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永歷 第九十四章 兵進廣州

作者 ︰ 朱由榔

尚之信讓岳岐山率領殘兵抵擋追兵,自己卻起著馬跑了,岳岐山心里盡管極不情願,更是憤恨不已,尚之信拿自己當了「棄子」,枉費以前還對他忠心耿耿,到頭來還得為他不惜犧牲自己。

但是岳岐山擔心廣州的家眷會遭遇不測,故此才硬著頭皮,下令全軍停止撤退,就地整隊,準備迎擊追兵。

能夠逃到這里的綠營兵,只剩下不到兩千余人,而且戰馬全失,沒有重火器,又因為一路奔逃,早就累得筋疲力盡,甚至有的人停下後,就一頭栽倒,累得起不來了。

不過岳岐山從軍二十余年,也經歷過數次惡戰,倒是還有點才能,他遠遠地看到後邊塵土飛揚,距離不過六七里地,知道時間所剩不多。于是岳岐山馬上下令結成圓陣,刀盾手在外,長矛手在內,弓箭手在最里邊,準備抗擊明軍。

岳岐山清楚手下的這些綠營兵們已經喪膽,士氣全無,此時讓他們留下阻擊明軍,可能當听到命令後,他們就會一哄而散,根本難以制止。

故此岳岐山大聲喊道︰「兄弟們,咱們不要跑了,跑是跑不過人家的,不如咱們拼了,也許還有一線生機!」

這些綠營兵們听後,也覺得是這個道理,已經跑出將近十來里地了,可是還沒有將明軍甩掉,照此下去,就算是累死,也未必能逃回惠州,還不如置之死地而後生,也許真的如岳岐山所說,會有一線生機。

于是兩千綠營兵在岳岐山的指揮下,迅速組成了圓陣,組好陣型不久,上萬追兵就趕到了,而後迅速地分成兩隊,從兩側將清軍包圍起來。

岳岐山原以為一場惡戰不可避免了,心中也有了決死之意,反正家眷那邊有人照顧,自己活了四十多年,榮華富貴也享受過了,今天就算是為了老尚家戰死,也是值了!

但是明軍將他們圍住以後,並沒有立刻發起攻擊,而是做出了一副守勢,好像根本不著急的樣子。

「明軍這是想干什麼?難道他們還有什麼詭計不成?」岳岐山有些迷糊了,看到明軍將自己圍得水泄不通,就是有心要突圍,恐怕也不能了,那可是上萬人的隊伍。

時間慢慢過去了,站在圓陣中心的岳岐山眉頭緊鎖,心中焦急萬分,到現在他想到了一百個可能,甚至想到明軍是不是想不戰而屈人之兵,或者是想活活餓死自己,但是這太荒唐了,畢竟對方可是上萬人馬,圍殲自己這支孤軍只要一個沖鋒即可,何必如此大費周章。

將近一個時辰過去了,就連岳岐山都有些等急了,打也不打,就這麼圍著,難道真想餓死自己不成?

可就在這時,西方的大路上突然掀起了塵土,好像是一隊騎兵向這邊奔來。開始岳岐山還以為是援兵,但是仔細想一想,惠州那里的軍隊都被自己帶到此地,就算他們知道了消息,恐怕也無兵可派了。

一會兒過後,岳岐山終于看清楚,這隊騎兵足有五六百人之多,無論旗幟還是打扮都是明軍的。

「可是他們怎麼跑到前邊去了呢?」岳岐山又有些糊涂了,忽然他想到一件事,就是明軍早就在前邊設好了埋伏,那麼如此一來,尚之信可就危險了!

果然這隊人馬趕到這里後,有騎士從自己的馬背上拎下一個人,身上穿著一件普通士兵的衣服,灰頭土臉的,但是從身形上看,不是尚之信,還能是誰?

岳岐山大驚失色,沒想到尚之信到底還是沒逃掉,那麼自己留下來阻擋明軍,不也是竹籃子打水,一場空了嗎?

這時,明軍陣營中走出兩匹戰馬,馬上分別端坐著一老一少,其實老的年紀也不大,和岳岐山差不多,都已過不惑;那個小的卻很年輕,不過看樣子,在明軍中的地位不低,因為他的馬頭是與那個老的並齊的。

「我是大明第二軍團副軍團長馬雲」開口就自報家門,而後馬雲指著旁邊的那位說道︰「這是我們的軍團長,大明長汀侯黑山。」

岳岐山現在算是認識自己的對手了,原來就長的這個樣子,那個黑山一看就是個大老粗,那個叫馬雲的,除了腦袋大點,也是其貌不揚,他們二人怎麼看,都很普通嗎?

