等葉軒回答,張挺開口道︰「此事還需再議?都督大人對武衛軍出手,還聯合了徐州軍,我們此時加入其中,豈不是錦上添花?唐軍新敗,又被李將軍在敵後大肆破壞,只怕短期內,唐軍無暇南顧。此時正是我等立功之機,兩位將軍,現如今應該揮軍南下,協助都督大人破了武衛軍大營才是正理。」

縣令衛忠雖然沒有說話,但其臉上的表情也告訴其他人,他的意見也是如此。

「難道葉將軍還沒有將真實的情況告知兩位大人?」听聞張挺的回答,趙詢側目向葉軒詢問道。

葉軒臉色僵硬,半晌才說道︰「時間緊迫,還未來得及說。」

趙詢冷聲道︰「張校尉、衛縣令,我山陽府軍已經正式改名山陽軍,月兌離兗州府軍管轄,至于派軍南下之事,只怕我是不能參與了。」趙詢知道,這個張挺也是投機之輩,想要在徐階臉前好好表現一番,好上位。如果不是此次自己挾大勝而返,一萬山陽府軍北出泗陽縣遷回八萬百姓,只怕張挺已經開始訴說自己麾下大軍的不遵軍令。

當初葉軒下達的軍令是,一萬山陽府軍,因為糧草問題,五千撤回山陽府,五千在城北大營駐扎。但因為自己的軍令,這無論是原本該撤回山陽府的五千士卒,還是留守在博平大營的五千士卒,都私自出城,向北而去。

「李將軍,你這話什麼意思?難道你欲趁著都督大人和武衛軍開戰之際,想要**于外?葉將軍,你也是都督大人一手提拔出來的,你該說句話吧。」張挺心中暗喜,如果李豐如此表示,那麼明日就通通告全城,讓府軍士卒背棄其而去。

趙詢不等葉軒回答,冷笑道︰「忘了告訴張校尉,徐階原本的計劃是,聯盟徐州軍和唐軍,三方合計武衛軍。我這麼說,你明白了嗎?」

張挺、衛忠二人為之一怔,半晌,衛忠才遲疑著說道︰「李將軍的意思是,我們……我們都是都督和唐軍……」

趙詢沉聲說道︰「沒錯,梁州府和山陽府都是徐階答應唐軍的儲備條件,這也是為什麼前一段時間里,大軍糧草不濟的緣故,也是為什麼風大人要從葉將軍麾下胡志手中奪權的緣故,這也是為什麼徐階明知道我們將他的人干掉,而他卻沒有下令懲處的緣故,同樣也是為何我軍大勝,我們卻不敢輕易北上的緣故,是因為我們背後沒有支撐。這麼說,你們滿意了沒?」

「張校尉,我知道你對本將軍不滿,不管你是私心作祟也好,還是嫉妒本將軍年輕卻站的比你高也罷,本將軍都老實的告訴你,本將軍聲身臨如此地位,是靠本將軍用命換來的,而不是某人的提拔。本將軍明日就率山陽軍撤回山陽府,至于你們,愛怎麼地就怎麼地吧。唐軍要南下,你們是第一道防線。別打著投降唐軍的主意,因為本將軍在唐軍境內策反了新附軍軍官,所以,你們就是投降了,只怕也得不到什麼好下場。」趙詢冷聲說道。此時此刻,他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和這些只知道爭權奪利的家伙們多言了。

「對了,此事葉將軍最為清楚,就算你們不相信本將軍的話,詢問一下葉將軍就清楚了。」趙詢又補充了一句,隨即就準備起身離去。

張挺頓時有些傻了,自己的打算,都是建立在自己這些府軍還在徐階統管之下,李豐、葉軒也遵從徐階軍令的前提之下。但現在……

「李將軍且慢!」一看葉軒表情,衛忠就知道,只怕這李豐所言屬實。經歷戰火考驗下來的衛忠,自然不是一般的文官可比。當即急聲說道︰「李將軍且慢,先前我等不知兗州城情況,故而有所不明,也是正常的。現在情況明了,還需要大家冷靜對待,務須以意氣行事。」

趙詢又坐回了椅子,冷笑道︰「如衛縣令這般說,我李豐就是意氣用事了?」

衛忠笑道︰「不敢,下官的意思是,正如李將軍所言,先前情況明了,我們南北皆是敵人,亦或者說,還未正式開戰的敵人。北面不用說,無論如何,我們都是阻攔在唐軍南下的通道上,成為唐軍的眼中釘。至于南面,雖然我們**于外,但徐階並未對我們動手,可以說,我們現在處于平等之地。但武衛軍則不然,徐階可勝,武衛軍不可勝,否則後果不堪設想。所以,我們現在需要的是緊密合作,不,應該說,博平縣是梁州府僅剩的一縣,歸于梁州府已經不合適,不若歸在山陽府治下。我們現在需要做的是,如何應對眼前的局面,而不是一拍兩散。」

「李將軍,博平縣處于山陽府北面,乃是山陽府的門戶。想來,你們是不願放棄博平的,否則的話,在明知徐階已經拋棄兩府之地及其百姓後,還大軍相援助。」

趙詢冷聲道︰「那按照衛縣令的意思,本將軍還非得保你博平一地不可?」

衛忠急聲說道︰「當然不是如此,李將軍也可以在瑕丘、南平陽兩縣建立防線,但畢竟沒有在博平的好,不是嗎?博平單獨處于山陽府北側,與兩縣城犄角之勢,守住此地,唐軍就不敢輕舉妄動。再者,博平以後也是山陽府治下,和分彼此。難道李將軍真的希望博平落入唐軍之手?」

趙詢沉聲道︰「本將軍當然不希望,但博平似乎不是衛縣令一人做主啊!」

衛臉色一僵,隨即沉聲道︰「確實如此,但自現在起,就有李將軍和風大人做出了,不是嗎?至于那些心有不軌之人,或殺或留,自在李將軍揮章之間。我想,應該沒有人會反對的,張校尉、葉將軍,你們說呢?」

葉軒臉色發苦,沉聲道︰「自然,此地自有李將軍做主。」

張挺心有不甘,但看趙詢、衛忠二人眼神犀利的盯著自己,頓時心中一慌,急聲道︰「自然,李將軍說了算。」

趙詢暗暗佩服衛忠,三言兩語,就將主動權給拿回來了,看來,正如鷹眼司的人所查,此人也是了解山陽府情況的,

「很好,那先整編博平之兵吧,此地乃是與唐軍相抗的要地,非精銳不可留。」趙詢也懶得多言,直接將葉軒和張挺手中的兵權給剝奪了。

雖然沒有將實際情況公布,但趙詢還是立刻在博平整軍,先是將所有軍隊的名號剝離,改為山陽軍。隨後又將隨自己出兵敵後的軍隊與之柔和,成立第三都,兼任第三都領軍都尉,合計一萬兩千人。而葉軒和張挺,皆兼任佐都尉,有名無實。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逐鼎最新章節 | 逐鼎全文閱讀 | 逐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