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上的風 第一百一十九章 跨洋移民

作者 ︰ 水飛雲

由于事先藍海國和重慶**達成了移民合作協議,而且藍海國還有將來支持重慶**的暗示。所以重慶**對藍海國的移民和征兵並沒有設置障礙,反而是大力支持移民。這次移民藍海國采取的是征兵和移民同時進行的方式。

從各戰亂區域逃難來的難民是主要的移民對象。藍海國和重慶**在貴州、四川、雲南都設置了移民處。藍海國還運用報紙和傳播謠言的方式擴大藍海國移民的影響範圍。許多**佔領區的百姓從各種渠道獲知了移民藍海國將獲得土地和安家費用的情況後,成群結隊的逃離日佔區,來到移民處,要求前往藍海國。

對于這些難民,藍海國積極收納,拿出從藍海運去的糧食、布匹和藥品。幫助這些難民們暫時集中。藍海國的這一舉動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光提供糧食這一舉動,就吸引了多少吃不飽的難民前來,好在這幾年在馬達加斯加島上都是豐收的。藍海國也注意糧食的儲備。日佔區有大批難民前來,導致了部分日佔區,生產力下降,田地荒蕪。這也間接削弱了日軍的實力。

重慶**也樂得高興,藍海國無形當中減輕了重慶**的壓力,幫助重慶**平抑了一個月翻一倍物價的高通脹。

藍海**也並不是白白的提供糧食。在雲貴各移民處等待移民的這一階段時間內,藍海國組織難民們進行道路建設、幫助當地**修路。這給藍海國帶來了很好的聲譽。移民處還從這些移民中挑選了部分年輕的人員,編練成預備部隊,進行訓練,作為移民的護衛隊。到了藍海之後,這些人再經過正規訓練,就能成為武裝部隊。

藍海國為此專門從整編100師抽調了部分干部,前來訓練和指導。一時間,藍海國標志的軍人和**大兵一樣,在重慶**管轄的區域到處都是。不過明顯的藍海國的官兵比較受人歡迎。藍海國的官兵大部分是窮苦人出生,在藍海隊紀律的要求下,更加注重親民和愛民。這也造成了移民中大部分是窮人。不過藍海國在乎的是數量,而不是質量。只要願意去藍海國定居,就會受到熱烈的歡迎。

有些時候,蔣偉人也懷疑藍海國的這些舉動是否會影響到自己的統治。藍海外交部在重慶的領事多次向蔣偉人重申了藍海的國策︰不參與華夏大陸的任何政治事件,藍海國專注于發展華夏人的海外領地,在適當的時候,藍海國將與華夏大陸組成松散的邦聯制國家,元首由華夏大陸的**首腦擔任。

這幾條也是齊之洋給蔣偉人寫的親筆信中承諾的。而且目前藍海國一直按此承諾執行的,從來沒有插足自己的統治,反而多方面對重慶**給予幫助。所以蔣偉人在疑心之後也慢慢的開始支持藍海的行動,只不過要求軍統和中統加強監視和防範。

第一批大規模的移民是在4月11日,藍海國動用東方紅拖拉機廠生產的200輛重型卡車和,運送第一批2萬1千人從集合地昆明前往曼德勒,其中1千人是挑選出來的,經過訓練的武裝護衛隊。這些移民按照藍海國的要求,只帶隨身的物件,大件都在移民處的統一收購下變換成了現金。那些大小破爛經過挑選,作為移民處接待下一批移民的基本生活設施,實在是垃圾的東西都在當地處理掉。

為了保證身體安全,藍海國還有隨行的醫療隊。這些醫療隊在長達2個月的陸海道路中,還能挑選部分優秀的,有天分的人員參加護理和醫療行為。也能培養一點人才。作為今後的醫療人才的儲備。

藍海國的政工干部最擅長的就是組織此類活動,在移民行進的途中,組織各類活動,從中選拔各類人才,作為將來移民地的管理人才和專業人才。這些人才在前往阿曼、馬達加斯加島和其他移民定居點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大部分在移民途中被選拔出來的人員,在隨後的日子里不斷獲得任用和提拔,最高位置做到了省一級的主官。而市一級和縣一級**有許多都是45年這幾批大規模移民中選拔出來的人才。在文藝界和其他科技行業也涌現了大量的人才。這批人才在隨後的二十年內成為了藍海國統治的中堅力量。