「本官是大清潮汕總兵岳岐山,你們想要做什麼?」岳岐山也不甘示弱,大聲回道。

「哦,原來是岳大人,你有位故人要我代他向你問候!」馬雲說道。

「嗯?故人?」岳岐山這回徹底懵了,兩軍交戰,怎麼還扯到「故人」那里去了?再說自己與南明軍中的人有過交集,這位故人是誰呢?還是對方故意在欺騙自己?

其實馬雲並沒有將話說透。萬歲爺曾經告訴過他,廣東尚可喜手下有位大將,叫做岳岐山,乃是自己舊時的朋友,要他在戰場上不要留情,卻要留人,就是盡量不要傷害了對方的性命。盡管馬雲不知道萬歲爺與岳岐山有什麼樣的交往,萬歲爺沒說,馬雲也不好多問,但旨意總是要執行的。

所以此時遇到岳岐山,馬雲先點出了這句話,讓岳岐山滿頭霧水。

接著馬雲又道︰「岳將軍,此時你們大勢已去,尚之信也被我們生擒活捉,我希望你能夠識時務,交出兵器,快些投降,也免得傷了和氣!」

岳岐山這時看到了被押到明軍本陣的尚之信,官帽不知道丟到哪里了,披頭散發,狼狽不堪。見到明軍主將以後,尚之信竟然撲了過去,跪倒在地,好像在哀求,接著兩個明軍主將好像又說了什麼,而後尚之信在明軍看押下,向清軍這邊走來。

「岳總兵,不要亂動啊,是本爵,不要誤傷了我!」尚之信戰戰兢兢地喊道。

「小王爺,你怎麼被抓住了?」岳岐山覺得這個問題得先弄清楚。

「哎,本爵往西跑了二十余里,就快到惠州了,沒想到遭遇了埋伏,侍衛都戰死了,本爵也被抓來這里,不過明軍主帥說了,只要咱們投降,就不難為咱們,岳將軍快投降吧,本爵可不想死啊——」尚之信可憐兮兮地說道。

「哼,本官從軍二十余年,跟隨老王爺南征北戰,還從來不知‘降’字如何寫?小王爺,你如此貪生怕死,要是被老王爺知道了,他會怎麼想?」岳岐山喝問道。

「命都快沒了,還想別的干嘛?快投降吧!」尚之信哀求道。

「不,本官的家眷還在廣州,我要是投降,我的老母親和家人肯定會遭殃,老王爺不會放過我的,本官只有戰死,我的親人們才能有活路,小王爺,老王爺的手段,你可是知道的!」岳岐山說出了擔心。

黑山和馬雲聞言,心道︰沒想到岳岐山還是個大孝子,如果按照滿清律例,凡是向地方投降的官員,全部抄家滅門。如此岳岐山寧死不降,倒也是情有可原。

馬雲請示了黑山,都覺得沒有必要再廢話下去,便向前一步,抽出佩劍,直指清陣,喊道︰「把尚之信押回來,全軍準備——」

尚之信被明軍帶回來,而後上千弓箭手,數百火槍手都已準備好,這時,二十名擲彈手舉著手榴彈也出現在陣前。

「啊——鐵疙瘩!」清軍中有人大呼道。在三個時辰前,就是吃了那東西的大虧,被炸得血肉橫飛,現在又要面對「鐵疙瘩」了,清軍們無不膽戰心驚。

終于有人忍受不住了,許多人心想,當官的死戰,管小兵什麼事啊,老子可不想就這麼死了,最後連尸體都殘缺不全。

「我們投降!」有人大喊道,然後許多清兵扔下刀槍,向明軍跑來。有帶頭的,就有跟著的,清軍陣中立刻亂成一片。

「不許投降!違者斬——」岳岐山大呼道。

但是根本難以制止士兵跑向明軍,開始是當兵的,後來把總、參將之類的軍官也跑向了明軍,舉手投降。在這一刻,廣東綠營兵的「三不」完全表現出來,誰不惜命啊!

片刻之後,岳岐山看到本來的兩千人,只剩下不到一百人,其余的全都跑向了明軍,繳械投降。而且剩下的一百人,大部分都是傷兵,根本跑不動了,不然也跟著投降了。

「好,凡是投降的,全部不殺,只要你們听話,有吃的,有喝的,以後放你們回家!」黑山嚷嚷道。

降兵們听後,心中大安,然後乖乖地在明軍的指揮下,站好隊列,向明軍後方走去,與先前投降的「難兄難弟」們去會合了。

這時,馬雲再次策馬走向岳岐山,在距離岳岐山只有二十步的距離站下,而後說道︰「岳將軍,大道理我不想講了,你的那位故人也希望你能夠識時務,至于你的親人,你放心,我可以暫時封鎖消息,派人去廣州城內,將你的家人救出來,如何?」

岳岐山又听到對方提起「故人」,便問道︰「請問我的那位故人姓字名誰?」

「他過去做過瓷器和絲綢生意,承蒙岳將軍照顧,現在他在南京,至于其他的,岳將軍以後自然會知道,現在請岳將軍早作決定。」馬雲答道。

「啊」岳岐山低聲驚叫一聲,他終于想起這位「故人」是誰了,不正是自己的「合伙人」秦老板嗎?已經有一年多沒有見過他了,他在南京做什麼?難道他進入南明朝廷做官了?

