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上的風 第一百一十六章 科技戰勝論

作者 ︰ 水飛雲

齊之洋現在最頭疼得一個問題,也是最關鍵的一個問題並沒有想出解決辦法,那就是核彈。原來時空中,**的核彈就要研制出來了,而且很快就能投入使用。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不過,此時還不是太大的問題,德軍目前控制的防線,大部分是在其本身領土之外的。現在**沒有運載火箭來將這些原子彈扔到德國本土。更何況,扔三枚原子彈來轟炸,根本不可能打贏一個勢均力敵的國家,也只能是摧毀**這種本來就堅持不下去的小國。目前德國雖然露出了疲態,但是遠遠還沒有被壓制。其意大利、葡萄牙等盟友也完全健在,這個時空的軸心國的力量已經遠遠大于原先那個時空了。

盟軍在這個時空也並沒有獲得德國的核科技人才和材料,所以藍海國按照目前掌握的情報來推測,**的核彈將會在1946爆炸,德國如果在1945年維持住目前的控制領土,不被英美聯軍擊敗,那麼德國也很可能在1947年年初制造出核武器。

藍海國的核計劃的第一步,原子彈爆炸,將是在1947年完成。落後于這兩個國家。但是藍海國對導彈和核彈的了解程度,以及相關科技知識都比這兩個國家先進的多。所以只要**和德國的戰爭持續到1947年,對藍海國來說就是一場勝利。擁有了遠程攻擊的導彈和核彈頭,藍海國就將成為一個「大國」盡管這個「大國」只是一系列小島嶼和分散的領土組成的多民族國家。但是「核武器」就是最好的護身符。

根據藍海國情報部門獲得消息,德國高層對核彈的研制工作並不是如**那樣重視。所以藍海國的高層們很擔心德國在1946年屈服于核爆炸的威力下。那樣自己的國家就會像蘇聯在戰後一樣成為西方的眼中釘。而自己的國家到1947年發展成什麼樣,還並不完全清楚。雖然第一個五年計劃已經制定。但是戰爭中的建設計劃能不能完全實現還是很難說的。

齊之洋和他的參謀們準備實施「核擴散」。這並不是後世意義上的核擴散。藍海國只是打算對德國進行有限的提醒,讓德國不僅關注自己國家的核彈研究工作,也必須高度注意**的核彈研制工作。

齊之洋在南京海軍指揮學院學習時曾經看過一本書《希特勒的「原子彈」》上面提及了德國在1945年已經研制到了實驗小型「核裝置」的地步,那本書上描述說︰德軍物理學家庫爾特?迪普納在位于德國東部的圖林根測試了一種核武器。這種裝置並非**在廣島投放的那類原子彈,它似乎是一種嘗試用烈性炸藥來引發一種猛烈的局部性的高輻射爆炸的一種裝置,類似于我們今天所說的「髒彈」。這一次測試殺死了被當作實驗室小老鼠的幾百名戰俘以及集中營在押人員。

這雖然是本歷史傳記性質的書,但是也充分說明了德軍在1945年核彈研制的進程。只要藍海國能技巧的提示德國,德國將很快的集中力量完成核彈的研究。

不過藍海國也很擔心德國將來對藍海國的威脅。因此,是否釋放魔盒中的野獸,讓德國擁有核武器,這個念頭每日都在煎熬這齊之洋的心。現在只有大力發展自己的核武器,這樣才能毫不顧忌對手手中的籌碼。

現在齊之洋和藍海國的上上下下都是在說科技制勝論。雖然這個說法在後世被軍內狠狠的批斗過。但是對于藍海國再合適不過了。藍海國缺乏足夠的工業基礎和人口資源,靠先進的科技完成各類作戰任務才是最好的選擇。舉例來說,在印度洋上有3艘1170艦,那完全就能控制住整個印度洋。先進的科技將完全能彌補人數上的不足。

所以藍海國現在在大力發展先進的軍工科技。從導彈到槍榴彈到電子器材,大力實行當代化的研究。

藍海國已經完全復制出了德國的V2類型的導彈。並且性能遠遠比德國V2導彈強,只不過受制于工業基礎,無法大量生產。現在關鍵的技術就是制導部件的研究,電子管的制導部件體積實在是太龐大。晶體管的還需要研究。機械式的制導部件精確度太差。

其他如雷達系統,火控系統和材料的研究,藍海國都在大力的進行當代化。力圖以先進的科技來取得未來戰爭的優勢。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印度洋上的風最新章節 | 印度洋上的風全文閱讀 | 印度洋上的風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