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上的風 第一百二十章 四種模式

作者 ︰ 水飛雲

藍海國在這幾批移民的同時,還招收和訓練了18000人的武裝移民護衛部隊,到達阿曼後,其中5000人作為阿曼當地的警察部隊,10000人和在當地征召的2000人組建了本土防御第3師,負責阿曼的防御和治安。並且挑選訓練優良的人員3000人組建了陸軍第2師第1團。這是藍海國第三支陸軍部隊。第一師駐扎在紅海口,整編100師在緬甸。第二師將駐扎阿曼

由于印度洋上已經沒有了**海軍的成建制部隊存在,所以藍海國將心島基地往前移動到錫蘭的亭可馬里軍港,作為母港使用,以減少藍海艦隊的返港距離。至于addu環礁的軍港,藍海國也沒有放棄,還是作為潛艇基地在使用。

藍海國無法在二戰中控制印度,戰後印度的獨立也是必然的。這兩個軍港距離印度和南亞大陸都比較近,作為壓制印度的軍事力量的基地,也是十分理想的位置。藍海國計劃用拉克沙群島、馬爾代夫群島和錫蘭作為束縛印度的「島鏈」。鎖住這頭南亞的猛虎。

對于戰後這些領土的去留,齊之洋和藍海**曾經有過考慮。不過,那些考慮只是針對個別國家。而沒有覆蓋到後來佔領的多個領土。齊之洋正在思考幾種合適的模式來處理這些國家的將來。齊之洋提出了四種模式,其代表分別是馬達加斯加、錫蘭、緬甸和塞舌爾。

馬達加斯加島的模式就是佔領,據為己有。這包括阿曼、法屬索馬里、索科特拉島、心島、科摩羅群島、馬爾代夫和東南亞的新加坡。這些都是任何時候絕不撒手的領土。這些領土要麼控制著關鍵地點,要麼控制著關鍵航道。這些區域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可以通過大規模移民,達到華夏族佔據多數人口,來保證這些地區將來不會獨立。

錫蘭模式是和馬達加斯加島模式相對應的。這種領土都有一個特點,就是該區域內本地民人口眾多。藍海國無法用移民的方式控制該國。這種地方包括拉克沙群島、錫蘭、東南亞諸國的印度尼西亞、馬來亞和菲律賓,東南亞諸國雖然現在還不是藍海國的領土。但是齊之洋已經將他們提前考慮進去了。在這些地方,藍海國打算允許其在戰後適當的時候獨立,目前還是屬于藍海佔領性質。

政治上,齊之洋打算在其國內提前建立科技進步黨的黨組織,在藍海佔領期間幫助這些黨組織掌握部分國家權力,戰後,在一定時間點上扶植這些黨組織獲得**的權力。作為藍海的代言人掌握這些國家。

經濟上,藍海國從現在開始就在全部佔領領土內強制推行使用藍海幣,控制這些國家的金融。並在這些國家的要害行業,如電力,能源、交通、礦山等行業進行投資,謀取主導地位。掌握這些國家的經濟命脈,間接控制這些國家。

軍事上,在這些國家駐軍,無論是采用哪種方式駐軍。

文化上,在這些國家進行漢化教育,開辦漢學校,定官方語言為漢語,強制**官員使用漢語。

從多個方面掌握這些國家的話語權。即便這些國家將來獨立了,藍海國也能充分的影響這些國家的政治、經濟和文化。

緬甸模式並不成熟,但是齊之洋已經打算嘗試執行。齊之洋準備學習英國對待印度的做法,肢解。將緬甸分為3部分,一部分劃到藍海國領土,這主要是西部沿海城市,若開山脈以西。第二部分齊之洋打算說服重慶**收取,建立一個北緬甸省。這個要看蔣偉人的魄力。第三部分扶植一個親藍海的**。

這種模式是為了解決緬甸的人口和復雜地形,不容易統治用的。齊之洋打算在也門、莫桑比克和安達曼群島實施。

塞舌爾模式主要是為了考慮美英的領土要求。將原屬于英國殖民地的部分領土在談判中當做籌碼還給英國或者**。適用的有菲律賓、塞舌爾、毛里求斯和將來在太平洋上搶佔的島嶼。雖然菲律賓不一定能搶到,但是預先做出規劃也是應當的。