不過岳岐山想了一下,覺得不管「秦老板」如何?現在自己可是凶多吉少,還是盡快決定吧,不然對方未必有耐心耗下去。

于是岳岐山向馬雲問道︰「你可以保證我家人的安全嗎?」

馬雲聞言,點頭道︰「可以,現在就派人騎快馬帶著你的信物趕往廣州,想辦法把你的家人帶出來,那麼岳將軍請你交出兵器,听從我們的安排!」

岳岐山听後,搖搖頭,解下自己的佩刀,而後對剩下的那百十人說道︰「好死不如賴活著,命是咱們的,尚之信都投降了,咱們干嘛還要死撐?」

就這樣,岳岐山帶著最後的百八十人投降了,馬雲也依言派出精銳喬裝後,由韓飛領路,騎快馬趕往廣州,去營救岳岐山的家人。

岳岐山投降以後,兩萬綠營官兵**有一萬五千多做了俘虜,被明軍押回潮州城看管起來,另外還有兩千余潮汕人算是投誠,馬雲經過考慮後,決定收編他們,以充實明軍的兵力,畢竟潮汕人還是可以信賴的。

接著,明軍迅速向惠州前進,因為惠州守軍幾乎是傾巢而出,城內只剩下兩千多老弱殘兵,故此明軍很容易就攻破了城門,進佔惠州。

在惠州休息一天後,明軍繼續西進,沿途迅速攻克了增城、東莞兩座大府,而後兵抵廣州城下。

此時的廣州城已經一片混亂,尚可喜的大部人馬還駐留在韶關,雖然在五天前就已調他們回援,但遠水不解近渴,城內只有不足三人人馬。

但是尚可喜也有依仗,那邊是數十門紅夷大炮,還有上千支西洋火銃,廣州綠營擁有的火器數量是整個滿清軍隊中最多的,故此尚可喜雖然慌亂,但也沒有被嚇得六神無主。

當尚可喜得知明軍出現在城外,立刻下令城內守軍全部上城準備防守,並且還在廣州城內臨時強征男丁,也一同上城,以固守廣州,等待韶關的援軍。

黑山和馬雲率兵抵達廣州城外,並沒有急于攻城,畢竟尚可喜已經坐鎮此地將近二十年,根深蒂固,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連根拔起的,何況五萬清軍就在來廣州的路上,要提防被清軍兩面夾攻。

于是明軍在廣州城東的蘿崗扎下大營,按照馬雲的建議,先出兵將廣州周圍的縣鎮奪下,而後再徐圖廣州城。

三天之後,馬雲率領五千明軍出現在佛山,利用五門大炮轟開城門,攻佔佛山。兩天後,一萬明軍進抵江門,馬雲聯絡到江門城內的反清義士,當天夜里,城內發生暴動,明軍乘機攻下江門。

十天以後,廣東西部的肇慶宣布改旗易幟,歸順大明,原清廷肇慶知府被義軍活捉,送往明軍大營。

廣東自從清軍進入嶺南以來,便不斷地掀起反清暴動,雖然遭到了清廷和尚可喜的殘酷鎮壓,但是並沒有將反抗的火焰壓滅,反清暗流一直存在于廣東各地,尤其是佛山、江門等地。還有肇慶過去曾是大明永歷皇帝登基之地,當地百姓心懷大明,聞听明軍反攻公東,故此肇慶當地土官聯合百姓發起暴動,最終改旗易幟,宣布回歸大明。

自此尚可喜除了廣州以外,地盤越來越少,尚可喜的壓力也越來越大,但是韶關的援兵卻遲遲不能回援。

這是因為韶關的五萬綠營軍在從化被明軍截住,被阻在流溪河北岸,難以渡河南下。

大明「第二軍團」一共只有三萬人馬進入廣東,此時既要在廣州外圍留下足夠的兵馬監視城內的清軍,又要分別攻略附近的府縣,哪里還有余力北上阻擊韶關的清軍?

原來這並不是第二軍團,而是另一部明軍——大明第三軍團,軍團長張寶,政委顧炎武,總兵力一萬三千余人。

就這萬余人馬卻將韶關的五萬清軍阻在從化,而且第二軍團的馬雲也已帶兵北上,準備與他們會師後,一起將那五萬清軍消滅,再回擊廣州。

(今天更新的比較早,順道求票!)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之大明永歷最新章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文閱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