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大明 第二卷 南北帝國 第一百四十一章 錦衣親軍都指揮使司

作者 ︰ 賈不假

提起有明一代,特務統治是一道獨特而亮麗的風景線,朱家子孫似乎樂此不疲,發揚建立創新型特務國家的精神,追求更多越快更舒心,提倡每天要抓,抓了就判,不判也殺的辦事作風,讓天下之人莫不是看到操著京城口音的人就噤若寒蟬,有多遠躲多遠。

而在眾多特務組織中,資格最老的百年老字號非錦衣衛當仁不讓。誰也想不到當年一個皇帝的侍衛機構後來會成長為如此巨大的龐然大物,而剛才進門這人,就是時任錦衣親軍都指揮使司指揮使的紀綱紀大人。

此刻後來的東廠西廠內廠等兄弟單位還沒有登上歷史舞台,可想而知一家獨大的錦衣衛是如何的權勢滔天,這紀大指揮使又是當今皇帝起兵靖難時加入軍中,擔任過朱棣親衛的人物,寵信自然非同一般。

會同館大使與其比起來,就是那一句話︰米粒之珠焉敢與日月爭輝,所以這下趴在地上,嚇得大氣也不敢出。

「起來吧,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紀大指揮問道。

會同館大使立馬其實討好的向紀綱描述了事情的始末。完了後帶著討好的笑容,靜候這指揮使大人下一步的指令。

「知道了。恩,來人啊,把會同館中所有官員全部下獄,無關人等立刻返回本館中,不得隨意游蕩逗留,違令者斬!」這指揮使不愧是行伍出生,下令干淨利落。

啊!剛才還在討好的會同館劉大使立馬驚的一坐倒在地,嘴里拼命喊著︰「冤枉啊!冤枉啊!」

從門外涌進來的錦衣衛番子可不會理會他的求饒,鏈子一套拉走。

而朱明這些人這指揮使大人似乎懶都懶得看,揮了揮手就像趕蚊子一般要大家趕快各自返回自己居住的院子,違者斬。

在這些大明權利金字塔頂端的人物看來,南洋或是西域小國的國王王子,也不過是蟲豸一般的東西吧,這佔城王子死了必須要查個水落石出,但這不過只是為了大明的顏面。

而這堆使節中卻還有一人經過了紀綱的細致監控,就是南洋佔據了馬六甲海上要道的朱明,要說起這紀綱的政治敏感性是很足夠的,自從知道了朱明的名字他就明白了鄭和為何一定要把這人帶回來,所以此人一直是自己埋伏在艦隊中暗樁的監控對象。

但是了解到的和自己親眼所見的,這個男子似乎與余孽之事表面上並無太大聯系,但觀其言察其行,紀綱覺得此人若是久留南洋必成禍害,他正在思索是否要向聖上建議,這趟此人既然來了,不如就留在這片深沉的土地,當個花肥倒是此人挺不錯的歸宿。

這些都是紀綱心中所想,而朱明好漢不吃眼前虧,看著越來越多身穿飛魚服的番子進入到會同館中,他走回了自己的院落。

此刻整個會同館中雞飛狗跳,那些外國使節倒還沒人去動,但會同館中的公人可就倒了大霉了,長的太帥的,有嫌疑,抓了,難看的,有嫌疑,也抓,長的不帥不丑的,這樣的人正適合做秘密工作,更要抓回去嚴加拷問。

