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大明 第二卷 南北帝國 第一百三十七章 再入廣州

作者 ︰ 賈不假

這一路上順風順水,雖然也有狂風巨浪,但也是有驚無險的過來了,這時已經是十月開外,正是中原一年的晚秋時節。

艦隊漸漸的駛近了廣東,在南國海上溫差雖然不那麼大,但也明顯的感覺到了深秋的涼意。

對于朱明來說,這是第二次返回自己這故國了,但對于隨船而行的許多黑水明國人來說,這是第一次來到這麼北方的地界。

微涼的海風讓他們十分的不適應,原本每天都熱得恨不得把皮扒下來,現在卻冷的讓他們恨不得縮,縮成一團,縮回娘胎里去。

也好在這一路衣物倒還不缺,布匹有的是,就算臨時現做也不過是樣子難看了點,御寒是絕對沒問題的。

于是不管是滿刺加使團還是朱明大隊的人馬,都不顧形象的將自己裹的嚴嚴實實,倒有點像是正宗的天方人一般,這樣才讓他們感覺到了溫度仍存在于他們的身上。

這一路的顛簸倒也不是完全沒有價值,至少當船隊靠近廣州港時,這些沒見過大世面的土著們一齊瞪大了他們的「氪金眼」,貪婪的望著眼前這繁華的港口。

就算是從南陽一等一繁華的所在——自由城中出來的黑水明國商人們也被這船來船往的熱鬧景象給鎮住了。

只要想想,就算是鄭和艦隊這樣一等一龐大的船隊需要泊入港中,也就只是平靜的湖面投入了一顆石子一般,港口中只是略作了一點調整,很快港口這個巨無霸就把整支艦隊給吞噬了進入,還不吐核的。

大明旗幟和鄭字帥旗早已引起了市舶司的注意,連廣州府也已經被驚動了。鄭和是誰,那是當今聖上面前的紅人啊,就算不願意巴結他,也是萬萬不可得罪的對象啊。

于是就在船只全部泊入了廣州港中,那些已經聞訊而來的官員開始按照官階大小排隊等待起鄭和的召見來。

朱明使團中的商人們也是大大的沾了一臉的光,那些隨艦隊而來的商船也在官面人物的指引下泊入了港口中,從頭到尾別說上來揩點油的小稅吏地頭蛇,連個正當收稅的人都沒有來叨擾一下。

似乎這一批次入港的船只都貼上了標簽——「閑人勿近」一般。

既然已經是大明的地界了,而且听說廣東布政使司也被驚動了,布政使大人正在趕來的路上,鄭和也不矯情,既然在此地補給停靠了,也就大大方方的下了船,與前來拜訪的眾多官員和顏悅色的交談了一番。

這也讓聚集在碼頭的大小官員們感激莫名,本來嘛,以他們本都是些六七品的小官,鄭和光是品級就是四品,還是皇帝身邊的人,更兼現在還掛著一個「欽差總兵官」這樣嚇死人的頭餃,如何不讓這些得到了「親切接見」的小官員們誠惶誠恐。

最後匆忙趕到的廣東布政使汪大人拍板,啥都別說了,今晚在廣州城內最大的粵滿樓內大宴賓客,為鄭公公一行接風洗塵。

佔城王子、滿刺加使團,後來才上船的呂宋使團,以及朱明帶領的使團被一並隆重推出。

听到這次鄭和出使西洋,帶回來大小使團十數個,而且有名望的南洋大國就有四支使團前來朝貢時,廣州城內的這些大小官員又是一齊贊嘆︰皇上威武!大明威武!鄭公公威武啊!天下四海之內無不臣服。

吃吃喝喝無非是老一套,但是不少官員對于皮膚白女敕的朱明都表露出了極大的興趣,當得知這是一個在南洋建立起幅員遼闊的部落酋長時,這些官員個個都好生贊嘆,紛紛表示朱明這一表人才,不愧是中原優秀的人種流到外洋支援當地建設去了。