移民並不是像游戲當中的完全步行,藍海國對待移民還是很重視的額,200輛重卡,是藍海隊都享受不到的待遇。整編100師全師也只就是200輛卡車,更別說比的部隊了。所以移民的速度也是很快的。從昆明到曼德勒,原計劃用一個月,但是在政工大隊的優秀組織和重卡運輸的雙重因素下,花了10天就行程一千多公里,大大縮短了原定的計劃。隨後在曼德勒休整了兩天,補充了物資,然後經翻越若開山脈前往實兌港。這條道路只是一條山間的小路。比較難走,這批移民隊伍實際上是在邊修邊走。所以耗時較長,4月30日才抵達實兌。

5月2日,這兩萬人分別乘坐藍海艦隊的運輸船和8艘遠洋客輪前往馬爾代夫群島。藍海國向馬爾代夫移民4000戶21000人,這些人原先大多是以打漁為生的。所以適合在這群島上居住。當然還有一些裁縫,鐵匠和木匠等生活必須的行業人員。藍海國還在馬爾代夫群島的最大島馬累島派遣了一支小型的醫療隊,建設了一家小型的醫院,負責培訓幾名移民學會簡單的醫療知識。馬爾代夫正式成為藍海國的一個小的行政區劃。首府定在馬累。從移民護衛隊中挑選了500人編成了本土防御部隊,隸屬于本土防御第2師,其余的500名被編成了警察部隊。負責馬爾代夫的治安。而當地的土著人瞬間就被劃入了少數民族。隨著馬爾代夫華人的強勢擴張,當地民慢慢的被擠向了荒島。

這些華人也並不是都適合當漁民,還有一定數量的家庭主婦被招進了藍海2011基金會開設的魚肉罐頭工廠。藍海國已經基本確定了馬爾代夫的經濟發展方向,就是漁業、肉類加工業和港口補給。至于聞名後世的旅游業,還要等到和平年代。

之所以首先移民馬爾代夫是因為其地理位置距離實兌港最近,而且處于印度洋航線的關鍵點上。所以不可能將來允許其獨立。移民2萬可以保證戰後以華人作為多數民族的理由納入藍海國。

這次跨洋移民的成功大大的推高了藍海國各階層進行移民的積極性。藍海**的第二次跨洋移民開始于5月10日,這次調集了500輛卡車(300輛來源于重慶**拉美援物資的軍車),移民3萬2千人,由于全程坐車,而不是第一次移民有步行的人員,所以在5月15日就抵達了曼德勒。5月20日登船前往阿曼首都馬斯喀特市,5月25日安全抵達。

藍海**和武大家族有關移民的協議得到了各家族的大力執行。接下來的幾個月,藍海國**行為的移民連續進行了5次,一共移民19萬人到阿曼北部,這樣在阿曼有23萬人的華人,這使華夏民族的人口數量雖然沒有超過阿曼全部阿拉伯族人口,但是在首都馬斯喀特市和阿曼的北部佔據了第一的位置。這些人員的到來,逐步控制了阿曼北部的經濟和政治。由于有武力支撐,所以原本當地的土著民被迫慢慢的向周邊的地區擴散,尤其是北部的阿聯酋和沙特阿拉伯。這進一步擴大了華人的人口比重。

這些移民來的人,大部分被招進了日益擴大的工廠和礦場,還有少部分人選擇了在北方放牧和種地。不過藍海**有意識的培養這部分移民來的華人的各項能力。**開辦了夜校,組織這些移民中不識字的人學習。並且挑選學習優秀的人員加入科技進步黨,納入**的管理層。當然為了降低當地土著人的反抗情緒。藍海國並沒有在其他法律上給予移民更多的照顧。相反也在本地民族中選擇了不少的代言人加入**一道進行國家的管理。

而南洋五大家族組織的移民一直在持續,他們組織的移民規模沒有**組織的規模巨大,通常是只有5000人左右,而且選擇的大多是有一技之長的人員。這些人員基本都是移民到了馬達加斯加島(**和五大家族協議規定的)。不過,積少成多,全年這五大家族負責的移民數量相加,也達到了近9萬人的人數,這些人到馬達加斯加島後大多在五大家族的企業、工廠或者是礦山中工作。

馬達加斯加島上的華夏人口也達到了23萬人。這大大緩和了人口數量稀少的局面給藍海**帶來的政治上的壓力。按照以前藍海**和五大家族的協議,作為獎勵,**分別劃定了馬達加斯加島上的多個省份作為各家族的經濟控制區域。

藍海**很滿意目前的移民狀態,按照這種勢頭發展下去,控制核心地區的這一設想完全可以實現。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印度洋上的風最新章節 | 印度洋上的風全文閱讀 | 印度洋上的風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