這四種模式足以在戰後應付英美的各種想法。也能應付各國蓬勃發展的獨立浪潮。齊之洋的想法在藍海國科技進步黨內部幾位領導之間討論通過。隨即在各領地開始實施。

首先就是錫蘭。錫蘭的當地土著人口眾多,所以藍海國不打算移民,而是準備扶植一個親華的科技進步黨**。錫蘭的駐軍海軍陸戰隊第一旅派出了多支以科技進步黨黨員為主的宣傳隊,在錫蘭當地的精英民眾和原先的僧伽羅族、泰米爾族、摩爾族統治者內部發展科技進步黨成員。並且吸收這些加入黨組織的人員擔任**的各級領導者。同時組建了科技進步黨錫蘭分部。隨後以藍海國人和加入科技進步黨的本地人組成錫蘭**,不過名義上是藍海國錫蘭地區,藍海國現在不會給任何一塊領土以獨立的名分。這樣能保有將來的談判價值。

經濟上控制錫蘭。宣布建立錫蘭商業銀行,發行藍海幣。取代英鎊和日元作為官方貨幣。同時藍海**在錫蘭扶植種植業,大力推行種植橡膠和水稻,發展錫蘭的經濟。藍海國的五大家族和2010基金會都在錫蘭開設了種植園。2011基金會還出資修建了肯迪大型水電站,向整個島提供電力。通過這些措施來控制住錫蘭的經濟。

藍海國打算還是進行文化的燻陶。藍海**在科倫坡開辦了中文學校。並且將官方語定為漢語和僧伽羅語。

至于駐軍,科倫坡作為錫蘭的首都,駐軍不太恰當,亭可馬里可是一貫的外國(相對于錫蘭)基地。所以藍海國也打算駐軍在那。藍海國準備在移民護衛隊中招收人員,組建海軍陸戰隊第2旅第2團,駐守亭可馬里海軍基地。

至于錫蘭模式的其他領土,還沒有到手,所以重點就是錫蘭。

學習後世社會主義陣營的建立,以相同政黨思想建設的**組成同一陣營的方式在二戰前後是比較容易的聯盟手段。所以藍海國在錫蘭和其他佔領區的這一招等于控制了這些地區。

緬甸的處理是一個麻煩的事情,由于緬甸以前是英國殖民地,日軍佔領後成了了緬甸**,加入了軸心國。但是緬甸人民反抗日軍也是如火如荼。肢解這樣一個國家比較麻煩。所以這個模式還要有待日後談判的驗證。藍海國已經放出風去,說準備支持西部吉大港、實兌附近的地區獨立,建立一個西緬甸聯邦。看看英美的意向。同時在佔領地也在扶植科技進步黨的力量。實在不行,就只佔領若開山脈以西的實兌地區,成立藍海實兌特別行政區。蔣偉人要不要緬北,那是他的事情。

不過此模式下的另一個典範也門比較好辦,藍海國只需要紅海口的那個尖尖就可以。其余的領土獨立去好了。將索科特拉島劃歸阿曼,也門在紅海口的尖尖部位劃歸法屬索馬里,也門其他的領土先建立部族自治地方**好了。不過該發展科技進步黨的還是要發展,這種模式還是需要建立親藍海**的。

莫桑比克早先就有打算,準備肢解後將貝拉以北沿海地區並入馬達加斯加島,成了第八個省和第九個省。乘著世界形勢大亂。藍海國正式宣布,將貝拉地區劃為馬達加斯加第八省,將克里馬**區劃為馬達加斯加第九省,將彭巴地區劃為馬達加斯加第十省。莫桑比克其余的領土劃為三個自治省。先從法理上確認這塊領土的合法性。

安達曼群島,藍海國只要布萊爾港作為西緬甸聯邦的一個特別市,其余的地方全部成了自治**。

藍海**按照這個綱要,開始了大規模的黨組織建設活動,在擴軍、擴地的同時也在擴黨。科技進步黨在此之後,飛速的發展。先後在藍海國的六塊較大的領土(莫桑比克、法屬索馬里、也門、阿曼、緬甸、錫蘭)和印度建立了分部。發展黨員達到了27萬人。這些科技進步黨的分部都一定程度上掌握了當地的**。

支持這些地區的科技進步黨掌握**,是現在藍海國最大的一項政治工作。大量從這些佔領區收刮來的資金被投入了這項工作。盡管科技進步黨的這些理論還不完善,但是後世總結精煉的理論絕對能吸引一大批準備科技建國,科技救國的精英們。這一點在哪個國家都是一樣的。尤其是在非洲、中東和東南亞這些飽受殖民,飽受掌握先進科技的西方壓迫的國家。

藍海的科技進步黨的宗旨恰好滿足了這一要求,所以各地區各民族的那些掌握一定文化知識的精英們紛紛加入,並且投入到建設國家的行列當中。雖然這些行為在將來也有可能是獨立的根源。但是也是藍海國掌握這些國家命脈的一個機會。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印度洋上的風最新章節 | 印度洋上的風全文閱讀 | 印度洋上的風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