那些屋中的教坊司柔弱女子也都被粗大鐵鏈一拴,帶走,一時之間哭喊聲震天,誰都知錦衣衛是吃人不吐骨頭的惡魔啊。

反正事情鬧大了,連佔城王子都死在了自己的地界,錦衣衛這次也顧不得國際形象,非得翻他個底朝天了。

就在所有人忐忑不安時,會同館中發生的事情奏本也傳到了朱棣的龍案之上。

「恩,看來是我輕慢了各國使節啊,導致佔城王子遠在異鄉,孤獨思親,憂郁而亡,就這樣吧,明天晚上朕設宴款待各國使節。」朱棣終于金口一開,準備見見這些使者了。

現在留給紀綱的時間不多了,皇帝的話包含的信息量都是很大的,在明晚宴請各國使者,那麼至少明晚前自己這邊要有一個初步的結論,但是對外所有公開的信息只能是病亡。

于是這個高效的機構飛快的運轉起來了,除了各國的使者不能刑訊逼供外,其他的人嘴里有什麼都要被掏出來。

會同館正副使,當晚所有的妓女包括被朱明送走的玉珠和綠漪也都被抓了回來,但奇了怪了就有三名宦官找不到了。

而這三名宦官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當晚都給予了他們所伺候的人一個紅木匣子。

收到這份死亡禮物的除了朱明和死鬼阿拔加外,還有呂宋使者,他是呂宋宰相,地位也較高,看來這份禮物真不是一般人能收的到的。而這名老宰相也因為自己某器官不太好使卻明智的沒有去強求而保住了一命。

錦衣衛將收回來的紅丸取了一顆拌在肉中喂給了公狗吃,那公狗吃下片刻後便顯得異常興奮,焦躁的四處轉悠還在地下摩擦著。

隨後這條公狗越來越狂躁,身體的後半段在地下甚至磨出了血來,一炷香的時間後,這條可憐的公狗便以身試藥,為國捐軀了。

這紅色的藥丸必定是至阿拔加于死地之物無疑了,關鍵是怎麼找出那獻藥的三名宦官。

所有被抓起來的人都被拷打了個遍,連嬌滴滴的女人也一個個都被打月兌了形,卻問不出個子丑寅卯來。

紀大人發了狠,下了最後通牒︰你們一個個都是卑賤的人物,級別也不夠高,想入詔獄是不可能的,你們有罪進了錦衣衛衙門,不入詔獄就只有死了,還有第三條路就是一定要戴罪立功才有那麼一點點微小的希望。

錦衣衛的特務們繼續發揚著拔起蘿卜帶起泥的優良作風,把這三名宦官的歸口部門,宮內直殿監也鬧了個雞犬不寧。

其實這些外派在外的宦官不過是在自己這邊掛個名而已,普通人敢用宦官的那麻煩就大了,所以這些會同館中的宦官純屬機關閑雜人員無處放,等于是變相的讓他們下崗分流自謀生路。

直殿監的領導不過就是享受逢年過節一點點可憐的孝敬,還惹下了個天大麻煩,雖然錦衣衛還不敢明著把宮中的人給拉走,但掌印太監在寒冬時節已經是汗如雨下了。

一天時間,就在錦衣衛番子緊張而有序的用各種工具折磨人,用各種花言巧語哄騙人的過程中過去了。

而事情也弄了個大概,真實情況是有不明身份的恐怖分子買通了會同館中招呼外國友人的宦官一起謀害了外國使者,具體的動機可能是心懷對和諧社會的不滿,也可能是某人在當年游蕩到你南洋某國你狗眼看人低得罪了他,現在你卻眼巴巴的自投羅網跑大明來了,不毒你毒誰,但具體真相隨著直接的犯案人員宦官的消失而斷了線索。

這結論呈遞到紀綱案頭時,紀綱長嘆了一口氣,這結論連他自己都糊弄不過去,還妄圖糊弄英明神武的朱棣大大,那明顯是不可能的。

所以紀綱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據實匯報,不清楚明白的就直說,但在奏報的最後必須要表明決心——一定發揚錦衣親軍有問題要查,沒有問題我們自己創造問題也要查出來的辦案作風,一定將此案辦成牽涉到謀反的大案要案,讓建文余孽或是心懷鬼胎之人永無安寧。

當匆忙趕出來的奏報遞交上去後,就猶如石沉大海沒有了回應,是時間太趕了朱棣沒有仔細看麼?誰都不知道,只是接下來馬上就是朱棣招待此次鄭和帶回來的各國使節賜宴晚會現場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海外大明最新章節 | 海外大明全文閱讀 | 海外大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