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上的風 第一百一十四章 佛光艦隊

作者 ︰ 水飛雲

在等待日軍飛機到來的這段時間,所有的船員都緊張的不得了。生怕自己戰艦的主炮出現什麼問題。而1170艦和1998艦主炮的炮彈都被十幾名戰士輪流擦的干干淨淨。

12點25分,日軍的第一波戰機距離藍海艦隊只有15公里,雙方都能看清楚對方的細節。由于是晴空萬里,所以連對方的飛行員的身影都能看到。而日軍飛行員也將藍海艦隊看的清楚楚。這批戰機也是拉開距離的,並不是所有戰機都團在一起飛過,前面是戰斗機、後面是轟炸機和魚雷機。雖然知道藍海國艦隊的防空火力厲害,但是不親身經過,誰也不會相信對方靠主炮會打下飛機來。

「這藍海國艦隊不是挺先進的嗎?怎麼現在還沒有發現自己的轟炸編隊,居然還是處于停止狀態?怎麼空中居然沒有藍海艦隊的艦載機來攔截啊?」日軍戰斗機的領航少佐剛在腦袋中冒出這個念頭,就听到自己前方一聲巨響,隨即眼楮被爆炸的強光刺激的什麼都看不見了。不過他也不需要看見了,剛才那聲巨響和爆炸的是前面一架戰機被擊爆,而後不到10秒,他的戰機也被擊爆。

由于藍海第一艦隊的雷達早在100公里外就已經鎖定了所有日軍的戰機,所以「蘭州」號和「昆侖山」號上的主炮在火控雷達的鎖定幫助下,頭一分鐘,第一波速射就擊落了66架日軍的戰機,基本上是彈無虛發。倆艦瞄準近日射程範圍內的日軍戰機,共發出了96發炮彈,擊毀率達到了71%,完全符合在異時空後世的測試命中率。`

日艦載機群的第一部分的戰斗機基本被擊落干淨,後面的轟炸機根本沒有反應過來,便又進入了蘭州號和昆侖山號預定的攻擊距離。這次日機共有123架,已經散開隊形。飛機分布在寬達6公里,這對倆艦的艦炮是個考驗。而且第一波日機被擊落後,爆炸殘留的碎片,產生了一個嚴重問題,讓藍海的艦隊面臨著巨大的危險。日軍戰機過高頻率的爆炸,也讓整個天空充滿的飛機的碎片和鋁金屬塊,這些鋁金屬條塊在天空中形成了干擾層,對藍海艦隊的雷達產生了很大的干擾,雷達屏幕開始出現了大量雪花和條紋。這很可能導致主炮的命中率降低。

果不其然,第二分鐘居然只擊落了86架日軍的戰機。日軍戰機之間還有一定的距離,但是兩分鐘的時間已經足夠日軍其余的47架轟炸機機飛臨藍海艦隊附近,日機開始準備俯沖轟炸。而且日軍58架魚雷攻擊機已經上來了。此時的方想已經來不及調整指揮了,此時的時間是按秒計算架數,按分計算批次的。對于飛機來說速度可達5公里/分鐘,這10公里也就兩分鐘的時間。所以方想只得在對話機中,喊了句︰「998艦繼續攻擊!」而他調整1170艦上的艦炮炮擊日軍的轟炸機,希望1998艦上的主炮繼續攻擊魚雷機。1170艦在近距離範圍內快速的將47架轟炸機擊落。不過日軍的轟炸機還是扔了幾枚炸彈到藍海艦隊所在的海域,只不過炸彈距離艦隊還比較遠。落水的炸彈在海面激起巨大的水柱,水霧充滿了天空。

不過還好,1998艦上的新艦長李長榮理解了方想的話,繼續攻擊距離艦隊12公里附近的日本的魚雷機。低速的魚雷機更不是1998艦上76mm速射艦炮的對手。但出于同樣的原因,還是有兩架魚雷機漏網。這時1170艦已經無法再調整主炮來射擊這兩艘戰艦。日機的飛行員也是經驗豐富的飛行員,立刻釋放了魚雷。雖然近防火炮系統迅速將這兩架魚雷機擊落。但是魚雷還是拖拽著水痕,吼叫著奔向藍海艦隊。「蘇阿拉啦」號的火箭系統立刻出擊,連續釋放出5枚火箭彈。這些火箭彈里了大功,在魚雷觸及「蘇阿拉啦」號前將魚雷擊毀。