朱明也不與這些官僚客氣,既然你們主動招惹到我了,我堂堂一國之主就被你們降格到部落的酋長,那也怨不得我來佔你們便宜了。

當下朱明大大方方的表示︰此次使團中有不少仰慕中華文明的當地土著商人,帶來了二十幾艘大船的貨物,想要在此地進行貿易,並將中原富饒的物產也帶到南洋去,讓那些個苦哈哈們也見識一下中原的富饒。

鄭和饒有興趣的看著這大聲忽悠的人,想不到他已經算是身陷虎穴了還是如此淡定,當下也不再管他,仍他去扯著自己這張虎皮抖威風吧,反正這大廳中肯定有錦衣衛的各色探子將見到的一切報給南京城中的那人,自己還是多吃菜,少說話,正當的應酬往來是必須的,但萬一做了什麼不該做的觸動了某人的神經,這後果就不是自己能承受的了。

「楊提舉,在下這些商船隊應該也按照佔城、暹羅的成例來算,但大家同為炎黃子孫,在下部落中又多有華人後裔衣食無著,你看……」朱明此刻正在忽悠的這人乃廣州市舶司的提舉大人,雖然只是從五品的小官兒,但權利著實不小,據自己商會的回報這人軟硬不吃,倒還沿襲了洪武年間不敢收錢,鐵面辦事的作風,不知道這趟自己能不能搞定。

這名叫做楊提舉的也知道茲事體大,不敢隨意應承,跑到一旁與幾名官員交頭接耳一番後,又過了半晌,才過來告訴朱明只要不發現夾帶和違禁物資,此次朱明的商船隊一律按正常稅制折半收取,算是友情價了。

天朝上國的面子又一次戰勝了實際的利益,至少今天楊提舉的行為肯定會被無孔不入的錦衣衛探子上報到朱棣那兒,不知道朱棣將褒揚此人還是直接將他趕回老家去種田呢。

而酒宴上其他的那些使團都是只帶著幾十上百號人不等來中原吃吃白食,最後準備磕上幾個響頭換回成車的禮物帶回家去的,此刻看到朱明借著正式訪問使團的官方身份上躥下跳的為自家的商人們爭取利益時,他們這才恍然大悟,可惜這時再通知商船隊往這趕也遲了啊,一個個只能埋下頭來,大吃海喝,好歹多吃點回來。

一席飯吃的賓主盡歡,鄭和與這些官僚秉承著只談風月,莫談國事,對于這些風月場上的事情,鄭和這個無能為力的人也表現出了極大的耐性,倒是讓朱明對他這麼深的城府也贊嘆不已。

在大廳中用餐的朱明使團成員也知道了稅收減半的天大好處,一高興這些人都換了海碗開始勇猛的拼起酒來。

他們帶來的這些貨物其實在中原並不是特別能賣的上價錢,但此次這些商人們過來除了帶貨物外,還帶來了購買中原商品的錢。

沒錯,這些錢就是白銀,而且不是純白銀,而是朱明的自由錢莊所發行的銀幣。

這些銀幣在黑水明國已經確定了就是當一兩的價值,也在市面得到了流通,但是用到大明來說卻不知道是否足夠好用,自由錢莊在度過發行銀幣初期的不信任時期後,現在已經不輕易提供銀幣與白銀的兌換業務了,那麼這銀幣在大明的市場前景如何,真還需要考驗。

而且這些銀幣都是此次北上前官方特別提供的,與正在流通的銀幣明顯不同就是在銀幣下並沒有黑水明國的字樣,一是為了避免惹出什麼麻煩,二是為了區分,避免擾亂黑水明國自己的貨幣市場。

說白了,這些銀幣就是作為出口而專門鑄造出來的銀幣,這些銀幣一塊能當成八錢使用都是賺了。

在酒宴結束後,鄭和船隊略作休整就需要繼續北上了,而朱明的商隊則在特許下滯留了下來,開始在廣州港中開始了貿易的過程。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海外大明最新章節 | 海外大明全文閱讀 | 海外大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