由于擊落這些戰機時,這些戰機已經在艦隊的上空,所以大量的飛機殘渣紛紛揚揚的從天下撒下,七色的彩光在多稜的鋁合金碎片上顯現,在天空中出現了一大片彩雲。而藍海第一艦隊的炮擊煙霧也彌散在艦隊的上空,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也許是水汽、煙塵、和彩光的共同作用,居然在藍海第一艦隊的上方出現了佛光!藍海艦隊的旗艦「蘭州」號的身影處于一個巨大的光環之中!這真是個奇景!一時間,整個艦隊的官兵都忘記了處在戰爭中,幾百公里遠處還有日軍的戰機高速前來轟炸,紛紛爭看這美景!1170艦和1998艦上的情報官們都拿出相機拍下了大量的照片。

1170艦和1998艦上的官兵們基本都清楚原理。可是「商鞅」號、「蘇阿拉啦」號上的官兵們就不一樣了,這兩艦的官兵大多是在這個時空招來的南洋子弟和重慶海軍。他們都認為這是天降祥瑞,上天在保佑自己的艦隊,官兵們的士氣大振。再加上剛才日軍的第一波艦載機被全部擊落,根本沒有對藍海第一艦隊造成傷害,這都讓來自重慶的海軍以及南洋子弟對藍海國大為歸心。

這件事直接導致了重慶海軍在戰後基本上99%都留在了藍海國。當然也不全是這次「佛光」事件導致的,其實最關鍵的因素是藍海國的艦船,尤其是航母,在異時空後世都是海軍官兵們的夢想,更別說重慶海軍官兵了。而藍海國也利用這個事情有意無意的暗地里通過各類渠道散布這類照片。對于華夏民族來說,這類事情都是流傳最快的,而且效果也是很顯著的,有好事者甚至編造出了「佛光艦隊」這麼一個名稱來稱呼藍海國的艦隊。不過這個稱呼在隨後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認同,無論敵我,藍海第一艦隊都被稱呼為這個稱號。雖然沒有什麼真正的意義。但是這對移民工作起到了重大影響,許多普通民眾都是看到了報紙上的照片,以及听聞這個稱號之後才決定移民的。

此時,在馬達加斯加島上的齊之洋、在東京的山本五十六、在華盛頓白宮的羅斯福、在渥太華的丘吉爾都在焦急的等待日軍轟炸的結果,也許這個結果就是世界戰爭格局的改變。對于羅斯福和丘吉爾來說,藍海國失敗固然是自己有意為之的,還可以接受。但是如果藍海國在此次海戰中勝利,那麼對于英國和美國來說,卻未必是好事。如果藍海第一艦隊真的在這次海戰中勝利逃月兌,這說明藍海國的艦隊實力和運氣都很強大。完全會是戰後自己的對手。

不過前方一直沒有消息傳來。這一刻,也許最緊張的人不是戰艦上或者是飛機上的交戰雙方的戰士,而是齊之洋和山本五十六吧。

第一波艦載機全軍覆沒的消息,讓山本五和他手下的幾位高級指揮官們大為震驚。這意味著後面的幾波戰機全部都不是藍海國艦隊的對手。而且前方戰機爆炸前傳回的消息,根本不是對方的艦載機的攻擊,只是對方的防空炮火!這說明後面的幾波戰機如果還是采用剛才的隊形,根本不足以傷害到藍海國的艦隊。第一波戰機的數量是最多的,余下的每一波飛機的數量都在160左右,第一波造不成傷害,而余下的幾波更加不可能。「這簡直不可想象,難道自己認為的艦載機制勝論是錯誤的?還是這藍海國的艦隊是個怪物?」山本五十六喃喃自語。

不過山本五十六當即下令,放棄這次行動。所有戰機返回。日軍的資源本來就匱乏,如果真的損失掉這麼多的戰機,那麼根本不用美軍來打,自己就戰敗了。這1000架飛機如果真的全部像第一航空艦隊上的艦載機全部被擊落,那再整個東南亞甚至是南部中國,都將不再有任何飛機用于作戰了。這後果不是自己能承擔的,所以只有放棄行動。

山本五十六放棄行動的命令一下,立刻就被執行了。沒有人提出異議,因為這些指揮官們都被藍海國艦隊的強大防空火力所震撼。這次和上次海戰的幾十架飛機不一樣。這次可是有近300架飛機,在5分鐘內就被全部擊落。這些指揮官都明白這意味著什麼。許多海軍指揮官們都為帝國海軍的前途感到了擔憂。這麼強大的對手,如果移師太平洋和東南亞,自己的艦隊能抵擋得住嗎?山本五十六迷惑了。海戰炮擊,打不過,航母艦隊轟炸,根本靠不近對手的邊。這以後的海戰怎麼打?藍海國如果真的進軍東南亞,自己的聯合艦隊如何作戰?山本五十六考慮了半天,以此次作戰失敗為借口,正式提出了辭職。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印度洋上的風最新章節 | 印度洋上的風全文閱讀 | 印度洋上的風全集閱讀